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企业氯气安全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化品企业氯气安全管理规定
一、氯气安全常识
1、氯气的性质
名称:氯;氯气
分子式:Cl2
分子量:70.91
沸点:-34.6℃
相对密度(水=1): 1.47 相对密度(空气=1): 2.48
外观与性状: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溶解性: 易溶于水、碱液
燃烧性:助燃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

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醇类、乙醚、氢。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属剧毒类[LC50:293ppm 1小时(大鼠吸入)]。

接触限值:中国MAC:1mg/m3
腐蚀性:干燥的氯气对铁质设备无腐蚀;但遇水能够形成盐酸从而具有
很强的腐蚀性。

必须防止氯气发生倒吸,尤其不得吸入氯气钢瓶内。

2、健康危害:
对眼、呼吸系统粘膜有刺激作用。

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心跳骤停。

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粘膜刺激症状:眼红、流泪、咳嗽,肺部无特殊所见;
中度者出现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表现,病人胸痛,头痛、恶心、较重干咳、
呼吸及脉搏增快,可有轻度紫绀等;重度者出现肺水肿,可发生昏迷和休克。

有时发生喉头痉挛和水肿。

造成窒息。

还可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发生呼吸骤
停死亡。

慢性中毒: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
水肿;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3、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
逃生时,建议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
卫生习惯。

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4、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按
酸灼伤处理。

5、泄漏处置:
(1)氯气泄漏时,现场人员应立即组织抢修,撤离无关人员,抢救中毒者。

抢修、救护人员必须佩带有效防护面具。

(2)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

(3)非大量泄露:
<1>使用氯气岗位应备有相应的防毒面具;若发生泄露事故而又来不及寻找防毒面具时,可用很稀的碱水或清水浸湿口罩或毛巾掩住口鼻;尽可能选择上
风向采取应急措施。

<2>可以转动氯气钢瓶使泄露部位处于氯气的气态空间
<3>瓶阀泄露时,用六角螺帽拧紧;易熔塞处泄露时,用竹签、木塞进行堵漏;通氯管道泄露时,及时关闭钢瓶阀并检修。

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
片的铁箍箍紧。

凡泄漏钢瓶应尽快使用完毕,返回生产厂。

(4)大量泄露时
<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

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泄漏的氯气;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

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推入事故应急池中,并打开碱管阀门通入碱液。

漏气钢瓶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2>采取应急措施时,不要直接接触液态和气态氯,避免泄漏的氯与禁乙炔、乙醚、氨等物质接触。

<3>在运输途中钢瓶泄漏又无法处理时,应将载氯瓶车辆开到无人的偏僻处,使氯气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6、灭火方法:
氯气不燃。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7、防护用品
<1>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定期更换。

<2>生产、使用、贮存岗位必须配备两套以上的隔离式面具,操作人员必须每人配备一套过滤式面具,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3>生产、使用、贮存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药品,吸氯者应迅速撤离现场,严重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二、储存注意事项
1、氯气不燃有毒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或专门的储存区域内。

温度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易燃、可燃物,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不可混储混运。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搬运
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2、钢瓶禁止露天存放,也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存放
3、空瓶和充装后的重瓶必须分开放置,禁止混放。

4、重瓶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5、重瓶应横向卧放,防止滚动,并留出吊运间距和通道。

三、运输安全
1、钢瓶装卸、搬运时,必须戴好瓶帽、防震圈,严禁撞击。

2、钢瓶装卸时,应采取起重机械,起重量应大于瓶体重量的一倍,并挂钩牢固。

严禁使用叉车装卸。

3、夜间装卸时,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4、机动车辆运输钢瓶时,应严格遵守当地公安、交通部门规定的行车路线,不得在人口稠密区和有明火等场所停靠。

5、车辆驾驶室前方应悬挂规定的危险品标志旗帜。

6.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

7、车辆停车时应可靠制动,并留人值班看管。

8、高温季节应根据公安部门规定的时间运输。

9、车辆不符合安全要求或证件(运输证、驾驶证、押运证等)不齐全的,充装单位不得发货。

10、运输液氯钢瓶的车辆不准从隧道过江。

11、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

12、充装量为1000kg的钢瓶装运,只允许单层设置,并牢靠固定防止滚动。

13、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四、使用安全
1、氯属于Ⅱ级(高度危害)物质,直接接触氯气使用、贮存、运输等有关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2、氯气使用、贮存、运输车间(部门)负责人(含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并能正确指挥事故处理。

