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技术题库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制剂技术》题库
本题库依据教材《中药制剂技术》(闫丽霞主编)编写,全书共二十章,将500道试题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各章。

(见下表)
第一章绪论
单选题
1.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
(A)药物 (B)剂型 (C)制剂 (D)调剂
2.新药的概念是()
(A)新药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B) 新药是指在我国首次生产的药品(C)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销售的药品 (D)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3.下列剂型作用速度最快的是()
(A)舌下给药 (B)口服液体制剂 (C)透皮吸收 (D)吸入给药
4.不属于“五方便”的内容是()
(A)方便质量控制 (B)方便服用 (C)方便携带 (D)方便贮存
5.根据物态可以对药物剂型进行分类,该种剂型分类的特点不正确的叙述是()
(A)同种物态在药物起效时间上有相似之处 (B)同种物态在制备特点上有相似之处 (C)同种物态在贮存中有相似之处 (D)同种物态在给药途径上有相似之处
6.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195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7.()是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A)《黄帝内经》 (B)《汤液经》 (C)《肘后备急方》 (D)《新修本草》8.《药典》中不记载的项目是()
(A)质量标准 (B)制备要求 (C)鉴别 (D)药材产地
9.《药品安全实验规范》的简称是()
(A)GMP (B) ISO (C) GLP (D) GCP
多选题
301.中药药剂学研究的范畴是()
(A)中药药剂的调配理论 (B)中药药剂的生产技术 (C)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D)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 (E)中药药剂的合理应用
302.GMP是指()
(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全称为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C)药品安全质量管理规范 (D)正式颁布施行于1989年 (E)是一种管理方法303.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有()
(A)根据防治疾病需要选择 (B)根据药物性质选择 (C)根据应用及贮运等要求选择 (D)结合生产条件选择 (E)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
判断题
401.处方药可以在大众传播媒体上做广告宣传()
402.处方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一般不如非处方药()
403.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安全与有效性都必须保障()
答案:
单选题1A 2D 3D 4A 5D 6B 7B 8D 9C
多选题301ABDE 302ABE 303ABCD
判断题401×402×403√
第二章制药卫生
单选题
10.在制药卫生中要求口服药品中所含大肠杆菌应为()
(A)每克每毫升不得超过50个 (B)每克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
(C)每克每毫升不得超过500个 (D)不得检出
11.不含药材原粉的制剂,每克含细菌数不得超过()
(A)10000个 (B)5000个 (C)1000个 (D)500个
12.含中药原粉的片剂对细菌总数的规定为()
(A)100个/克 (B)1000个/克 (C)10000个/克 (D)50000个/克
13.关于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的气流属于紊流 (B)不能用于洁净区空气净化 (C)非层流型洁净空调系统净化空气的原理是用净化的空气稀释室内空气
(D)净化的过程可以使粒子始终处于浮动状态
14. 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

控制区一般要求达到()级标准。

(A) 100级 (B) 1000级 (C) 5000级 (D) 100000级
15.F0值是验证灭菌可靠性的重要参数,我国《GMP》规定其值为()
(A) ≥4 (B) ≥6 (C) ≥8 (D) ≥10
值的应用大多限于()
16. F
(A)干热灭菌 (B)湿热灭菌 (C)热压灭菌 (D)流通蒸汽灭菌
17. ()是目前制剂生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
(A) 干热灭菌法 (B) 湿热灭菌法 (C) 流通蒸汽或煮沸灭菌法
(D) 滤过除菌法
18.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法是()
(A)流通蒸汽灭菌法 (B)热压灭菌法 (C)低温间歇灭菌法 (D)煮沸灭菌法
19.热压灭菌器使用时要注意()
(A)检查仪表 (B)排尽空气 (C)锅炉压力 (D)准确计时
20.热压灭菌器灭菌时,所用蒸汽应为()
(A)不饱和蒸汽 (B)饱和蒸汽 (C)湿饱和蒸汽 (D)过热蒸汽
21.下列应采用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是()
(A)颗粒剂 (B)片剂 (C)口服液 (D)糖浆剂
多选题
304.下列()制剂不得检出活螨
(A)口服液 (B)丸剂 (C)溶液片 (D)红霉素眼膏 (E)膜剂305.《药品卫生标准》中规定外用制剂的每1g或1ml不得检出()(A)绿脓杆菌 (B)大肠杆菌 (C)活螨 (D)霉菌 (E)细菌306.下列灭菌方法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
(A)干热灭菌法 (B)湿热灭菌法 (C)紫外灭菌法 (D)辐射灭菌法 (E)环氧乙烷灭菌法
307.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

