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五中学2018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信阳市第五中学2018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
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两个线圈套在同一个铁芯上,线圈的绕向如图甲所示,左线圈连着正方形线框abcd,线框所在区域存在变化的磁场,取垂直纸面向里为正,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不计线框以外的感生电场,右侧线圈连接一定值电阻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ab边中电流方向由a→b,e点电势高于f点
B.设t1、t3时刻ab边中电流大小分别为i1、i3,则有i1<i3,e点与f点电势相等
C.t2~t4时间内通过ab边电量为0,定值电阻R中无电流
D.t5时刻ab边中电流方向由a→b,f点电势高于e点
参考答案:
B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分析】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时刻ab边中的电流方向;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欧姆
定律分析判断、时刻感应电流大小;结合楞次定律判断副线圈e、f两点的电势高低;
【解答】解:A、时刻磁场方向向里且均匀增加,根据楞次定律,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ab边中电流方向由a→b,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正方形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是恒定值,原线圈中电流值恒定,副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动势,e点电势等于f点电势,故A错误;
B、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 =n S,时刻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小于时
刻的磁感应强度变化率,<,根据欧姆定律i=,知<,故B正确;
C、~时间内磁感应强度均匀变化,磁通量均匀变化,有恒定感应电流通过ab,通过ab边的电量不为0,副线圈磁通量不变,定值电阻中无电流,故C错误;
D、时刻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场变小,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得感应电流逆时针,ab边中电流方向a→b,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增大,感应电流大小变大,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上正下负,因此e点电势高于f 点,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参考答案:
C
略
3. 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将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带电小球沿与竖直方向成θ角斜向下做直线运动。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带电小球的电势能ε和机械能W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θ<90︒且sinθ=qE/mg,则ε、W一定不变
B.若45︒<θ<90︒且tanθ=qE/mg,则ε一定减小、W一定增加
C.若0<θ<45︒且tanθ=qE/mg,则ε一定减小、W一定增加
D.若0<θ<45︒且tanθ=qE/mg,则ε可能减小、W可能增加
参考答案:
ABD
4. 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AO以45°的入射角从某种介质射向空气时,光路如图所示。
关于这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该介质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一定大于45°
B.该介质对b光的折射率一定小于
C.用a光和b光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若实验条件相同,则b光
在屏上形成的明条纹的间距较小
D.a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于b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参考答案:
B
5. (单选)如图所示,一根跨越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各有一杂技演员(可视为质点),a站于地面,b从图示的位置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运动过程中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当演员b摆至最低点时,a刚好对地面无压力,则演员a质量与演员b质量之比为
A.1:1
B. 2:1
C.3:1
D.4:1
参考答案: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D4 E3
【答案解析】B解析:b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mgL(1-cos60°)=①
在最低点有:Tb-mbg=m②联立①②得:Tb=2mbg当a刚好对地面无压力时,有:Ta=mag Ta=Tb,所以,ma:
mb=2:1,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思路点拨】b向下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在最低点绳子拉力与重力之差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得出绳对b的拉力,a刚好对地面无压力,可得绳子对a的拉力,根据拉力相等,可得两者质量关系.根据物体的运动规律选择正确规律求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同时正确受力分析是解题的前提.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选取了A、B、C三个计数点,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
现用刻度尺量得AB=3.90cm,AC=10.20cm,则纸带经过B、C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参考答案:
7. (选修3—3)(3分)把熔化的蜂蜡薄薄地涂在玻璃片和云母片上。
用一烧热的针尖接触蜂蜡层的背面,结果在玻璃和云母上的蜂蜡分别熔化成甲、乙两种形状,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在导热性能上玻璃各向同性,云母各向异性。
………(3分)
8.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6 m处的质点A,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48 m/s。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________ s,质点B第一次处于波峰;
②写出从图示时刻起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 cm。
参考答案:
①0.5②
①B点离x=0处波峰的距离为△x=24m,
当图示时刻x=0处波峰传到质点B第一次处于波峰,
则经过时间为
②波的周期为,
图示时刻,A点经过平衡向下运动,
则从图示时刻起质点A的振动方程为
9. 如图a所示,倾角为45°、高为h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球从高为H
(2h>H>h)的某处自由下落,与斜面碰撞(无能量损失)后做平抛运动。
若小球做平抛运动后能直接落到水平地面上,自由下落的起始点距斜面左端的水平距离x应满足的条件是(用符号表示);若测得x=1m时,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s最大,且水平射程的平方s2与x关系如图b所示,则斜面的高h应为 m。
参考答案:
h>x>h-H,4
10. 某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甲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
乙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乙所示。
(长度单位:cm)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m/s;
②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参考答案:
①1.5 (3分)②1.2(
11. (5分)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他只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段轨迹,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则该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
参考答案:
解析:从点开始,物体沿竖直方向依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则由公差公式计算出,再根据水平方向的位移
,解得。
12. 某半导体激光器发射频率为1014HZ的激光,激光器的功率为5.0×10-3W。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该激光器每秒发出的光子数为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7.54x1016
13. 汽车的速度计显示的是的大小。
(填“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瞬时速度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
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0.496(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CD.(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天平.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解:(1)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说明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将第一段位移舍掉,设1、2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x1,则第6、7之间的距离为x6,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即逐差法可以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将数据带入得:
a=0.496m/s2.
