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枞陆相火山岩型铁矿资源量估算及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地质
安徽庐枞陆相火山岩型铁矿资源量估算及对比吴礼彬,高曙光,赵先超,陈静静,孙明明,杨道堃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1)
1 庐枞地区地质概况
庐枞位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成矿域的长江中下游中生代断陷区,属扬子板块的北缘。

该区在中三叠世-中侏罗世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的基础上,发育了一套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岩,主要岩性为橄榄安粗岩系。

该区矿产资源丰富,以铁、硫铁矿、明矾石、石膏为主,铜、金、铅锌、重晶石等次之。

区内矿产地星罗棋布,已发现大型铁矿床4个、小型矿床17个、矿(化)点75个。

包括了潜火山气成热液型、层控-热液叠加改造型、火山喷气沉积型矿床、斑岩型、矽卡岩型等成因类型。

矿床具有重、磁同高特征;Fe2O3、V、P、Ti、Co、Ba、Mn等元素高背景或异常大面积覆盖在火山岩层出露区,成为良好的矿产预测标志。

选择了含矿地层、火山机构、铁矿床(点)、航磁剩余异常40 nT等值线、重力垂向二阶导数0值线等五个要素,在MRAS 操作平台上,利用建模器,结合人机交互,圈定出预测区。

采用特征分析法对预测区进行优选,结果得到罗河式潜火山气液型铁矿预测区44个;龙桥式层控-热液叠改型铁矿预测区27个。

两个类型矿床综合为A级预测区16个,B级17个,C 级19个。

2 铁矿资源量估算
2.1 地质体积法
庐枞地区选择罗河、龙桥及马鞭山3个模型区分别进行两个矿产预测类型的含矿地质体含矿系数、面积参数的计算工作。

罗河式含矿地质体含矿系数为2.78216×10-5,龙桥式含矿地质体含矿系数为8.9246×10-6。

延深参数的选择主要依据罗河式、龙桥式已知矿床含矿延深平均值而得出,罗河式延深厚度为216.69 m,面积参数为0.3083;龙桥式延深厚度为214.65 m,面积参数为0.1926。

根据地质体积法计算原则进行庐枞地区罗河式、龙桥式铁矿资源量估算工作。

资源量估算结果:罗河式334-1资源量为14663.3万吨、334-2资源量为71467.7万吨、334-3资源量为2637.2万吨;龙桥式334-1资源量为3690.6万吨、334-2资源量为43084.7万吨、334-3资源量为13457.3万吨。

2.2 数量化理论I
对罗河式、龙桥式铁矿床的储量与单元得分的关系进行函数回归分析确定其预测模型。

罗河式铁矿预测模型是y=0.0407ln(x)+0.5563;龙桥式铁矿预测模型是y=0.3843e11.368x。

两个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6529、0.9994,说明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8,拟合较好,比较能够真实反映实际,预测资源量的计算能够符合实际情况。

庐枞陆相火山岩型铁矿预测资源量结果:罗河式334-1资源量为39526.38万吨、334-2资源量为77549.32万吨、334-3资源量为2666.652万吨;龙桥式334-1资源量为47427.01万吨、334-2资源量为107093万吨、334-3资源量为8153.4973万吨。

2.3 品位-吨位模型法
庐枞地区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目前已经发现的铁矿床点共有68处,其中上表的铁矿产储量有12处,系统地收集该部分储量资料,利用MRAS软件建立庐枞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品位吨位模型。

通过对庐枞全区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的综合分析,给出了该区未发现矿床数分别是:90%概率矿床数12个,50%概率矿床数30个,10%概率矿床数80个。

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取得下列成果:矿点数均值37.867个;矿石量均值 3 524 1852.908吨;预测铁总资源量为
1 334 503 244吨,约13.345亿吨。