(A)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B)蒸汽的性质 (C)灭菌的时间 (D)被灭菌物品的性质 (E)介质的性质
判断题
404.包装材料不作为药剂微生物污染的途径考虑()
405.在100~138℃范围内取值F0值才具有意义()
406. 紫外线灭菌可用于被灭菌物品内外同时加热,升温迅速()407. 乙醇蒸汽熏蒸法是目前制剂生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
答案
单选题10E 11C 12C 13C 14D 15C 16C 17B 18B 19C 20B 21D
多选题304ABCDE 305AC 306ABCD 307ABCDE
判断题404×405×406×407×
第三章
单选题:
1.微粉体是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微粉的粒子可以小到()
(A) 0.1纳米(B)0.1微米(C)0.1厘米(D)0.1毫米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粉末分等规定,一般将粒径小于()微米的中
药粉称为微粉
(A)25 (B)45 (C)75 (D)55
3.被称为万能粉碎机的是()
(A)柴田式粉碎机(B)锤击式粉碎机(C)球磨机(D)羚羊角粉碎机
4.除去微粒内和粒子间空隙占有的容积后求得物质的容积V,并测定其质量求出的密度称为()
(A)密度(B)粒密度(C)松密度(D)真密度
5.中药细料药粉碎时,对于冰片和麝香两药的粉碎原则是()
(A)轻研冰片,重研麝香(B)轻研麝香,重研冰片
(C)串料同研(D)先轻研后重研
6.球磨机粉碎时采取的机械力主要是()
(A)切割,撞击作用(B)撞击,研磨作用
(C)锉削,碰撞作用(D)锉削,研磨作用
7.在实际工作中,球磨机的转速一般采取临界转速的()
(A)70%~80% (B)75%~85% (C)70%~88% (D)75%~88%
8.为保证球磨机较好的粉碎效果,球罐中填充的钢球体积约占罐总容积的()
(A)30%~60% (B)35%~45% (C)30%~50% (D)40%~50%
9.依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药筛的规定,下列药筛筛号内径最小的是()
(A)一号筛(B)二号筛(C)五号筛(D)九号筛
10.依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药筛的规定,下列药筛筛号内径最大的是()
(A)一号筛(B)二号筛(C)五号筛(D)九号筛
11.依据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药粉规格的规定,细粉是指()
(A)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B)全部通过五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C)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D)全部通过六号筛,但混有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二.多选题:
1.微粉流动性的表示方法较多,常用的是()
(A)休止角(B)粒度(C)流速(D)含水量(E)粒子形态及分布
2.粉碎是借助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碎成适宜程度的操作,其粉碎目的在于()
(A)增加药物表面积,促进药物溶解与吸收
(B)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
(C)便于调剂和服用(D)为制备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剂型奠定基础
(E)利于新鲜中草药的干燥与储存
3.下列类型的中药材粉碎时,需要单独粉碎的是()
(A)氧化性药物或者还原性药物(B)贵重细料药物
(C)刺激性药物(D)含脂肪油.糖类黏液质较多的药物
(E)做包衣用途的药物
4.粉末过筛时,应注意的操作事项是()
(A)粉末应充分干燥(B)选择适宜的筛目(C)充分振动,振动速度越快越好
(D)粉层厚度越薄越好(E)振动速度适中,不宜过快获过慢
三.判断题:
1.低温粉碎适用于挥发性成分物料的粉碎,对于含水.油较少及含糖分,具有一定黏性的物料不能低温粉碎()
2.传统制备朱砂.珍珠极细粉常用的方法是水飞法()
