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学学科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体育学学科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
略
摘要:一、引言
体育学学科建设是体育学整体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对体育学(特别是新兴学科意义上的体育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则能提高其自身的学科意识,完善自身建设。
目前,业内共识是,体育学是一门科学。
但是,承认体育学是科学并不意味着研究体育现象的科学性就完美无缺,也不能否定其科学性不足的一面,特别是不能否定学科建设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纵览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史,很多科学体系都有缺憾,如牛顿物理学无法解释超距作用,其绝对时空观也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否决。
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预言失灵。
从这个道理上看,虽然我国早在1997年就形成了体育学科体系,但客观地说,体育学整体上仍处于描述性研究阶段,相当部分领域还处于“前科学”研究阶段,远未进入“正题法则科学”研究阶段。
学科发展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
对这些模糊和争议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并提出改进的策略,有利于体育学学科自身以及研究者树立正确的学科自我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快体育学的科学化探索过程,促进体育学学科健康发展。
二、体育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11年3月,在国务院、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版)》中将体育学的“相邻学科”——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这一调整引起了体育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和反思。
本研究通过对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全球化视野、发展规律和具体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归纳出体育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8个主要问题。
(一)学科定义模糊
学科定义是一门学科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任何一门成熟形态的学科,在成熟过程要求其自身理论体系(当然包括学科定义)的完备和严密,这是该学科成熟与否的内在必备逻辑要素,也是该学科成熟与否的内在逻辑要求,是体现该学科发展是否具备科学性的重要标志。
体育学的学科定义是对体育学的本质特征或其内涵和外延所作的说明,准确的学科定义是从事体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而当前对于体育学的定义众说纷纭,如:“体育学是体育科学的总称”“体育学等同于早期的体育理论、体育原理或概论”“体育学相当于体育科学”“体育学是综合的学问,大致可以分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括广义体育学、实践体育学、理论体育学”“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1]1-6。
以上这些基础理论研究构成了体育学的研究体系。
以知识体系为基础的,叫做理论体育学;依附于实际体系的,叫做实践体育学;两者兼备的,叫做广义体育学。
“体育学和运动科学一起组成了体育科学,体育学是以运动科学的研
究成果为基础的。
”“体育学是通过身体锻炼去研究人体形成的原理和法则,为了增进身体健康,促进身体发达,并通过身体活动等有关的经验,培养人的社会性和丰富人类生活的一门科学。
”“体育学是关于身体运动给人的身心带来良好效果的科学。
”“体育学与体育科学二者的内涵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上略有差异”、“体育科学与体育学都是体育学科群的总称”“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在具体操作中,对体育学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
一些从事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把“体育学”等同于“体育社会科学”,认为“体育社会科学(又称‘体育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类学科群,是对体育科学中具有人文科学性质的学科群的总称”
[2]6。
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学)规划中,“体育学”也确有指称整个体育人文和社会科学群的意义。
因为基金规划项目中无运动人体科学群的任何学科(众所周知,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之一)。
获批的基金项目主要是“体育人文社会学”[3]83-89,并没有运动人体科学群的任何学科,也很少有运动训练类课题。
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体现在体育学科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概念和话语体系,体育学分散的局部理论由于缺乏统一整合而出现视野的支离和局限,其基本命题和原理的发展受到限制,造成理论视野的狭隘性,失去其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
虽然,体育学定义的多样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不同旨趣的
研究者能够按照各自的学术立场和学术积淀进行体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对体育问题的深层次探讨,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流动性借用”的趋势和潮流。
但由于定义的明确性程度反映了一门学科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科学性的程度。
毫无疑问,体育学学科定义的模糊和多重标准会引起人们对体育学进行深入研究时逻辑起点不明朗,影响了对体育学的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对象界定模糊
任何科学理论或学科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相对清楚、明白的研究对象。
清晰、独立的研究对象既是构成一门学科科学性的重要标准,也是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以及关于本学科存在的主要依据。
“一门科学之所以能成为特别的学科,是因为它所研究的现象是其他学科所不能研究的。
”体育学研究对象是体育学得以确立的最根本的元问题之一。
但目前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不确定,各种观点交错互现。
如“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身体运动行为,是人类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体育学以整体的体育现象和全部的体育过程为研究对象”
[4]267-268“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
[5]25-28“体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运动”等等。
体育学的科学性受到诘难,主要原因之一是其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根本原因是体育学的学术规范意识不够,没有认清体育学所包含的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目前,关于体育学的研究对象,见仁见智。
“体育学以整体综合化的体育现象和全部的体育过程为研究对象。
应该把体育看成是一个
动态的、主体的对象置于自然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中加以考察。
”“体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运动,体育学就是研究体育运动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
其内容主要研究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层次及其演变;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之间及相关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与综合发展的关系。
”“体育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体育学应是人体运动的科学。
”“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身体运动行为,是人类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
”这种关于研究对象的纷争导致学科对象范围的不明确是体育学科学性程度不高的体现,容易导致对体育学研究中科学性的质疑和讨论对象的随意性,使体育学的学科建设处于根基不稳、逻辑起点不确定的状态,也加剧了人们对体育学认识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