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的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子有方》的读后感
第一篇:《教子有方》的读后感
《教子有方》是孩子上小学后我精心选订的读物,封面温馨,内容丰富,每月一期。
当我第一次阅读它,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我将它放在床头,陪伴着我。
感谢《教子有方》这本杂志,使我明白了作为家长,无论工作和生活多么忙,都应该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爱孩子,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现实生活中,我身边的朋友或亲戚,平时由于种种原因疏于管教孩子,最后导致孩子对电子产品痴迷、上网成瘾。
造成家庭氛围紧张,父母痛苦愁闷,甚至引起家庭悲局的发生。
我在20XX.09期杂志上阅读到一篇《孩子有网瘾,家长怎么办?》的文章,认为内容中肯,见解到位,值得父母借鉴。
全文从现象,分析,经验入手,教导父母面对孩子沉迷网络,做父母的一定要转变认识,参与孩子上网。
再次要因势利导,转移孩子兴奋点。
网络日益普及,孩子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在所难免。
父母要从思想认识上不能简单粗暴排斥网络,在于引导和帮助孩子辨伪识真,汲取精华,去其槽粕。
如果硬性禁止,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前段时间,我发现儿子老是趁我下班回家不注意时玩手机游戏。
当时我站在那里,告诉自己要克制,然后用淡定平和的语气说:“儿子,怎么玩呢,给老妈也教教,咋俩一块玩。
”儿子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
“我说的是真的,妈也想学学,你教教我”我态度诚恳。
接着我坐在孩子身边向他请教,他高兴的不得了。
我又说“只能再玩五分钟,否则伤眼睛。
”儿子爽快的答应了。
我想起儿子说他最喜欢踢足球、打兵乓球,提醒我几次给他买球拍。
我想这是转移他兴奋点的好机会。
于是我赶快去超市买了拍子和球,趁他写完作业,就赶紧拉着他去体育厂打球玩,同时也动员老公多抽出时间陪他运动,还赞扬他有运动天赋,儿子得到了肯定,倍受鼓舞,与此同时,有趣健康的运动也使他与网络游戏渐行渐远。
儿子上小学后,平日的习题、作业、试卷,我们都要和他一起分析做正确或做错误的原因,有时候常常为他的犯的低级错误而懊恼,却又很无奈。
这时我想起《教子有方》上说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平日里做过的习题、作业、试卷中的错题或不会做的题收集起来,归纳分析原因,并把正确解题答案和思路注写在旁边,对于考前查漏补缺非常有效。
总之,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能力,熟练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必不可少。
无疑《教子有方》是一本值得每位家长阅读的最佳刊物,是我们每位家长的良师益友。
第二篇:《教子有方》读后感
爱要找对方向
——《教子有方》读后感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这爱要找对方向,要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教子有方》正如一场及时雨,为我们教育子女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引。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只有在教育孩子上倾心倾力,你的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出类拔萃。
我一直认为孩子最好由自己带,虽然辛苦,但可以分享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虽然琐碎,但可以第一时间给孩子最合适、最直接的教育。
然而,要教育好一个孩子绝非易事,我们往往也会有许多困惑,有许多烦恼。
以前也读过许多教育孩子的书,但《教子有方》这本书更实用,更有借鉴的价值。
它从教子实例到理论透析,从教育小故事到教育方法谈,从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到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全方位地为家长教育孩子指点迷津,成为家庭教育的好帮手。
细细品读《教子有方》,我最喜欢的版块是家长会优秀家长经验发言稿。
书中十位优秀家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成功的教子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读这一部分让我受益匪浅。
他们基本上都提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赏识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要尊重孩子,乐于与孩子沟通交流;要相信孩
子,敢于给他们独立自主的机会和空间。
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在学习别人好的教育经验的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让我引以为傲的是孩子懂得感恩,拥有自信、乐观的心态和与人分享的习惯。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在孩子教育上,我更倾向于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快乐、自信、会感恩、乐分享的孩子。
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也应该是无忧无虑的。
我从不刻意要求孩子考高分、拿名次,只要他努力了就行,对学习充满兴趣就行。
他成绩可以不拔尖,但他必须自信,平时做题时,我鼓励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仔细思考就会把题做对;认真写字,就会把字写工整。
他名次可以不靠前,但不能失去向上的动力,每次考试比前一次要有进步。
学会感恩、学会爱人,懂得合作,懂得分享,开朗、大方是我一直希望他成长的方向,也是我一直致力培养他的地方。
然而,我对孩子的教育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不肯放开手,总觉得孩子还小,需要我精心照顾。
于是总像鸟妈妈一样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自然少了同龄人应有的独立能力。
看了优秀家长的教育经验,我深感惭愧,看来在以后教育孩子上要尝试着慢慢放手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我,而是我不习惯离开孩子,我得要学会让孩子独立,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总之,《教子有方》是一本好书,我会反复去看,反复去思考,优化我的教子方法,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起来。