410.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中粉是指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411.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最细粉是指全部通过六号筛,但混有通过七号筛不超过95%的粉末()
答案:
单选题
22B 23C 24A 25D 26A 27B 28C 29 D 30C 31D 32A 33B
多选题
308AC309ABCDE 310 ABCE 311ABE
判断题
408X 409√ 410√ 411X
第四章
一.单选题:
34.下列散剂中,含有毒性药物的是()
(A)冰硼散(B)六一散(C)九一散(D)蛇胆川贝散
35.制备含有芳香挥发性药材的散剂,干燥温度应低于()
(A)50℃(B)60℃(C)70℃(D)80℃
36.搅拌式混合机采取的混合机理是()
(A)切变混合(B)对流混合(C)过筛混合(D)扩散混合
37.研钵混合物料采取的混合机理是()
(A)切变混合(B)对流混合(C)过筛混合(D)扩散混合
38.V形翻滚混合筒采取的混合机理是()
(A)切变混合(B)对流混合(C)过筛混合(D)扩散混合
39.对于含有毒性药及贵重细料药散剂的分剂量方法,多采用()
(A)目测法(B)容量法(C)重量法(D)估分法
40.药典规定,眼用散剂所用药粉必须通过()
(A)九号筛(B)八号筛(C)七号筛(D)六号筛
41.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A)5% (B)12% (C)10% (D)9%
42.散剂的生产工艺流程,按先后次序正确的是()
(A)备料—过筛—粉碎—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B)备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C)备料—过筛—粉碎—混合—分剂量—包装—质检
(D)备料—过筛—混合—粉碎—分剂量—包装—质检
43.适用于包装挥发性及油脂性类散剂的包装材料是()
(A)有光纸(B)蜡纸(C)玻璃纸(D)滤纸
44.适用于包装易吸湿.风化变质散剂的包装材料是()
(A)有光纸(B)蜡纸(C)玻璃纸(D)滤纸
45.倍散稀释的比例可按药物的剂量而定,如剂量在0.01~0.1g者,可配成()
(A)1:10 (B)1:20 (C)1:100 (D)1:1000
46.卫生学检查标准,口服散剂不得检出()
(A)绿脓杆菌(B)霉菌(C)破伤风杆菌(D)大肠杆菌
47.下列混合设备,采用对流混合机理为主的是()
(A)捏合机(B)研钵
(C)三用混合机(D)双螺旋锥形混合机
48.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
(A)潮解(B)低共熔(C)吸湿(D)吸潮
二.多选题:
312.散剂按用途可以分为()
(A)内服散(B)单散剂
(C)外用散(D)复方散剂(E)煮散剂
313.散剂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混合方法有()
(A)搅拌混合(B)研磨混合
(C)过筛混合(D)翻滚混合(E)对流混合
314.对于含液体药物的散剂,制备过程中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A)液体组分较多,可另加适量赋形剂
(B)只含有耐热非挥发性成分,可以直接蒸去大部分水分
(C)直接加热干燥,除去多余水分
(D)多余的油性成分,可以用方中其他固体粉末吸附
(E)黏稠浸膏可低温干燥研匀后再混合
315.下列对于散剂卫生学检查标准,规定正确的是()
(A)所有散剂不得检出活螨及螨卵
(B)外用散剂不得检出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C)霉菌总数每克不得超过1000个
(D)用于外伤的散剂除不得检出致病菌外,还不得检出破伤风杆菌
(E)霉菌总数每克不得超过500个
31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眼用散剂应通过九号筛
(B)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六号筛(C)一般用于消化道溃疡的散剂应通过七号筛
(D)一般儿科用散剂应通过八号筛(E)一般外用的散剂应通过七号筛
三.判断题:
412.对于一些剂量较大,腐蚀性强及易吸潮变质的药物,可以制成散剂()413.混合密度相差较大的药粉时,应先将密度小的放在研钵中,再加密度大的等量研匀()
414.混合色泽深浅相差悬殊的药粉时,一般先将色浅的药粉放于研钵中,再加色深的药粉等量研匀()
415.处方中含足以溶解低共熔混合物的液体时,可先将低共熔混合物溶解,再以喷雾法与其他固体成分混合()
416.取10包(瓶)散剂,精密称重后,超出装量差异的散剂不得多于2包(瓶),可允许存在超出装量差异限度一倍以上的散剂。

