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015—2016年下期
高2015级中期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16。
4
命题:魏鑫审题:万永红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7题各3分,共51分)
1。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盐酸在烧碱溶液反应
2.(3分)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2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XZ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
常温下,Z单质可与Y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D.一定条件下,X2与Al反应得到AlX
3.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
.
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VIA族
B
.
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C<D
C .B、D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 .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4.下列图示的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
5、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2OH-―2e-=ZnO+H2O;
碳棒:O2+2H2O+4e-=4OH-,据此判断,碳棒是( )A.正极,被还原B.正极,被氧化
C.负极,被还原D.负极,被氧化
6.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这项研究曾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 与14N 互为同位素D.232Th转化成233U是化
学变化
7.(3分)(2011春•成都期末)化学反应A 2+B 2=2AB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断裂1molA ﹣A 键和1molB ﹣B 键可放出xkJ 能量
C .
断裂2molA ﹣B 键需要吸收ykJ 能量
D .
2molAB 的总能量高于1molA 2和1molB 2的总能量
8、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NH 4Cl 的电子式:[H :N :H ]+Cl —
B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H 。
+。
Cl: H +[:Cl :]-
C 、氧化钠的电子式
:Na 2+[:O :]2_ D 、D .R 2+离子核外有a 个电子,b 个中子,R 原子表示为:2
2
+++b a a R
9、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 +2K 2FeO 4+: H H
: :: :
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B.该原电池,Zn作正极,可用石墨等作负极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0.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 反应剧烈;将Cu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d、b、a、c C.d、a、b、c D.b、a、d、c
11.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氯化氢的酸性强于硫化氢
B.氯化氢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
C.氯气能与水反应而硫不能
D.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而硫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12.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 B.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C.离子的氧化性:X+>W3+D.原子半径:X<W 13.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①碘升华②溴蒸气被木炭吸附③酒精溶于水④HCl气体溶于水
⑤冰融化⑥NH4Cl受热“升华”⑦氢氧化钠熔化⑧(NH4)2SO4溶于水.
A .①②④⑥
⑦
B
.
④⑥C
.
①④⑤⑧D
.
①②④⑤
⑥⑦
1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A.CO2 B.MgCl2C.Na2O2 D.KOH 15.将4 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反应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
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表示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3 mol/(L·s)B。
用物质B表示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L·s)
C。
2 s后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D。
2 s后物质B的浓度为0.35 mol/L
16.在一定条件下,使10mol SO3在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则下图中正确的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B
.
C
.
D
.
17.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 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
1mol/L,0.3mol/L,0。
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
c1:c2=1:3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
B
.
X、Y的转化率不相等
C
.
D
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L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二.填空题(18题6分,19题8分,20题6分,共20分) 18.(6分)(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同位素的有,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
①液氯和氯气②16O、17O和18O ③金刚石与“足球烯" C60④白磷和P4⑤O2与O3⑥D与T
(2)下列物质中:只存在共价键的是(填序号,下同),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的是,只存在离子键的是。
①Ar ②CO ③Na2O④K OH ⑤Mg Br2
⑥NH4Cl ⑦CaO2⑧H2SO4
19.化学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电能。
(一)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① 2Fe Br2 + 3Cl2 = 2FeCl3+2Br2②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根据两个反应的本质判断,您认为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反应序号),理由是。
(二)请根据Fe + CuSO4 = FeSO4 + Cu反应,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
(2)画出原电池装置图,并在图中标注出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的名称.
(3)写出该原电池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20。
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 r(N3-)(填“〉"“<”或“="),
②Na3N与水反应属于反应(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
③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的化学式为-
;
④写出化合物Na3N的电子式:.
三.实验题和推断题(21题13分、22题8分,共21分)21.(13分) A、B、C、D、E是位于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①热稳定性:H m D>H m C;②C m﹣、E(m﹣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③A 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 的离子半径最小;④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依据上述信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A m C的形成过
程.
