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周边关系与变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菲争端也是由来已久,1946年菲提出占领南沙,47年提出把南沙纳入国防 范围,74年开始实际占领南沙一些岛屿,78年命名卡拉延群岛区域,79年圈 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2009年通过领海基线法,确立对南海一些岛屿与海 域的主权。90年代以来冲突升温,95年美济礁事件,此后冲突不断,99年菲 在中业岛修建机场。1992年美军撤出菲律宾,菲开始管理黄岩岛(原美军 占),对中国船只进入干涉,2012年派军舰驱赶中国渔民,发生对抗。
各国海域划定线重叠
关于南海问题(6)
南海问题有解么?如果各方不退让,坚持己见,冲突会继 续,甚至有发生战争的危险。
领土争端一是靠武力,二是靠谈判,南海岛礁争端用武力 解决不了问题,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太大,因此,上策是谈 判,双边或者当事者多边谈判(谈判不成也可以考虑考国 际法庭)。
联合国海洋法不是解决主权问题,本意是规范海洋资源责 任和管理范围问题,争端要靠谈判(政治谈判),资源管 理责任和范围(专属经济区),出现重叠,也是靠谈判定 夺,由当事方决定任何共同同意的划分原则。中国-东盟 发表宣言(DOC),制定落实细则,不是解决争端,而是 稳定局势,利于谈判。
新形势需要新的思维,创造新的主动性。一个崛起 的大国,最危险的是:一是高估自己的力量,冒险 盲动;二是民众极端情绪被调动起来,政策被绑架。
应对变局思考(2)
把握中美关系大局仍然是核心,美国对华战略 是,压制中国的战略挑战空间,构筑制约与平 衡网
但中美之间有经济、安全链接利益,“不发生 大的对抗”是双方的战略底线,构建“新型大 国关系”值得一试
关于南海问题(3)
关于岛礁主权,中国和越南是两个对整个南海地区四大群 岛都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主权的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 文莱、印尼只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确立主权,现实中,对 岛礁主权的认定与实际占领不一致。西沙争端只限于中越, 东沙涉及中越菲,南沙是矛盾点,涉及5个国家
中国正式确立南海诸岛主权最早,1935年民国政府正式公 布诸岛名称,1948年公布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附有南海 诸岛位置图,以11条断续线标明,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沿 用这个图。但主权确立了,缺乏实际占有和管理能力,争 端泛起。
一、周边关系演变(1)
周边环境和周边关系历来对我影响极大。新中国成立后, 大多数冲突、战争发生在周边地区。中国一直应对来自周 边的威胁。
改革开放后,中国把主要的努力放在开拓和平发展环境上, 以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为契机,先改善了与周边近西方阵营 国家的关系,扩展了空间,缓解了威胁
冷战结束后,实现了与俄罗斯、新生国家,近前苏联国家 (越、老)的关系(以及韩国)
美国重返亚洲的目的是确保主导权,但主导一 切难,东亚合作是个大趋势,美国进来难主导 一切,其领导的TPP影响很大,值得重视,但 也不能代替一切
应对变局思考(3)
中日关系出现新特点:历史淡化,现实利益矛盾突出,日 本把“应对强中国”作为主要战略,中日关系不稳定因素 增加。
东海争端分两个层次:一是海域,即专属经济区和相关资 源开发,涉及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原则;二是领土,即钓鱼 岛及相关岛屿,目前诸岛在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
中日韩可以继续“政经分离”,政治安全关系 的变化会对经济关系产生制约,但经济合作 (FTA)还是要推动会发展,可以考虑扩大东 北亚合作框架,建立“中日韩+3”(俄、蒙朝) 对话与合作机制。
应对变局思考(5)
东盟 “应对强中国”特征突出,坚持防华而非反 华,平衡而非倾斜原则,核心是保持东盟的“核 心地位”
周边关系演变(6)
中国本身也是变局的一个内在因素,不能仅从外 部看。
外国人说,发生变化的原因源自中国,主要是中 国变得“更自信”,“更武断”,也就是做出主 动地“要价”,或者做出“强硬的反应”
随着中国实力上升,这样的做法也属必然。因此 ,以中国崛起为背景的地区关系和国际关系调整 刚刚开始。需要我们有心理和战略准备。
