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项目主要概况 杭政储出[2009]60号地块办公商业金融用房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项目主要概况
杭政储出[2009]60号地块办公、商业金融用房建设项目是百大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综合发展项目,位于杭州市目前最为成熟的金融商圈-庆春商圈核心区域,是集商业、酒店和办公楼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结合现代化城市发展设计理念和杭州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项目地块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庆春广场西侧,用地范围东至景昙路(支路),隔路为银泰庆春广场店;南至庆春东路(主干道),隔路为采荷东区住宅区;西为欧亚达家居店和定海三组;北面为太平门直街(支路),隔路为三新家园西区。

地块目前为空地。

详见表1-1。

表1-1地块周边情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综合性大型商场、酒店、写字楼等。

用地面积27908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276339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195356m2,地下建筑面积为80983m2。

项目建筑功能布局详见表1-2。

表1-2建筑功能布局情况表
第二章项目主要结论和建议
通过现场调查与监测、类比分析、污染源强分析与计算、以及环境影响预测分析,本次环评得出以下主要评价结论和建议。

2.1主要结论
2.1.1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结论
(1) 选址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者村镇建设规划,并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本项目拟建设为商业和办公用房,其拟建地块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用地(见附件,规划红线图)。

本项目拟建地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重点准入区。

其建设符合钱江新城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定位要求。

因此本项目选址符合杭州市主城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及杭州市凯旋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项目拟建地环境空气质量尚好,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在项目监测期间,本项目拟建除西面昼夜声环境可达标外,其余三面声环境受交通噪声影响均不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要求,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2) 符合国家及浙江省产业政策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商业办公用房及其配套公建设施,其建设是为配合杭州市江干区和凯旋单元的发展,符合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也符合国家及浙江省的有关产业政策。

(3) 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本项目为非生产性建设项目。

要求本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装修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等选择方面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4) 排放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浙江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由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分析可知,在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的基础上,本项目产生的各项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

(5) 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行要求
本项目的主要环保设施包括化粪池、隔油池、地下车库出入口低噪声坡道,应严格按照“三同时制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6) 在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必须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排放的污染因子中,纳入总量控制要求的主要污染物为COD和氨氮,其排放量为199.80t/a和16.65t/a。

由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故其总量由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平衡。

(7) 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必须符合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
本项目在营运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餐饮油烟废气、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和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影响,根据预测,在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均纳入市政系统,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

因此,本项目建成后符合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8) 环境风险可接受原则分析
本项目为房地产项目,根据工程分析等相关章节,本项目污染产生较少且无危险废物,同时根据当地规划,本项目周边地块的功能定位为以学校、居住以及商业金融为主,无环境
风险。

(9)符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公众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周边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支持态度,普遍认为本项目建设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在第三方单位张贴环保公告,并由第三方单位出示环保公示证明。

只要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三同时”制度,从严控制各污染物排放,采取各种环保措施,周边公众对项目是认可的。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

(10) 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周围区域的建设发展,促使区域土地具有更高的利用和开发价值,将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

2.1.2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拟建地现有污染情况
项目拟建地现状为空地,拆迁前为住宅,无遗留的土壤污染问题。

2、环境质量现状
通过现状监测和调查,拟建地目前环境空气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功能区要求;在项目监测期间,本项目拟建除西面昼夜声环境可达标外,其余三面声环境受交通噪声影响均不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要求,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2.1.3总图布置合理性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为商业用房和办公用房及公建配套设施,在平面布置时进行了合理功能分区,将泵房、风机房、锅炉房等高噪声机械设备设置于地下室,将项目底层裙房布置为
商业用房,极大减少地下室设备噪声对上层办公用房的影响。

基地内采取地面和地下停车结合的方式,机动车坡道位于基地西侧和中部,地下汽车库出入口设置于裙楼一层内,最大限度的减少车道对商业环境氛围的干扰,并为形成连贯的步行系统提供了可能。

基地内设消防环道,其设置满足消防要求。

综上,本项目总图布置基本合理,充分考虑了项目建设对自身及外环境的影响。

2.1.4建设施工期环境影响结论
本项目在建设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噪声、粉尘、固体废弃物、泥浆污水以及油漆废气等。

该时期的环境影响具有阶段性,将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而自然消失,只要按规定文明施工,注意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则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1) 噪声
在建筑施工阶段,所用机械设备的动力噪声对建设地块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项目周界的平均声级一般超过70dBA。

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遵照《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新)、《杭州市区建设施工噪声管理程序》等的规定,在施工前应向相关部门申请登记,并服从相关部门管理。

