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二、望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 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 如乌羽者生” 这些色泽,都是有生 气的表现;(病色、善色)
(一) 原理
1.望色诊病的原理 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
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 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出来。另外面部 皮肤薄嫩外露,易于观察。
人体的肤色随精气的充养而光彩于 外,而精气又是由脏腑的功能活动 产生。皮肤的光泽是脏腑精气盛衰 的表现。
《望诊遵经》:“有气不患无色,有 色不可无气也”。
临床上不论出现哪种色,凡有色有 气,表示脏腑精气内藏未衰;若有 色无气,表示脏腑精气泄露衰败。
五色之中,凡明润含蓄为气至,晦 暗暴露为气不至。
气与色比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 断病情轻重和预后吉凶比色更重要。
(二)色与泽的意义
望面色
颜色 光泽
生理:脏腑精气外荣 病理:脏腑精气盛衰
病情轻重和预后 例如
面色润泽--精气未衰 晦暗枯槁--精气已衰
(三)常色与病色
特点:红黄隐隐, 明润含蓄
☆常 色 正常生
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意义:精充神旺
1、 主色
与生俱来 基本不变
2、 客色
季节 气候 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色
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特点: 晦暗 暴露 1、善色---光明润泽
(血液) (精气)
色--- 色调变化(属血)分青赤黄白 黑五种
属性——阴 意义
生理:血液盛衰 运行情况 病理:疾病性质 脏腑疾病
例如《灵枢 ·五色》:
青黑为痛 黄赤为热 白为寒 五色分属五脏,当五脏有病时,
可显露相应的颜色。
泽——光泽、明度变化(属气)指肤 色的荣润与枯槁
属性——阳 意义
证 脱血 夺气 淡白-- 血虚 脱血 恍白-- 阳虚水泛 苍白-- 阳气暴脱 阴寒内盛
黄色☆
机理 脾虚机体失养
湿邪内蕴,脾失运化
主病 脾虚 湿证
萎黄--面色淡黄无华--脾胃
气虚
黄胖---面黄虚浮-- 脾虚湿蕴
黄疸---面目、身、小便俱黄-
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 湿热
阳黄--黄而鲜明如桔色— 寒湿
光线 昼夜 情绪 饮酒 饥饱
黑色☆
机理 肾阳虚衰 水寒内盛 血失温养 脉络拘急
主病 肾虚 寒证 水饮 血 瘀 剧痛
面色暗淡--肾阳虚 面色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围--肾虚水饮
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 肌肤甲错
——久瘀
(六)望色的注意事项
1 病色与常色的比较,知常达变 2 整体为主,荣枯为要 3 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 4 非疾病因素对面色的影响
。
赤色☆
机理 热加速血行,面部脉 络充盈扩张
主病 热证 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 午后颧红---虚热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 面红如妆,游移不定---虚 阳上越
青色☆
机理 寒凝气滞,瘀血内阻 筋脉 拘急 面部脉络血行瘀阻。
主病 寒证 疼痛 气滞 血瘀 惊 风
淡青或青黑--寒盛 痛剧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 --心气衰 心阳暴脱 面色青黄--肝郁脾虚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青--惊风
精气未衰 胃气能上荣--气至 新病 轻病 阳证 易治 预后好
2、恶色----枯槁晦暗
精气衰 胃气不能上荣--气不至 久病 重病 阴证 难治 预后差
(四) ☆五色主病
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 的方法,又称“五色诊”。
病色--五色 青赤黄白黑
不同脏腑 不同性质 的疾病
白色☆
机理: 气血不荣 气虚血少 阳衰寒盛 主病: 虚证(气、血、阳虚)寒
二、☆望 色
◆概念
观察病人全身皮肤(面)色泽变 化,诊察病情的方法。
◆意义 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病变性
质,病情轻重,预后吉凶皆可 通过面部色泽变化而了解。
《素问 五脏生成论》: “青如草 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tai者 死,赤如pi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 这些色泽,都是死症的征象;(死 色、恶色)