经济(FTA)与战略合作框架(战略伙伴关系)、东亚 合作机制,上合组织,六方会谈等各种区域合作机制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在周边有了机制性协商与合作平台, 中国作为主要参与方,中国为周边国家提供的发展利益 (市场、投资)增大,发挥影响的主动性提升,在一些 领域,中国成为可以发挥主导性影响力的大国
周边关系演变(3)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也从70年代开始就近占领南沙群岛岛礁并 进行资源开发,并且派出军舰驱赶中国船只,90年代发生多次对峙。
南沙岛礁实占图
南沙实际控制
目前南沙岛屿受控的实际情况如下: 中国控制7个: 永暑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华阳礁、
美济礁(主要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控制的) 中国台湾控制2个: 太平岛、中洲岛 越南控制共29个: 鸿庥岛、南威岛、景宏岛、南子岛、敦谦沙洲、
美国因素发生转变,美国的战略重点转向应对 中国挑战,保护美国的主导地位和利益
遏制中国势力扩张,防止中国替代或者削减美 国的存在与影响力成为美国“重返亚洲”的新 战略
出于对中国强势的担心,许多周边国家,尤其 是与中国有纠葛的国家,欢迎和支持美国作为 应对“强势中国”的领头羊,这使得美国的重 返战略有了链接点,也使得中国受到“孤立” (孤独的大国)
中沙群岛位于西沙群岛东约70海里处,是一个略呈椭圆型、绵延达75 海里的珊瑚礁环,黄岩岛是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有一个长约10海里 的巨型水下环礁
南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550海里,海域面积多达82万平方公里, 露出水面的岛礁有60多个,主要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 礁、万安滩等9个面积较大的岛屿。太平岛面积最大,总面0.432平方 公里
上合组织是一个稳定框架,只要中俄关系 稳定,上合就可以稳定发展。我与中亚国 家没有战略和大利益冲突,加深利益基础 是稳定关系的根基。
三、关于南海问题(1)
可以把南海问题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主权 争端;二是地区关系,二者有区别也有联 系,目前二者的联系紧密,尤其是后者, 成了火上浇油的因素
南海主权争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岛 礁主权,二是水域主权与权利,这两个问 题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为一些水 域主权和权利(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 区)附于主权之上(大陆架专属经济区不 是)
东盟内部差别大,合力有限,我国 与东盟合作这 个大旗不能放下,要有应对“复杂东盟”的心理 和战略准备,要继续增加对东盟的投入
越、菲在南海挑动事端,东盟大多数国家保持谨 慎,要利用好东盟框架,突出整体利益,稳定大 局
应对变局思考(6)
中俄有战略共识,有战略合作,也有有战 略竞争,合作面大于竞争面。对俄罗斯的 战略扩张,要增加理解(比如,在越南举 动),在经济上,远东开发是我们的一个 抓手
以中国为主线的矛盾凸显,形成两种热点: -- “强势中国”带来双向反应(中国本身的
利益诉求,相关国家的对策反应),争端 升温 --应对“强势中国”形成一种“准共识”, 催生复杂的“准结盟”应对势力滋长 这种新形势,制约了中国刚刚形成的主动 构造周边环境的能力,增加了被动应对的 因素
周边关系演变(5)
安波沙洲、染青沙洲、中礁、毕生礁、柏礁、西礁、无乜礁、日积礁、 大现礁、六门礁、东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琼礁、 广雅滩、蓬勃堡、万安滩、西卫滩 马来西亚控制5个: 弹丸礁、光星仔礁、南海礁、榆亚暗沙、簸箕礁 菲律宾控制8个: 马欢岛、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费信 岛、草沙岛、司令礁 印尼和文莱主要是涉及南沙海域与资源开发
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面实现关系正常化,敌对性关系 消除,这是一个大转变
周边关系演变(2)
中国积极采取措施主动构建新关系: --努力解决边界问题,先后与俄罗斯、越南划定边界,
与印度开展商榷 --积极构建非对抗、非结盟性的伙伴关系,加强以经济
关系为基础的全面关系 --推动和参与区域合作,构建合作框架,包括中国-东盟
