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恺:80后靠“三国杀”玩出千万财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尚创业
ENTERPRISE 创业
编辑|姜菁|E-mail:jiangxx20081001@
玩纸牌的经历大家都有过,但一位80后小伙子却从中捕捉到灵感,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创业试卷:他居然在短短两年里玩出一款取材于三国故事的原创桌面纸牌游戏——“三国杀”,并把它打造成了一个新鲜的产业链!
“三国杀”游戏成为白领新宠
“三国杀”游戏结合不少中国文化元素,桌游可以让人远离网络和御宅族生活,把人带到面对面交流的传统形式中,成为如今白领热捧的游戏。

在游戏中,每位玩家分别扮演“主公”“忠臣”“反贼”“内奸”等角色,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技能属性,配合各类卡牌能打出不同效果。

很快,这个游戏就传遍大江南北,甚至出现不少山寨的游戏形式。

2006年10月,黄恺在淘宝网开了一家专门卖三国杀卡牌的店,一副卖64元,成本不到10元。

这个店成为卡牌的主要销售渠道。

2006年底,国内的桌游还停留在飞行棋、斗地主的阶段,而“三国杀”已经开始在清华、北大等高校流传,当时正在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读博士的杜彬从外国朋友处了解到国外流行桌游,敏锐的他认为多人角色扮演的桌面游戏有市场。

杜彬玩“三国杀”一段时间后主动找到黄恺合开一家公司,专门经营桌游产品。

2008年1月,经过两年的调整完善后,游戏已比较成型。

毕业前夕的黄恺成立全国首家桌游公司。

这家北京游卡桌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是全国首家从事桌游设计和推广的公司,黄恺任首席设计师,杜彬任CEO。

2008年,杜彬决定把一副牌的价格从64元降到29.8元。

这比国外引进的桌游卡牌少则100元一副的价格便宜得多。

“三国杀”盛行后,该公司的规模很快扩大,并开始融资,并从原来的合伙制企业改为股
份制公司,“三国杀”也申请到了著作保护权。

时至今日,黄恺他们还在做“三国杀”游戏的“闪卡”封闭测试。

如今市面上使用的,是被称为“推广版”的第3版“三国杀”。

步入本命年的黄恺不会想到,自己当初上课走神设计的“三国杀”游戏纸牌能够卖出10万副,价格比普通的纸牌贵10倍,更没有想到他自己会创立YOKA 公司,担任总设计师,公司也从2008年1月创立时的
3个人5万元,一年后发展到了30人数百万元的规模, “年盈利上千万”,“不少家风投公司找上门”了,这是一个传统产业无法想象的速度,更是无数在校生羡慕嫉妒的模式。

据悉,国内玩游卡桌游游戏的有900万之众,黄恺和朋友创立的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尝试桌游的公司,“三国杀”是国产第一款桌面游戏,占了整个游戏份额的70%。

对于自己设计的游戏成为白领热捧的时尚游戏,黄恺说自己“现在没什么感觉了”,激动和喜悦过后,他希望自己能一直抱有这份热情创作下去。

开发出更多精彩的“不插电”游戏,让更多人能在游戏中增进接触和交流,“少一些宅男宅女,多一些人际交往”。

独生子女从小就喜欢“不插电”
“我小时候特调皮,主要喜欢汽车,后来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上了。

”作为独生子女的黄恺是在福清长大的,他说对游戏的热爱、痴迷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的。

小时候,黄恺的父母也给他买变形金刚玩具,“可还是对打开盒盖以后有个说明书或规则书可以阅读和研究的‘玩具’感兴趣”。

黄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一直希望他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从小我的兴趣就成为我今天作出选择的根基”。

他喜欢画画,父母就找了全福清最有文/土豆的月光
黄 恺:80后靠“三国杀”玩出千万财富
(右一为黄恺)
时尚创业ENTERPRISE创业编辑|姜菁|E-mail:jiangxx20081001@
名的老师教他。

