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文本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
Ⅳ
Ⅲ
半爿港
南星湖-牛长泾
工业、农业
Ⅳ
Ⅲ
江南运河
尹山大桥-平望八坼镇界(胜墩)
工业、农业
Ⅳ
Ⅳ
屯浦塘
吴淞江-屯村
工业、农业
Ⅳ
Ⅳ
中元港
大窑港-南星湖
景观、工业、农业
Ⅳ
Ⅲ
北窑港
三白荡-太浦河
渔业
Ⅲ
Ⅲ
三白荡
牛长泾-北窑港
渔业
Ⅲ
Ⅲ
元荡
莘塔镇
渔业
Ⅲ
Ⅲ
四、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第15条近期目标(2010年)
——城区、城镇及农村水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3)河网水系
吴江市濒临太湖,境内湖荡星罗棋布。水域面积267.1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2.7%。
境内水系以太浦河为界分为浦南、浦北两大片,浦南属杭嘉湖水网区、浦北属淀泖水网区。江南运河纵贯南北两片,起到了调节和承转境内水量的作用。
吴江市唯一的饮用水源地位于太浦河与太湖交汇口向西一千米处。
第6条自然资源
——全市主要河湖水系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
——东太湖湖体保护区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太浦河苏浙沪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城区、城镇及农村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第17条指标体系
表7:吴江市水污染防治指标体系与目标值
指标名称
现状
近期
远期
2005
2010
2020
约束性指标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2)国民经济发展趋势
2005年,吴江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2亿元,经预测,到2010年,吴江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10亿元,2020年,吴江市将达到2100亿元。
第8条污水处理设施
2005年,全市有污水处理厂共9座,处理规模29.6万吨/日,年可处理污水10804万吨。污水处理厂的分布见表1所示:
表1:2005年度吴江市现有污水处理厂统计表
污水处理厂名称
设计能力(万吨/日)
现有规模(万吨/日)
吴江污水处理厂
3.5
3.5
吴江运东污水处理厂
1.0
1.0
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17.5
17.5
震泽污水处理厂
3.0
3.0
汾湖镇黎里污水处理厂
0.3
0.3
平望污水处理厂
3.0
3.0
桃源污水处理厂
1.0
1.0
(3)旅游资源
吴江市地势较低,河湖水荡众多,自然环境良好。以水域风光为主,同里古镇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里退思园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另外,珍珠塔景点、崇本堂、柳亚子故居、慈云禅寺、师俭堂等,也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7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1)人口增长趋势
2005年末,吴江市城镇人口为73.3万人。经预测,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将达到95.8万,城市化水平为70.4%;2020年户籍人口达到128.7万,城市化水平为81.3%。
起始-终止位置
功能区排序
水质目标
(2010年)
水质目标
(2020年)
同里湖
同里湖
渔业、景观
Ⅲ
Ⅲ
牛长泾
半爿港-三白荡
工业、农业
Ⅳ
Ⅲ
八荡河
三白荡-元荡
工业、农业
Ⅳ
Ⅲ
长牵路
吴淞江-大窑港
工业、农业
Ⅳ
Ⅳ
大窑港
江南运河-同里湖入湖口
工业、农业
Ⅳ
Ⅳ
急水港
屯村大桥-周庄大桥
工业、农业
Ⅳ
Ⅳ
江南运河
平望、八坼镇界-太浦河
(1)水资源
吴江市河湖水域面积267.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72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显示,全市丰水年用水有余,平水年约缺水3.47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约缺水7.33亿立方米。
(2)土壤、生物资源
