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弧形看台综合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营奥体中心网球馆工程论弧形看台综合施工技术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东营奥体中心项目部
2013年11月28日
目录
摘要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关键词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
一、工程概况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
二、工艺流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3
三、脚手架工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4
四、钢筋工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7
五、模板工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3
六、混凝土工程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18
七、质量控制要点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0
八、工程创新点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1 结束语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1参考文献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²22
摘要:随着国内外全民健身的热潮,各大赛事的召开,各省将陆续简历各自的体育场馆,对体育场馆这样大型的公建来讲,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建设的,因此,如何在施工时把工程质量在上一个新的台阶已经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对体育场、体育馆这样的公建工程,施工风险大,如果技术方案不当或施工工法不当就会出现质量问题。

现就东营奥体中心项目网球馆工程看台施工技术
关键词:弧形看台技术方案施工工法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national fitness craze, major events, the provinces will soon resume their sporting venues, for sports venues in such a large public, not all people can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how to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in a new step is a technical problem. For public projects, construction of stadium and gymnasium such risk is big, if improper technical solution or improper measures will appear quality problem.
Key words: Arc stand Technical solu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城东三路以东、南二路以南、胜利大街以西、奥体路以北。

游泳馆布置在场地的西南侧,北侧为体育馆,东北侧位主体育场,南邻奥体路,西侧为停车场;二层于室外平台相连,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视线景观。

二、工艺流程
放实样→放线→搭架→斜梁底模→斜梁侧模→斜梁钢筋绑扎→看台梯踏步模板→斜梁另一侧模→另一半看台梯踏步模板→梯踏步梁及底板钢筋绑扎→梯踏步外立模支撑→梯踏步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看台养护
三、脚手架工程
1.脚手架的材料筹办
(1)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 烧焊钢管。

(2)扣件采用生铁扣件,质量应切合GB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

(3)底座采用烧焊底座。

(4)垫板采用5cm、20cm 以上宽木脚手板。

2.脚手架搭设的作业前提
(1)首先脚手架搭设园地已经平整、夯实事情,从建筑物主体向外围3-5‰找坡。

回填土夯实后,上边铺设厚5cm、20cm 以上宽木脚手板沿建筑物四周通长装配,然后在木脚手板上放置钢底座,钢底座上放置立杆,然后按预设的立杆间距举行放线定位,铺设木脚手板要平稳,不得悬在空中。

(2)排水措施:在距脚手架外排立杆外0.5 米处,设置一排水沟,在谷底,设置积水坑,水流入坑内,用潜抽水机将水排出,排水沟坡度为3-5‰
3.脚手架的搭设要领
3.1搭设挨次
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双方竖立底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铅直),每边竖起3-4 根立杆后,随后装设熬头步纵向程度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程度杆(小横杆,接近立杆并与纵向程度杆扣接固定)、勘正立杆铅直和程度使其切合要求,按40-60N/m 力拧紧扣件螺栓,形成脚手架的肇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长搭设,直至熬头步架交圈完成。

交圈后,再周全查抄一遍脚手架质量和地基情况,严酷确保预设要乞降脚手架质量,设置连杆墙件(或加抛撑),按熬头步程序和要求搭设指二步、第三小步......,随搭设进程项实施。

3.2机关要求
3.2.1立杆的间距、铅直度
立杆间距选用 1.8米,许可搭设误差±5cm,立杆铅直度许可搭设误差±10cm。

3.2.2扫地杆设置
从垫板往上20 cm 处,设置扫地杆,扫地杆采用对接接长。

扫地杆在端头与立杆骑缝伸出扣件长度不小于10 cm。

3.2.3横杆间距、平整度
横杆步距采用 1.8 米,用对接要领接长,一根横杆两真个高差,不克不及跨越2cm,纵向程度杆全长平整度不小于±10cm。

3.2.4立杆、横杆接头的具体作法
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安插,两个相邻立柱的接头不该设在同步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相彼此谦让开的间隔不该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间隔不该大于步距的1/3。

纵向程度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安插,不该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程度间隔不该小于500cm,并应制止设在纵向程度杆的跨中。

4架体与建筑布局拉接要求
4.1 机关情势
采用刚性连接方式,连墙件的连墙杆用两根50cm 短管用直角扣件中间夹垫木固定于墙上。

4.2安插要求
连墙杆在铅直间距不该大于4 米,程度间距半大于6 米的位置上设置,设置时只管即便接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间隔不该大于30cm。

