《黄连·厚朴》拍摄拾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演也说洋文——“OK ”
丁荫楠是创作态度极为严肃的导演,这位以拍摄历史巨片《孙中山》、《周恩来》蜚声海内外的大导演,在拍摄低成本、小制作的艺术影片时,仍是一丝不苟。

在拍摄现场,一声“开!”之后,他便和演员一起投入到角色的体验中去。

如果你有机会到拍摄现场,一定会看到丁导演盯着监视机伴随角色心理路程的体验是那么严肃又那么可爱,一定会被他独特的创作风格所打动,然而他决不是总绷着脸。

拍摄美国学者珍妮和女主角于莲舫相互沟通的一场感情戏时,二位演员准确的表演令导演满意。

当珍娜说:“我只能说I 'm sor ry ”,于莲航说:“其实没什么……”珍妮说:“thankyou !”后,丁导演激动的喊:“OK ,过了!”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大家说没想到丁导演也受“洋妞”影响了,其实是丁导演跟随演员的表演太投入了,脱口而出了那句洋文。

饰演珍妮的美籍学者杜瑞秋说“导演,不对,你应该说OK
Pass 。

而不能说过了。

”又是一阵笑
声。

谁说严肃导演的拍摄现场不生动活泼?!
二、“谢谢你,再见!”
摄影师于晓群是丁荫楠导演看着长大、成熟的青年摄影师,自影片《周恩来》拍摄之后,二人一直没有机会合作。

这次晓群是放下自己公司的一切事务,带着助手加盟《黄连厚朴》摄制组的。

用他的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次我是不计报酬,帮老爷子搞把艺术。

”丁导演说:“没想到晓群年轻轻的,还有这么多的旧观念!”
别看晓群年轻,可经过《秋菊打官司》,《山神》(二部影片均为摄影)的磨练,的确是成熟了,在前期筹备中,从剧本到美术、服装、道具设计他都出了不少好点子。

但他毕竟是年青人,在拍摄现场还是很有生气的。

他的口头禅“谢谢你,再见!”活跃了创作气氛。

无论他向任何一个部门交待完摄影要求后,都离不开这句话。

结果摄制组全都学会了,相互间似乎离不开这句口头
禅了,以至于在北影明清一条街上拍戏的其它摄制组的同行们,误认为这是《黄连厚朴》摄制组明文规定的文明用语,连美籍演员杜瑞秋也受了感染,也时不时的来上一句“thankyou good-bye ”。

于是摄制组不少成员又把这句口头禅变成了英文,可惜都不标准,加杂着河南、河北、广东口音的洋文不时在现场出现,如果您到了拍摄现场一定会莫明其妙。

三、小角色不认真对待还真不行
北影演员剧团副团长马崇乐在影片中饰演任大伟,这是个地道的配角,然而正像影片中的人物珠珠说的一样:“龚家少了谁都不行,可就是离不开您!”
马崇乐是观众熟悉的演员,过去主角演的太多了,头一回作“绿叶”开始还真有些不习惯,他有很好的艺德,怕抢了主角的戏,总想叫自己背对镜头,或干脆和导演说:“我是不是又抢戏了,这绿叶还真不好当,不认真对待还真不行,导演您可得给我把着点儿。


66
银屏杂苑
:
他的确很认真,不断和导演切磋角色,把握尺度。

丁荫楠导演的标准是:“任大伟这个角色是味精,放多了不行,苦!放少了又没味。

”马团长到底是有功底的演员,心领神会。

该收的地方一点不露,有戏的关节抓住不放,游刃有余。

他的表演不断得到导演的肯定,大家对马团长的敬业精神也很赞赏,对他有滋有味的表演,不时流露出会心的微笑。

三、窗台的上冻柿子
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季,院子里的窗台上总摆着许多冻柿子。

我们兄弟姐妹都在分给自己的柿子上做下不同的记号,一放学先去看自己的柿子冻的够不够硬……
这次走进《黄连厚朴》摄制组的现场——四合院,看到南屋的窗台上摆着十来个柿子,倍感亲切,儿
时的记忆扑面而来,对美工的细节处理称赞不已。

可美工却说这是导演的招。

不对呀!丁荫楠导演是天津人,从没住过北京四合院,至今想往不已。

又在广东工作了三十年,他是怎么想的?没想到这一问,几个柿子引来他一套套理论,他如是说来。

我不只是摆几个柿子,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如果做为一种道具陈设。

就显得意思不大了,最后我要用上。

这是契可夫的戏剧理论,第一幕墙上挂把手枪,到第三幕就要用上。

咱哥们当过话剧导演,排过戏……果然在全戏结尾前,他叫两个女主角——于莲航和珍妮坐在床上吃冻柿子,把个洋妞吃的连声说妙,美国绝对没有。

两个柿子叫二个本该是“情敌”的女人吃着吃着就沟通了,真是妙笔!如果叫二个女人坐在
那里干说,或吃着其它零食,都差着意思呢,您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儿?
丁导演利用道具刻画人物,渲染气氛,延伸情节堪称一绝。

影片开始龚老爷子屋里的老式座钟第一次出现时,女主角于莲舫踏着九点的钟声走进北屋,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一个钟,刻画了于莲舫工作的严谨守时,也说明她每天都重复着这一时刻……到全片结尾,座钟最后一次出现,九点的钟声又响起时,于莲舫却没有出现,从龚老爷子疑惑的脸上预感到了什么。

果然接下来小南屋里已是人去楼空,只留下一叠整理好的医案。

一个小小的座钟,带来了大信息量,且前后呼应,体现了导演构思的严密。

难怪丁荫楠戏
称自己是只管道具的导演。

6银屏杂苑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