吴江市土壤以黄泥土和青紫泥为主。全市耕地面积46667公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麦子、油菜和蚕桑、苗木等,水生作物有席草、莲藕、茨实、茭白等。境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水生物种多样性丰富,主要有太湖大闸蟹、太湖银鱼、太湖白虾等。
100%
90%以上
森林覆盖率
15%
16%
18%
五、水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
第18条建立水源保护区
Ⅱ
大浦港
大浦港枢纽-江南运河
工业、农业
Ⅲ
Ⅲ
太浦河
芦墟大桥-池家港出境
饮用、工业
Ⅲ
Ⅱ
行船路
大浦港-盛家库
工业、农业
Ⅲ
Ⅲ
吴家港
东太湖(三船路套闸)-松陵镇太平桥
景观
Ⅳ
Ⅲ
瓜泾港
东太湖-江南运河
景观、工业、农业
Ⅳ
Ⅲ
横草路
东太湖(戗港套闸-海沿槽)
渔业、工业、农业
Ⅲ
Ⅲ
(2)杭嘉湖水系:
包括27个主要河湖水域,其中农业用水区3个,工业用水区13个,渔业用水区11个,详见表5。
40%
98%
100%
95%
75%
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
100%
100%
100%
单位GDP水耗(立方米/万元)
165
150
小于12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1%
70%
75%以上
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千克/公顷)
243.2
240
230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重
13
15%
15%以上
参考性指标
集中式畜禽养殖区污水排放达标率
基准年:2005年
近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第4条本规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对重大问题或某一领域发展方向进行调整时,应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二、概况
第5条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
吴江地处长三角腹地,东邻上海,西濒太湖,南连浙江,北依苏州。全市行政区辖面积1176.68平方千米,陆地面积909.57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77.3%,水域面积267.11平方千米,占22.7%。
——京杭运河吴江段、頔塘、太浦河
京杭运河吴江段、頔塘、太浦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石油类、氨氮5项。
污染较严重的是运河吴江段,除石油类外,其他指标均超出了Ⅲ类水质标准,頔塘和太浦河均符合Ⅲ类水质要求,但个别指标已接近或达到标准限值;主要污染物依次为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和挥发酚。
①饮水为重,依法治污
②突出重点,明确责任。
③标本兼顾,综合治理
④点面并重,依靠公众
第2条本规划是吴江市市域范围内进行水污染防治的指导性文件,全市其它有关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以及工程项目建设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3条本规划范围包括吴江市全部行政区域,面积1176平方千米,包括松陵、汾湖、平望、盛泽、横扇、七都、震泽、桃源和吴江经济开发区。
基本达标
100%
100%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60%
80%
100%
污染物排放总量:
COD(万吨)
NH3-N(吨)
总P
总N
1.87
256
-
-
1.45
410
在2005年基础上均削减20%
1.31
370
在2010年基础上有所削减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区
省级及以上开发区
镇区
农村
60%(城镇)
95%
100%
85%
从水质断面的区域分布来看,盛泽镇水污染形势较为严峻,超Ⅳ类达Ⅴ类水断面有26个位于盛泽镇,占该类断面总数的38.2%,同时有3个劣于Ⅴ类水断面位于盛泽镇,占总数的60%,其次为开发区和同里镇,;达Ⅲ类水断面最多的乡镇是七都镇,整体水环境质量较好,其次为汾湖镇,所占比重分别为34.8%和21.7%。
第14条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
Ⅳ
Ⅳ
大德塘(严墓塘、新塍塘西支)
吴江旁皮港-新江南运河(澜溪塘)
工业、农业
Ⅳ
Ⅲ
紫荇塘
大德塘-新江南运河
工业、农业
Ⅳ
Ⅲ
大庙港
庙港套闸-頔塘
工业、农业
Ⅲ
Ⅲ
頔塘
江苏震泽蠡思港-浙江南浔方丈港
工业
Ⅳ
Ⅲ
花桥港(南塘港)
