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海淀外国语物理高一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北京海淀外国语物理高一上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此物体()
A.在0~2s内做匀加速运动
B.在2s末的速度为2m/s
C.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t=时速度最大
D.在4s
2、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原地拍球,球从1.5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1m处被接住.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2.5m,2.5m B.2.5m,0.5m C.1.5m,1m D.1.5m,0.5m
3、如图所示,人站在自动扶梯上随扶梯一起向上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弹力、摩擦力
B.人所受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C.人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D.人所受的合力沿扶梯向上
4、下列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可看作质点的是
A.武术B.击剑C.自由体操D.马拉松赛跑
5、如图所示,一物块受一恒力F作用,现要使该物块沿直线AB运动,应该再加上另一个力的作用,则加上去的这个力的最小值为()
A.FcosθB.FsinθC.FtanθD.Fcotθ
6、下列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A.平均速度B.加速度C.路程D.位移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2:3
C.在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4:9
D.在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8、有几位同学为了测试某款汽车的性能,记录了该汽车沿平直公路从零时刻开始启动、匀速行驶和制动三个过程速度的变化情况如表,若汽车启动和制动可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速度(m/s) 0 10.0 20.0 28.0 28.0 28.0 28.0 18.0 0
A.汽车加速到5.6s末才开始匀速运动
B.加速阶段位移为78.4m
C.前8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45.6m
D.制动过程加速度大小一定为a=9m/s2
9、一辆汽车正在以v=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0=33 m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司机采取了一系列动作。

整个过程中汽车的运动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
B .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
C .若狗正以v ′=4m/s 的速度与汽车同向奔跑,则不能摆脱被撞的噩运
D .汽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48.4 m
10、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也一定越大
B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C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 .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二、实验题
11、(4分)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 轴,纵轴为y 轴,最小刻度表示1mm )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

将橡皮筋的一端Q 固定在y 轴上的B 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 位于y 轴上的A 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 端沿y 轴从A 点拉至坐标原点O ,此时拉力F 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

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 的大小为__________N 。

(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 端回到A 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 端拉至O 点。

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1 4.2N F =和2 5.6N F =。

①用5mm 长度的线段表示1N 的力,以O 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12F F 、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 合________。

②F 合的大小为________N ,F 合与拉力F 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_。

若F 合与拉力F 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2、(10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钢球沿斜槽轨道PQ 滑下后从O 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 上。

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

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

(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__________
A.斜槽轨道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水平
C.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
D.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
(2)为定量研究,建立以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轴的坐标系.如图乙所示,在轨迹上取A、B、C三点,AB和BC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x,测得AB和BC的竖直间距分别是y1和y2,则可求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己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9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14、(14分)如图所示,小孔同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地到达D地,共用16分钟,A、C、D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求:
(1)从A地到D地的位移大小及路程.
(2)从A地到D地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5、(13分)一物块从高45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求:
(1)物块在下落过程中第2s内的位移大小;
(2)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
(3)物体落地前最后一秒内的位移大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B
【解题分析】
A. 由图可知0~2s内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 a t-图线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2s内速度变化量为:
1
v∆=⨯⨯=
22m/s2m/s
2
由于初速度为零,故2s末物体的速度为2m/s,故B正确;
C. 在2~4s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内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减小,但速度仍在增加,可知5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故D错误.
D. 在45s
2、B
【解题分析】
路程是球运动轨迹的长度,应为2.5m,位移大小指的是初、末位置的之间的线段长度为0.5m,B选项正确。