必需人底部熬头根纵向程度杆处开始设置,布设情势可以采用花排,也能够采用并排,宜优先用花排。

户牖洞口采用短向拉接,钢管长渡过户牖洞口边缘250mm 以上。

4.3铰剪撑的搭设要领
在建筑物四周转交处,必需要设置铰剪撑,每道铰剪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 根之间,每道铰剪撑的宽度不该小于4 跨,且不小于6 米。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 度-60 度之间,由底至顶持续设置,中间每道铰剪撑的净距不该大于15 米。

铰剪撑斜杆应用扭转扣件固定在与之订交的横向程度杆伸出端,或立柱上,扭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间隔不该大于15cm。

铰剪撑接长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用3 个扣件等间隔安插,扣件在钢管端头处不小于10cm处。

铰剪撑下端必得坠地。

4.4小横杆的设置
每主节点必需设置一根横向程度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程度杆上部,端头处伸出长度不小于10cm。

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间隔不该大于150cm,在双排架中,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该大于50cm。

单排架的小横杆一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程度杆上部,另一端应伸入墙内240cm 以上。

4.5脚手板的防备保护雕栏
脚手板一般设置在3 根小横杆上,要铺满、铺严紧,在双侧设置180mm 以上高踢脚掌,操作层上部护身雕栏1.2 米高,下部护雕栏距踢脚掌0.6 米处。

5.密目网铅直关闭
5.2 密目网的质量要求
密目网要四证齐备,要有阴燃性能,其续燃、阴燃时间均不得大于4 秒。

要切合GB16909 的规定。

每10cm³10cm=100cm2 的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上,有2000 个以上网眼。

5.2密目,多贯串测试
做耐贯串测试时,将网与地面在30 度夹角拉平,在此中心上方3 米处,用5kg 重的钢管(管径48mm-51mm)铅直自由落下,不洞穿即为合格产品。

5.3密目网的包扎要领
用系绳将密目网包扎至立杆或大横杆上,使网与架体安稳的连接在一路。

系绳的材质应切合GB16909 的规定。

5.4兜网关闭
用大眼安全网(平网)将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关闭起来,每隔10 米关闭一道。

6.脚手架交底与验收
脚手架必需严酷按照施工方案搭设,要有严酷的技能交底,操作职员必需严酷执行,所有误差数据必需控制在许可规模内。

要由专门职员对已经搭设好的脚手架按照搭设方案举行验收,验收时要有量化内部实质意义;如:横、立杆之间距数据,立杆的铅直度,横杆的平整度等都应具体记录在验收记录傍边。

不克不及简略的用"切合要求"来代替。

7.脚手架的拆掉要领
拟定拆掉方案,方案包括拆架的步调和要领、安全措施等。

拆掉挨次应笃守由上到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

即先拆雕栏、脚手架、铰剪撑、斜撑、而后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举行,要严禁上下同时举行拆掉事情。

拆架子的高空作业职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上架作业,同时,四周没围栏或竖立鉴戒标志并有专人批示,以避免发生受伤和死亡变乱。

8.脚手架搭设时注意事变
(1)主节点处,固定横向程度杆(或纵向程度杆)、铰剪撑、横向支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间隔不该大于150mm。

(2)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该小于100mm。

(3)对接扣件的启齿应朝向架子的内侧,螺栓朝上,直角扣件的启齿不得朝下,以确保镖全。

四、钢筋工程
1.钢筋的加工
1.1材料的准备
1.1.1 材质要求
钢筋进厂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检测报告,特别要注意鉴别质保书和批号的真伪。

1.1.2 外观检查
材料进场时,按品种、规格、炉号分批检查,对钢材还要进行外观检查验收,包括锈蚀情况,有无缩颈断裂、起皮、油污、损伤等。

外观检查或检测不合格的钢材不得下料施工。

1.1.3 试验检测
按现行国家现行《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及时取样送试验室检验,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如为进口钢材,还需作化学分析。

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连接性能不正常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及其它专项检验。

待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钢筋检验所得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1)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1.25
(2)屈服强度实测值强:度标准值≥1.30
1.2作业条件
(1)将钢筋堆放至加工场地,按钢筋规格分类堆放,并将锈蚀钢筋进行处理。

