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PPT(优秀课件)3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保护洞庭湖湿地?
恢复和保护长江上游植被,退 田还湖等措施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湿地?
• 1.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 • 2.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 • 3.防止水污染; • 4.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
地自然保护区; • 5.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 增强保护湿地意
识。
练习:关于湿地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 2、现在我国停止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切 实保护了湿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国家对 三江平原开发政策的变化?
过度地开荒也破坏了这里的原始生态环境,三江平原已由原来自然生 态为主的环境系统转变为半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湿地面积缩小了
80%,空沼气湿泽度湿减小地,具降有水量环减境少,调气温节增功高能,许多和野生生态动物效被益迫迁。徙它他乡,
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
分别是(B)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3.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B )
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A.②B.②③C.③④
D.②④
3.关于湿地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D)
A.通过湿地改造发展种植业
B.通过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C.利用湿地空间发展建筑业
D.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上字母所表
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 长白 山脉 B 小兴安岭 山脉 C 三江 平原 D 松嫩 平原 E 黑龙江 河流 F 乌苏里江河流
曾肥得流油的耕地也正面临着日益贫瘠的危胁。
能这调一切节引径起了流我、国蓄政府洪的防高度旱重、视防,1止99水9年土中国流政失府(决定湿停地止对植“北 大荒被”能开防荒,水对土不宜流耕失种)的土、地缓实行解退全耕球还林温还室草还效湿应地(,以吸恢收复这二里的 生态氧总环化之境,从碳。自同)然时。条20件三02和年江社三平会江经平原济原的条又件生被中世态可界环看湿出地境那公已里约生遭组态织破平列坏衡入遭世,到界应一公定退约程名度录 的破耕坏还,沼气候、条退件恶耕化还,林早涝。灾害增加,风害加重,水土流失严重,珍稀
动植物减少。由于开发失当,造成资源浪费,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当地 原有的环境.因此停止开发北大荒。
洞庭湖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 湖”
洞庭湖
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丰富 (2)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3)河湖:河湖密布,水产养殖发达。
案例分析2 萎缩的洞庭湖
三江平原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三江平原—曾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 以后,进行大规模开垦,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 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现在国家决定 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来分析三 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2、能够说出三江平原从“北大荒” —“北大 仓”—“北大荒”的演变原因
划分布示意图”, 回答1~3题。
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B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2.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
生态环境效益:天然的蓄水库,能够调节气候、涵 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 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江平原湿地变良田后,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 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沼泽植物 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旱涝灾害频 繁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
• 三江平原在未开发之前是一片草原、沼泽、 森林相间分布的没有人烟的处女地。其中
沼泽占平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约 34000km2)。五十年代沼泽湿地占平原总 面积的五分之三(28305km2);八十年代 占三分之一(16316km2),目前仅剩 4489.93km2如不加以限制,估计到2010年 以后,除了几个规模较大的自然保护区外, 三江平原的湿地将被开垦殆尽。
三江平原水文变化
面积6000 平方公里
长期围垦 泥沙淤积
面积2625 平方公里
思考
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
人口增加,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洞庭湖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湖泊也是湿地之一,它具有涵养水源、调 节径流的作用。“围湖造田”后使洞庭湖不断 淤积,湖面缩小,湖泊湿地减少,调蓄洪水的 作用大为减弱,使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度增 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因此,洞庭湖地区实 行“退田还湖”恢复千倾洞庭湖的昔日风貌, 充分发挥湖泊湿地的生态作用。
人工湿地: 水库、稻田、池塘
3、作用
调节功能 生态效益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调洪蓄水 美化环境 降解污染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
地球之肾 鸟类天堂 生命摇篮
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 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 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湿地还是许多 珍稀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对维护生态平衡、保 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殊的意义。
• 据统计,三江平原原有大小泡沼不下4000个, 水面积达50多万亩,其面积在50亩以上的约300 个。目前多因水位下降而枯涸者占三分之二。 湖泊泡沼的兴衰历史与沼泽同步,大型的明水 面日益萎缩,变成互不联系的泡沼,大型的湖 泊正在变小,小的泡沼不复存在,昔日的水乡 泽国已成历史。
• 萝北过去曾有个莲花泊,形成长50km,宽5km, 深4—5m的明水面,并滋润着100多万亩沼泽。 而莲花泊早在建国初就已干涸,残留上百个湖 泡和几十万亩沼泽。如今人们在这一带挖成一 条从团结乡到鸭蛋河的宏大排水工程,将这一 带的湖泡和沼泽水几乎排泄一干二净。
1、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有哪些?
(1)土地肥沃; (2)耕地面积广大; (3)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 (4)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2、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个自然
条件?为什么?
