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著作等身,《社戏》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B. 《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不少诗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此句主要运用了比。
C. 《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文章,人们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
中的美好世界。
D. “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此句语序合理,不需要修改。
【答案】C
【解析】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B.有误,“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是作为起兴用的,和下句“肩膀上的红旗和手中的书”
在一起构成比兴;
D.有误,正确语序为: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
故选C.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棵小桃树》选自《平凹散文》,作者贾平凹。
文章状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B.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
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C. “箫鼓追随春社近”中“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
D.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
”“肺部炎症”是偏正短语。
【答案】C
【解析】C项,“庆祝丰收”错误,应是“祈求丰收”。
3.下列对《艾青诗选》和《水浒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诗人被称为“太阳和土地”的歌手。
B.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
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
C. 《水浒传》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表现了“官逼民反”的
主题。
D. 艾青的诗歌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并运用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
【答案】A
【解析】A.“诗人被称为‘太阳和土地’的歌手”表述有误。
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
歌手。
故选A。
4.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东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篇。
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韩婴)、毛(赵人毛苌)四家。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
三种表现手法。
B.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小说家、散文家。
早年留学日本,后与郭沫若、
成仿吾等人成立“创造社”,参加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他的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C. 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后成为一种文体。
《赤壁赋》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
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
诗人饮酒乐极,扣舷而歌,抒发其思“美人”
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情怀。
“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 姚鼐,字姬传。
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
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他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
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诗经》……收集了自东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错误,《诗经》
收集了自是西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
诗歌305篇。
故选A.
5.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画线的“和”“但是”
都是连词。
B. 《驿路梨花》《太空一日》《一棵小桃树》《伟大的悲剧》,题目都是偏正短语。
C. “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
人能够忘记她”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D.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作者通过他头发的凌乱、书桌上“众物腾怨”等细节,表现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时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
【答案】C
【解析】C项,“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错误。
排比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
该句不符合排比要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6.(1)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
6.(2)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答案】(1)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1)根据“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可推知答案,注意“征”的正确书写。
【答案】(2)万水千山只等闲
【解析】(2)根据“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可推知答案,注意“等”“闲”的正确书写。
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7.(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2)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
7.(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
达了自己推己及人、兼爱天下的博大胸怀。
7.(5)《桃花源记》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和平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涯若比邻
【解析】(1)注意“邻”的正确书写。
【答案】(2)气蒸云梦泽
【解析】(2)注意“泽”的正确书写。
【答案】(3)窈窕淑女
【解析】(3)注意“窈窕”的正确书写。
【答案】(4)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4)根据“表达了自己推己及人、兼爱天下的博大胸怀”可推知答案。
注意“俱”的正确书写。
【答案】(5)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解析】(5)根据“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和平安宁”可推知答案。
注意“阡陌”的正确书写。
8.(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8.(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8.(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8.(4)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8.(5)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8.(7)《春望》中,表达诗人在连绵战火中期待家人消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野望》中,诗人追怀伯夷和叔齐,抒发隐士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芳草萋萋鹦鹉洲