(2)所有钢筋必须经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

1.3操作细则
1.3.1钢筋下料计算
钢筋下料前应首先计算出钢筋的下料长度,钢筋的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1.3.2直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见表1)
表1 钢筋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 注: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其他级别钢筋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3.3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见表2)-弯曲调整值(见表1)+弯钩增加长度(见表3)
表2 弯起钢筋斜长
弯起角度α=45°α=60°
梁截面高度(mm)250 283 -300 353 -350 424 -400 495 -450 566 -500 636 -550 707 -600 778 -650 848 693
700 919 751
750 990 809
800 1060 866
900 1202 982
1000 1343 1097
1100 1485 1213
1200 1626 1328 注:本表系按照梁保护层δ=25mm计算所得,当图纸及规范有不同要求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α=45°弯起钢筋斜长=1.414³(梁截面高度-梁保护层³2)
α=60°弯起钢筋斜长=1.155³(梁截面高度-梁保护层³2)
表3 钢筋半圆弯钩增加长度(mm)
钢筋直径≤6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增加长度(mm)(当为手摇扳、弯箍机时)40 6.0d ---
一个弯钩增加长度(mm)(当为平口扳、钢筋弯曲机时)-- 5.5d 5.0d 4.5d
1.3.4箍筋下料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见表4)+弯钩增加长度(见表3)
表4 箍筋下料调整值(mm)
钢筋直径(mm)
箍筋图形
4 5 6 8 10 12
80 80 90 90 100 120
90 90 100 100 120 140
100 100 120 120 140 160
1.3.5钢筋调直、切断
(1)钢筋调直:现场钢筋调直多为直径10mm以下的盘圆钢筋,一般采用卷扬机冷拉调直,HPB235钢筋调直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HRB335级、HRB400级钢筋调直冷拉率控制在1%以内。

(2)钢筋切断:现场钢筋切断通常使用钢筋切断机,少量小直径钢筋也有使用大剪子剪断的。

钢筋切断时,应根据钢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切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3)手工弯曲前应对钢筋各段长度进行划线,一般划线的方法是:将不同角度弯曲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的一侧长度内扣除,划上分段尺寸线(弯曲点线),然后按规定方法进行弯曲。

成批钢筋冷弯前,应对各种钢筋均试弯一根。

钢筋使用弯曲机成型时,心轴直径应符合GB50204-2002规范中5.3章节规定,成型轴必须加偏心套,以适应不同直径钢筋的弯曲;钢筋弯曲机操作时,因心轴和成型轴同时转动,会带动钢筋向前滑移,钢筋弯曲点线放在工作盘的位置和手工弯曲不同,需在钢筋弯曲前试弯一根摸索规律。

2钢筋的安装
直径≥18mm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直径≤16mm的钢筋优先采用搭接接头。

直螺纹连接应用在基础底板、基础主梁、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暗柱和部分楼板,搭接主要应用在剪力墙和楼板。

本工程选用Ⅰ级接头。

2.1直螺纹套筒连接
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钢筋接头,同一根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设置在同一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该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Ⅲ区底板及基础梁不考虑接头位置;
(2)、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3)、当无法避开时,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4)、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2.1.1材料要求
(1)连接套筒材料其材质符合GB699-1999规定。

(2)钢筋套丝后的螺牙符合质量标准。

(3)钢筋切口端面及丝头锥度、牙形、螺距等应符合质量标准,并与连接套筒螺纹规格相匹配。

(4)连接套表面无裂纹,螺牙饱满,无其他缺陷。

(5)各种型号和规格的连接套外表面,必须有明显的钢筋级别及规格标记。

(6)连接套两端的孔必须用塑料盖封上,以保护内部清净,干燥防锈
2.1.2钢筋直螺纹加工
(1)凡是从事直螺纹加工的工人要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2)加工钢筋螺纹的丝头、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验合格。

(3)钢筋下料时不宜用热加工方法切断;钢筋端面宜平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

(4)加工钢筋螺丝,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气温低于0℃时,掺入15%~20%亚硝酸钠,不准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5)操作人员应逐个检查钢筋丝头的外观质量并做出操作者标记。

(6)经逐个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由质量检查员应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少于10个,并参照下表填写钢筋螺纹加工检验记录,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该加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丝头应重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1.3钢筋丝头加工操作要点
(1)钢筋端面平头:平头的目的是让钢筋端面与母材轴线方向垂直,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端面平头施工,严禁气割。

(2)剥肋滚轧螺纹:使用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机将待连接的钢筋的端头加工成螺纹。

