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一中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一中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
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有关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 I 可用于探究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
B.图Ⅱ用于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晶体
C.图 III 中 b 口进气可收集Cl2、CO2等气体
D.图Ⅳ中若 X 为NaOH 溶液,则可完成SO2的喷泉实验
2、常温下,K a(HCOOH)=1.77×10−4,K b(NH3·H2O) =1.76×10−5, 浓度均为0.1 mol·L−1的 HCOONa和NH4Cl 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相比较()
A.前者大B.后者大C.两者相等D.无法比较
3、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B.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在高温下反应
C.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D.形成氨气中的N-H键
4、下列对各电解质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硫酸氢钠溶液中:c(H+) =c(OH﹣) + c(SO42﹣)
B.向稀氨水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中和:c(NH4+) =c (Cl﹣)
C.0.1mol∙L﹣1Na2S溶液中:c(S2﹣) + c(HS﹣) + c(H2S) = c(Na+)
D.向CH3COONa溶液中加适量蒸馏水:c(CH3COO﹣)与c(OH﹣)都减小,c(OH﹣)/ c(CH3COO﹣)也减小
5、已知pAg+=−lg c(Ag+),pX−=−lg c(X−)。
某温度下,AgBr、AgCl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和c两点的K w相同
B.K sp(AgCl)=1.0×10−14 mol2·L−2
C.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可使a点变到d点
D.AgCl(s)+Br−(aq)AgBr (s)+Cl−(aq)平衡常数K=K sp(AgCl)/K sp(AgBr)
6、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钠B.铁C.氮D.钾
7、下列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
A .
B .
C .
D .
8、某溶液中只含有Na+、H+、OH-、A-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溶液中c(A-)=c(Na+),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溶液中不可能存在:c(Na+)>c(A-)>c(H+)> c(OH-)
C.若c(OH-)>c(H+),溶液中可能存在:c(Na+)>c(OH-)>c(A-)>c(H+)D.若溶质为NaA、HA,则不可能存在:c(A-)>c(Na+)>c(H+)>c(OH-)
9、已知反应:H2(g)+1
2O
2
(g)=H2O(g) ΔH1
1
2
N2(g)+O2(g)=NO2(g) ΔH2
1
2
N2(g)+3/2H2(g)=NH3(g) ΔH3
则反应2NH3(g)+7
2
O2(g)=2NO2(g)+3H2O(g)的ΔH为()
A.2ΔH1+2ΔH2-2ΔH3B.ΔH1+ΔH2-ΔH3 C.3ΔH1+2ΔH2+2ΔH3D.3ΔH1+2ΔH2-2ΔH3
10、下列事实与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A.向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红色变浅
B.加热MgCl2·6H2O固体最终得到Mg(OH)Cl
C.将FeS2矿石粉碎更有利于焙烧制备SO2气体
D.NO2气体经过冷凝和加压成无色液体
11、最近科学家冶炼出了纯度高达99.9999%的铁,根据你的推测,下列性质它不可能具有的是
A.硬度比生铁低B.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不易生锈
C.在冷的浓硫酸中可以钝化D.与4mol/L盐酸反应的速率比生铁快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 2Fe3++3H2↑
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OH-+H+= H2O
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 Zn2++Cu
D.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 BaSO4↓
13、下列有机物命名不正确的是()
A.3,3,2﹣三甲基丁烷B.2﹣甲基﹣3﹣乙基庚烷
C.2﹣甲基﹣1﹣丙烯D.3﹣甲基﹣1﹣丁炔
14、某温度下,向[H+]=1×10-6 mol·L-1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中[H+]=1×10-3mol·L -1。
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该温度高于25 ℃
B.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为1×10-11mol·L-1
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水的电离
D.该温度下,此NaHSO4溶液与某pH=11的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消耗的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体积比为100:1
15、下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⑤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③②④①⑤
16、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错误的是
A.NH4NO3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自发过程
B.同一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熵值最小
C.不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
D.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17、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21
1
8453
31
w w
w
-
B.
12
1
84()
31
w w
w
-
C.
21
1
7342
31
w w
w
-
D.