建设单位应充分考虑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强环保措施,对施工机械应适当选型,打桩采用静压打桩机,减少打桩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如搅拌机、电锯、加工场等建议在其外加盖简易棚。

此外,除特殊需要作业外(经相关部门批准),夜间(22:00~6:00)禁止产生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

(2) 粉尘
本项目施工期间的粉尘产生部位较多,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承建单位积极做好防尘措施,实施标准化施工,设置滞尘防护网,地面硬化,洒水降尘,以减少扬尘,可
将其影响降至最低。

(3) 废水
项目建设期对施工废水必须进行沉淀法泥水分离等处置,经沉淀分离后的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沉淀淤泥回用于建筑填料;建筑工人的生活污水可排入。

(4)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间需要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如水泥、砖瓦、木材等),工程完成后,会残留不少废弃建筑材料。

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不要随意丢弃倾倒建筑垃圾,规划运输,加强管理,及时清运固体废物,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1.5营运期环境影响结论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及配套公建、车库等设施,故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污染因子为:生活污水、餐饮废水、汽车尾气、锅炉废气、油烟废气、生活垃圾、噪声等,其中主要是废气和噪声。

(1) 废水
本项目的用水包括商场、写字楼、酒店内工作人员及活动人群的生活用水,以及绿化等公共部分用水。

本评价通过类比调查,对用水进行了核算。

根据估算,项目建成后的污水总量为66.60万t/a ,1964.11t/d。

以生活污水为主,主要污染因子及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 300 mg/L、BOD5 200 mg/L、氨氮15 mg/L,污染物的产生量为COD199.80t/a、BOD5 133.20 t/a、氨氮16.65t/a。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建议室内排水污、废分流。

雨水经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和其他污水汇合排入市政污水干管,由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排放,不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 废气
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油烟废气和锅炉废气。

①汽车尾气
主要废气排放口位置见表2-1。

表2-1项目废气排放口位置一览表
项目设计地下停车位1230辆,设5个出入口;详见表2-2。

表2-2 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
注:指车库出入口及敞开坡道边界至敏感点边界的最近距离。

本项目产生的汽车尾气排放量分别为:CO 60.869 t/a、NO21.473 t/a、HC 0.834t/a。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如下:本项目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排放不会导致项目场界和保护目标处的环境空气质量恶化,可维持拟建地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水平。

②锅炉废气
项目锅炉为燃气热水锅炉,废气通过专用排气筒至T2塔楼36层屋面(排气筒高度131m)排放,锅炉废气排放浓度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燃气锅炉二类区Ⅱ时段标准要求。

③油烟废气
本项目各餐厅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高空排放,其排放浓度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排放浓度小于2.0mg/m3)。

(3) 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办公、商铺垃圾,由于其产生量的不稳定性,具体的产生量较难估算。

垃圾成份以食物残余以及塑料、金属、玻璃、纸张等包装废物为主,在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的基础上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项目建设时应按环卫部门要求设置垃圾收集间,同时物业管理部门应先做好区内垃圾的收集,并适当进行分类,再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清运处理,则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4) 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水泵房、风机房、变电所、电梯机房等机械设备噪声,车辆进出的行驶噪声和人群活动噪声,详见表2-3。

表2-3噪声源汇总表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如下:
a) 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商业办公用房及酒店建设项目,本项目地下车库主要提供办公用房内工作人员和来商场、酒店消费人员停车使用,商场和办公夜间十点以后停止营业,故项目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影响评价时以昼间标准进行评价。

由类比监测可知,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贡献值在20m远处能达到1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标准。

根据分析,项目3#地下车库出入口在项目场界处能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昼间标准要求;本项目1#、2#、4#和5#出入口与最近场界距离均为0m,需采取噪声治理措施,本项目地下车库出入口均位于裙房一层内,故需对地下车库出入口通道采用低噪声路面、通道两侧墙壁拉毛等措施,采取措施后其噪声贡献值在场界处可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昼间标准要求。

项目底层以商业为主,故项目1#、3#和5#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虽距离自身裙房、塔楼距离较近,但车辆行驶噪声对自身商业环境不造成影响,故不需采取措施。

项目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影响值在保护目标三新家园和定海三组处贡献值很小,不会导致三新家园和定海三组现状声环境质量恶化,可维持现状声环境质量状况。