缓冲区界-严墓塘
工业、农业
Ⅲ-Ⅳ
Ⅲ
史家浜
江苏界-老江南运河
渔业
Ⅳ
Ⅲ
双林塘
江苏盛泽-老江南运河
吴江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文本
目录:
一、总论
二、概况
三、水环境质量
四、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五、水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
一、总论
第1条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吴江市水环境质量安全为基本目标,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吴江市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状况的持续改善。
75%
80%
90%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
45%
90%
95%以上
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
95%
90%
95%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率
93.1%
95%
95%
农用薄膜回收率
90%
92%
92%以上
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占农田面积比例
62.1%
65%
70%以上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区、镇区
农村
93%
100%
90%以上
表5:吴江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杭嘉湖水系)
河流(湖、库)名称
起始-终止位置
功能区排序
水质目标
(2010年)
水质目标
(2020年)
頔塘
平望、梅堰镇界-草荡(下接新运河)
工业、农业
Ⅳ
Ⅲ
新江南运河
太浦河口(新运河)-平旺盛泽镇界
农业、工业
Ⅳ
Ⅲ
雪河
太浦河口-平望下游航标
农业、工业
Ⅳ
Ⅲ
大德塘
頔塘-旁皮港
七都污水处理厂
0.1
0.1
汾湖镇芦墟污水处理厂
0.2
0.2
合计
29.6
29.6
第9条水源地保护
吴江市饮用水源地位于太浦河与太湖交汇口向西一千米处。吴江市净水厂是吴江市唯一的集中供水部门,设计日供水能力30万立方米,实际供水能力35万立方米,区域供水普及率达70%。
三、水环境质量
第10条污染源
2005年,吴江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3256.15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144.3万吨,二者合计COD排放量为23678.15吨。畜禽养殖年排放COD2338吨,氮642吨,磷129吨。
工业、农业
Ⅳ
Ⅳ
頔塘
江苏八都蠡思港-平望梅堰镇界
工业、农业
Ⅳ
Ⅲ
江南运河
苏州平望镇西南(接新运河)-浙江嘉兴王江泾蒋西港交叉
工业
Ⅳ
Ⅲ
新江南运河
吴江平望与盛泽镇界-坛丘秀才浜口
工业、农业
Ⅳ
Ⅳ
新江南运河(含澜溪塘、白马塘)
江苏坛丘秀才浜-浙江乌镇金牛塘口
渔业
Ⅳ
Ⅲ
麻溪(含清溪)
大德塘-盛泽与坛丘交界
工业、农业
第11条饮用水源地水质
2005年,吴江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0.78),其次为高锰酸盐指数(0.73),最轻为挥发酚(0.2)。
表2:2005年吴江市饮用水源主要污染物污染指数表
(单位:毫克/升)
高锰酸盐指数
生化需氧量
(1)太湖湖区水系:
包括7个主要河湖水域,其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个,农业用水区3个,景观娱乐用水区2个,渔业用水区1个,详见表4。
表4:吴江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太湖湖区水系)
河流(湖、库)名称
起始-终止位置
功能区排序
水质目标
(2010年)
水质目标
(2020年)
太浦河
东太湖-芦墟大桥
饮用、工业
Ⅲ
工业、农业
Ⅳ
Ⅲ
麻溪
江苏盛泽与坛丘交界处-老江南运河
渔业
Ⅳ
Ⅲ
长漾
荡白漾-雪落漾
饮用
Ⅲ
Ⅲ
鼓楼港
北横塘交汇处-浙江南浔頔塘
渔业
Ⅲ
Ⅲ
横泾港
澜溪塘-浙江薛塘
渔业
Ⅲ
Ⅲ
芦墟塘
太浦河-浙江白娄泾
渔业
Ⅲ
Ⅲ
南横塘河
鼓楼港与濮娄交汇处
渔业
Ⅲ
Ⅲ
上塔庙港
新江南运河(澜溪塘)-浙江里塘交汇处
渔业
Ⅲ
Ⅲ
弯里塘
江苏盛泽-老江南运河
渔业
——饮用水源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东太湖湖区养殖面积控制在1666.67公顷以内;
——全市主要河湖水系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0%;