()
答案:
单选题
34C 35B 36D 37A 38B 39C 40A 41D 42B 43C 44B 45A 46D 47D 48B
多选题
312 ACE 313ABC 314ABCD 315ABDE 316ABCE
判断题
412X 413√ 414X 415√ 416X
第五章:浸提技术
一.单选题:
49.目前中药厂生产中,浸提中药材多采用的溶剂是()
(A)乙醚(B)乙醇(C)水(D)氯仿
50.下列哪项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浸提效率()
(A)增大浓度梯度(B)延长浸提时间
(C)充分浸润原料药(D)增加溶剂用量
51.目前国内植物药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密封提取罐是()
(A)中药提取锅(B)多功能提取罐
(C)中药密封水提罐(D)中药密封醇提罐
52.原料药润湿后装筒,在筒上部不断加入新溶剂,在筒的底部不断流出渗出液,这种提取方法称为()
(A)煎煮法(B)浸渍法(C)回流法(D)渗漉法
53.水蒸气蒸馏法尤其适用于提取()
(A)挥发油(B)苷类(C)生物碱(D)黄酮类
54.普通渗漉法工艺流程正确的是()
(A)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排气—浸渍—渗漉收集—定性判断
(B)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收集—定性判断
(C)药材粉碎—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收集—定性判断
(D)药材粉碎—装筒—排气—润湿—浸渍—渗漉收集—定性判断
55.普通渗漉法一般慢漉为每1kg药材每分钟流出漉液()
(A)1~2ml (B)2~3ml (C)1~3ml (D)3~5ml
56.普通渗漉法一般快漉为每1kg药材每分钟流出漉液()
(A)1~2ml (B)2~3ml (C)1~3ml (D)3~5ml
57.索氏提取器是下列哪种提取方法常用的仪器()
(A)回流法(B)煎煮法(C)浸渍法(D)蒸馏法
58.目前可以作为超临界流体最常用的气体是()
(A)乙烯(B)二氧化碳(C)氮气(D)氧化亚氮
59.目前适用于药厂大量生产的过滤设备是()
(A)金属夹层保温漏斗(B)布氏漏斗
(C)高位静压滤过设备(D)板框滤过机
60.精制方法中,将中药材先用水提取,再浓缩至约每毫升相当于原药材1~2g,加入乙醇,静置冷藏后,分离除去杂质的方法是()
(A)石硫醇法(B)水提醇沉法
(C)醇提水沉法(D)醇提法
61.利用热风气流将湿颗粒由下向上吹起,使物料颗粒在热空气中呈
跳动翻滚如“沸腾状”干燥的方法是()
(A)沸腾干燥(B)喷雾干燥(C)冷冻干燥(D)减压干燥
62.浸提液先浓缩至一定浓度后,经喷嘴以细小雾滴的形态喷入干燥塔内,与热气流接触而干燥的方法是()
(A)沸腾干燥(B)喷雾干燥(C)冷冻干燥(D)减压干燥
63.先将湿物料冷冻至冰点以下,然后在低温低压的条件下,将物料中的水分由固体的冰升华为气体而被除去的方法是()
(A)沸腾干燥(B)喷雾干燥(C)冷冻干燥(D)减压干燥
二.多选题:
317.理想的浸提溶剂应符合下列条件()
(A)性质稳定,不与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B)廉价易得,或可以回收
(C)使用方便,操作安全
(D)能最大限度地浸提有效成分,而不提取或少量提取无效成分
(E)提取范围尽可能广泛,包括提取无效成分
318.常用渗漉方法有()
(A)普通渗漉法(B)重渗漉法(C)加压渗漉法
(D)逆流渗漉法(E)回流连续渗漉法
319.中药提取液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A)沉降分离法(B)离心分离法(C)滤过分离法
(D)过筛分离法(E)结晶分离法
320.影响蒸发的因素有()
(A)热源(B)蒸发面积(C)二次蒸汽浓度
(D)蒸发液的浓度(E)蒸发液表面的压力
321.影响干燥的因素有()
(A)干燥速度(B)干燥压力(C)被干燥物料的性质
