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肿瘤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680-02
近几年来,我科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输液,解除了因反复多次穿刺给肿瘤病人造成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极大的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但在导管维护过程中也逐渐出现如局部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导管阻塞、局部过敏、穿刺点局部感染等问题。

若处理不当,影响导管使用寿命,增加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现就其原因及处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3年1-10月在本科实行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160例,年龄35-70其中男64例,
女96例,160例中发生导管阻塞40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穿刺感染10例,穿刺点渗血4例,局部过敏5例。

160例中有90例仍在使用中,5例患者因感染拔管,65例在化疗疗程全
部结束时予拔管。

1.2 材料采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PICC导管,导管规格如下:4F×65cm,流速150~275ml/h 蓝绿色;4F×65cm,流速300-500ml/h品红色;
1.3 方法选择外周血管条件差,输液时间较长,需输入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的患者;穿刺
部位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2 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2.1 局部穿刺点渗血多发生在穿刺后24h之内。

常因肘关节伸屈,上肢支撑用力而导致穿刺
点渗血。

护士在置管结束后要向病人说明24h内应限制上肢用力和肘关节伸屈活动,嘱病人
可行前臂的内旋和外旋活动。

穿刺点的选择应在血管下方2-3cm,不宜直接刺入血管,以便
依靠皮肤组织的收缩抑制针眼部渗血。

渗血以第1个24h最多,本资料中渗血最长者达11d,没吃更换透明敷料时均有血迹。

穿刺前常规检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

穿刺的最初数天尽量
避免穿刺侧上肢下垂,频繁活动,不穿衣袖过紧的衣服,在穿刺点上方覆盖2cm×2cm纱布
3-4层,用透明敷料固定后,外用弹力绷带绕肘一圈,起加压包扎作用,且不影响输液。


管应正压封管,尽量避免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封管。

2.2 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与最初72小时内。

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有:所选择导管的型号和和血管的大小不适宜;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选择的导管材料过硬。

在置管的最初一周内,穿刺针上方出现红、肿、静脉变硬、条索感。

根据患者的血管粗细选择合理的穿刺针型号,穿刺送管过程中手不直接接触导管,送管动作缓慢轻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出现机械
性静脉炎时嘱患者减少患肢活动,并用硫酸镁湿敷患处3-4次/日,一般1-3d症状逐渐消失。

2.3 导管阻塞导管阻塞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发生在PICC用于营养支持疗法或使用蛋
白质等血制品后,没有即时冲洗管道或冲洗不安全,就容易引起导管阻塞。

并且封管技术不
过关也可能造成凝血堵塞。

操作时注射器推注有阻力时,不要强行推注,以免导管尾端破裂。

取下导管尾端的延长管,直接抽有盐水的注射器,用力回抽,如此反复多次抽到回血时要弃之,因其中可能有血凝块。

也可用10000IU尿激酶/ml,用轻柔的手法反复注入,回抽,使尿
激酶在导管内充分混合后夹管,半小时后回抽,尿激酶内有效溶解血栓,恢复管道通畅。


次输液完毕,应用20ml注射器抽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PICC导管,并且采取边推边退的正压封管方法,能有效保持导管畅通,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2.4 局部过敏敏感性皮肤常会对固定材料出现过敏样反应,如皮肤发红、痒、水泡、湿疹样
改变等。

一般多出现在置管3d以后。

此时穿刺后导管尾端与前臂接触处的皮肤出现红斑、
瘙痒,进而皮肤出现破溃。

用2-3层纱布将导管尾端圆盘与皮肤隔开,症状可逐渐缓解。

2.5 穿刺点局部感染皮肤的污染是诱发感染的主要因素。

因此,必须注意穿刺点皮肤的清洁
和消毒,注重操作过程中的无菌观念。

在置管后必须密切观察穿刺点皮肤局部情况,如穿刺
点局部红肿等应立即予以处理,尽量选用透气性好的透明敷料,并在穿刺点局部涂扶他宁软膏,穿刺及换药过程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后24h内换药一次,以后每周更换一次,夏天出汗
多时勤更换。

有分泌物时,作细菌培养,外覆无菌纱布,尽量不用透明敷料。

患者洗澡前用
保鲜膜包扎上臂,防止水进入穿刺针眼处,一旦敷料浸湿,洗毕应立即更换。

3 小结
在使用PICC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早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以减少病人
痛苦。

PICC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有效地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导管维
护方便,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而护理人员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PICC的常见并
发症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宣传及导管的维护,可以有效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沈少萍.PICC置管常见护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厂矿医学,2005,18(3):271.
[2]许璧瑜,成守珍,揭素铭.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3,9(5):361—362
作者简介:
任云玲,女,1978年,本科,护师,作者单位: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肿瘤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