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D 无损检测晶体材料残余应力实验过程问题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10期教育教学2
SCIENCE FANS XRD 无损检测晶体材料残余应力实验过程问题浅析
张法辰,侯丽影,易法军,邓…………亚…,刘佳佳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 要】采用X 射线衍射(XRD,X-ray diffraction)原理无损测量多晶体材料中残余应力,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独立
完成科学实验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弄清楚了出现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X 射线;衍射;晶体材料;残余应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072-02为加深对物理定律的理解,提高科学实验素养,利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精密仪器进行晶体材料残余应力的检测。

首先初步了解测试原理,此过程涉及高中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知识;然后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仪器操作,测试铝合金表面的残余应力,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释的现象,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弄清楚出现问题的原因。

1 XRD法检测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
X 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X 射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短(约在0.001~100纳米)。

在实验中,主要用X 射线管产生X 射线,就是在高真空管内高速行进成束的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钨、钼等)时与原子核或内层电子相互作用而产生X 射线。

测晶体是利用X 射线的衍射。

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该现象称为波的衍射。

波在传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够绕过障碍物的边缘,在障碍物的阴影区内继续传播的现象叫波的衍射。

衍射的现象显著与否,是和障碍物的大小与波长之比有关的,当障碍物的宽度远大于波长的时候衍射的现象不明显;若障碍物的宽度和波长差不多的时候,衍射现象就比较明显;当障碍物的宽度小于波长的时候,衍射的现象就会更加的明显。

也就是说在通过同一种障碍物时,波长越短衍射现象会越明显。

晶体晶格尺寸与X 射线波长相当,因此以造成X 射线衍射。

布拉格方程是反映X 射线波长、晶面间距d 和衍射角2θ关系的基本方程。

实验中,射线管发出的X 射线波长是已知的,通过测定衍射角2θ,就可以得到晶面间距d 。

再利用材料的弹性特征参数来确定应力。

其基本思想是:拉应力增加时,该方向晶格增大;测量不同倾角ψ(衍射晶面法线与试样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下的衍射角;衍射角2θ可以转换成晶格间距和应变;将2θ和sin2ψ的关系绘制成图;分析该曲线,计算应力。

2 残余应力分析仪
本实验选用加拿大Proto公司的龙门式L-XRD应力分析仪对试样进行应力检测,如图1所示。

它满足最新的欧盟标准EN15305-2008和美国标准ASTM…E915-10,采用完整应力方程和椭圆拟合方法,对于每点应力测量能同时给出正应力和剪应力值。

该仪器速度快、精度高、有独立模块式的一系列测角仪系统可供选择,可用于高温合金、钛合金、
陶瓷等的应力测量。

图1 L-XRD应力衍射仪
X 射线衍射仪主要包括四大部分:X 射线源、样品系
统、检测器、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

①X 射线源:
X 射线源是利用加速电子束轰击金属靶,从而产生X 射线。

产生的X 射线具有靶中元素相对应的特定波长,称为特征X 射线。

如铜靶对应的X 射线波长为0.154056…nm。

…②样品系统:样品须是单晶、粉末、多晶或微晶的固体块。

由于X 射线的穿透深度极浅,它只能在表层深度30…μm左右的范围测量,所以对试件表面要求十分严格。

其中,对于铝及铝合金表面残余应力的XRD法要求:式样表面必须无污垢、油膜、附加应力层和厚氧化层等。

表面粗糙度Ra 的最大允许值不大于10…um。

当不满足这些要求时,必须对表面进行清理和电解抛光。

③检测器:检测器用于检测衍射强度或衍射方向,…然后通过仪器记录系统得到衍射图谱数据。

测角仪是为了使光源、试样、探测器满足一定的几何衍
射条件。

④衍射图的处理分析系统:
X 射线衍射仪一般都有衍射图处理分析软件的计算机系统。

3 多晶材料的残余应力测试
采用对铝合金6061-T6板材进行残余应力检测。

首先为满足该仪器对铝合金应力检测的要求,采用体式显微镜测量了铝合金6061-T6板材的表面粗糙度,随机选取10个区域进行粗糙度检测,最终测得其值大约在9.2146…μm,满足国家标准GB/T…7704-2008的要求。

