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沪教版(上海版)八年级下第5章 生态系统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沪教版(上海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
1.下列属于间接破坏森林行为的是()
A. 将报纸卖给废品回收站
B. 砍伐森林扩大耕地
C. 使用金属瓶装饮料
D. 经常用一次性筷子用餐
【答案】D
【解析】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筷子的原料大多是木材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节约木材保护森林将报纸卖给废品回收站可以对废品实现再利用使用金属瓶装饮料可以避免白色污染砍伐森林扩大耕地会直接导致森林植被面积的减少
2.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草木离不开太阳” 下列对此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
B. 鱼等生物必须生活在淡水中
C. 草木等生物一秒钟也不能没有阳光的照射
D.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有草
【答案】A
【解析】解A.“鱼儿离不开水草木离不开太阳” 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 A正确
B.鱼的生活离不开水有的鱼生活在淡水中有的鱼生活在海水中 B错误
C.草木离不开太阳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阳光并不是一秒钟也不能没有阳光的照射 C错误
D.有水的地方不一定有鱼有阳光的地方不一定有草 D错误
故选 A
3.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甲、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
A. 竞争
B. 捕食
C. 共生
D. 寄生
【答案】C
【解析】A、竞争关系出现“你死我活”的现象此消彼长与图示不符错误 B、捕食关系“先增加者后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与图示不符错误 C、据图分析图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一致的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正确 D、寄生关系寄生虫大量繁殖时宿主受损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与图示不符错误
4.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株洲神农城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 株洲神农城的“神农湖”是一个生态系统
C.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 “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答案】B
【解析】解 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株洲神农城的所有植物只有一部分生产者还缺少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A错误
B.株洲神农城的“神农湖” 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B正确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C错误
D.虾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D错误
故选 B
5.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蚯蚓利用潮湿的皮肤呼吸——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干燥环境中的蚯蚓死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 蚯蚓在土壤中生活可以疏松土壤——生物影响环境
D. 蚯蚓作为消费者取食树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D
【解析】
解 A.蚯蚓的呼吸是靠始终湿润的体壁完成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在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体外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正确
B.干燥环境中的蚯蚓其体壁会变干燥蚯蚓就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因此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正确
C.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C正确
D.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与环境无关 D错误
故选 D
6.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超市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购物袋
B. 做好出入境检査严防生物入侵
C. 为方便、卫生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C
【解析】A、超市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购物袋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B、做好出入境检査严防生物入侵正确
C、我们要“不用一次性筷子”、“使用一次性纸杯” 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错误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正确
7.寄生在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属于()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答案】B
【解析】解寄生在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而自然界中的分解者从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获得食物源能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环境供生产者再度利用
故选 B
8.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其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是()
A. 水→藻类→蚌→鹬→渔翁
B. 渔翁→鹬→蚌→藻类
C. 阳光→藻类→蚌→鹬→渔翁
D. 藻类→蚌→鹬→渔翁
【答案】D
【解析】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起始点是生产者水属于非生物部分 A错误
B.箭头指向捕食者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 B错误
C.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 C错误
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藻类与消费者蚌、鹬、渔翁它们之间的关系 D正确故选D.
9.温暖多雨的3~4月是野生毒蘑菇——白毒伞生长的季节下过雨的草丛中、树林里随处可见它的踪影白毒伞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劳动者
【答案】C
【解析】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白毒伞属于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白毒伞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故选 C
10.兰花螳螂在若虫阶段时从背面看起来几乎就是一朵如假包换的兰花不容易被猎物察觉这体现了()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A
【解析】解生物机体通过自身适应环境变化以争取生存兰花螳螂在若虫阶段时从背面
看起来几乎就是一朵如假包换的兰花不容易被猎物察觉这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故选 A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B. 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
D. 一片森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解 A.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为食所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被吃与吃的关系 A正确
B.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B正确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由生产者、消费者这两部分共同组成的 C错误
D.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正确
故选 C
1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正确的是
()
A. 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C. 丙是生产者甲、乙、丁是消费者
D. 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答案】C
【解析】解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甲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乙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丁属于第三级消费者
A.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丁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A错误
B.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B错误
C.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所以丙为生产者甲为初级消费者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三级消费者 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生态系统甲属于生产者、乙、丙、丁属于消费者生物部分还缺乏分解者 D错误故选 C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动物之间的那种关系()
A. 合作
B. 竞争
D. 寄生
【答案】C
【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和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其食物链是树\rightarrow 蝉\rightarrow 螳螂\rightarrow 黄雀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 太阳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C
【解析】解 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A正确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B正确
C.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阳光是非生物成分 C错误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正确
故选 C
15.图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
A. 草
B. 鹰
C. 蛇
D. 兔
【答案】A
【解析】解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因此草是生产者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所以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草
故选 A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B.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D
【解析】解 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A
B.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 B错误
C.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