地形 平原面积广
自然 气候 降水丰富
农 因素: 土壤 肥沃的黑土
水分业。因为三江平原水沼源泽广布,过多的水分影响土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原因 动力因素 降水多暴雨 自然原因: 物质基础 黄土土质疏松,
易被侵蚀
比独有的功能是
D
A 、调节气候 C、 美化环境
B、 调蓄洪水 D 、净化水污染
洞4、庭下湖列湿不地属于洞庭湖湿地作用的是
长江中下游稻田
B
A、调蓄洪水 C 、调节气候
B、 灌溉、 发电 D 、降解污染物
海南红树林
既是重要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再练
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
地势低平,沼泽广布
1、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
气候、地形、土壤、水文
水的来源: (1)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水的支出: (3)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土质黏重,且具有永久性冻土层, 地表水不易下渗
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对北大荒进 行了有组织的开发。到1956年,北大荒的开发初 具规模,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 的时期。数万解放军复员官兵进行北大荒,谱写 了北大荒开发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北大荒的开发 者们带着建设祖国的热情向荒原开战,征服了艰 苦的自然环境,在千里沃野上建起了一个个机械 化的国营农场,把北大荒变成美丽富饶的“北大仓 ”。这是改造自然的奇迹,是艰苦创业的壮丽诗篇 。如今的“北大荒”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还出产人参、鹿茸、貂皮等特产。
三江平原气候变化
• 三江平原原为黑龙江省气候湿润地区,50 年代最大降水量可达800mm,可是近些年 来降水量逐年减少。据气象部门资料,近 年来,降水量比20年前减少了180mm,比 其它地区多减少了100mm,年递减率是松 嫩平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两倍,夏季平 均气候比20年前高2℃左右。1970年— 1990年的20年间与1949年—1969年的20 年相比,旱灾发生频率增加39.5个百分点。 1949—1999年的50年中构成春旱并造成作 物减产的有26年。1949年—1990年的41年 中,累计旱灾减产粮食100亿kg。
(2)C、D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共同原因是:
① 地形平坦,集中连片,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
②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粮食商品率高
.
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
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
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读 “鄱阳湖生态 经济区规
1、“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据此下
列属于湿地的是:
陆、水过渡带
①沼泽 青海湖④鸟湖岛泊
②河流中国湿③地沿分海布滩涂
三江平原沼泽
⑤水稻田 ⑥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洋水层
2、 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是
河流B A 、调节气候 B、 防风固沙
C、 美化环境 D 、净化水污染
3、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与森林相
壤的区肥力,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劳动力 人均耕地多
因 社会经 素 济因素: 市场
市场广阔
技术、机械 工业基础雄厚
国家政策
交通
便利
青海湖鸟岛 河流
洞庭湖湿地
三江平原沼泽
长江中下游稻田 海南红树林
一、关于湿地
1、含义
陆、水过渡带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被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天然湿地: 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 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红树林
三江平原植物资源的变化
• 1.4.1森林资源减少 • 20世纪初,三江平原森林面积为6765km2,森林覆
盖率15%。建国以来又经过几次大规模开采,林木 面积锐减,到20世纪80年代,三江平原森林覆盖率 下降到3.5%,远远低于黑龙江省其它地区。 • 1.4.2草原逐年退化 • 三江平原是我国十大牧业省份之一,历史时期曾经 是蒿草丰盛水土肥美草原森林地带。建国初期草原 面积为8118km2,1983年减至6666km2,1997年 为4040km2,如今仅剩420km2。主要分布于抚远 一带,其它零星分布各地。 • 三江平原草原资源除草原面积近几年来不断缩小外, 单位面积的产草量近年来也不断降低。建国初期单 位面积的产草量为300斤/亩左右,60—70年代降低 到200斤/亩左右,目前亩产已降低120斤,低产地 块更低,亩产才50—70斤。
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
红树林
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 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 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河流
澜沧江
湖泊
多姿多彩的湿地类型—— 壮美的人工湿地
云南 元阳梯田
人工湿地
水稻田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1、 湿地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三江平原 湿地变良田后,对环境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
益,被称为地球之“肾”,请回答1—3题。
1.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
A.围湖造田
B.森林破坏
C.兴修水利
D.荒漠化
2.华北地区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B)
A.北方干旱季节加长 B.危害人体健康
C.增加酸雨的次数 D.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世界上把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沼泽
滩涂
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 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
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
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在地貌学上称谓“潮间带”。
由于潮汐的作用,滩涂有时被水淹没,有时又出露水面,
3、能够说出湿地的生态效益 4、通过三江平原的历史演变,树立正确的生
态环境保护观念。
“北大荒”的地理位置
三江平原
经纬度:45°N-48°N, 130°E-135°E 位于东北平原的东北部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 暖,冬季寒冷而漫长, 处于中温带,降水多集 中在夏秋季
“北大荒”的地理位置
三江平原最显著的自然地理 特征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