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垭乡中心学校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庙垭乡中心学校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分)35×6÷35×6的计算结果是()。

A. 36
B. 20
C. 1
【答案】A
【考点】运算顺序
【解析】【解答】解:35×6÷35×6=210÷35×6=6×6=36。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2分)观察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
A. B. C.
【答案】C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
【解析】【解答】解:如图,
故答案为:C.
【分析】从前面看到的是有两层正方形,下层3个,上层1个靠左;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
的是因此的解.
3.(2分)50×4÷2-30与4×(50-5)÷2的运算顺序()。

A. 相同
B. 不相同
C. 无法确定
【答案】B
【考点】含括号的运算顺序,不含括号的运算顺序
【解析】【解答】解:50×4÷2-30与4×(50-5)÷2的运算顺序不同。

故答案为:B。

【分析】50×4÷2-30中,没有小括号,所以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4×(50-5)÷2中,有小括号,所以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

4.(2分)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7厘米、15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厘米。

A. 8
B. 20
C. 25
D. 50
【答案】B
【考点】三角形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15-7=8(厘米),15+7=22(厘米),所以第三条边的长度必然大于8厘米,且小于22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5.(2分)下面各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 48×25=6×(8×25)
B. 48×25=12×(4×25)
C. 48×25=40×25+8×25
【答案】C
【考点】整数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选项A,48×25=6×(8×25),应用乘法结合律;
选项B,48×25=12×(4×25),应用乘法结合律;
选项C,48×25=40×25+8×25 ,应用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即(a+b)×c=a×c+b×c 或(a-b)×c=a×c-b×c,据此解答.
6.(2分)98×63的简便算法是()。

A. 100×63-63
B. 100×63-63×2
C. 100×63-2
【答案】B
【考点】乘法分配律
【解析】【解答】98×63
=(100-2)×63
=100×63-63×2
故选B。

【分析】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与不简算时得的结果相同。

7.(2分)0.6、0.60、0.600这三个数()。

A. 大小相等,计数单位相同
B. 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相同
C. 大小不等,计数单位也不同
【答案】B
【考点】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0.6、0.60、0.600这三个数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

故答案为:B。

【分析】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8.(2分)把5.5千克、5.5吨、5吨50千克和5000千克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A. 5.5千克
B. 5.5吨
C. 5吨50千克
D. 5000千克
【答案】C
【考点】整数大小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通过计算比较从大到小排列:5.5吨,5吨50千克,5000千克,5.5千克。

故答案为:C。

【分析】要比较这四个数大小,最关键的是先把所有数的单位统一为千克,然后再根据要求进行从大到小排列。

9.(2分)是天天10岁的生日蛋糕,从前面看它的形状是()。

A. B. C.
【答案】B
【考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简单物体
【解析】【解答】解:从前面能看到三个长方形,下层最大,上层最小。

故答案为:B
【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根据物体的特征确定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即可。

10.(2分)用3、4、8、0四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一个最小的小数是()。

A. 3.408
B. 0.843
C. 0.348
D. 0.438
【答案】C
【考点】小数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解:用3、4、8、0四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小的小数是0.348。

故答案为:C。

【分析】用3、4、8、0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小数,要把这几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
来,在0后面点上小数点,就是所要求的最小的小数。

11.(2分)小数的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A. 千分位
B. 百分位
C. 十分位
【答案】C
【考点】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
【解析】【解答】解:小数的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十分位。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12.(2分)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后,又扩大100倍是4.78,这个数是()。

A. 4.78
B. 47.8
C. 0.478
D. 478
【答案】C
【考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又扩大100倍,变成4.78,相当于这个数扩大10倍变成4.78,4.78÷10=0.478。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又扩大100倍,相当于原数扩大10倍,扩大10倍后是4.78,只需将4.78除以10即可。

二、解答题
13.(15分)我国1997、1999年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如下表。