(D)干燥方法(E)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
三.判断题:
417.为便于提取有效成分,原料药粉碎得越细越好()
418.浸提过程中,浸提温度越高越好()
419.渗漉法装筒操作时,为简化操作工艺,可直接将所有药粉一次填充装筒()
420.盐析法是利用不同蛋白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降低而沉淀的方法()
421.干燥速度太快,会造成物料表面水分过快蒸发而引起表面结膜,内部水分不能继续扩散,使干燥不彻底,造成假干现象()
答案:
单选题
49C 50A 51B 52D 53A 54B 55C 56D 57A 58B 59D 60B 61A 62B 63C
多选题
317ABCD 318ABCDE 319ABC 320ABCE 321ABCDE
判断题
417X 418X 419X 420√421√
第六章
单选题
64.属于汤剂的特点的是()
(A)具备“五方便”的优点 (B)起效较为迅速 (C)成分提取最完全的一种方法 (D)本质上属于真溶液型液体分散体系
65.以下()方法可以提高汤剂的质量
(A)煎药用陶器 (B)药材粉碎的越细越好 (C)煎药次数越多越好 (D)从药物加入药锅时开始准确记时
66.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流程是()
(A)提取精制灭菌配液罐装 (B)提取精制配液灭菌罐装 (C)提取精制配液罐装灭菌 (D)提取浓缩配液灭菌罐装
67.热溶法制备糖浆剂不具备()特点
(A)适合于对热稳定成分的制备 (B)糖浆剂易于保存 (C)糖浆剂易于滤过澄清
(D)生产周期长
68.关于糖浆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浆剂根据用途不同有两类,即矫味糖浆与药用糖浆 (B)中药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低于60%(g/ml) (C)口感好 (D)易霉败变质
69.下列()措施对于提高糖浆剂稳定性无作用
(A)控制原料质量 (B)添加适量的防腐剂 (C)成分若耐热宜热罐,灌装后将瓶倒放一段时间 (D)尽量使蔗糖转化
70.煎膏剂在质量控制上一定要控制蔗糖的转化率在()
(A)10%以下 (B)10~35% (C)40~50% (D)60~90% (E)100%
71. 煎膏剂的工艺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即收膏,此时加入糖或蜜,其量应为()
(A)是清膏量的1倍以下 (B)是清膏量的2倍以下 (C)是清膏量的3倍以下 (D)是清膏量的4倍以下
72. 关于酒剂与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酊剂一般要求加入着色剂以使美观 (B)酒剂一般要求加入矫味剂以使口感好(C)均宜内服不宜外用 (D)酒剂、酊剂的溶媒都是乙醇
73.关于酒剂与酊剂的质量控制叙述正确的是()
(A)酒剂不要求乙醇含量测定 (B)酒剂的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20g (C)含毒剧药的酊剂浓度要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 (D) 酒剂在贮存期间出现少量沉淀可以滤除,酊剂不可
74.酊剂在贮存过程中出现沉淀应()处理
(A)过滤除去即可 (B)应在乙醇含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 (C)应在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 (D)应在乙醇、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过滤除去
75.浸出制剂若发生水解反应,不宜采取的稳定措施是()
(A)调整最佳pH值 (B)调整含醇量40%以上
(C)加热破坏植物酶 (D)通入惰性气体
