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海水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海水溶解氧的因素
光照 水温 水体交换 径流汇入量 水体富营养化 人类活动
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海水中溶解氧高
水温低,溶解氧高 入海淡水增加,表层海水盐度降低,表层水温高, 水体层状结构稳定,溶解氧低 径流增加带来更多自然界的有机物质,分解加剧 消耗溶解氧 水草(藻类)等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耗氧量增大
进行测量,是否也可以将深层海 水直接提升到海面来测量其密度?
压力增大,压力对体积的压缩效应; 为什么?
温度和压力会发生变化
海水密度 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


赤道附近:温度高,盐度低,表层密度小; 副在热 大带洋海表区层:,盐和度盐高度,相温比度,下温降度(对辐海度水小密)度,的密影度响较更大;。 极原地 因海是区表:层盐海度水降的低温,度温变度化下比降盐,度但变温化度大影。响大,出现最大密度;
海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是有限的,但海生植物能消耗相当多的二氧化碳, 而且在微碱性环境中,海水中二氧化碳还可与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 这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可以不断溶解于海水中,故在海洋上或海岸边, 空气总是十分清新的。海洋是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巨大调节器。
溶解氧:植物光合作用造氧、有机质分解耗氧、水温(溶解度)
海水的透明度
海水颜色、悬浮物质、浮游生物、海水涡动、入海径流,甚至天空的云量都对透 明度有影响。一般愈近岸透明度愈低,愈近大洋中部透明度愈高。
海水的密度
密度概念
大洋表层的密度与什么有关?
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与温度、盐度和压力有关。
温度升高,海水体积变大,密度减小; 思考:表层海水的密度可以直接
盐度升高,溶解物质增加,质量增加;
C.河口锋不会影响到河口港的通航
D.河口锋水域生态系统较稳定
4.夏季长江河口锋的形态最接近
B
长江河口锋锋面处易积聚污染物的原因。携带污染物的长江水流在河口锋处与海水 相遇,由于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污染物扩散受阻,从而积聚在锋面处。
对比同纬度地带
海域封闭程度 较封闭的海区,盐度会越来越高或者越来越 低(如果有大量河流水注入,盐度越来越低; 没有河流水注入,盐度越来越高)
主要影响内外海水的交 换能力和交换量
结融冰
融冰过程中释放淡水,稀释海水,盐度降低; 反之,结冰过程中盐度升高
强调溶剂的量的变化
对此图海水盐度分布规律作解释
分析以下两区域盐度高低的原因
下图为长江口地区某月表层海水等盐度线示意图。
1.河口锋是河口地区不同性质水体之间形成
的狭窄界面,界面两侧水体盐度、密度等明
显不同。河口锋最可能分布在图中虚线中的 B
A.①
B.②
C.③
D.④
2.长江河口锋的形成、发展和消散与季节关
系密切。其中,长江河口锋位置距离海岸最
远的季节是
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海洋浓度差发电装置示意图
海水的颜色与透明度
海水的颜色
海水的颜色决定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和反射状况。太阳光中红光、橙光和紫光进 入海水后,在水深20 m以内即被吸引。绿光、黄光伸入略深,极少量蓝光能伸进 1000 m以上。射入海水的光线除被吸收外,还要受到悬浮微粒和水分的散射,最 后只剩下蓝光,所以海水呈现蓝色。 浮游生物也吸收和反射太阳光,因而,生物丰富的海水和没有生物的海水颜色不 同。沿岸海水多呈绿、黄和棕色,部分原因是由于生物丰富和河水带来泥沙所致。
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 低纬度海区: 表层(0-50m)海水密度相对较低; 随着深度(50-1500m)的增加, 海水密度迅速增大; 到一定深度之下(1500m), 海水密度基本不变。 ➢ 高纬度海区: 海水密度在垂向上的变化很小。
密度/kg·m-3 1023 1024 0
1025
1026
1027
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 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 影响气候 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2023年全国乙
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 值不同(表1)。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 此完成下列小题。
D.冬季
冬季长江处于枯水期,水量小,水位低,河口锋向河口退缩,强度弱,不明显;夏 季长江处于丰水期,水量大,水位高,河口锋向外海推进且强度较强,锋面明显。
下图为长江口地区某月表层海水等盐度线示意图。
3.关于长江河口锋及附近水域的说法中, B
正确的是
A.河口锋水域水体透明度较高
B.河口锋附近水域盐度东侧高于西侧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C )
A. 资源量不足 B. 破坏环境 C. 成本过高 D. 市场需求不足
海水盐度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
咸 nacl
苦 mgcl2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 的高低纬递减。
海水盐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垂直分布规律
低纬度海区 中纬度海区
高纬度海区
1.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 高 ),随深度增加,盐度( 降低 ); 2.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 低 ),随深度增加,盐度( 增高 )。
人类活动强度大,有机污染物排放多。
海冰
淡水结冰时的水温是0℃,最大密度温度是3.98℃;而含有盐分的海 水,其冰点和最大密度温度都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
当海面水温达到冰点时,因密度增大形成对流,所以难于结冰。只 有相当深的一层海水充分冷却后才开始结冰。
海水结冰时,就要不断的析出盐分,使表层海水盐分增加,密度增 大,因而表层水继续下沉,加强了海水的对流,结冰就更困难、更 缓慢。
(1) 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D )
A. 1小时40分钟 B. 2小时00分钟 C. 2小时40分钟 D. 3小时20分钟
(2) 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 B
A. 降水多 B. 受海洋影响强 C. 风力强 D. 受山地影响强
(3) 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C )
(1)简析阿拉伯海成为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海域之一的原因。 (2)说明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受周边陆地影响 大 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地区形成 一个低温中心
(四)水温变化的影响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数量和种类越少
影响海洋 生物分布
1028
1000 2000 3000
赤道
热带
也会有“海中断崖”,
即深度增加密度反而
减小。
高纬
海底火山、地壳运动引起
4000
深度/m 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河流入海口处的表层海水密度 在河流入海口处,由于盐度低,因而密较小,但河水携带的泥沙可使密度变大。