类别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年份
1997 124 392 84 326
1999 155 404 138 449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1997年我国哪类自然保护区最多?1999年哪类最多?
(2)1999年我国各类保护区均比1997年()。

(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答案】(1)解:84<124<326<392;138<155<404<449
答:1997年我国省级自然保护区最多,1999年县级最多。

(2)解:1999年我国各类保护区均比1997年多。

(3)解:从统计图中可知,两年都是省级和县级保护区比较多,而市级和国家级比较少。

【考点】从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比较1997年各级保护区的多少,再比较1999年各级保护区的多少;
(2)各级统计图中长条的长短和数据判断两年保护区的个数;
(3)各级统计图中的数据说出自己得到的信息即可。

14.(5分)小华现有的钱再添4.5元,正好可以买一本23.75元的书和一支6.3元的钢笔,但他只买了一本25.5元的书,他还剩下多少钱?
【答案】解:23.75+6.3-4.5-25.5=0.05(元)
答:他还剩下0.05元。

【考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分析】要知道他还剩多少钱,首先要弄清他现有的钱数,买这两样东西的钱数和减去4.5元,就是现有的钱,现有的钱减去花去的25.5元,差为还剩的钱数。

15.(5分)如果把长70厘米,宽60厘米的桌子长加长20厘米,宽加宽15厘米,那么桌子的面积是多
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答案】(70+20)×(60+15)=90×75=6750(平方厘米)=67.5(平方分米)=0.675(平方米)
答:桌子的面积是6750平方厘米,合67.5平方分米,合0.675平方米。

【考点】含小数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桌子的面积=(原长+长增加的量)×(原宽+宽增加的量),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根据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分别换算成以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做单位。

16.(5分)把图形向右平移5格。

【答案】
【考点】作平移后的图形
【解析】【分析】平移作图的步骤:1.找出能表示图形的关键点;2.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3.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4.按原图的顺序,连接各对应点,据此作图即可.
17.(5分)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使它既是等腰三角形,又是钝角三角形。

【答案】
【考点】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
【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性质,利用方格图即可画出这个三角形。

18.(4分)先在方框里填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1)________
综合算式:________
(2)________
综合算式:________
【答案】(1)25,63,1575;[38+(42-17)]×25
(2)64,8,31;248÷[(28+36)÷8]
【考点】含括号的运算顺序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算式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所以在算式中即需要小括号,又需要中括号,即把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把加法用中括号括起来;
(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算式先算减法,再算第一个除法,最后算第二个除法,所以在算式中即需要小括号,又需要中括号,即把加法用小括号括起来,把第一个除法用中括号括起来。

19.(5分)计算下面图形A的面积和图形B的周长。

【答案】解:8×4=32(cm2)
(9+4)×2=26(cm)
答:图形A的面积是32 cm2。

图形B的周长是26 cm。

【考点】利用平移巧算图形周长与面积
【解析】【分析】把A的左边的三角形平移到右边,这个图形就是长方形,用长乘宽求出面积即可;图形B 的周长实际就是长9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20.(15分)脱式计算。

(1)197-12×6+243
(2)288-[12×(26-14)]
(3)312×(81-192÷8)
【答案】(1)363
(2)144
(3)17784
【解析】【解答】解:(1)197-12×6+243
=197-72+243
=120+243
=363
(2)288-[12×(26-14)]
=288-[12×12]
=288-144
=144
(3)312×(81-192÷8)
=312×(81-24)
=17784
【分析】在没有小括号,但是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没有小括号,但是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1.(10分)看图列式。

(1)
(2)
【答案】(1)解:0.6+5.21=5.81(元)
(2)解:7.68-2.51=5.17(米)
【考点】多位小数的加减法
【解析】【分析】(1)题目求铅笔和文具盒一共要花多少钱,即用铅笔的价钱+文具盒的价钱,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题目中把这条线段分成2部分,已知这条线段的总长度和其中一部分的长度,求另一部分的长度,用线段的总长度-其中一部的长度,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