【解析】(1)注意“萋”的正确书写。
【答案】(2)长河落日圆
【解析】(2)注意“圆”的正确书写。
【答案】(3)学诗谩有惊人句
【解析】(3)注意“谩”的正确书写。
【答案】(4)东风不与周郎便
【解析】(4)注意“郎”的正确书写。
【答案】(5)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5)注意“曾”的正确书写。
【答案】(6)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6)注意“燕”的正确书写。
【答案】(7)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解析】(7)依据“表达诗人在连绵战火中期待家人消息”可推知答案。
注意“烽”“抵”的
正确书写。
【答案】(8)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解析】(8)依据“诗人追怀伯夷和叔齐,抒发隐士情怀”可推知答案。
注意“顾”的正确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9.(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9.(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9.(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9.(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9.(5)面对“二次元”文化的影响力,如何引导青年群体正确对待,请结合材料三简析。
A. 二次元以非写实画面为主要表现形式,其视觉体验虐袭观赏者,架空了三次元世界。
B. 由ACGN作品衍生而来的舞台剧等真人表演作品,是人类幻想出来的唯美世界。
C. 材料二认为二次元世界呈现出一种“混合现实”的特征,能够让受众重新发现自我。
D. 材料三指出我国青年被二次元文化侵蚀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严重,必须予以摒弃。
【答案】C
【解析】(1)A项,“架空了三次元世界”错误。
材料一原文为“本质其实还是三次元世
界的人类心中模糊的对梦想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没有“架空三次元世界”。
B项,材料一原文为“还有一种‘2.5次元’,即真人表演与人造动画合作作品,以及由ACGN作品衍生而来的舞台剧等真人表演作品,Cosplay(角色扮演)被认为是‘2.5次元’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没有说“由ACGN作品衍生而来的舞台剧等真人表演作品,是人
类幻想出来的唯美世界”。
D项,“我国青年被二次元文化侵蚀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严重”错,材料三中的表述为“学校和家长要帮助青年学生理解二次元文化,对二次元文化中侵蚀心理健康的成分予
以摈弃”,并未体现出“我国青年被二次元文化侵蚀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严重”。
故选C。
【答案】A
【解析】(2)A项,“这种文本能否反映现实值得商榷”错误。
材料二原文为“诚然,二
次元文化符号本身的表现方式与内容中多出现的魔幻、科幻等元素很容易让研究者误
认为二次元文化在本质上即是‘虚幻’的,是不能反映现实的文本。
这种说法显然值得商榷”,说明它能够反映现实。
【答案】D
【解析】(3)材料二的观点是“二次元世界中固然存在虚幻,但也不能否定其对于现实
的指涉能力”;二次元具有“混合现实”的特征。
A项,弹幕内外的“共时”不属于二次元的含义范围,不能作为论据。
B项,写的是二次元中的“丧”文化,与材料二的内容无关。
C项,“二次元世界与现实世界是无法调和的二元对立世界”错,材料二说二次元具有“混合现实”的特征。
D项,二次元具有较强的社会隐喻功能,证明的恰恰是二次元能够反映现实,属于材
料二的观点,能作为论据。
故选D。
【答案】(4)①论证层层深入,分析透彻。
(先举例说明二次元可以反映现实,接着
论述二次元本体的“混合现实”特征,最后再论述二次元受众在消费中重新认识自我、
重新建构文本)②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对比法等。
【解析】(4)先看论证结构,材料二第一段先以《桃太郎海之神兵》《我是江小白》等
为例,指出“可见,二次元世界中固然存在虚幻,但也不能否定其对于现实的指涉能力”,说明二次元可以反映现实;接着论述“毫无疑问,与其个别讨论二次元内容所具
有的现实抑或虚幻属性,不如以‘混合现实’的方式去定义二次元的本体更为恰当”,说
明二次元本体的“混合现实”特征;最后再论述二次元受众在消费中重新认识自我、重
新建构文本。
由此可见论证层层深入,分析透彻。
再看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如“以《我是江小白》为代表的系列现代城市动画作品,
不但以初入职场青年人的困惑与成长为主题,甚至通过美术的方式精确再现了重庆的
城市风貌”,论证二次元可以反映现实;有对比论证,如“二次元文化符号本身的表现
方式与内容中多出现的魔幻、科幻等元素很容易让研究者误认为二次元文化在本质上
即是‘虚幻’的,是不能反映现实的文本”“二次元世界中固然存在虚幻,但也不能否定其
对于现实的指涉能力”,论证二次元具有“混合现实”的特点。
可见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
方法。
【答案】(5)①注重对青年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
②鼓励青年创作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二次元”作品。
③帮助青年学生正确理解“二次元”文化。
④营造积极正向的“二次元”网络文化环境。
【解析】(5)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规定的作答角度“引导青年群体正确对待”,不要
偏离。
结合材料三“但同时,其中的一些不良思想也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挑战。
我们应
注重对青年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逐步使青年‘二次元’群体充分认识、理解以及主动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可概括出“注重对青年进行
主流价值观教育”;结合“鼓励青年群体在‘二次元’文化作品的创作中,尝试融入中国传
统文化元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之相结合,不断丰富‘二次元’文化的内涵……创作
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二次元文化作品”,可概括出“鼓励青年创作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二
次元’作品”;结合“学校和家长要帮助青年学生理解二次元文化,对二次元文化中侵蚀
心理健康的成分予以摈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校园文化建设”,可概括出“帮
助青年学生正确理解‘二次元’文化”;结合“社会也要重视新兴文化,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加强网络环境建设,营造积极正向的‘二次元’网络文化环境,在网络中弘扬和传递正能量”,可概括出“营造积极正向的‘二次元’网络文化环境”。
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0.(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 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10.(2)给这段文字中画线的词语注音。
①天籁()②沉醉()
【答案】(1)①棉, 绵, ②辩, 辨
【解析】(1)①“棉羊”应写作“绵羊”,②“辩清”应写作“辨清”。
【答案】(2)①tiān lài, ②chén zuì
【解析】(2)①“天籁”应读作“tiān lài”,②“沉醉”应读作“chén zuì”。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1.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
A. 艺术
B. 书籍
C. 书法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填出,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被称为“是一个南北名园的综合”(陈从周语)。
B.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C.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D. “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吗?”