21
1
11584
31
w w
w
-
18、在野外焊接钢轨过程中存在的反应:Fe 2O3+2Al Al 2O3+2Fe。
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9、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不正确
...的是
A.CO32-+ H2O HCO3-+ OH-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B.Al3+ + 3H2O Al(OH)3(胶体)+ 3H+明矾净水
C.SnCl2 + H2O Sn(OH)Cl↓ + HCl 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
D.TiCl4+ (x+2)H2O(过量)TiO2·x H2O↓ + 4HCl 用TiCl4制备TiO2
20、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滴定前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查漏
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D.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时,读取滴定管的刻度滴定前平时,滴定后俯视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21、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 B.煤的液化 C.石油分馏 D.石油裂化
22、对于某平衡体系,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改变体系压强 D.改变各组分浓度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氢化阿托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M代表相对分子量)
在合成路线上①~⑤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为
________(填反应序号)。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D与有机物X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M =164),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写出满足下述两个条件的E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能与NaHCO3反应产生气体b.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氢化阿托醛被氧化后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1mol氢化阿托醛最多可和______mol氢气加成。
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化合物H是一种著名的香料,某研究小组从苯出发,经两条路线合成化合物H。
其中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C7H8 。
已知:I. RX+Mg无水乙醇R-MgX (X为卤素原子)
II.
III.
请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常温下,化合物A为褐色、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B.化合物C能发生消去反应
C.化合物D的一氯代物有4种
D.化合物E能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苯→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四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设计以C和丙酮为原料制备H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且不超过四步)。
_____
25、(12分)我国规定:室内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08mg·m-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酸性KMnO4溶液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含量,(部分装置如图),其反应原理及步骤如下:
4MnO4-+5HCHO+H +=Mn2++5CO2↑+11H2O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步骤:①量取5.00mL 1.00×10-3mol·L-1 KMnO4,溶液于洗气瓶中,并滴入几滴稀H2SO4,加水20mL稀释备用。
②取1.00×10-3mol·L-1草酸标准溶液于酸式滴定管中备用。
③用注射器抽取100mL新装修室内空气。
再将注射器气体推入洗气瓶中充分反应。
再重复4次。
④将洗气瓶中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包括洗涤液),再用标准草酸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所消耗的草酸溶液的体积。
⑤再重复实验2次(每次取高锰酸钾溶液5.00mL)。
3次实验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12.38mL。
回答下列问题此实验用指示剂____________(填字母)。
A 甲基橙b酚酞c淀粉d无需另外添加试剂量取5.00mL KMnO4溶液应用______________滴定管下列操作能引起室内甲醛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
a.滴定终点俯视读数
b.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c.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d.装草酸的滴定管未润洗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常温下,如果向10 mL 0.01 mol•L-1 H2C2O4溶液中滴加0.0 1 mol•L-1 NaOH溶液
①当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为10 mL,请你写出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式__________。
②当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为20 mL,请你写出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
26、(10分)应用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测定某市售白醋的含量。
I.实验步骤量取10.00mL食用白醋,稀释到100mL,得到待测白醋溶液,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___作指示剂。
碱式滴定管盛装0.1000mol/LNaOH溶液初始时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的读数
_____mL。
滴定过程中,滴至_________________时即为滴定终点,记录NaOH溶液的最终读数。
重复滴定4
次。
Ⅱ.实验记录
实验序
号待测白醋溶液体积/mL
0.1000mol/LNaOH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1 20.00 0.10 l5.10
2 20.00 0.00 14.95
3 20.00 0.15 15.20
4 20.00 1.10 17.10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按实验所得数据,可折算得c(市售白醋)=__________mol/L。
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池,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27、(12分)为了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含有的少量可溶性杂质不与酸反应),某同学进行滴定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烧碱样品溶液的配制:用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_____中溶解,完全溶解并冷却后,全部转移至250mL的_____中并定容。
滴定:
Ⅰ.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Ⅱ.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mol•L﹣1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V1mL;
Ⅲ.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V2mL