第三篇:教子有方
教子有方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此话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是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哺育”,如果说“哺”主要是指给孩子的成长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的话,那么“育”则是指父母要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即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告诉他做人的道理,培养健全而独立的人格,塑造丰富而深刻的精神世界。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
责任心的人,是能把任何事情做好的。
记得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我们就告诉他,学习既是你的任务,也是你的责任,学习好是应该的,成绩不好是要挨批评的,每天只有把学习任务完成了,才能做其他的事。
我们还告诉他,把工作做好是爸爸、妈妈的责任,如果我们工作没做好,在单位也会挨领导批评,我们这样说,就是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负的责任,并不只是要求他,而放松我们自己。
事实上,我们工作也的确十分努力,尽职尽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有时,我正陪孩子玩,玩得正开心时,突然接到医院的急症电话,我会毫不犹豫赶到医院,孩子不理解,我便告诉他,救死扶伤是妈妈的责任。
他爸爸也经常在学校加班,工作到很晚才回来,我也会不失时机地告诉他教书育人是爸爸的责任。
树立起了责任心,他就学会了负责,学会了担当。
从小学到高中,孩子获得了无数荣誉,但我们从没有给过他一次物质奖励,就是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这些都是做学生的本分,你只不过做好了你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还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他要学会思考,要有主见,学会选择,懂得取舍。
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很重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我们常对他说的一句话。
他读小学时,就一个人坐公交车上学,几乎是那条线路上独立乘公交车的最小乘客。
每年暑假,我们一般都要带他外出旅游,每到一地,首先便让他买来当地地图,由他设计每天的游玩线路。
去年7月,他爸爸在上海学习,他提出想去上海看世博园。
我们商量,在他爸爸课程快结束时,让他独自一人乘火车到上海。
当他爸爸在上海的旅馆见到远道而来的儿子时,不由地感叹道:儿子真的长大了。
在一些大事上,我们从来让他自己拿主意,不越俎代庖,只是帮他分析利弊,为他的决策做好参谋。
小学毕业时,他面临着上哪所初中的选择,我们认为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想就近找一所初中上算了,但他不干,说非外校或金东方不上。
我们便说,你先去考吧。
结果两所学校都考取了。
究竟上哪所学校,我们给了一些建议,他最后选择了金东方学校。
初中三年,他在金东方发展得很好,过得很愉快。
中考后,他又面临着上哪所高中的选择,我们告诉他,要理性对待高中学校的招生
宣传,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分析问题。
他爸爸找来近几年教育部门的高考成绩分析表,让他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后,再做出判断和选择。
后来,他在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写下了夷陵中学。
上高中后,他常跟我们讲班上和学校发生的一些新鲜事,“我们学校获得北大实名推荐制资格啦”,“我们校长受邀到人民大会堂参加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了”,“德国朋友今天到我们班了”从那充满自豪的眼神中,我们看出了他对夷陵中学由衷的喜爱。
儿子从小到大,一直很听话,我们很省心,许多朋友、同事都很羡慕,说我们两口子在教育上根本没操心。
其实不然,在教育孩子上,我们一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宽严并济,松弛有度,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第四篇:教子有方
教子有方
1.我们首先是学会相互沟通,学会如何培养母女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她谈心。
孩子生下来天真无邪,高兴的事就爱听,不高兴的事就会引起反感。
对孩子不要谈什么大道理,光讲大道理给孩子听未必有好的收效,甚至多讲还会对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
做家长我认为能让孩子喜欢你、贴近你,这就获得了成功的第一步。
2.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哪怕对她没有明显帮助作用的事情,也千万不能轻易反对,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如何“顺风扯旗”。
当然,大道理谁都会说,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忙起来时,就只顾大人的威严了,我自己烦躁时也常犯这样的错误。
教育与培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
孩子的思考是在好奇和兴趣中产生,家长千万不要磨灭孩于闪光的苗头。
针对孩子的好奇心或各种千奇古怪的问题,每次我们都做到耐心回答,并和孩子一道观察等,使他在体验感受的过程中启迪智慧,开动脑筋。
孩于的各种兴趣如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球、等,我们都让她去尝试、去锻炼。
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家长应扬长避短,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我认为家长要熟悉或擅长孩子特长的相关内容,引领并鼓励孩子一道坚持学习
下去,我相信收获一定不菲。
3.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质是第一要素,是决定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社会周围环境的一些消极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做到凡事从正面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辨别是非、真善,培养孩子的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