因此,在该实验过程中,不对该试样进行电解抛光处理。

随后对该试样进行应力检测。

具体步骤包括:启动系统,系统初始化,高压和X
射线管预热,聚焦系统,设置靶材、调衍射角、添加背底,应力检测。

采用C r 靶K α射线,管电流25…mA,管电压20…kV ,焦斑
尺寸为0.53…mm 2。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启动系统;②系统初始化;③高压和X 射线管预热;④聚焦系统;⑤单曝光,采集衍射峰,设置靶材、调衍射角、添加背底。

⑥应力检测-11.2±1.4…MPa。

测试结果为该材料在测试点的平均残余应力为正应力-58.6±3.2…MPa,剪切应力-11.2±1.4…MPa。

说明材料表面在该处存在轻微的压应力。

图2为2和sin2ψ的关系曲线,
图3为左右探测器的典型衍射峰。

图2 2和sin2ψ
的关系曲线
图3 左右探测器的典型衍射峰
4 残余应力测试过程中问题探讨
4.1 为什么K 线比K 波长短而强度低?
原子中的电子分布在以原子核为中心的若干轨道上,
光谱学中依次称为K 、L 、M 、N 、…壳层。

K 层电子离原子核最近,能量最低,其余L 、M 、N 、…层中的电子,能量依次递
增,从而构成一系列能级。

在正常情况下,电子总是先占满
能量最低的壳层,如K 、L 层等,
如图4所示。

图4 原子壳层模型示意图
当高能电子撞击到阳极靶上时,若X 射线管的管电压
超过某一临界值U k 时,
U k 这个高压电场会使电子有足够的能量将阳极靶物质原子中的K 层电子撞击出来。

于是,在K 层中就形成了一个空位,该过程称为激发,而U k 称为K 系激发电压。

依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具有处于最低能级的
趋势,故当K 层中有空位出现时,L 、M 、N 、…层中的电子就
会跃入此空位,同时将它们多余的能量以X 射线光子的形式放出来。

由于不同壳层的主量子数不同,电子的能量不同,跃迁时释放出的能量就不同,发出X 射线光子的波长就不同。

当L 层电子跃入K 层空位时发出的X 射线称为K α谱
线;
M 层电子跃入K 层空位时发出的X 射线称为K β谱线;N 层电子跃入K 层空位时发出的X 射线称为K γ谱线……这样K α、K β、K γ……谱线,共同构成K 系特征X 射线。

同样地,当L 、M 、…层电子被激发时,就会构成L 系
(L α、L β)、M 系(M α)系标识X 射线。

而K 系、L 系、M 系、…标识X 射线又共同构成此原子的标识X 射线谱。

由于K 层和M 层上电子的能量差比K 层和L 层上电子的能量差大,因而电子从M 层跃迁到K 层时所产生的K 线的波长较之电子由L 层跃迁到K 层时所产生的K 线的波长短。

K 线的强度只有K 的五分之一,是因为电子由L 层跃迁到K 层的几率比由M 层跃迁到K 层的几率大5倍的缘故,使产生的K 线的光子数目小5倍左右,而光子数目正比于X 射线强度。

4.2 为什么实验过程中需要扣除背底?
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各种不同的和复杂的过程。

如图5所示,就其能量转换而言,一束X 射线通过物质时,可分为散射、吸收和热效应三部分。

图5 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示意图
衍射峰的背底就是一些与测量所用的布拉格衍射无
关的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康普顿散射、漫散射和荧光辐射等,这些因素都受吸收的影响,有的强度还随sin/值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扣除背底是提高定峰和应力测量准确性的必要步骤之一。

在操作步骤中有一步,先调衍射角,若获得的图像中衍射角不合适,则通过对管电压、管电流以及探测器角度等进行调节,需要让衍射峰全部显示。

然后添加背底,使用轻元素的玻璃片进行照射,若衍射峰背底与玻璃片背底相差太大,则更改玻璃片背底的电压和电流,使之与调衍射角时的背底匹配。

处理时,将试样衍射数据减去玻璃片背底,则得到所需衍射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