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H2SO4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步骤Ⅲ的操作中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
③步骤Ⅱ中液面应调整到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
④若酸式滴定管没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烧碱样品的纯度为_____(用含w、m、V1、V2的代数式表示)。
28、(14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2018年是合成氨工业先驱哈伯(P·Haber)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合成氨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已知298K时:ΔH=-92.2kJ/mol,
ΔS=-198.2J/(K·mol),则根据正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分析,常温下合成氨反应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实验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式如下,v=kc(N2)c1.5(H2)c-1(NH3),k为速率常数,请根据该关系式分析,如果想增大合成氨反应的速率,从浓度的角度可以采用的措施为________。
根据合成氨反应的特点,请再说出一项能够提高合成氨反应速率的措施_________。
研究表明,在Fe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的反应历程为(*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N2(g)→2N*;H2(g)→2H*;
表面反应:N*+H*NH*;NH*+H*NH2*;NH2*+H*NH3*
脱附:NH3*NH3(g)
其中,N2的吸附分解反应速率慢,解决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
实际生产中,合成氨常用工艺条件: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3.0×107Pa,原料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
请回答:
①分析说明原料中N2过量的理由____________。
②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平研究团队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先后在催化剂分解、催化氨合成、化学链合成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
A.人们对合成氨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实现氨的低温高效合成
B .控制温度(773K )远于室温,是为了保证尽可能高的平衡转化率和快的反应速率
C .陈平团队首次报道了具有优异低温活性的LiH-3d 过渡金属这一复合催化剂体系,它可以大大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D .N 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是合成氨反应条件苛刻的重要原因
E.陈平团队构建了一条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化学链合成氨工艺流程,可以显著提高能效若N 2和H 2生成NH 3的反应为:
12N 2(g)+3
2
H 2(g)NH 3(g),的标准平衡常数3
22NH θ
0.5 1.5N H θθP P P P P P K θ
=⎛⎫⎛⎫ ⎪ ⎪⎝⎭⎝⎭
,其中P θ为标准大气压(1×105Pa ),3NH P 、2
N P 和2H P 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如P(NH 3)=x(NH 3) P ,P 为平衡总压,x(NH 3)为平衡系统中NH 3的物质的量分数。
①N 2和H 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下进行,NH 3的平衡产率为ω,则K θ=_________(用含ω的最简式表示)
②根据合成氨反应的特点,标准平衡常数K θ随温度T 升高而逐渐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希腊两位科学家曾经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 陶瓷(能传递H +)为介质,用吸附在它内外表面上的金属钯多晶体薄膜做电极,实现了常压、570℃条件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装置如图)。
钯电极A 为______极(填“阴”或“阳”),该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9、(10分)如图所示3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
验。
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
()36K Fe CN ⎡⎤⎣⎦
溶液,即可观察到铁钉附近的溶液变蓝色沉淀,表明铁
被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向插入石墨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石墨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2中的石墨是_______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
CuSO 子方程式为_______。
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 mL 0.2 mol/L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 mL 0.5 mol/L的
4溶液。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
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
①电源的M端为_____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
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说明甲烧杯中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
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③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 g,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2、A
3、C
4、A
5、B
6、B
7、B
8、D
9、D
10、C
11、D
12、A
13、A
14、B
15、C
16、A
17、A
18、C
19、C
20、B
21、C
22、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② HCOOH
羧基 4
24、AD 和
25、d 酸式 a c(H +)+ c(H 2C 2O 4)= c(OH -)+ c(C 2O 42-) c( Na +)>c(C 2O 42-)>c(OH -)>c(HC 2O 4-)>c(H +) 26、酚酞 0.60 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0.07500 ab
27、托盘天平 烧杯 容量瓶 无影响 便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 充满液体,无气泡 偏高 80m(V 2—V 1)/w% 28、20能 增加原料气浓度(加压)或及时将氨气移走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或者升高反应温度 原料气中N 2相对易得,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H 2的转化率,N 2在Fe 催化剂上的吸附是决定速率的步骤,适度过量有利于提高整体反应
速率 ADE
()
()
2
42ω331ωω-- 减小 阴 N 2+6e -+6H +=2NH 3
29、334 氧化 22424O e H O OH --++= 正 32222Fe Cu Fe Cu ++++=+ 正 22Fe e Fe -+
-= 甲烧杯中石
墨电极附近+,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在石墨电极上得电子产生氢气,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溶
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呈碱性遇酚酞变红 2222224Cu H O Cu O H ++++↑+电解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