(3)带帽保护:用专用的钢筋丝头保护帽对钢筋丝头进行保护,防止螺纹被磕碰或被污物污染。

按规格型号及类型进行分类码放
(4)钢筋就位:将丝头检验合格的钢筋搬运至待连接处。

(5)接头拧紧:用扳手和管钳将连接接头拧紧。

(6)作标记:对已经拧紧的接头作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
钢筋接头连接方法如图1
已连接的钢筋直螺纹套筒未连接的钢筋
图1直螺纹机械连接
2.1.4钢筋连接
在进行钢筋连接时,钢筋规格应与连接套筒规格一致,并保证丝头和连接套筒内螺纹干净、完好无损。

连接钢筋时对准轴线将钢筋拧入相应的连接套筒。

接头拼接完成后,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钢筋接头拧紧后应用力矩扳手按不小于表中的拧紧力矩值检查,并加以标记,如表5:
表5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
钢筋直径/mm ≤18~20 ≤22~25 ≤28~32
拧紧力矩值/(N²m)160 230 300
注:当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拧紧力矩值按较小直径的钢筋的相应值取用。

2.1.5钢筋接头检验
工艺检验:在正式施工前,按同批钢筋、同种机械连接形式的接头形式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同时对应截取接头试件的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现场检验:按检验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的接头每500个为一验收批,不足500个接头的也按一个验收批,取样后的钢筋用电弧焊焊接。

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符合表6相应等级的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

表6直螺纹机械连接抗拉强度表 接头等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抗拉试验
00mst st uk f f f ≥或1.10≥ 0mst uk f f ≥ 01.35mst yk f f ≥ 注:0 mst f -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 0st
f -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 uk f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yk f -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以扩大1倍。

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符合表6相应等级的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

表6直螺纹机械连接抗拉强度表 接头等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抗拉试验
00mst st uk f f f ≥或1.10≥ 0mst uk f f ≥ 01.35mst yk f f ≥ 注:0 mst f -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 0st
f -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 uk f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yk f -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以扩大1倍。

五、模板工程
1.模板选型
若采用竹编原板支立,由于原板的拼接、立、接缝处理等工艺复杂;而原板被弯成弧形后存在一定的反弹力,墙体弧度不易保证。

并且使用竹编原板支立必须购置新的竹编原板,这些原板由于需打穿墙螺栓孔,用完后无法用于顶板,因此使用原板也不经济,故也未被采用。

2弧形梁模板
弧形梁模板以竹编原板及方木支立,先在地面上搭设钢支撑结构,钢支撑上纵向放置方钢管,方钢管上放梁底模横肋方木,间距400毫米;方木上铺预先切成弧形的竹编原板底模,弧梁底模平面定位以地面上测放的梁位线为准,用线坠吊到相应高度;在弧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在梁横肋方木上分段连续钉放纵向方木,方木长度以中间弦高不大于100mm为准,然后将原板裁成梁侧帮高度放入纵向方木与弧梁底模之间,用木块配合木楔背入纵方木与梁侧模之间直至弧梁侧模与底模紧密结合。

弧梁侧模中间用方木斜撑加固,梁高大于300毫米的梁中间设水平钢管横带加穿梁螺栓,弧形梁使用弧形脚手钢管,按弧度吻合或接近从墙体模板弧形脚手钢管水平带中选用。

3.弧形模板工程现状及其分析
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分析,若想保证工程质量,必须抓好关键工序的施工。

弧形看台模板工程即为本工程的特点。

而弧形形状的梁在施工中较为少见,其操作控制有“三难”:
(1)测量放样难
(2)材料选择难
(3)支撑加固难
针对以上情况,本项目对引起圆弧形梁施工难度大的末端原因同时进行逐条分析,结果如表7
表7 弧形梁施工难度大主要因素分析表
序号末端原因原因确定
1 温度、气候对模板影响木模板受温度、气候的影响,不可消除
2 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操作人员无椭圆弧形梁的施工经验
3 测量仪器精度不高目前有的仪器测放椭圆形难度较大
4 测量放样难度大没有很精确的对椭圆的测量放样方法
5 材料选择难无定型的椭圆弧形模板,而模板均为平板
6 支撑加固难度大对于弧形侧边的加固比较困难
7 管理人员缺乏经验使技术交底内容不具体,针对性不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测量放样;材料选择;支撑加固是造成施工质量差的主要原因。