思路分析:从路程和位移的概念出发即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

3、B
【解题分析】
人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对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支持力N,假设有静摩擦力f,设为向右,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mg,f=0,即人不受摩擦力,故B正确,ACD错误.
4、D
【解题分析】
A、武术表演时,表演者自身尺寸不能忽略,否则没有欣赏价值,故A错误.
B、击剑表演时,自身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看做质点,故B错误;
C、自由体操运动员表演时,看的就是运动员的动作,所以不可以看做质点,故C错误;
D 、马拉松比赛时,由于长路程,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故D 正确.
故选D
5、B
【解题分析】
要使物块沿AB 方向运动,恒力F 与另一个力的合力必沿AB 方向,当另一个力与AB 方向垂直时为最小,故F′=Fsinθ,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6、AB
【解题分析】
位移、平均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时间是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选D.
7、ACD
【解题分析】
A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竖直向下且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
BC .由位移公式212
x at =,加速度a=g 不变,得到物体在前1s 内、前2s 内、前3s 内的位移之比为1:4:9,则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1.故B 错误,C 正确.
D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 =gt 可得第1s 末、第2s 末、第3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故D 正确.
8、ABC
【解题分析】
A .汽车加速时的加速度
21005m/s 20
v a t -===- 加速的末速度为 v=28m/s ,由v=at 得 t =5.6s ,即汽车加速到5.6s 末才开始匀速运动,故A 正确.
B .加速阶段位移为
28 5.6m 78.4m 22
v x t ==⨯= 故B 正确.
C .前8s 匀速运动的位移
x ′=vt ′=28×(8-5.6)m=67.2m
则前8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x 总=x +x ′=145.6m
故C 正确.
D .制动过程的末速度为0,速度从18.0m/s 减至0所用时间不一定是2s ,所以加速度大小不一定为9m/s 2,故D 错误. 9、BC
【解题分析】
A .由图乙得0~0.5s 内车速不变,0.5~4.5s 车速随时间均匀减小;0~4.5s 内速度始终为正值,即0~4.5s 内始终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则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正方向的匀减速运动,故A 项错误;
B .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22020m/s 5m/s 4.50.5
v a t ∆-===-∆- 所以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故B 项正确;
C .当客车由20m/s 减速到4m/s ,所需时间
1420s 3.2s 5
v v t a --==-'= 这段时间内车前进的距离 101204200.5 3.2m 48.4m 22v v x vt t ++=+
=⨯+⨯=' 此时间内狗前进的距离
()201()40.5 3.2m 14.8m x v t t =+=⨯+='
因为
20114.833m 47.8m x x x +=+=<
所以狗将被撞上,故C 项正确;
D .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则汽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1200.5204m 50m 2
x =⨯+⨯⨯= 故D 项错误;
故选BC 。

【题目点拨】
避碰类问题要分析速度相等时的位置关系,确认此时是否发生碰撞来判断碰撞能否避免。

10、CD
【解题分析】
A .加速度由物体所受的合力和物体的质量共同决定,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故A 错误;
B .加速度为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一定为零,故B 错误;
C .加速度∆=∆v a t
,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故C 正确; D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故D 正确;
故选CD 。

二、实验题
11、4.0 见解析 4.0 0.05
【解题分析】
(1)[1]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2N ,由图可知F 的大小为4.0N ;
(2)①[2]取5mm 的长度对应的力的大小为1N ,则1F 、2F 的大小如图所示,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做出它们的合力如图:
②[3]由图可知:
F 合=4.0N
[4]从F 合的顶点向x 轴和y 轴分别作垂线,顶点的横坐标对应长度为1mm ,顶点的纵坐标长度为20mm ,则可得出F 合与拉力F 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1tan 0.0520
θ== 12、BD 21
g x
y y - 【解题分析】 (1)[1].ABD.为了能画出平抛运动轨迹,首先保证小球做的是平抛运动,所以斜槽轨道不一定要光滑,但必须是水平的.同时要让小球总是从同一位置释放,这样才能找到同一运动轨迹上的几个点;故A 错误,BD 正确;
C.档板只要能记录下小球下落在不同高度时的不同的位置即可,不需要等间距变化;故C 错误;
(2)[2].由于两段水平距离相等,故时间相等,根据y 2-y 1=gt 2可知:
21y y t g
-= 则初速度为:
21
g v x y y x t ==-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 m/s 2 (2)t=1s
【解题分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 0+at 得:
a= ;
(2)根据v=v 0+at ,刹车所用的时间,t=5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x=v 0t+at 2得:
9=10t −t 2
解得:t=1s 或者t=9s>t 0(不合实际,舍去)
答:(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2m/s 2;
(2)刹车后前进9m 所用的时间为1s.
【题目点拨】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
(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出刹车所用的时间,再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后前进9m 所用的时间,舍去不合理的值.
14、(1)A 到C 的位移1000m ;路程:2200m ; (2)A 到D 的平均速度:1.88m/s ;平均速率:2.29m/s
【解题分析】
(1)从A 点出发,向北行驶了600m ,到达B 点,又向东行驶了800m 到达C 点,最后C 到D800m ,则路程 s=600m+800m+800m=2200m .
位移的大小 22600800++800m =1800m
方向由A→D .
(2)从A 地到D 地的平均速度
1800m/s=1.88m/s 1660
x v t ==⨯ ; 平均速率 2200m/s 2.29m/s 1660s v t =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平均速度是位移除以时间,平均速率
是路程除以时间.
15、 (1)15m(2)3s(3)25m
【解题分析】
(1)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在下落过程中第2s内的位移为:
(2)设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t
根据
解得:
(3)物体落地前最后一秒内的位移大小
故本题答案是:(1)15m(2)3s(3)25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