76.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有些药物需要特殊处理,.阿胶需要()特殊处理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烊化
77.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有些药物需要特殊处理,人参需要()特殊处理.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烊化
78.药材煎煮浓缩收膏分装工艺流程可用于制备()
(A)中药合剂 (B)糖浆剂 (C) 煎膏剂 (D) 酊剂
79.在糖浆剂的制备中易污染微生物的制法是()
(A)冷溶法 (B)热溶法 (C)冷溶法与热溶法 (D)混合法
80.中药糖浆剂的制备多采用()
(A)冷溶法 (B)热溶法 (C)冷溶法与热溶法 (D)混合法
81. 在制剂中需要加入着色剂的是()
(A)中药合剂 (B)糖浆剂 (C)酒剂 (D)中药合剂+糖浆剂
82.16.流浸膏剂的浓度是()
(A)每ml相当于原药材1g的制剂 (B)每ml相当于原药材2g的制剂 (C)每g相当于原药材2~5g的制剂 (D)每g相当于原药材1~2g的制剂
83.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的是()
(A)中药合剂 (B)糖浆剂 (C)酒剂 (D)中药合剂+糖浆剂 (E)中药合剂+糖浆剂+酒剂
84.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有些药物需要特殊处理,大黄需要()特殊处理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烊化
多选题
322.浸出药剂具有以下()特点
(A)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 (B)减少服用剂量 (C)常以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 (D)制剂稳定性好 (E)临床用于内服
323.以下制剂()属于浸出制剂
(A)益母草膏 (B)玉屏风口服液 (C)午时茶 (D)远志酊 (E)十滴水
324.关于煮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煮散实际就是汤剂的一种用药形式 (B)煮散又称为“饮” (C)比一般汤剂节约药材 (D)比一般汤剂节约煎煮时间 (E)价格偏高
325.关于中药口服液与中药合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药口服液就是中药合剂,中药合剂就是中药口服液 (B)是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C) 是在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D)可以根据临床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应用灵活 (E)中药口服液一般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
326.口服液的精制可以采用()方法
(A)壳聚糖沉淀法 (B)101果汁澄清剂 (C) SFE法
(D)高速离心法 (E)超声波处理
327.口服液中可以加入()附加剂
(A)矫味剂 (B)抗氧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 (E)助悬剂
328.口服液质量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口服液需做装量差异检查 (B)允许在贮藏期间有少量轻摇即散的沉淀(C)要求测定pH值 (D)要求所含细菌及霉菌应<100个/ml (E)口服液一般不测定相对密度
判断题
()422.糖浆剂在贮存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可能是蔗糖加入过多。