【答案】A
【解析】B项,“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与“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黄梅戏”后面应该用逗号。
C项,该句是陈述语气,不是问句,故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应改为句号。
D项,说话者在中间时,说话者后的冒号改为逗号。
故选A。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0篇,故又名《诗三百》。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用来记载事物,并通过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D. 科普文学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文学作品,有科学幻想小说、科学小品、科学童话和科学诗等多种体裁,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想象力。
【答案】B
【解析】B项,“300篇”错误,应是“305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文中有详有略地描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情况,体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热情地赞颂了木兰替父从军、英勇战斗、不慕荣利的精神品质。
D.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诗人、作家,代表作《东方》获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
【答案】C
【解析】C项,“这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中的“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说法
错误,应该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5.(1)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2)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3)万籁此都寂,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4)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5.(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6)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5.(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涯若比邻
【解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此题要注意“涯”“蒸”“磬”“贱”等字词的书写。
【答案】(2)气蒸云梦泽
【解析】略
【答案】(3)但余钟磬音。
【解析】略
【答案】(4)黄发垂髫
【解析】略
【答案】(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略
【答案】(6)浮云游子意
【解析】略
【答案】(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解析】略
6.(1)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
6.(2)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答案】(1)红军不怕远征难
【解析】(1)根据“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可推知答案,注意“征”的正确书写。
【答案】(2)万水千山只等闲
【解析】(2)根据“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可推知答案,注意“等”“闲”的正确书写。
7.请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填人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_______________——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答案】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解析】首先应明白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
该句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
再对照题干所给的名人中他们所表现出的意志对号入座。
根据日常积累,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8.
(1)给画线号的词语注音。
①慨然()
②绽放()
8.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答案】(1)kǎi rán, zhàn fàng
【解析】略
【答案】(2)①愚顿, 愚钝, ②浩藐, 浩渺
【解析】略
9.(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9.(3)崔颢的《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岁月易逝之感慨。
9.(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解析】(1)根据“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顾”“薇”的正确书写。
【答案】(2)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解析】(2)根据“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唯”“晖”的正确
书写。
【答案】(3)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解析】(3)根据“表达对岁月易逝之感慨”可推知答案,注意“鹤”“载”“悠”的正确书写。
【答案】(4)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解析】(4)根据“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可推知答案。
注意“萋”“鹦”“鹉”的正确书写。
【答案】(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解析】(5)根据“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可推知答案。
注意“漠”“孤”的正确书写。
【答案】(6)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解析】(6)根据“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可推知答案。
注意“蓬”“塞”
的正确书写。
【答案】(7)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解析】(7)根据“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可推知答案。
注意“镜”“结”
的正确书写。
【答案】(8)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解析】(8)根据“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可推知答案。
注意“怜”“舟”的正确书写。
【答案】(9)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9)根据“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可推知答案。
注意“渐”“欲”的正确
书写。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0.(1)作者追忆了哪三件童年趣事?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10.(2)本文第(1)到第(3)段采用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10.(3)第(4)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10.(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3)段划横线句子的理解。
我睁眼痴痴地想上一想,四周漆黑,万籁俱静,我犹如孤岛。
【答案】①我穿鞋,总是鞋头先破。
②我穿裤子,也总是裤兜先破。
③有一段日子,我特痴迷于挖灶台和造小房子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
阅读全文,作者在第五至七段,回忆了自己童年
时穿鞋,总是鞋头先破。
第八至十一段,写童年时孩子们总爱在裤口袋里装各种各样
心爱的东西,所以穿裤子,也总是裤兜先破。
第十二至十六段,主要写童年时有一段
日子,我特痴迷于挖灶台和造小房子。
【答案】倒叙,①奠定感情基调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记叙顺序的判断与作用分析。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与插叙。
文章第一至三段,主要写“有时半夜睡醒,我会突然想起从前的一些小光阴”,从而引
出下文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在记叙的顺序上属于倒叙。
先交代事情的结果,再从头说起,倒叙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在文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又以“这世上,最
让人惆怅的事莫过于”“我知道,回不去了。
我的村庄之于我,是陌生的了”为全文奠下
了思念、惆怅的情感基调。
【答案】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童年的怀念,引起下文的童年往事。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
阅读第四段,“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是对前三段的总结,指出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变了;“还是趁我尚有记忆的时候,让我
在记忆里打捞一把吧,以慰相思”表述只有回忆能一解内心的惆怅,从而引出下文的回
忆。
很明显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作孤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无奈、孤寂、惆怅。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
细读句子,作者将自己比作是“孤岛”,结合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因为童年美好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所以这一形象的比喻,是为了突出我此时内心的惆怅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