综上,在项目1#、2#、4#和5#车库出入口采取两侧墙壁拉毛、设低噪声塑胶车道等噪声治理措施后,项目5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在项目场界和保护目标处影响值可达标。

b) 屋顶冷却塔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北侧裙房6层屋顶共设置6台冷却塔(5用1备),冷却塔设备昼间使用5台,夜间因商业和办公停止营业,仅开启1台供酒店使用。

冷却塔噪声贡献值昼间在距离50m远处能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昼间标准要求,夜间在距离50m 远处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夜间标准要求。

根据表6-6,冷却塔噪声贡献值在项目场界处不能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昼间标准要求。

冷却塔距离北侧三新家园48m,冷却塔噪声贡献值在北侧三新家园处不能达到1类标准,需进行噪声治理。

具体措施为冷却塔东、北、西侧采取声屏障措施(声屏障平均隔声量>5dB),声屏障要求高出冷却塔顶,考虑到冷却塔进风,屏障局部采用进风消声百叶;同时冷却塔顶部安装排风消声器(消声量应大于10dB)。

采取噪声治理措施后,冷却塔噪声在项目场界可达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1类标准要求;本项目设备噪声影响贡献值在北侧三新家园处很小,同时,本项目建成后,对三新家园起到隔声屏障作用,减小了庆春东路交通噪声对北侧三新家园的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导致三新家园声环境质量恶化,可维持三新家园小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情况。

2.1.6公众参与结论
根据《杭州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调查实施意见》,在建设单位的协作下,本环评采用公众调查表和公告调查两种形式,组织实施了本项目的公众调查工作。

1、公众调查表
①个人公众调查总结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50份,回收50份。

表10-1是公众调查表的内容及统计结果(表中数据为百分数)。

调查表反馈的信息如下:
(1) 70%以上的被调查者对项目拟建地的环境现状持基本认可的态度。

(2) 36%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其生活的影响较大,但可以克服,64%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施工对其无影响。

(3)4%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十分有利,88%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可能有利,8%被调查者不清楚项目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

(4) 100%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建设期。

(5)10%被调查者认为项目建成后主要环境影响为环境空气,2%被调查者认为是噪声,8%被调查认为是水质,80%被调查者认为是固废。

②单位公众调查总结
本次调查单位为拟建地周边5km范围内的20家单位,被调查单位的调查表见附件,其反馈信息如下:
(1) 所有被调查单位对项目拟建地的环境现状持基本认可的态度。

(2) 所有被调查单位认为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其生活的影响较大,但可以克服。

(3)所有被调查单位认为项目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4) 所有被调查单位认为项目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建设期。

(5)10%被调查单位认为项目建成后主要环境影响为环境空气,50%被调查单位认为是噪声,80%被调查单位认为是固废。

(6) 在调查中,90%被调查单位对本项目的建设持积极的支持态度,10%被调查单位对本
项目的建设持无所谓态度。

2、环评公告
本次公示地点选择为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街道三叉社区居民委员会,公示的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主要环境影响、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具体见附件)。

第一次公示时间为20XX年7月19日~7月30日,第二次公示时间为20XX年8月2日~8月13日,共20个工作日。

公示结束后,由公告栏所属单位出具了相关证明,参见附件。

公示期间,没有公众前来咨询项目的有关情况和提出环境保护的意见。

建议建设单位在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切实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使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

2.2主要采取防治措施和建议
2.2.1 项目主要环保措施
表2-4污染防治措施清单
2.2.2 项目主要建议
(一)、建设施工期
(1) 工程施工期间应做到标准化管理,将环境保护列入施工招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施工队伍必须按标准化规范操作。

(3) 落实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拆卸、搬运、安装应远离变电站,并避免碰撞高压线,严格保证与变电站、高压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确保国家对电力设施的保
护要求,同时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 在地下挖掘施工中要注意文物保护,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文物如古钱币、陶瓷、青铜器等应停止挖掘保护好现场,及时报告文物管理部门,决不能使文物流失。

(二)、营运期
(1) 为降低汽车噪声对地块内环境的影响,应加强地块内车路的交通管理,确保交通畅通无阻,设立禁鸣标志;要加强车库管理,缓行避免急刹车。

(2)建议建设单位在绿地建设时,按绿化部门的要求进行生态景观建设。

综上所述,项目定位为商业办公用房建设,以配合杭州市江干区及凯旋单元的发展趋势,其建设符合杭州市社会发展导向,选址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建设单位只要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要求和相关环保法规政策,认真落实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所提出的控制污染的措施(详见表2-4污染防治措施清单),则其建设所产生的污染物能达标排放,从环保角度,本项目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