()423.煎膏剂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

()424. 煎膏剂炼糖的目的在于除去杂质、杀灭微生物、使口感好。

()425. 酒石酸可用做煎膏剂的辅料。

()426. 煎膏剂在收膏时相对密度在1.35左右。

()427.酒剂与酊剂的共同点对浸出成分均有一定选择性,杂质少,澄明度好。

()428.关于流浸膏剂与浸膏剂二者均采用适宜溶剂浸出有效成分,只是蒸发除去溶剂的程度不同,除去部分溶剂者为流浸膏剂
答案:单选题
64B 65A 66C 67D 68B 69D 70C 71C 72B 73C 74D 75E 76D 77D 78C 79A 80D 81C 82C 83D 84B
多选题
322ABC 323ABCDE 324ACD 325BE 326ABD 327ABCDE 328ABC
判断题
422×423√424×425√426×427√ 428√
第七章液体制剂
单选题
85.增溶剂的HLB值最适范围()
(A)13-16 (B)15-18 (C)8-16 (D)7-9
86.O/W乳剂型HLB值为()
(A)15-18 (B)8-16 (C)13-16 (D)7-9
87.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的是()
(A)阳离子型(B)阴离子型(C)非离子型(D)两性离子型
89.真溶液型液制制剂分散相直径应()
(A)<1nm (B)1-100nm (C)>100nm (D)<5mm
90.可用作液体药剂矫味剂的是()
(A)柠檬黄(B)靛蓝(C)碳酸钠(D)橙皮糖浆
91.可用作液体药剂着色剂的是()
(A)靛蓝(B)橙皮糖浆(C)橙皮油(D)甜菊苷
92.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是()
(A)加入增溶剂(B)加入助溶剂(C)制成盐类(D)增加溶剂93.常用的助悬剂有()
(A)单糖浆(B)肥皂(C)尼泊金(D)硫酸钠
94.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分散相质点()
(A)<1nm (B)1-100nm (C)>100nm (D)>5mm
95.乳剂的制法中错误的是()
(A)湿胶法(B)干胶法(C)新生皂法(D)水飞法
96. 配制O/W型乳剂应是()
(A)W/O型乳化剂(B)O/W型乳化剂
(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
多选题
329.液体制剂的特点有()
(A)吸收快(B)给药途径广(C)便于分剂量(D)运输方便(E)水溶性液体制剂易霉变
330.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有()
(A)阴离子(B)阳离子(C)非离子(D)两性离子(E)混合型331.增加药物溶解度可选择()
(A)改变溶剂(B)增溶(C)制成盐类(D)改变分子结构(E)制成颗粒
332.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可采用()
(A)减少微粒半径(B)增加分散介质黏度(C)增加分散介质密度(D)添加亲水胶(E)增加微径半径
判断题
429.易溶性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可减小刺激。