——东太湖湖体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太浦河苏浙沪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
第16条远期目标(2020年)
——东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水平降至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程度;
Ⅲ
Ⅲ
新塍塘
新江南运河(澜溪塘)-浙江新农港
渔业
Ⅲ
Ⅲ
金鱼漾
金鱼漾
渔业、工业、农业
Ⅲ
Ⅲ
麻漾
麻漾
渔业、工业、农业
Ⅲ
Ⅲ
(3)阳澄淀泖水系
包括14个主要河湖水域,其中农业用水区2个,工业用水区8个,景观娱乐用水区1个,渔业用水区3个,详见表6。
表6:吴江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阳澄淀泖水系)
河流(湖、库)名称
市域主要地貌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地形低洼平缓,自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地质上属元古代形成的华南地带,地表为新生代第四纪的松散沉积层堆积。市域内湖荡众多,河网稠密,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微地貌分为三类,分别是东太湖浅水湿地、低洼湖荡平原和堆积平原。
(2)气候条件
吴江市的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但日照不够充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雨雪较少,严寒期短。
第13条农村地表水水质状况
吴江市农村地表水水质调查共设监测断面297个,监测结果见表3:
表3:农村地表水水质基本总断面数的百分比
达Ⅲ类水断面
23
7.7%
超Ⅲ类达Ⅳ类水断面
201
67.7%
超Ⅳ类达Ⅴ类水断面
68
22.8%
劣于Ⅴ类水断面
5
1.8%
所有断面中超Ⅲ类达Ⅳ类水断面所占比重最大,达67.7%,超Ⅳ类达Ⅴ类水断面其次,说明农村大部分的河流(湖泊)的水质只能满足一般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要求,并有水质恶化的现象。
挥发酚
石油类
氨氮
总磷
年均值
4.4
3.1
0.001
0.02
0.35
0.076
评价标准
6
4
0.005
0.05
1.0
0.2
污染指数
0.73
Ⅳ
Ⅲ
半爿港
南星湖-牛长泾
工业、农业
Ⅳ
Ⅲ
江南运河
尹山大桥-平望八坼镇界(胜墩)
工业、农业
Ⅳ
Ⅳ
屯浦塘
吴淞江-屯村
工业、农业
Ⅳ
Ⅳ
中元港
大窑港-南星湖
景观、工业、农业
Ⅳ
Ⅲ
北窑港
三白荡-太浦河
渔业
Ⅲ
Ⅲ
三白荡
牛长泾-北窑港
渔业
Ⅲ
Ⅲ
元荡
莘塔镇
渔业
Ⅲ
Ⅲ
四、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第15条近期目标(2010年)
——城区、城镇及农村水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3)河网水系
吴江市濒临太湖,境内湖荡星罗棋布。水域面积267.1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2.7%。
境内水系以太浦河为界分为浦南、浦北两大片,浦南属杭嘉湖水网区、浦北属淀泖水网区。江南运河纵贯南北两片,起到了调节和承转境内水量的作用。
吴江市唯一的饮用水源地位于太浦河与太湖交汇口向西一千米处。
第6条自然资源
——全市主要河湖水系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
——东太湖湖体保护区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
——太浦河苏浙沪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城区、城镇及农村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第17条指标体系
表7:吴江市水污染防治指标体系与目标值
指标名称
现状
近期
远期
2005
2010
2020
约束性指标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2)国民经济发展趋势
2005年,吴江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2亿元,经预测,到2010年,吴江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10亿元,2020年,吴江市将达到2100亿元。
第8条污水处理设施
2005年,全市有污水处理厂共9座,处理规模29.6万吨/日,年可处理污水10804万吨。污水处理厂的分布见表1所示:
表1:2005年度吴江市现有污水处理厂统计表
污水处理厂名称
设计能力(万吨/日)
现有规模(万吨/日)
吴江污水处理厂
3.5
3.5
吴江运东污水处理厂
1.0
1.0
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17.5
17.5
震泽污水处理厂
3.0
3.0
汾湖镇黎里污水处理厂
0.3
0.3
平望污水处理厂
3.0
3.0
桃源污水处理厂
1.0
1.0
(3)旅游资源
吴江市地势较低,河湖水荡众多,自然环境良好。以水域风光为主,同里古镇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里退思园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另外,珍珠塔景点、崇本堂、柳亚子故居、慈云禅寺、师俭堂等,也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7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1)人口增长趋势
2005年末,吴江市城镇人口为73.3万人。经预测,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将达到95.8万,城市化水平为70.4%;2020年户籍人口达到128.7万,城市化水平为81.3%。
起始-终止位置
功能区排序
水质目标
(2010年)
水质目标
(2020年)
同里湖
同里湖
渔业、景观
Ⅲ
Ⅲ
牛长泾
半爿港-三白荡
工业、农业
Ⅳ
Ⅲ
八荡河
三白荡-元荡
工业、农业
Ⅳ
Ⅲ
长牵路
吴淞江-大窑港
工业、农业
Ⅳ
Ⅳ
大窑港
江南运河-同里湖入湖口
工业、农业
Ⅳ
Ⅳ
急水港
屯村大桥-周庄大桥
工业、农业
Ⅳ
Ⅳ
江南运河
平望、八坼镇界-太浦河
(1)水资源
吴江市河湖水域面积267.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72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显示,全市丰水年用水有余,平水年约缺水3.47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约缺水7.33亿立方米。
(2)土壤、生物资源
吴江市土壤以黄泥土和青紫泥为主。全市耕地面积46667公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麦子、油菜和蚕桑、苗木等,水生作物有席草、莲藕、茨实、茭白等。境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水生物种多样性丰富,主要有太湖大闸蟹、太湖银鱼、太湖白虾等。
100%
90%以上
森林覆盖率
15%
16%
18%
五、水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
第18条建立水源保护区
Ⅱ
大浦港
大浦港枢纽-江南运河
工业、农业
Ⅲ
Ⅲ
太浦河
芦墟大桥-池家港出境
饮用、工业
Ⅲ
Ⅱ
行船路
大浦港-盛家库
工业、农业
Ⅲ
Ⅲ
吴家港
东太湖(三船路套闸)-松陵镇太平桥
景观
Ⅳ
Ⅲ
瓜泾港
东太湖-江南运河
景观、工业、农业
Ⅳ
Ⅲ
横草路
东太湖(戗港套闸-海沿槽)
渔业、工业、农业
Ⅲ
Ⅲ
(2)杭嘉湖水系:
包括27个主要河湖水域,其中农业用水区3个,工业用水区13个,渔业用水区11个,详见表5。
40%
98%
100%
95%
75%
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
100%
100%
100%
单位GDP水耗(立方米/万元)
165
150
小于12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1%
70%
75%以上
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千克/公顷)
243.2
240
230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重
13
15%
15%以上
参考性指标
集中式畜禽养殖区污水排放达标率
基准年:2005年
近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第4条本规划经审批后组织实施,对重大问题或某一领域发展方向进行调整时,应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二、概况
第5条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
吴江地处长三角腹地,东邻上海,西濒太湖,南连浙江,北依苏州。全市行政区辖面积1176.68平方千米,陆地面积909.57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77.3%,水域面积267.11平方千米,占22.7%。
——京杭运河吴江段、頔塘、太浦河