客观公正等良好品质,以及热爱集体,尊敬师长,遵守一切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是形成人品的重要部分,好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孩子将终身受益。
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让她自己去做,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我们要有意识引导孩子自己做学习计划,针对自己存在的毛病去改正,去争取进步。
教育孩子,就要着眼于小处,发现不良端倪,及时纠正,扼杀其于萌芽状态,切忌纵容。
那种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懂了,自然习惯就好了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这好比农民种豇豆,从小就要给它立杆子,引导它顺着杆子向上长,这样才能吸收足够的阳光和空气,才能结出丰硕美观的豇豆。
如果等豆苗长大了,见其漫天蔓长,不能开花结果,或是只能结出干瘪瘦小的豇豆,到那时才立杆、引导,恐怕即使折断一些枝条,也不易再结出好豆子了,教育子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4.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长应从自己做起,家长是孩子的模仿人,言传身教都在影响着孩子。
家长应该从自己做起,不利于孩子的言行决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在教育批评孩子时,父母意见应统一,不能相左或相右,每天抽1个小时以上时间和孩子相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以及在幼儿园里的状况;每天询问她在幼儿园里高兴的事情和不愉快的事情,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以便及时掌握她再幼儿园的情况;在学习上,家长应做到和孩于同步学习,针对孩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查阅相关信息资料,和孩子一同成长。
要从精神上多给孩子们一些激励,在孩子人生道路上不停的为她们加油,在孩子成长的漫长而且很不平坦道路上,家长应给于加倍的温暖和关爱,使她们有战胜失败的信心和勇气。
5.孩子需要爱。
这里的爱不是溺爱,不是宠爱,而是真爱。
人们
常说,爱也要讲究方法。
科学的爱,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
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平等的,但家长往往会忽视这点,对孩子给予自己的爱视而不见。
在我家的生活中,我非常注意这方面的培养。
有一次,我生病了,中午吃饭时大家就没有叫我,女儿注意到了,她不声不响地走到我的床前,叫我快来吃饭,还说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当时我特别感动,这就是女儿对妈妈的爱。
孩子们的爱,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她不象大人们的爱那么具体,但孩子们的爱却实实在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第五篇:教子有方
教子有方:家庭教育案例——孩子的成长(环境篇)
发布日期: 2013-09-18 14:50:00
我和孩子共同成长
初一(6)班许如嫣家长陆梅芳
女儿今年十四岁了,长大了也独立了。
记得去年,每天还得我们接送上下学,现在不但自己可以上下学,还会帮忙做点小家务,最主要的她现在可以一个人在家,我们可以放心的去上班,因为她可以很好的照顾好自己。
记得上个月的一天,我忘了给她准备午饭的菜,(饭女儿自己会烧)上班临走才想起,中午她就自己煮了馄饨吃的(不过事后还是有点后怕的,毕竟还是挺危险的)。
还记得刚上小学不久发生的一桩事。
有一次放学去接她,老师“告状”女儿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家路上我不再理她,闷声不响往前走,她自知理亏,一路跟着也无话。
走到家门口,我打开门进去,把她关在了门外。
女儿倔强得很,站在门外一声不吭。
天色渐渐昏暗。
那天家里只有我和女儿,我看看这样僵持着也不是事(而且我知道女儿怕黑)遂打开了门。
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对女儿说:“妈妈把你关在门外错了,妈妈向你认错。
不过妈妈的错是因为你犯错在先,只要你改正错误,妈妈也决不再犯。
”女儿突然“哇”地哭,她保证以后不会了。
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当实我和女儿一样,眼泪忍不住的哗哗流。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和女儿一起成长,会经历更多的“风雨”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孩子是否快乐成才,父母责无旁贷)如今的她正值青春期,更多了些她们同龄人身上多数都具有的那一点点的小叛逆。
在某些事情上,更多的时候要征询她的意见,才能“和平解决”。
就像上次她秋游带回来一只小兔子,养了半个月之后,我们还是决定“抛弃”它,虽然每天给它洗澡,但是等我们下班回来的时候,满屋子还是小家伙的尿臭味,我和她爸爸实在是受不了,就决定不继续养了,可是倔强的女儿不肯,之后又养了几天,可是那股难闻的臭味,实在是难以恭维,我和老公又好说歹说跟女儿商量才得到她的同意,不过女儿还是伤心了好几天。
我想随着她一天天的长大,还有个更多的问题需要彼此用心,彼此包容。
随着她慢慢长大,好多道理应该比我们更清楚,希望她会不断的努力去追逐她的梦想!我们也愿意和她一起成长,去享受这其中的酸甜苦辣……
家庭教育案例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
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小孩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现就对我女儿的成长教育经历,谈谈我对家庭教育的一点体会。
“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小孩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小孩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家长不仅是小孩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
小孩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
“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
事实确实如此。
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
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
