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2019年)第3~4单元达标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单元达标测试卷
可爱的小生灵观察与发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达标我会做
一、字词积累。

(25分)
1.把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5分)
m____ q____ b____ zh____ f____
敏嵌搬肢逢
____āo sh____ l____ ____iào x____
稍甚卵翘效
2.看拼音,写词语。

(8分)
3.写出句中带点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8分)
(1)松鼠是一种美丽
..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
(2)松鼠四肢灵活
..,行动敏捷。

()()
(3)直到没有危险
..了,小虾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了起来。

()()
(4)我暗暗钦佩:聪明
..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
4.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4分)
只有……才……只要……就……
如果……就……不但……而且……
(1)()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它们()会打起来。

(2)()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躲在树枝底下。

(3)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勤于思考的人()能发现。

(4)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
()还亲自到各地区采药。

二、句子训练。

(8分)
1.小虾舞动着钳子。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时珍只好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时珍一面
..研究药物。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行医,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我能行
三、语言感悟。

(5.5分)
1.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这首诗,从色与声两方面描写了乡村四月特有的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农人的忙碌与辛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隐的《蜂》这首诗借歌颂蜜蜂暗喻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晚霞行千里”“月晕____________,日晕____________”都是有关____________的谚语。

我还知道这类的谚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教材回顾。

(5.5分)
1.第3单元以“可爱的小生灵”为主题,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可爱的小动物。

__________真有趣;________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2.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

____________提示我们出门要带雨伞;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一圈就是一岁;
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人们喜马拉雅山脉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人看不懂,只有__________的人才能发现。

五、语言运用。

(4分)
每年的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爱护动物目前已成为世界十大环保工作之一。

请你为今年的“世界动物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应用我来秀
六、课内阅读。

(12分)
小虾真有趣。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1.选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用“——”画出选段中描写小虾吃东西顺序的词。

(3分)
3.仿照选段中画“”的句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3分) 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真丰富啊!有的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分)
5.你喜欢哪种小动物?请说出理由。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10分)
玩出了名堂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

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

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

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
的腿。

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

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

那是一个“小人国”。

“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

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1.“名堂”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花样,名目;②成就,结果;③道理,内容。

文章题目中的“名堂”应选择第______种解释。

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画“——”句子中的“玩具”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民”
指________________。

(4分)
3.从列文虎克的故事中,我懂得了:玩不一定是浪费时间的行为,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有收获。

(3分) 八、我写我心。

(25分)
有人说,美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句话道出了“发现”的可贵。

生活中可供我们发现的事物太多了:发现问题,发现秘密,发现规律……发现是一种过程,发现让
我们感悟生活。

请以“我发现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第3~4单元达标测试卷
可爱的小生灵观察与发现
一、1.ǐn iànānīéng shèn uǎn q iào
2.迅速临时葡萄访问躲藏著名训斥省略
3.(1)漂亮丑陋(2)灵巧笨拙
(3)危机安全(4)聪慧愚蠢
4.(1)如果就(2)只要就
(3)只有才(4)不但而且
二、1.示例:生气的小虾舞动着锋利的钳子。

2.蝌蚪在水中游泳,就像黑色的“逗点”。

3.示例:妈妈一面唱歌,一面打扫卫生。

4.李时珍不得不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三、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
了蚕桑又插田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早霞不出门而风则雨气象示例: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四、1.小虾松鼠小虾松鼠
2.蚂蚁搬家年轮鱼鳞上的圆圈“三叶虫”化石妙不可言不爱学习勤于思考
五、示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六、1.小虾真有趣
2.先然后接着再又直到才
3.示例:在打球在踢毽子在唱歌
4.对小虾的喜爱
5.示例:我喜欢小狗,因为它既可爱,又忠诚。

七、1.②他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
2.显微镜微生物
3.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八、思路点拨:我们虽然不会像牛顿一样,被苹果砸了脑袋就发
现万有引力,也不像阿切尔一样,受到启发就发明邮票打孔机。

但是如果我们注意观察生活,也会有所发现。

例如:由上学时母亲的叮咛,你可能会发现母亲那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放学时父亲守候在学校大门口的身影,你可能会发现父亲那深沉的爱……请从生活中选材,点明你发现了什么,交代清楚你是怎样发现的。

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例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