针对晋中体育馆工程的特点,本项目在一层顶板中拟订弧形梁施工方案
(1)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在工程定位时使用全站仪高精度定出柱位,并在柱子施工时保证其垂直度。

(2)制定放大样方案:在椭圆弦(两个柱子之间)上按照一定距离做垂线与椭圆相交,按照这一段距离在现场放出大样。

(3)利用CAD画图,获取放样所需数据。

(4)在现场水泥硬化的平地上,利用不伸缩的卷材画出大样,并裁减。

(5)根据大样用木方制作椭圆形梁底模板
(6)通过计算设计出弧形梁的侧面模板方案,侧面采用质量较好的多层木模板。

(7)利用底模板的弧形边,通过用钢管顶撑将侧面模板做成弧形,并通过垂直度来控制上口的弧度。

(8)按照加固方案进行支撑加固。

4.工艺流程
(1)看台施工放线定位→看台架体支设→看台模板制作安装→看台梁钢筋绑扎→看台部位板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2)看台施工前在底板上发出看台梁边线及看台宽度线,必须复检合格。

(3)架体立杆间距为500mm,顶丝外露不超过300mm,扣件必须按要求拧紧,过程严格控制。

(4)模板尺寸必须图纸要求,看台梁外侧吊模是保证看台梁外侧混凝土立面混凝土良好观感效果的重要环节,吊帮模板体系及阴阳角模板设计,对看台板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模板下口支撑在废旧的混凝土试块上,试块尺寸100*100mm,与看台板厚度相同,放置前需将试块侧面凿毛,看台梁两侧整体自下向上用50³100木方固定,并用对拉螺杆固定,确保看台梁最后成型质量。

(5)看台梁板钢筋绑扎规格尺寸必须与图纸一至,且间距均匀,梁侧、板底垫块必须均匀且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板底垫块间距为50cm。

5.模板制作与安装
5.1 柱子模板:
模板制作→拼装模板→准确进行支模放线→安装预埋件及地梁初步进行合模→安装模板支撑杆件→安装柱箍→均匀调整杆件支撑件
5.2 顶板、梁模板:
梁模板制作→搭设梁模板支撑→安装梁底模板→安装侧模→安装侧向支撑→校核梁截面尺寸并加固→搭设板撑→安装主次龙骨→铺设顶板模板→调整模板标高→模板清理。

梁模板加固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6质量控制措施
6.1模板制作选材
同一块模板上的背楞厚度、胶合板厚度应分别一致。

6.2模板截面和间距
应根据混凝土侧压力选用模板背楞截面及间距,以保证柱、梁模板的整体刚度,防止胀模。

6.3 模板校正
扶墙柱施工时,与上道工序交接应注意柱筋位置正确,且不扭向。

模板校正、加固时,每块模板应设两根斜撑(或拉锚);并对相邻两片模板上口往下分别吊线,找垂直、找方。

浇筑混凝土后,应对柱进行微调校正,防止柱身扭向。

6.4其他
(1)应在柱、梁模板下口设清扫口,防止柱、梁夹渣、烂根。

(2)相邻梁板模板应拼缝严密顺直,防止漏浆。

(3)顶板模板下与墙四周用刨平直的方木,粘贴海绵条后,与墙面顶紧,以防止漏浆。

(4)后浇带模板支设应自成体系,不应与楼板模板整体支设,拆模后再支顶。

7.模板拆除
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底模的拆除按下表执行。

表7底模拆除强度要求表
构件项目强度要求(按照设计强度等级的百分率)跨度为2m 及小于2m 50%

跨度为大于2m 且小于8m 75%
跨度为8m 及小于8m 75%

跨度大于8m 100%
以上涉及强度值以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为依据。

在拆除板模板之前,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先完成上层楼板的浇筑,梁底模拆除时间放在板后。

7.1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1)必须掌握适宜的拆除时间,其中以底模和模板支架的拆除时间最重要。

(2)不能野蛮拆除,在拆除过程中,不能硬砸猛撬,模板坠落应该采取缓冲措施;拆除下来的模板和支架不要集中存放,应该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走,防止在楼层上积压。

(3)将拆下的模板清理干净,板表面应该涂刷隔离剂。

(4)拆下的模板应分类堆放整齐,做出标志,以便于在利用。

7.2正确掌握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和拆除时间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以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为判断依据。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得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侧模拆除应该再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及棱角不会因为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才可以拆除。

(2)预制构件模板拆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