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三章第四节积淀溶解均衡
建议用时本质用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 每题 8 分,共64 分 )
1.有关 AgCl 的积淀溶解均衡的说法正确的
是()
A .AgCl积淀生成和溶解在同时不断进行,
且速率相等
B.AgCl 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
+
和 Cl -Ag
C.只要向含有 AgCl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
酸,必然会有积淀生成
D.向含有 AgCl 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 固体,
AgCl积淀不变化
2.向饱和 BaSO4溶液中加水,以下表达正确
的是()
A .BaSO4溶解度增大、 K sp不变
4溶解度、 K sp均增大
4溶解度不变、 K sp增大
4溶解度、 K sp均不变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 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B.由于 K sp( ZnS)> K sp( CuS),因此 ZnS
积淀在必然条件下可转变成CuS 积淀
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 sp
不变
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小的,溶
解度必然小
4.已知溶液中存在均衡:Ca ( OH )2( s)
2+
(aq)+ 2OH -
H<0,下
Ca( aq)
列有关该均衡系统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高升温度,均衡逆向搬动
22-
②溶液中c( Ca +)·c (OH )恒为定值
满分本质得分
100分
c( Ca2+)
④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Ca2+,能够
向溶液中加入适合的 NaOH 溶液
⑤恒温下,向饱和溶液中加入CaO,溶液
的 pH 高升
⑥给溶液加热,溶液的 pH 高升
⑦向溶液中加入 Na2 CO3溶液,其中固体质
量增加
⑧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
Ca( OH)2固体质量不变
A .①⑦
B .①②⑦⑧
C.③④⑤⑦ D .①③⑦⑧
5.已知室温下,Al (OH )3的 K sp或溶解度远大
于 Fe(OH )3。
向浓度均为0.1 mol · L-1的Fe(NO3 )3和 Al (NO 3 )3混杂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溶液。
以下表示图表示生成
Al (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A B
C D
6.室温时, CaCO3在水中的溶解均衡曲线如
以下列图所示,已知:25 ℃时其溶度积为
× 10-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 .加适合 NH 4 Cl 固体可使溶液由 a 点变到
b 点
、d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 c(H + )与 c( OH -)乘积相等
D .Fe( OH)3、 Cu( OH )2分别在 b 、 c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8.已知 25 ℃时, AgCl 的溶度积K sp=×
10-1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向饱和 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 sp变
大
A .x 数值为 2× 10-5
B .AgNO 3溶液与 NaCl 溶液混杂后的溶液
中,必然有 c(Ag + )= c(Cl -)
+
)·c( Cl -)
C.温度一准时,当溶液中 c(Ag
= K sp时,此溶液中必有AgCl的积淀析
出
D .将 AgCl 加入到较浓的KI 溶液中,部分
AgCl 转变成 AgI ,由于 AgCl 溶解度大于
AgI
二、非选择题 (共 36 分)
B.c 点时有碳酸钙积淀生成
C.加入蒸馏水可使溶液由 d 点变到 a 点
D.b 点与 d 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
7.某温度下, Fe( OH)3( s)、Cu( OH)2( s)
分别在溶液中达到积淀溶解均衡后,改变
溶液 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以以下列
图所
示。
据图解析,以下判断错误的选项是()9.(18分)某自来水中含有Ca2+、Mg 2+、Na+、