2.4 专家估分计算法
项目组聘请了五位专家进行估算工作。

五位专家均是在该区长期从事铁矿矿产勘查工作,技术职务均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理论知识丰富,铁矿成矿理论及找矿实践均有较高的造诣,是安徽省在庐枞地区铁矿找矿最权威的地质专家。

通过五位专家经过近一天紧张、独立的工作,估算庐枞地区铁矿资源潜力为4.55亿吨。

928 矿床地质2012年
2.5 磁测定量估算
庐枞地区铁矿资源量磁测估算工作,由于各种原因未对该区全部乙类异常全部进行计算,仅对其中的重点异常进行了定量计算解释;并对此进行了分类、分级别统计归纳,估算了“Ⅱ+Ⅲ”级资源量437 405.52万吨,其中Ⅱ级资源量132 828.17万吨,Ⅲ级资源量304 577.35万吨。

3 铁矿资源量估算结果对比分析
庐枞地区铁矿资源量定量估算主要采用了函数回归分析、蒙特卡洛、专家估分及磁测定量计算、地质体积法等5种计算方法,估算结果见表1。

表1 庐枞陆相火山岩型铁矿预测结果对比一览表
表1中五种资源量估算方法有着一定的差异,其中高级别的334-1资源量范围是4.55-8.70亿吨,相对比较接近,其平均值为5.84亿吨;磁测定量计算给出了Ⅲ级资源量明显大于其它几种估算方法的结果。

3.1 磁测定量计算
本次工作以罗河铁矿和龙桥铁矿为起点,对21处矿致异常通过定量计算估算了“Ⅱ+Ⅲ”级资源量440 406×104t,其中属于Ⅱ级资源量估算的异常5处,分别为罗河、泥河、龙桥、杨山,求取资源量132 828×104t,属于Ⅲ级资源量估算的异常16处,求取资源量307 578×104t。

磁测定量估算给出的Ⅱ级资源量偏低,Ⅲ级资源量中有相对比较多的是属于Ⅱ级资源量;Ⅲ级资源量总体反映庐枞地区铁矿有着较好的资源潜力。

3.2 专家估分法
由于专家非常熟悉该区铁矿情况,但受主观意识等因素影响,给出的资源量(4.55亿吨)保守、偏低。

如专家针对每一个预测区,有潜力的均给出了资源量,但给出的资源量最高5000万吨,最低仅500万吨,大部分预测区没有给出资源量,与实际有着一定的差异。

3.3 品位-吨位模型法
庐枞地区总体来说铁矿成型矿床数量相对较少,现有的铁矿床难以代表该区的铁矿资源的实际,尚有铁矿床成矿特征、成因等不清,通过本区的品位-吨位模型所估算的资源量(13.345亿吨)有偏低的可能,蒙特卡洛估算的资源量相对偏小。

3.4 函数回归分析法
函数回归分析计算由于是利用成矿有利度进行计算资源量,利用了预测区所购置的主要变量,变量利用比较多,与工作区的实际情况比较接近。

函数回归分析进行资源量估算,其最大弊端是与查明矿床数量、资源量大小有关,局部预测区的计算资源量结果有偏高、偏低情况存在,但由于其运用预测要素比较全面,估算资源量稍微偏大,有一定的依据及代表性。

3.5 地质体积法
地质体积法估算的资源量主要是结合庐枞地区的地质实际,依据该区已经查明的罗河、泥河、杨山及龙桥、马鞭山等铁矿床的具体参数估算未知区的资源量,根据各个最小预测单元的地质情况分别给出不同的深度、面积等具体的参数,估算的资源量(14.9亿吨)数据适中,接近平均值,相对比较接近实际,但是由于具体预测单元的成矿条件还受着估算者的所掌握资料程度及意识等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4 结论
总之,上述五种铁矿资源量估算方法,由于地质体积法具体考虑了预测要素及成矿条件等诸多因素,又避免了诸多因素的制约,地质体积法估算资源量接近几种估算的平均值,能够代表该区的实际,得到专家的认可。

参考文献(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