3、使用氯气的车间(作业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4、定期清除管道内的析出物,消除盐堵,确保通氯管道畅通。

5、用氯设备和管道处的连接垫料应选用石棉板、石棉橡胶板、氟塑料、浸石墨的石棉绳等,严禁使用橡胶垫。

6、反应设备中,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

7、氯气反应釜、缓冲罐、通氯管道等,必须装有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装置。

8、设备、管道检修时,必须切断物料来源和传动设备电源,然后泄压,放尽物料,进行气体或蒸汽彻底置换后,取样分析气体合格,方可操作。

操作时
应有专人监护。

需要动火时,必须事前办理动火手续。

9、液氯应符合GB5138--5139中规定的产品标准,纯度≥99.5%,含水≤
0.06
10、氯气总管中含氢≤0.4%。

氯气液化后尾气含氢应≤4%。

11、液氯的充装压力不得超过1.1MPa。

12、新装的通氯管道应将管内残留的流质、切割渣屑等物清除干净并试压
后方可投入使用;禁止用烃类和酒精清洗管道。

13、入库前应有产品合格证。

合格证必须注明:瓶号、容量、重量、充装
日期、充装人和复磅人姓名或代号。

14、瓶阀和易熔塞上紧后,螺扣外露不足三扣。

15、钢瓶与反应器之间应设置逆止阀和足够容积的缓冲罐,防止物料倒灌,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16、不得将钢瓶设置在楼梯、人行道口和通风系统吸气口等场所。

17、钢瓶的输出管道和反应釜的氯气通入管道,应设置两个以上截止阀门,定期检查,确保正常。

五、氯气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氯气安全操作规程,及时排除泄漏和设备隐患,保证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2、严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钢瓶。

可采用45℃以下的温水加热。

3、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钢瓶附近。

4、应有专用钢瓶开启扳手,不得挪作它用。

5、开启瓶阀要缓慢操作,关闭时亦不能用力过猛或强力关闭。

6、钢瓶出口端应设置针型阀调节氯流量,不允许使用瓶阀直接调节。

7、瓶内液氯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余压。

充装量为1000kg的钢瓶应保留
5kg以上的余氯。

8、瓶嘴无法开启时,不得强行开启;应请生产厂家来人处理或协调更换。

9、发现钢瓶有微量泄露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使用,并留标记更换瓶嘴或检修。

10、重瓶使用时,应卧式放置,并牢靠定位
11、更换钢瓶后,在开启瓶阀前,必须认真检查通氯阀门是否处于气相,
严禁使用液相阀;严防液相氯进入缓冲罐、管道。

开启瓶阀后,必须用氨水检
查瓶阀、管道、缓冲罐等处,确认无泄漏后方可离开现场。

12、作业结束后必须立即关闭瓶阀。

13、空瓶返回生产厂时,应保证安全附件齐全。

六、氯气安全管理
〈一〉安全检查
1、安全科每日例检
安全科管理人员每日到氯气平台进行检查,对钢瓶的装卸、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违规使用、操作、放置钢瓶的现象进行监督整改或处罚。

2、氯气使用部门巡回检查
(1)氯气使用部门在通氯过程中,及时、认真检查通氯压力;防止反应设备和通氯管道压力过高。

(2)每2小时对通氯设备和通氯管道进行一次巡回检查,检查有无超压、有无泄露或其他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
(3)更换氯气钢瓶时,必须由班长和岗位操作工人协同进行,并佩带防毒面具,备有检漏氨水;并将使用的重瓶和换下的空瓶的瓶号、更换时间等记录清楚。

〈二〉现场管理
1、氯气平台划定了重瓶区、空瓶区、通氯区及通道;各用氯部门必须按规定区域规范放置钢瓶,否则,给予10-50元处罚
2、重瓶、空瓶、通氯瓶不得超线放置,以防阻塞通道。

对于超线放置或不按规定放置钢瓶的,给予10-20元罚款
3、损坏安全附件、不及时更换瓶阀的,处罚20-50元。

4、氯气平台人员应保持通氯现场的环境卫生,不得放置其他杂物
〈三〉设备管理
1、钢瓶每两年检测一次;设备科负责组织检测,安全科负责设备台帐的监督管理;并将检测结果记录。

2、氯气使用部门注意设备的使用;通氯管道、缓冲罐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检修或更新;保持仪表灵敏可靠,阀门灵活好用;管道、缓冲罐等无锈蚀。

附表:1、常备抢修器材表
2、常备防护用品表
附:
表1常备抢修器材表
表2常备防护用品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