()
43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应用广泛,可外用和内服。

()
431. HLB值越高,亲油性越强。

()
432.制成盐类可增加某些药物的溶解度。

()
答案
单选题85B 86B 87B 88A 89A 90D 91A 92D 93A 94B 95D 96A
多选题329ABCE 330ABCD 331ABCD 332ABCD
判断题429√ 430√ 431×432√
第八章胶囊剂
单选题
97.不易制成胶囊剂的药物()
(A)对光敏感的(B)热不稳定的(C)油溶液(D)刺激性98.胶囊剂特点不具备()
(A)便于服用(B)提高药物稳定性
(C)生物利用度高于片剂(D)降低药物毒性
99.制空囊时为提高其弹性应加入( )
(A) 明胶(B)尼泊金(C)甘油(D)二氧化钛
100.可作为遮光剂的是()
(A)明胶(B)尼泊金(C)甘油(D)二氧化钛
101.不易制成胶囊的药物()
(A)光敏性(B)油溶液(C)热敏性(D)易风化
102.不易制成胶囊的药物()
(A)对光敏感(B)热敏性(C)油溶液(D)易溶性
103.不易制成胶囊的药物()
(A)对光敏感(B)热敏性(C)油溶液(D)水溶液
104.空囊制备温度应()
(A)10-25℃(B)20-30℃(C)30-40℃(D)25-35℃
105.空囊制备时湿度应控制在相对湿度()
(A)35-45% (B)20-30% (C)10-25% (D)45%
106.空囊由大到小顺序正确的是()
(A)1;2;3 (B)0;00;1 (C)3;2;1 (D)2;1;0
107.常用空囊一般是()
(A)0-5号(B)1-3号(C)4-5号(D)5号
108.下列空胶囊容量最大的是()
(A)5号(B)3号(C)1号(D)0号
109.制备空囊时,加入的甘油为()
(A)成型材料(B)增塑剂(C)胶冻剂(D)溶剂
110.制备空囊时,加入的明胶是()
(A)成型材料(B)增塑剂(C)胶冻剂(D)保湿剂
111.一般胶囊剂储存环境温度()
(A)30℃(B)25℃(C)40℃(D)37℃
112.胶囊剂储存相对湿度为()
(A)< 60% (B)< 75℃ (C)35% (D)< 45%
113.硬胶囊剂崩解时限为()
(A)30min (B)60min (C)45min (D)120min
114.软胶囊崩解时限为( )
(A)30min (B)60min (C)45min (D)120min 115.胶囊剂水分含量应不超过()
(A)5% (B)9% (C)10% (D)12%
116.制备肠溶胶囊可用包衣方法涂上()
(A)CAP (B)CMC (C)PEG (D)PE
117.肠溶胶囊崩解时限要求在盐酸中()不变化
(A)1h (B)2h (C)0.5h (D)3h
118.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要求在()
(A)±5% (B)±6% (C) ±10% (D) ±12%
119.软胶囊大小表示方法可用()
(A)孔隙率(B)堆密度(C)基质吸附率(D)临界胶团浓度120.软胶囊明胶与水之比为()
(A)1:1(B)1:2 (C)1:1.2 (D)1:1.5
121.软胶囊制备时,增塑剂与明胶之比最佳是()
(A)0.3:1 (B)1.8:1 (C)0.5:1 (D)0.1:1
122.含原药粉的胶囊剂霉菌数每克不超过()
(A)100个(B)200个(C)500个(D)1000个123.无缝胶丸是用什么方法生产的()
(A)压制法(B)滴制法(C)两者皆可(D)两者皆不可多选题
333. 胶囊剂的特点有()
(A)掩盖药物不良臭味(B)提高稳定性(C)药物水溶液制成胶囊,提高生物利用度 (D)可定位释药(E)成本低于片剂
334.下列哪些药物不能制成胶囊()
(A)药物水溶液(B)药物油溶液(C)药物稀醇液
(D)风化性药物(E)吸湿性药物
335.制备空囊时常加入()
(A)明胶(B)增塑剂(C)增稠剂(D)防腐剂(E)塑型剂336.软胶囊剂制法可选择()
(A)滴制法(B)压制法(C)新生皂法(D)絮凝法(E)泛制法337.肠溶胶囊制备可采用()
(A)涂CAP (B)涂虫胶(C)甲基纤维素(D)甲醛处理(E)乙基纤维素338.滴制法制胶囊常用冷却剂为()
(A)水(B)乙醇(C)液状石蜡(D)甲基硅油(E)明胶
339.影响基质吸附率的因素有()
(A)颗粒大小(B)颗粒密度(C)含湿量(D)亲水性(E)亲油性
340.胶囊药物处理时挥发油吸收用()
(A)氯化钠(B)碳酸钙(C)乙醇(D)磷酸氢钙(E)丙酮
341.胶囊剂制备时,易发生共融的药物用稀释剂稀释常用()
(A)碳酸钠(B)碳酸镁(C)硫酸钠(D)氯化镁(E)氯化钠
判断题
433.胶囊剂生物利用度高于片剂。

()
434.含油量高的药物难以制片易制胶囊。

()
435.软胶囊囊壳含水不超过3%。

()
436.软胶囊可用滴制法制备。

()
437.肠溶胶囊可使药物在胃肠道释放。

()
438.胶囊剂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两大类。

()
439.剧毒药粉填充需要逐个称量。

()
440.胶料、增塑剂、水三者的比例是软胶囊成型的关键。

()
441.胶囊剂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菌。

()
答案:
单选题97D 98D 99C 100D 101D 102D 103D 104A 105A 106A 107A108D 109B 110A 111B 112D 113A114B 115A116A117B 118C 119C 120 A 121A 122C 123B
多选题333ABD 334ABCDE 335ABD 336AB 337ABD 338CD 339ABCDE 340BD 341BD
判断题433√ 434√ 435×436√ 437×438√ 439√ 440√441√
第九章丸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