河口锋是指河口地区不同性质水体或水团之间形成的较为明显的界面,界面附近 往往存在一种或多种水文化学要素(盐度、温度、浊度、密度等)的最大梯度。河 口锋的锋面处是一个辐聚带,易聚集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浮游生物,多形成为河口 渔场,同时,锋面处也积聚着水体中的污染Fra bibliotek。规律
盐度最高的海 区是红海 特殊 分布 盐度最低的海 区是波罗的海
图示
原因
①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蒸发旺盛,蒸
发量大于降水量;
②沿岸多沙漠,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③海域较封闭,与大洋海水交换少
①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小,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②沿岸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 ③海域狭小且相对封闭,与大洋海水交换慢
海水性质
一、归纳海水热量收入和支出的方式有哪些;
二、描述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三、归纳海水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归纳海水温度的影响; 五、结合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分析其分布规律及原因; 六、归纳海水盐度的影响; 七、描述海水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八、归纳海水密度的影响;
a.水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例如罗非鱼主要生活 在低纬度海域,鳕鱼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海域
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洄游(越冬、繁殖)
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影响人类渔业捕捞的选择
影响海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 洋运输 备破冰设施
密度增大
冬季冷却的海水由于密 度增大而下沉。
下沉到某一深度
(三)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纬度
纬度低,水温高;
深度 季节
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 夏季高,冬季低;
洋流
暖流流经水温升高;寒流流经水温降低;
海陆分布 受大陆和海底地貌影响,北冰洋的冷水不能大量南流;
季风
冬季风影响下,水温低。
情境导学
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面积约386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表层海水 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图甲为“阿拉伯半岛东部沿海地区气温曲线和降 水柱状图”,图乙为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利用盐度差发电 用盐发电实际上是利用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水体之间的化学电 位差能来进行的。盐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最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通常,海水 (盐度35%)和河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具有相当于240米高水位的落差所产生的能 量。不同含盐度的两部分水相遇,渗透压会使水温通常上升0.1摄氏度。据大致 测算,在世界水域内由此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供给全世界20%的用电需求。
A. 雨雪天气B. 温带气旋 C. 晴朗天气 D. 冷锋过境
海水中气体
溶解于海水的气体,以氧和二氧化碳较为主。海水中的氧主要来 自大气与海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也来自大 气与海洋生物的呼息作用及生物残体的分解。 当海生植物茂盛,光合作用强烈时,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多,二氧化碳少; 当生物残体多、植物光合作用弱时,水中二氧化碳多,而氧含量少; 当水温增高时,海水中的氧含量减少;当水温降低时,海水中的氧含量增多。
黄河河口区表层盐度的增加,以及海洋污染、入海径流 量减少等原因,导致海洋生物数量减少、种群退化,河 口区生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盐场的区位条件
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盐场布局; 气候: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多晴天; 盐度:海水盐度较大; 海岸:泥质海岸海水不易渗漏,利于海盐的收集, 不易混入沙粒; 海水:水质洁净,盐质好。
2015年全国1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 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 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 成下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
大的是(B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 )
A. 葫芦岛 B. 秦皇岛 C. 大连 D. 烟台
2022年山东
D
2020年江苏
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 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 (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备注
气候 入海径流
洋流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盐度较低;蒸 最主要的因素,决定了表层
发量大于降水量时,盐度较高
海水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有径流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没有径流注
入的海区,则盐度相对较高;大洋边缘盐度 对近岸海区影响显著
往往比中心低
暖流增大海水的溶解度且使海水蒸发加强, 使得盐度升高;寒流降低海水的溶解度且使 海水蒸发减弱,使得盐度降低
b.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海区水温最高,大洋东西两 侧,水温分布有明显差异; 太阳辐射;洋流性质
0-1km深度,水温随深度增加迅速 降低; 1km以下深度,水温随深度增加变 化不大,保持低温状态。
太阳辐射、海水深度
夏季大洋表面水温普遍高于冬季
思考:简述高纬度海区冬季出现冷中间层的原因。 冬季表层海水温度降低
答案: (1)大陆架;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 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海水深度;洋流。
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利用海水晒盐; (2)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 (3)随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4)海水的盐类物质对船舶、桥墩等具有腐蚀作用; (5)海水盐度的变化,会对养殖业和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