K +、 HCO -3、 SO24-、 Cl -,长远烧煮上述自来水会在锅炉内形成水垢。
锅炉水垢不但耗费燃料,而且有烧坏锅炉的危险,因此要定期除去锅炉水垢。
已知部分物质20 ℃时的溶解度数据:
A .K sp[ Fe( OH)3]<K sp[ Cu( OH )2]
物质Mg(OH) 2CaCO3
溶解度 /
9.0 ×10-4 1.5 ×10-3
(g/100 g H 2 O)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锅炉中的水垢含有
Mg(OH) 2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锅炉中的水垢所含有的CaSO4不能够直接
MgCO 3Ca(OH) 2CaSO4MgSO 4 1.0 ×10-2 1.7 ×10 -1 2.1 ×10 -1
用酸除去,需要加入试剂X ,使其转变成易
溶于盐酸的物质Y 而除去。
试剂X是
________( 填序号 )。
A. 食醋
B.氯化钡
C.碳酸
D. 碳酸
CaSO4能化物Y 的原因是 (用文字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除含有CaSO4、 Mg(OH) 2,炉水垢中
可能含有的物是(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18 分)已知氨水的离程度与醋酸的离程
度在同温同度下相等,溶有必然量
氨的化溶液呈碱性。
向少量的Mg(OH) 2液中,加入适合的和化
溶液,固体完好溶解。
甲同学的解是:
Mg(OH) 2( 固)Mg 2++ 2OH -⋯⋯①
NH +H2O NH 3·H 2O+H +⋯⋯②
H++OH-H2O⋯⋯③
由于 NH 水解酸性, H+与 OH -反生成水,
致反①均衡右移,积淀溶解;乙同学的解是:
Mg(OH) 2(固 )Mg2++ 2OH-⋯⋯①
-
NH 3· H2O⋯⋯②
NH +OH
由于 NH 4Cl 离出的 NH 与 Mg(OH) 2离出
的 OH -合,生成了弱解 NH 3·H 2O,致反①的均衡右移, Mg(OH) 2积淀溶解。
(1)丙同学不能够必然哪位同学的解合
理,于是用以下中的一种,来明甲、乙
两位同学的解只有一种正确,他
用的是 ___________(填写号)。
A.NH 4NO 3
B.CH 3COONH 4
C.Na 2CO3
D.NH 3· H 2O
( 2)你明丙同学作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丙同学将所滴入 Mg(OH) 2的液中,
Mg(OH) 2溶解;由此推知,甲和乙哪位同学的解更合理 ___________(填
“甲”或“乙”);完成 NH 4Cl 和溶液使 Mg(OH) 2液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
参照答案
解析: A 项,积淀溶解均衡是一个动向均衡,正确;
B 项,积淀溶解均衡存在,则必然存在
+
和 Cl -,错误; C 项,若是加入盐酸后溶液中 Cl -
的浓度小于原饱和溶液中
Cl -
的浓度,则不产生 Ag 积淀,错误; D 项,向含有 AgCl 的悬浊液中加入 NaBr 固体, AgCl 积淀会转变成 AgBr 积淀,错
误。
2.D 解析:难溶物的溶解度和 K sp 只受难溶物的性质和温度的影响,
因此加水, 溶解度和 K sp 均不变。
解析: K 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外界温度有关,故 A 、C 项正确; K sp ( ZnS )> K sp ( CuS ),
因此由 ZnS 向 CuS 转变简单实现, B 项正确;只有拥有相同结构的难溶物如 AgCl 、 AgBr 、AgI ,
K sp 小的溶解度小, 而不相同结构的难溶物如
Ag 2 SO 4 和 AgI ,K sp 小的溶解度不用然小,
故 D 项错误。
解析:①反响放热,高升温度,均衡逆向搬动,正确;②
K sp = c ( Ca 2+
)·c 2( OH -
)是溶度积
常数的表达式,溶度积常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错误;③会生成
CaCO 3 ,使 Ca
2+
浓度减小,错误;
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使均衡左移,有
Ca (OH )2 积淀生成,但 Ca ( OH )2 的溶度积较大,要除
去 Ca 2+
,应把 Ca 2+
转变成更难溶的 CaCO 3 ,错误;⑤恒温下 K sp 不变,加入 CaO 后,溶液仍为Ca
( OH ) 2 的饱和溶液, pH 不变,错误;⑥加热, Ca ( OH )2 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 pH 降低,
错误;⑦加入 Na 2 CO 3 溶液,积淀溶解均衡向右搬动, Ca (OH )2 固体转变成 CaCO 3
固体,固体
质量增加,正确;⑧加入
NaOH 固体,均衡向左搬动,
Ca ( OH ) 2 固体质量增加,错误。
