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评价语言充满魅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评价语言充满魅力
作者:曹晓榕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0年第06期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评价语言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功能和效果。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地把握好语言这一个元素,掌握使用评价机制使用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魅力
对于学生来说,使用课堂评价语言,学生能够及时接收到自己的学习反馈。

通过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会了解到自己对一个问题分析和看法是否全面,或者是某种习题的解题方法掌握得是否到位。

教师的评价也是学生查漏补缺的一个非常好的资料。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师这个旁观者可能能够更好地看出学生的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并且合理地使用课堂评价语言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同时也是一个自身成长的机会。

一、评价机制的应用原则
1. 把握良好的时机
评价机制应用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把握合适的时机,这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比方说,如果有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的,表述了半天也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就说明这个学生还没有准备好,或者是对这个题目不熟悉。

教师在这时就需要及时地对这位学生进行评价,然后诱导这位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其次,在讲授重点知识和内容时,显然没有其他的时间用来开展评价活动,因此就不建议使用评价语言。

2. 满足学生的差异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使用课堂评价语言时要了解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

比如说,在一个班级中,由于学习力的不同,其分别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

那么对于优等生,教师应该使用一些富有启迪性的语言,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中等生,教师应该使用一些欣赏性的语言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潜力;对于学困生,教师一定要多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二、促使课堂评价语言充满魅力的方式
评价机制的应用原则是课堂评价语言使用的一个大的方向。

总的来说,促使课堂评价语言充满魅力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总的来说,激励化语言对于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都非常适用,可能区别就在于其更加适合后进生。

毕竟每一位学生都需要鼓励。

鼓励是学生进步的良好推动力,它是对学生表现的一个肯定,让学生坚定不移地走在学习这条道路上。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数学问题:“小李叔叔需要用22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请问同学们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呢?”这道题目系统性的解决思路是:不同的长方形就在于它们的长和宽是不同的。

经常使用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长+宽)×2”,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总长。

在保证这个条件的前提下去改变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够得到不同的组合形式,也就是题目所说的“不同的长方形羊圈的围法”。

但不少小学生的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没有很好的办法去全面地去看待问题。

因此对于这种多种组合方式的题目,他们就很可能会漏掉其中的某些情况。

比方说,有一个学生就只回答了其中的三组组成方式:“第一种,长方形的长为10米,宽为1米;第二种,长方形的长为6米,宽为5米;第三种,长方形的长为8米,宽为3米。

”为了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对这位学生进行点评:“这位同学很厉害呀!已经回答出了三种组合方式。

看来这位同学在非常认真地思考问题呀!其他同学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哦。

不过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呢?你能不能再次开发你聪明的小脑袋解决老师和大部分同学的疑惑呢?”如果需要的话,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渗透上述提到的解题思路。

2. 课堂评价语言准确化
为了满足课堂评价语言准确化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切合实际进行评价。

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地点评到每一位学生的表现。

包括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自我。

例如,这道数学题目:“小红家栽了三行桃树,八行杏树和四行梨树,桃树每行六棵,杏树每行五棵,梨树每行四棵,请问杏树比桃树多了多少棵?”有一同学是这样解答的:“杏树总共栽了八行,每行栽了六棵,那么杏树的总棵数就是8×6=48(棵)。

桃树总共栽了三行,每行七棵,那么桃树的总棵数就是3×7=21(课)。

杏树比桃树多的棵数等于杏树的棵数减去桃树的棵数,所以就是48-21=26(棵)。

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为26棵。

”紧接着,教师对其进行点评:“我们在解决实际应用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去分析题目,理解其中的意思,找到已知条件和所要求解的问题。

这位同学在分析题目的时候,数量关系找得非常明确。

而且还有效地过滤掉了题目中的无效信息,把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全部利用了起来。

整个解题过程显得思维非常的严密。

虽然步骤是完整的,但是最终的答案还是出错了。

因此下次再计算的时候最好要进行检验和反思。

这样就会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不然的话就会显得很亏哦。

”这位教师在点评的过程中,不仅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良好表现,让其他同学进行借鉴和学习,还指出了这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补救措施。

对这位学生来说非常有帮助,而且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个提醒。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对新学习的内容的理解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是偏差时,教师需要使用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诱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

这不仅是在帮助学生收获新的知识,也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课堂评价语言要具有针对性,要朝着完成目标的方向而工作。

例如,在学习完有关“角”的数学概念之后,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一下什么样的几何图形才能够叫作角呢?”有位学生说:“由公共端点的两条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针对这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两条交叉的直线。

一条直线就形成了四个角度,这时教师就开始反问学生:“请问这两条线组成的角是哪个角呢?角度是多少呢?怎么会出现这么有争议性的问题呢?我们应该如何去改變你的表述,才能够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时这位学生就已经发现了自己表述上存在的漏洞,于是重新进行了修改:“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这时,两条射线就只会形成一个特定的角,就不会出现有争议性的问题了。

针对性评价语言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切实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解题的重重困难,这就在于它对某个概念或者是定理的性质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这就导致他们运用定理或者是数学公理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是很熟练。

这些小问题很有可能会成为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拦路虎。

4. 课堂评价语言幽默化
课堂评价语言幽默化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对数学这门课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偏于抽象,因此很多数学课堂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枯燥性和无聊性。

这就需要使用一些幽默化的语言去改变这种教学的现状。

例如,“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量是32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四倍还少五吨,那么甲乙两仓各存粮是多少度呢?”有一学生在解决这道题目的时候,没有按照我们常规的分析方法,而是采用配凑数字的形式去解题:“题目中出现了三个数字,一个是32,一个是4,一个是5,感觉他们之间存在一些隐含的倍数关系,不如来试一试……”这种解题方式不仅浪费时间,正确率更难以保障,说明这位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这时教师不妨使用幽默化的语言去评价这位学生的表现:“这位同学向大家提供了我们原先都没有见过的解题方法,这位同学的想象力真的是十分的丰富啊,看来果真是老师的课堂没有吸引力,上课讲重点解题方法时,都不愿意抬头看一眼啊,教师实在是惭愧惭愧啊。

”这样既没有打击这位学生的自尊心,还能起到相关的警醒作用;最重要的是,幽默化的评价语言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和学生的相处越来越像朋友之间的相处。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展现自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在课堂上大胆地表示出来,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一起分享。

幽默化的评价语言无疑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

让学生都适当地去放松一下自己,这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表现,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特色。

总之,为了使得课堂评价语言更具有魅力,教师可以提前去搜索,并且分析一下课堂评价语言使用的现状和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何在学习的基础上去改进,将课堂评价语言的效能和作用在课堂上良好地表现出来,这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