(2)C m﹣、E(m﹣1)﹣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能证明其还原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
为.
(3)将E的单质通入A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在常温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 m C溶液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溶液的溶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是.
(5)H m D和H m C沸点较高的是(写化学式),原因是.
(6)在A、B、C、E单质中,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是(填元素符号).
22.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mL H2O2制取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①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
考虑了浓度、、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2)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
测定结果如下:
催化剂(MnO2)操作情
况
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
需的时间
粉末状
混合不
振荡剧烈反应,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3.5分钟
块状反应较慢,火星红亮
但木条未复燃
30分钟
①写出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
②。
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有关。
四.计算题(23题8分,共8分)
23.在100℃时,把0.5mol 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1.在60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
6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平衡时,NO2的体积分数为;
(3)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
(4)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高一化学期中质量检测试题答题卷
二.填空题(18题6分,19题8分,20题6分,共20分) 18.(7分)(1), , .
(2),,。
19.(8分)(1), 。
(2)
(3);
.
20(6分)。
①②;③;
④。
三.实验题和推断题(21题13分、22题8分,共20分)21.(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①、
②.(2)①。
②.。
四.计算题(23题8分,每小题2分)
23.(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中期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命题人:魏鑫检测人:万永红2016.4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7题各3分,共51分)
123456789
A C D
B A
C C
D D
101112131415161718
C B C B C A C C
二、填空题(18题6分,19题8分,20题6分,共20分) 18.(6分,每空1分)
(1) ③⑤②⑥①④
(2) ②⑧④⑥③⑤
19.(本题8分)
(1)① (1分)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
(2分,说明有电子转移给满分,只讲氧化还原反应给1分)
(2)(画出图2分;标注电解质正确1分,共3分)
(3)负极:Fe –2e- = Fe2+(1分)正极:Cu2+ + 2e- = Cu (1分)20。
((1)(2)每空1分,(3)(4)每空2分,共6分)
(1)〈(2)非氧化还原(3)NH4Cl、NaCl (4)
三、实验推断题(21题13分,22题8分,共20分)
21.(13分)(1)(2分);
(2)S2﹣>Cl﹣(1分);Cl2+S2﹣=2Cl﹣+S↓(2分)
(3)Cl2+2OH﹣=Cl﹣+ClO﹣+H2O(2分);
(4)H2S+OH﹣=HS﹣+H2O(2分);离子键和共价键;(1分)
(5)H2O(1分)水分子间存在氢键(1分);
(6)Na、S(1分).
22。
(每小题2分,共8分)
(1)①温度、催化剂
②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或加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①2H2O22H2O+O2↑ ②催化剂的聚集状态或表面积
四、计算题(23题8分,每小题2分)
23.(1)0。
005mol/(L.s);
(2)75%;
(3)60%;
(4)57。
5g•mol﹣1;
2016年4月半期考试化学双向细目表一.试卷分析总分:
题号知识点分
值
难度
系数
识
记
了
解
理
解
应
用
1化学能与热能30。
9√
2周期表与周期律的应
用
30。
85√
3原子结构与周期律的
关系
30。
8√
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30.75√
5原电池的电极反应30。
7√
6核素、同位素、同素异
形体
30。
85√
7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的原因
30.9√
8化学用语30。
75√9原电池的原理的综合
分析
30.7√
1 0根据原电池原理分析
金属的活动性
30。
65√
1 1根据周期律分析非金
属活动性
30。
7√
1原子结构和性质关系30。
6√
2
1
3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30。
7√
1
4
化学键的判别30。
75√
1
5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30。
7√
1
6
化学平衡的建立30。
6√
1
7
化学反应平衡的计算30.55√
1
8
同位素和化学键60。
8√
1
9
原电池的综合应用80。
75√
2
物质结构、性质的书写60。
7√
2 1元素位构性的关系推
断
130.65√
2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探究性实验
80。
7√
2
3
化学反应限度的计算8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