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C错误
D.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正确
故选 D
17.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池塘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
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
重要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该选项符合题意
C、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
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由淡水体与其
中的生物组成淡水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
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18.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青蛙
B. 昆虫
C. 水稻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等生物
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生态系统中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细菌
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产者的是水稻、昆虫属于消费者
19.有甲、乙、丙三种生物甲和乙均以丙为食甲又以乙为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一定是动物
B. 丙一定是植物甲、乙一定是动物
C. 甲与乙一定是捕食关系
D. 乙与丙不是竞争关系
【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种生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丙是生产者乙只能从丙中获得物质和能量是植食动物属于消费者甲能从丙、乙中获得物质和能量甲可能是分解者
故选 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20.(1)图1所示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
20.(2)图3数据表示图1所示生态系统中某条食物链各营养级内汞(有毒物质)的含量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丙代表的生物种类是________
20.(3)图2中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食物链的过程是________ ③④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20.(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态系统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
________ 塞罕坝曾经是千里松林的皇家猎苑但由于过度开垦和破坏逐渐退化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这也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
【答案】(1)2, 捕食和竞争
【解析】解(1)据图知有小麦→鼠→猫头鹰和小麦→鼠→蛇→猫头鹰两条食物链猫头鹰捕食蛇和鼠蛇捕食鼠所以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答案】(2)生物富集, 蛇
【解析】(2)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此现象被称为生物富集根据食物链小麦→鼠→蛇→猫头鹰和图3可知丙是蛇
【答案】(3)②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解析】(3)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食物链图中光合作用是② ③④表示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被消耗进入大气中通过的是生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4)越大, 具有一定的限度
【解析】(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由于过度开垦和破坏逐渐退化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人类活动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1.(1)图Ⅰ所示的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
21.(2)图Ⅰ所示的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 除此之外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1.(3)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由于环境变化导致草大量减少则其中鼠和兔的数量________ 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21.(4)图Ⅰ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21.(5)若图Ⅱ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
【答案】(1)5, 草→鼠→蛇→鹰
【解析】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Ⅰ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图Ⅰ所示的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
【答案】(2)草,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解析】(2)图Ⅰ中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图Ⅰ所示的生态系
统中生产者是草鼠、蛇、鹰、兔、狐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因此是消费者除此之外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答案】(3)减少, 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3)如果草的数量减少那么鼠和兔的数量会减少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一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答案】(4)鹰
【解析】(4)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该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 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答案】(5)蛇
【解析】(5)由于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的所以根据图Ⅱ中生物的相对数量的多少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②对应的是蛇
22.(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________部分22.(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鹊和田鼠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这些农药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再进入鱼虾体内通过________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22.(5)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1)非生物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示为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答案】(2)玉米→蝗虫→喜鹊→雀鹰
【解析】(2)图中食物链包括玉米→喜鹊→雀鹰玉米→蝗虫→喜鹊→雀鹰玉米→田鼠→雀鹰共三条较长的一条食物链是玉米→蝗虫→喜鹊→雀鹰
【答案】(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积累浓度随着营养级别而增加雀鹰的营养级别最高
【解析】(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雀鹰的营养级的最高所以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雀和田鼠
【答案】(4)食物链
【解析】(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答案】(5)生物圈
【解析】(5)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因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3.(1)东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由生活在这里的各种生物和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角度分析题干中没有列举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 23.(2)如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在这个食物网中食物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 在这个食物网中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是________
23.(3)东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但是它的________能力有限所以人们还是要做好它的保护工作以更好的发挥其生态功能【答案】(1)环境, 分解者
【解析】解(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四个主要的组成成分分别为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角度分析题干中没有列举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答案】(2)植物, 白鹭与蛙
【解析】(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进入到生态系统是这个食物网中食物中能量流动的起点白鹭与蛙都以蝗虫为食具有竞争关系同时白鹭又可以捕食蛙具有捕食关系
【答案】(3)自动调节
【解析】(3)东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但是它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所以人们还是要做好它的保护工作以更好的发挥其生态功能
24.(1)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草场被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污染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图中丙表示______________ 写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山羊比绵羊好养因为它连草根都啃食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造成草场被破坏上述事实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解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D的生物数量最少其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
【答案】(2)分解者, 甲→A→B→C→D,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2)图中丙表示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所以图中构成的食物链为甲→A→B→C→D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其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答案】(3)生物影响环境
【解析】(3)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适应和影响的关系山羊比绵羊好养因为它连草根都啃食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造成草场被破坏这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