目前争端凸显,有着大的战略背景,也有日本国内政治变 化的背景,本是“小麻烦”,但发生冲突的风险增大,对 中日关系会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影响东北亚、东亚合作进 程,如何从死角调转,还要看。
应对变局思考(4)
朝半岛以解决核问题为中心改善总体关系的战 略环境发生变化,主要战略阻止大对抗, “六方会谈”机制不可放弃,还是要促谈,促 和,促变。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朝鲜如何发展。
关于南海问题(7)
提出的一些新思路: --解决南海问题必须要改变观念,现在各方主权至上,没有解。海洋
属共有资源,要在分责管理(专属经济区)的框架下,孤立(搁置) 岛礁主权(南海岛屿陆地总面积只有不到14平方公里,领海很小), 推动资源合作开发利用。 --按照海洋法划出各自的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图,先弄清楚争端,对 有争议的进行谈判(立好篱笆,做好邻居) 有人提出,海洋大国要求的是尽可能大的公共海洋空间,反对圈海, 中国未来需要的是最大的,不受限制的国际航行自由,因此,应该在 南海限制圈海,以便保证未来我国在航行与资源开发上的自由度,为 在南海,越南有地缘优势,要限制越南“合法地”圈海。 南海争端对我影响太大,大大增大了我国崛起的成本。我国需要进一 步明晰的南海法律和政策,设立三沙市解决不了问题,比如对九段断 续线做出明晰解释,提出谈判原则与路径倡议。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有着这么多邻国,有这么 多遗留争端的国家,这样的特点构成独特的周 边关系:
--邻国情况复杂,与中国的关系变数多,近而 不亲者多
--遗留争端多,有领土,历史,海域,人文等, 容易发酵
中国的迅速崛起,引起多重反应,出现新的特 点,周边关系向强势中国下的结构转变
周边关系演变(4)
关于南海问题(5)
关于海域争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其一是我国的九段线,涉及南海近60%的海域,我国58年(领海声明)、92
年(领海及毗连区法)、96年(海基线声明)98年(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法) 均没有涉及九段线海域问题,只是研究成果说是“历史性海域”。什么是 “历史性海域”?解释不同,有的说是“海域主权”,有的说是管辖权,专 家认识也不一,政府没有明确说法说。我国行政执法和资源开发有按“九段 线”(包括最近油区招标)的趋向。 其二是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东南亚国家均按照大陆架确立专属经济区,并 且以此为基础进行资源开发,因此,发生重叠,不承认九段线所划海域; 其三是所占岛礁有关的海域、专属经济区,我国明确了南海所有岛屿的12海 里领海原则,划定了西沙专属经济区。据说,菲、越、马均没有划定岛礁专 属经济区,只划了大陆架专属经济区。 海域争端引起外界介入,尤其是对中国的九段线历史海域,涉及“自由航行 和航行安全问题”,引起复杂的国际关系。
关于南海问题(2)
南海海域350万平方公里,“南海诸岛”(包括岛屿、沙洲、礁、暗 沙和浅滩)270多个
东沙群岛位于距汕头港160海里的大陆架上,主要是珊瑚礁,只有东 沙岛露出水面,面积约1.8平方公里,由台湾控制(所以我们只提“三 沙”)
西沙群岛由35个岛礁组成,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2海里,其中永兴岛 最大,面积约1.85平方公里,上世纪70年代后,4年南越宣布对南沙、西沙拥有主权,占领一些南沙岛屿(北越反对), 1974年出兵占西沙,中国反击夺回西沙;1975年越南北统一后,越继承南越 立场,1977年发表领海、大陆架声明,明确对西沙、南沙主权,80年代扩大 对南沙岛礁占领,1988年中越在南沙发生海战,中国占领永署礁,赤瓜礁, 90年代围绕资源开发、渔业对峙增加,越南加紧对所占南沙岛礁实际占领与 管理(占领29个),2000年通过谈判中越划定北部湾海域,但在南沙争端升 级
二、应对变局思考(1)
新变局意味着,中国周边关系架构与形势出现了新 的变化,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进行新的研究 和战略判断
问题:周边形势有没有发生根本性逆转?我的看法, 尽管应对强势中国是周边国家的战略性布局,但有 多层含义,并没有形成一个敌对包围圈,中国尚有 很大的战略运筹空间,对于具体的争端应对,则以 稳定大局为主,在维护主权的前提下,争取政治空 间,因为维护一个和平发展的大环境还是上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