京杭运河吴江段、頔塘、太浦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石油类、氨氮5项。
污染较严重的是运河吴江段,除石油类外,其他指标均超出了Ⅲ类水质标准,頔塘和太浦河均符合Ⅲ类水质要求,但个别指标已接近或达到标准限值;主要污染物依次为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和挥发酚。
①饮水为重,依法治污
②突出重点,明确责任。
③标本兼顾,综合治理
④点面并重,依靠公众
第2条本规划是吴江市市域范围内进行水污染防治的指导性文件,全市其它有关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以及工程项目建设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3条本规划范围包括吴江市全部行政区域,面积1176平方千米,包括松陵、汾湖、平望、盛泽、横扇、七都、震泽、桃源和吴江经济开发区。
基本达标
100%
100%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60%
80%
100%
污染物排放总量:
COD(万吨)
NH3-N(吨)
总P
总N
1.87
256
-
-
1.45
410
在2005年基础上均削减20%
1.31
370
在2010年基础上有所削减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城区
省级及以上开发区
镇区
农村
60%(城镇)
95%
100%
85%
从水质断面的区域分布来看,盛泽镇水污染形势较为严峻,超Ⅳ类达Ⅴ类水断面有26个位于盛泽镇,占该类断面总数的38.2%,同时有3个劣于Ⅴ类水断面位于盛泽镇,占总数的60%,其次为开发区和同里镇,;达Ⅲ类水断面最多的乡镇是七都镇,整体水环境质量较好,其次为汾湖镇,所占比重分别为34.8%和21.7%。
第14条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
Ⅳ
Ⅳ
大德塘(严墓塘、新塍塘西支)
吴江旁皮港-新江南运河(澜溪塘)
工业、农业
Ⅳ
Ⅲ
紫荇塘
大德塘-新江南运河
工业、农业
Ⅳ
Ⅲ
大庙港
庙港套闸-頔塘
工业、农业
Ⅲ
Ⅲ
頔塘
江苏震泽蠡思港-浙江南浔方丈港
工业
Ⅳ
Ⅲ
花桥港(南塘港)
缓冲区界-严墓塘
工业、农业
Ⅲ-Ⅳ
Ⅲ
史家浜
江苏界-老江南运河
渔业
Ⅳ
Ⅲ
双林塘
江苏盛泽-老江南运河
吴江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文本
目录:
一、总论
二、概况
三、水环境质量
四、规划目标与指标体系
五、水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
一、总论
第1条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吴江市水环境质量安全为基本目标,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吴江市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状况的持续改善。
75%
80%
90%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
45%
90%
95%以上
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
95%
90%
95%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率
93.1%
95%
95%
农用薄膜回收率
90%
92%
92%以上
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占农田面积比例
62.1%
65%
70%以上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区、镇区
农村
93%
100%
90%以上
表5:吴江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杭嘉湖水系)
河流(湖、库)名称
起始-终止位置
功能区排序
水质目标
(2010年)
水质目标
(2020年)
頔塘
平望、梅堰镇界-草荡(下接新运河)
工业、农业
Ⅳ
Ⅲ
新江南运河
太浦河口(新运河)-平旺盛泽镇界
农业、工业
Ⅳ
Ⅲ
雪河
太浦河口-平望下游航标
农业、工业
Ⅳ
Ⅲ
大德塘
頔塘-旁皮港
七都污水处理厂
0.1
0.1
汾湖镇芦墟污水处理厂
0.2
0.2
合计
29.6
29.6
第9条水源地保护
吴江市饮用水源地位于太浦河与太湖交汇口向西一千米处。吴江市净水厂是吴江市唯一的集中供水部门,设计日供水能力30万立方米,实际供水能力35万立方米,区域供水普及率达70%。
三、水环境质量
第10条污染源