5.C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特别注意,难溶物的 K sp 越大,在溶液中越难形成积淀;
Al (OH)3 能溶于过 量的 NaOH 溶液。
由于 Al (OH )3 的 K sp 比 Fe(OH )3 的 K sp 大,故在混杂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时, 先生
成 Fe(OH )3 积淀,而不生成 Al (OH)3 积淀,当 Fe(NO 3 )3 反响完好后再生成 Al (OH )3 积淀,连续加
入 NaOH 溶液, Al (OH)3 积淀又溶解,故只有 C 吻合题意。
6.C 解析:依照溶度积数值能够计算出
x 数值为 2× 10-5
; c 点 Q c >K sp ,故有积淀生成;加入蒸馏水
后 d 点各离子浓度都减小,不能能变到
a 点保持钙离子浓度不变;溶度积只与温度有关,
b 点与 d
点对应的溶度积相等。
点拨: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理解图像中线上的点、线外点的含义→抓住
K sp 的特点,结
合选项解析判断。
7.B 解析:依照题意,图中曲线为积淀溶解均衡曲线,曲线上的所有点对应的溶液都是达到积淀溶
解均衡的溶液, D 项正确;采用曲线上的 b 、 c 两点,当溶液中两种阳离子浓度相同时,
Fe (OH )3
饱和溶液中的 OH -
浓度小于 Cu (OH ) 2 饱和溶液中的 OH -浓度,因此 K sp [ Fe ( OH ) 3 ]<
K sp [ Cu ( OH )2],A 项正确;向 Fe ( OH )3 饱和溶液中加入 NH 4 Cl 固体,促进了氢氧化铁的溶解,
溶液中铁离子浓度增大, B 项错误;由于必然温度下的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常数,因此
c 、
d 两点代表的溶液中
c(H +)与 c ( OH -)乘积相等, C 项正确。
溶度积( K sp )反响了电解质在水中的
溶解能力,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
K
sp 的数值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越 大;但对于阴、阳离子个数不相同的电解质,不能够经过直接比较 K sp 数值的大小来确定溶解度的大小。
8.D 解析: K sp 只与温度有关, A 项不正确; B 项混杂后可能
Ag +
或 Cl -有节余,不用然有
c ( Ag +
)
= c (Cl -); C 项 Q c = K sp 时达到溶解均衡,没有
AgCl 积淀析出; D 项吻合积淀转变的规律。
点拨:( 1) K 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积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没关。
( 2)同温条件下,对于同种类物质, K sp 数值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如由 K sp 数值可知,溶解能力: AgCl > AgBr > AgI ,Cu ( OH )2 < Mg ( OH ) 2 。
9. (1)Mg(HCO 3)2MgCO 3↓+ H 2O +CO 2↑,
MgCO 3+ H 2O
Mg(OH) 2+CO 2↑
(2)C 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钙的溶解度
(3)CaCO 3、 MgCO 3
解析: (1) 锅炉水垢中含有
Mg(OH) 2 的原因为 Mg(HCO 3 )2
MgCO 3↓+ H 2 O + CO 2↑, MgCO 3+
H2O Mg(OH) 2+ CO2↑。
(2)水垢中含有的 CaSO4不溶于酸,因 CaCO3的溶解度小于 CaSO4,可先将其转变成易溶于盐酸的
CaCO3而除去,所用试剂为碳酸钠。
(3)锅炉水垢中除含有CaSO4、 Mg(OH) 2,还可能含有 CaCO3、 MgCO 3等物质。
10.( 1)B ( 2)CH 3COONH 4溶液呈中性,将 CH 3COONH 4溶液滴入 Mg(OH) 2悬浊液中,若 Mg(OH) 2
溶解,则说明乙同学讲解正确,若Mg(OH) 2不溶,则甲同学讲解正确( 3)乙Mg(OH) 2+ 2NH Mg 2++ 2NH 3·H 2O
解析:甲、乙讲解的差异在于甲认为是NH的水解以致 Mg(OH) 2积淀溶解,乙认为是由于 NH 被电离出来,以致 Mg(OH) 2积淀溶解。
由于任何盐在溶液中都能够发生电离,因此只要找出一种NH 的盐溶液,其中 NH 不发生水解,或其水解能够被抵消,即可鉴别出。
由氨水和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同温同浓度下相等,可知由CH 3COONH 4电离出的 NH 能够认为是不发生水解,当将CH 3COONH 4加入Mg(OH) 2悬浊液中,若乙的讲解正确,则Mg(OH) 2应该溶解,若甲的讲解正确,则Mg(OH) 2不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