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勉强倔强强颜欢笑
B. 载重记载载歌载舞
C. 供给供品供求关系
D. 角色角色角色扮演
答案:C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部署部署部属
B. 妨碍干涸妨碍
C. 缜密真谛真谛
D. 瞭望了望瞭望
答案: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总是不骄不躁,谦虚谨慎。
B.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总是骄傲自满,谦虚谨慎。
C.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总是骄傲自满,不骄不躁。
D.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总是谦虚谨慎,骄傲自满。
答案:A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D.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答案:B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李明。
”他回答。
B. 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李明。
”他回答。
C. 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李明。
”他回答。
D. 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李明。
”他回答。
答案:B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B.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C.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D.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
答案:A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学富五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C.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学富五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D.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学富五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答案:A
8.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答案:A
9.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学富五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B.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学富五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C.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学富五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答案:A
10.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学富五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B.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学富五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C.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学富五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D. 他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学富五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答案: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知识之后,能够经常复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1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1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1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诗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9.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
人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20.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
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
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
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
之民,信可乐也。
21.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答案:范仲淹
22. 文中“庆历四年春”指的是哪一年?
答案:1044年
23. 文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是什么意思?
答案: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24. 文中“衔远山,吞长江”形容的是什么景象?
答案:形容洞庭湖的景象,湖面广阔,仿佛能够吞吐远处的山峦和长江的水流。
四、作文题(20分)
25.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