黄恺学烦了,父母也就没逼他。

“我觉得我到目前走的人生道路,基本都是凭自己的意志选择的,喜欢干啥就朝着这样的目标走,父母辈除了非让我考大学也没别的太多限制,还是挺感激他们的。


后来,他发现自己画画的动力来自于游戏。

小时候,黄恺特羡慕别的小朋友有Gameboy玩,但家里也不是特富裕,“以前买些汽车玩具家长还肯,买游戏机就悬了,特别是我成绩还不稳定的时候更是没门。


黄恺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电脑,但是上学的时候家长根本不让玩。

在学校一无聊,黄恺就把游戏“移植”到纸上了,比如“即时战略”,他就在纸上画地图,模拟电脑游戏。

一个人的时候,他会进行游戏测试,画小兵,用骰子和卡片进行战斗,看看游戏能不能进行下去。

然后,在学校下课时间拿出来跟几个好朋友一起玩。

“到现在,我能回忆起我做的纸上游戏不下20种,笔上纸上的功夫就是在那时候练成了。


读初三的时候,黄恺模仿一个叫游戏王的卡片游戏做了1000多张卡片,用的是白卡纸,“你想这么多卡片画起来要多少时间呀”。

不过黄恺的学业没有因为这个而荒废,他还是以学校最好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黄恺觉得纸上游戏的世界很不可思议,然后就奇怪为什么国内没有更多更好玩的游戏,十几年了,还是那些飞行棋、跳棋、大富翁之类的。

有了网络后,黄恺才了解到国外那些琳琅满目的桌上游戏。

因为喜欢,黄恺也渐渐对游戏有了感情。

到后来,他虽然有了自己的掌机游戏机,还是更喜欢不插电的游戏。

他觉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玩游戏要比盯着屏幕爽多了。

游戏创意靠上课“走神”
时尚白领休闲游戏“三国
杀”由黄恺“第一个吃螃
蟹”,又似乎是情理之中
的。

黄恺把自己
的创造力归结为
“走神”,这有
点像阿基米
德在浴盆洗
澡发现浮力定律,
挺“神”。

高一的时候,黄恺
就开始给自己定了“北广
动画专业”的目标,“没有比这
个更能吸引我的了,我又不想去学院
派的美院专门学我喜欢的画画。

”据说,
这是全国第一家游戏类本科专业。

高三,黄恺去杭州考试。

到了考点,他才发现,当年新设了一个叫“互动艺术”的专业,一看介绍,“互动艺术”只是一个美名,实质内容就是培养电子游戏的开发人才,“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游戏这个词的讳”。

2004年那会儿,网络游戏也就刚火不久,游戏在大部分国人眼里还是归于跟“黄赌毒”一类的东西,“有这么一个专业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是万幸,感觉找到了归宿。


2006年,黄恺就读中国传媒大学游戏设计专业。

上了大学,黄恺又被自己的惰性打回原样去了,还是“走神”,不爱学习,“但主要原因仍然是觉得学了没用,完全不感兴趣,希望把时间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上。

”虽然学的是游戏专业,但什么都学,从策划到美术再到数学,“我觉得人生不能这样”。

所以,黄恺对大学教育颇有微词,他坚决不考研。

他觉得不是什么专业学历都是越高越好。

大二时,因为对上课内容不感冒,在“上课走神”时想到国外新的桌游形式,他脑海中闪出三国人物游戏的创意,立即奋笔疾书,画下了至今受人追捧的“白领减压游戏”的“三国杀”第一张牌,成为一个大学还没毕业就创办公司的年轻老板。

黄恺弱冠之年设计出“三国杀”,在北京高校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后来,小他一岁的师弟兼老乡林喆思也参与了“三国杀”的后期完善设计工作。

林喆思在2008年1月黄恺公司成立后加盟YOKA。

2008年12月,在厦门工作的北京人黄今辞掉了厦门荣耀科技副总的高管职位,和另一个朋友以200万元资金入股游卡桌游。

发展到2010年5月,“三国杀”推出了3个实体的版本。

如今这款桌面游戏早已在大学生、白领中风靡开来,比起网游,这种“不插电”的游戏更加低碳、健康、怀旧,三五好友面对面围坐,在激烈的游戏中增进交流。

于是,一种新的生活休闲方式渐渐流行全国。

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身边已经出现了很多像咖啡店、茶馆一样的休闲场所——桌游吧、桌游店。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9月,上海有370家桌游店,当年12月,这一数字一跃为730家,而到了今年5月,上海已至少有2000家桌游店;2006年,北京的桌游玩家尚不足500人,而到了今年,活跃用户就高达300万!一个桌游产业链条在全国各地形成……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黄恺和他的80后创业搭档。

目前,作为公司首席设计师的黄恺正致力于研发更多好玩的游戏形式,在健康、有趣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才华设计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是他的追求。

谈及成功经验,黄恺豪情万丈地说:彪悍的人生从来不是复制别人,敢于创新才是成功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