(一) 原理
1.望色诊病的原理 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
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 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出来。另外面部 皮肤薄嫩外露,易于观察。
人体的肤色随精气的充养而光彩于 外,而精气又是由脏腑的功能活动 产生。皮肤的光泽是脏腑精气盛衰 的表现。
《望诊遵经》:“有气不患无色,有 色不可无气也”。
临床上不论出现哪种色,凡有色有 气,表示脏腑精气内藏未衰;若有 色无气,表示脏腑精气泄露衰败。
五色之中,凡明润含蓄为气至,晦 暗暴露为气不至。
气与色比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 断病情轻重和预后吉凶比色更重要。
(二)色与泽的意义
望面色
颜色 光泽
生理:脏腑精气外荣 病理:脏腑精气盛衰
病情轻重和预后 例如
面色润泽--精气未衰 晦暗枯槁--精气已衰
(三)常色与病色
特点:红黄隐隐, 明润含蓄
☆常 色 正常生
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意义:精充神旺
1、 主色
与生俱来 基本不变
2、 客色
季节 气候 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色
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特点: 晦暗 暴露 1、善色---光明润泽
(血液) (精气)
色--- 色调变化(属血)分青赤黄白 黑五种
属性——阴 意义
生理:血液盛衰 运行情况 病理:疾病性质 脏腑疾病
例如《灵枢 ·五色》:
青黑为痛 黄赤为热 白为寒 五色分属五脏,当五脏有病时,
可显露相应的颜色。
泽——光泽、明度变化(属气)指肤 色的荣润与枯槁
属性——阳 意义
证 脱血 夺气 淡白-- 血虚 脱血 恍白-- 阳虚水泛 苍白-- 阳气暴脱 阴寒内盛
黄色☆
机理 脾虚机体失养
湿邪内蕴,脾失运化
主病 脾虚 湿证
萎黄--面色淡黄无华--脾胃
气虚
黄胖---面黄虚浮-- 脾虚湿蕴
黄疸---面目、身、小便俱黄-
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 湿热
阳黄--黄而鲜明如桔色— 寒湿
光线 昼夜 情绪 饮酒 饥饱
黑色☆
机理 肾阳虚衰 水寒内盛 血失温养 脉络拘急
主病 肾虚 寒证 水饮 血 瘀 剧痛
面色暗淡--肾阳虚 面色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围--肾虚水饮
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 肌肤甲错
——久瘀
(六)望色的注意事项
1 病色与常色的比较,知常达变 2 整体为主,荣枯为要 3 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 4 非疾病因素对面色的影响
。
赤色☆
机理 热加速血行,面部脉 络充盈扩张
主病 热证 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 午后颧红---虚热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 面红如妆,游移不定---虚 阳上越
青色☆
机理 寒凝气滞,瘀血内阻 筋脉 拘急 面部脉络血行瘀阻。
主病 寒证 疼痛 气滞 血瘀 惊 风
淡青或青黑--寒盛 痛剧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 --心气衰 心阳暴脱 面色青黄--肝郁脾虚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青--惊风
精气未衰 胃气能上荣--气至 新病 轻病 阳证 易治 预后好
2、恶色----枯槁晦暗
精气衰 胃气不能上荣--气不至 久病 重病 阴证 难治 预后差
(四) ☆五色主病
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 的方法,又称“五色诊”。
病色--五色 青赤黄白黑
不同脏腑 不同性质 的疾病
白色☆
机理: 气血不荣 气虚血少 阳衰寒盛 主病: 虚证(气、血、阳虚)寒
二、☆望 色
◆概念
观察病人全身皮肤(面)色泽变 化,诊察病情的方法。
◆意义 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病变性
质,病情轻重,预后吉凶皆可 通过面部色泽变化而了解。
《素问 五脏生成论》: “青如草 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tai者 死,赤如pi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 这些色泽,都是死症的征象;(死 色、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