由于取舍的位移不一样,因此在答案在:0.495~0.497m/s2范围内.
(2)①设托盘和砝码质量为m3,滑块的质量m2 ,摩擦因数为μ,则摩擦力为
f=m2gμ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3g﹣m2gμ=(m3+m2)a,由此可知出根据逐差法求出的加速度之外,还需要测量托盘和砝码质量为m3,滑块的质量m2 ,故ABE错误,CD正确.
故选CD.
②根据①问分析可知在测量质量的时候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天平.
故答案为:天平.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 3g﹣m2gμ=(m3+m2)a,故解得:
μ=.
由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的过程中,即考虑了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没有考虑细线和滑轮以及空气阻力等,故导致摩擦因数的测量会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A.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 V、内电阻约为1.0)
B.电压表V (0-15 V)
C.电流表A(0-0.6A、内阻约为0.1)
D.电流表G(满偏电流3 mA、内阻Rg=10)
E.滑动变阻器R1(0—10、10 A)
F.滑动变阻器R2(0—100、1A)
G.定值电阻R3= 990
H.开关、导线若干
①为了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填
“R1”或“R2”);
②请在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上所选用器材的符号:
③如图所示为某一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方案绘出的图线I1-I2(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质量为4 kg的雪橇在倾角θ=37o的斜坡上向下滑动,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未知.今测得雪橇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且AB是曲线最左端那一点的切线,B点的坐标为(4,15),CD线是曲线的渐近线.试问:
(1)物体开始时做什么运动?最后做什么运动?
(2)当v0=5m/s和v1=10 m/s时,物体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空气阻力系数k及雪橇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各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物体开始时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
最后作匀速直线运动。
31.1(2分)
(2)
,. 31.2(4分)
(3)
开始加速时:┅①, 31.3(2分)
最后匀速时:┅②. 31.4(2分)
由上面二式,得
,
31.5(1分)
由②式,得
17. 如图,一个倾角θ=30°的光滑直角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顶端连有一轻质光滑定滑轮。
质量为m的A物体置于地面,上端与劲度系数为k的竖直轻弹簧相连。
一条轻质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斜面上质量为m的B物体相连,另一端与弹簧上端连接。
调整
细线和A、B物体的位置,使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且细绳自然伸直并与三角斜劈的两个面平行。
现将B物体由静止释放,已知B物体恰好能使A物体刚要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
求:
(1)B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最大距离x;
(2)B物体下滑到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3)若将B物体换成质量为2m的C物体,C物体由上述初始位置静止释放,当A物体刚好要离开地面时,C物体的速度大小v。
参考答案:
(1) (2) 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3) 解析: (1)当A物体刚要离开地面但不上升时,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设B物体沿斜面下滑x,则弹簧伸长为x。
对A物体有
解得
(2)当A物体刚要离开地面时,A与地面间作用力为0。
对A物体:由平衡条件得
设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对B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3)A物体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ΔE,对B物体下滑的过程,由能量守恒
定律有:
对C物体下滑的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18. 如图所示,在xOy所在坐标系中ABCD区域内,存在着两个场强均为E的匀强电场Ⅰ和Ⅱ,电场Ⅰ方向水平向右,电场Ⅱ方向竖直向上,两电场区域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边界分别与x轴和+y轴相重合,已知带电粒子的电量q(q>0),不计重力的影响.
(1)若粒子从AB中点F由静止释放,求粒子离开电场时的位置坐标;
(2)若粒子在AB线上不同位置释放,求粒子离开电场时动能与释放点纵坐标y之间的关系;
(3)若粒子在AB中垂线上不同位置释放(电场Ⅰ区域内),试求粒子离开电场时动能与释放点横坐标绝对值x的关系.
参考答案:
解:(1)若粒子从F点释放,在电场Ⅰ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离开电场Ⅰ的速度为v,
则,
粒子在电场Ⅱ中做类平抛运动,假设从CD边离开,
L=vt,d=,a=,
解得d=.假设正确,因此离开电场时的坐标为(L,)
(2)粒子在AB线上不同位置释放,在电场Ⅰ中获得速度均相同,进入电场Ⅱ中如若从
CD边射出,由于穿出时间相同,侧向位移也均为d=;
若从GD边射出由于穿出时间不同,侧向位移也不相同,因为分两种情形讨论:
若释放点纵坐标在范围内,粒子从CD边射出,获得动能相同,.
若释放点纵坐标在范围内,粒子从GD边射出,Ek=qEL+qE(L﹣y)=qE(2L﹣y).(3)粒子在AB中垂线上不同位置释放在电场Ⅰ中获得的速度不相同,设粒子释放点横坐标为x,则
,
粒子离开电场Ⅱ可能是从CD边射出也可能从GD边射出
若粒子刚好从D点射出,则L=vt,,x=,
因此粒子横坐标在﹣l到范围内,粒子均从CD边射出,离开电场时侧向位移为
,解得,
离开电场时动能为.
横坐标在到O范围内,粒子均从GD边射出,离开电场时的动能
.
答:(1)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坐标为(L,)
(2)若释放点纵坐标在范围内,动能为;若释放点纵坐标在
范围内,动能为qE(2L﹣y)Ek=qEL+qE(L﹣y)=qE(2L﹣y).
(3)粒子横坐标在﹣l到范围内,离开电场时动能为;横坐标在到O 范围内,离开电场时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