2005年,吴江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3256.15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144.3万吨,二者合计COD排放量为23678.15吨。畜禽养殖年排放COD2338吨,氮642吨,磷129吨。
工业、农业
Ⅳ
Ⅳ
頔塘
江苏八都蠡思港-平望梅堰镇界
工业、农业
Ⅳ
Ⅲ
江南运河
苏州平望镇西南(接新运河)-浙江嘉兴王江泾蒋西港交叉
工业
Ⅳ
Ⅲ
新江南运河
吴江平望与盛泽镇界-坛丘秀才浜口
工业、农业
Ⅳ
Ⅳ
新江南运河(含澜溪塘、白马塘)
江苏坛丘秀才浜-浙江乌镇金牛塘口
渔业
Ⅳ
Ⅲ
麻溪(含清溪)
大德塘-盛泽与坛丘交界
工业、农业
第11条饮用水源地水质
2005年,吴江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0.78),其次为高锰酸盐指数(0.73),最轻为挥发酚(0.2)。
表2:2005年吴江市饮用水源主要污染物污染指数表
(单位:毫克/升)
高锰酸盐指数
生化需氧量
(1)太湖湖区水系:
包括7个主要河湖水域,其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个,农业用水区3个,景观娱乐用水区2个,渔业用水区1个,详见表4。
表4:吴江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太湖湖区水系)
河流(湖、库)名称
起始-终止位置
功能区排序
水质目标
(2010年)
水质目标
(2020年)
太浦河
东太湖-芦墟大桥
饮用、工业
Ⅲ
工业、农业
Ⅳ
Ⅲ
麻溪
江苏盛泽与坛丘交界处-老江南运河
渔业
Ⅳ
Ⅲ
长漾
荡白漾-雪落漾
饮用
Ⅲ
Ⅲ
鼓楼港
北横塘交汇处-浙江南浔頔塘
渔业
Ⅲ
Ⅲ
横泾港
澜溪塘-浙江薛塘
渔业
Ⅲ
Ⅲ
芦墟塘
太浦河-浙江白娄泾
渔业
Ⅲ
Ⅲ
南横塘河
鼓楼港与濮娄交汇处
渔业
Ⅲ
Ⅲ
上塔庙港
新江南运河(澜溪塘)-浙江里塘交汇处
渔业
Ⅲ
Ⅲ
弯里塘
江苏盛泽-老江南运河
渔业
——饮用水源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东太湖湖区养殖面积控制在1666.67公顷以内;
——全市主要河湖水系水质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0%;
——东太湖湖体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太浦河苏浙沪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
——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
第16条远期目标(2020年)
——东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水平降至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程度;
Ⅲ
Ⅲ
新塍塘
新江南运河(澜溪塘)-浙江新农港
渔业
Ⅲ
Ⅲ
金鱼漾
金鱼漾
渔业、工业、农业
Ⅲ
Ⅲ
麻漾
麻漾
渔业、工业、农业
Ⅲ
Ⅲ
(3)阳澄淀泖水系
包括14个主要河湖水域,其中农业用水区2个,工业用水区8个,景观娱乐用水区1个,渔业用水区3个,详见表6。
表6:吴江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阳澄淀泖水系)
河流(湖、库)名称
市域主要地貌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地形低洼平缓,自东北向西南缓慢倾斜。地质上属元古代形成的华南地带,地表为新生代第四纪的松散沉积层堆积。市域内湖荡众多,河网稠密,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微地貌分为三类,分别是东太湖浅水湿地、低洼湖荡平原和堆积平原。
(2)气候条件
吴江市的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但日照不够充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雨雪较少,严寒期短。
第13条农村地表水水质状况
吴江市农村地表水水质调查共设监测断面297个,监测结果见表3:
表3:农村地表水水质基本总断面数的百分比
达Ⅲ类水断面
23
7.7%
超Ⅲ类达Ⅳ类水断面
201
67.7%
超Ⅳ类达Ⅴ类水断面
68
22.8%
劣于Ⅴ类水断面
5
1.8%
所有断面中超Ⅲ类达Ⅳ类水断面所占比重最大,达67.7%,超Ⅳ类达Ⅴ类水断面其次,说明农村大部分的河流(湖泊)的水质只能满足一般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要求,并有水质恶化的现象。
挥发酚
石油类
氨氮
总磷
年均值
4.4
3.1
0.001
0.02
0.35
0.076
评价标准
6
4
0.005
0.05
1.0
0.2
污染指数
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