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儿女。
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
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儿女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
可低估,儿女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她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她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她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她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
因此,家长要时刻树立好榜样。
儿女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她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小孩。
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
其实儿女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
只要我们肯放手让她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儿女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她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
我们在家尽量让儿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
家长应善于学习儿女们的优点和长处。
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优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
作为家长应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可忽视、指责、抑制,以至于扼杀。
因此,我们就让她当小老师,把她学到的东西教我们,表演给我们看,从而也提高了我们家庭的亲和力。
我们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
我们主要从要求女儿文明礼貌、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女儿的成长而变化。
当然,家长要求女儿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
家长的言行对儿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还有,对儿女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儿女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女儿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女儿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她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
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女儿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女儿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
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一般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女儿玩耍的权利。
以上心得体会,只是我浅薄之见。
今后,我们将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我的女儿,使之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
立达中学
初一(1)班
钱丹婷家长:沈立
我和孩子共成长
生育孩子,是一件令人欢喜快乐的事。
母亲从孕育生命之初就会收到家人和亲友的祝福,然后就开始各种忙碌,自然是带着喜悦的忙碌。
孩子身上寄托着父母的全部希望,怎样教育孩子,使许多父母费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
我的儿子已经十五岁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也曾急过、恼过,走过弯路。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在十余年的育子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地进行学习反思,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如今,儿子渐渐长大成人了,也懂事多了,虽说学习成绩不是最优秀,但儿子一直是我们夫妻两个最大的骄傲。
我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一件件小事让我深刻感受到,家长首先要学会夸奖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思想。
记得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时老师上社会道德课说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乱闯红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有一次放学我去接孩子,摩托车停在马路对面。
放学接到孩子后我随意带孩子穿马路,儿子不肯走硬拽着我说老师说的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带孩子走斑马线穿过马路骑上摩托车到十字路口,我看到前面红灯停车看到四面没车准备闯红灯时,儿子在后面拉我说爸爸不可以乱闯红灯的,我们必须遵守交通法规。
看到儿子坚定的眼神和语气,我感到儿子懂事了我应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带孩子违反交通规则了。
第二家长要给孩子爱的机会。
记得小时候儿子体弱多病经常感冒支气管发炎。
有一次我上夜班半夜孩子发烧,他妈妈半夜起来打不到出租车就背着孩子走了10多里路上医院看病。
那时儿子对妈妈说你对我真好,你辛苦了,如果以后你病了我也一定要好好照顾你。
有一次孩子妈妈感冒发烧,我又不在家里。
孩子挺懂事的儿子又是端水,又是找药,还不时地摸摸妈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