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确定论分析方法和PsA分析方法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论分析⽅法和PSA分析⽅法是核电⼚进⾏事故分析常⽤的两种⽅法,下⾯分别从分析对象、基本假设、分析程序和后果等⼏⽅⾯对两种事故分析⽅法进⾏分析和⽐较。
1分析对象
确定论分析⽅法的分析对象是⼀组假象的故障或事件。
确定论分析⽅法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社会可接受的程度,⼈为地将事故分为“可信”与“不可信”两类。
对压⽔堆核电⼚来说,将主冷却剂管道冷管段双端剪切断裂作为可信事故.在设计中作了认真考虑,并加以严密的设防。
即便这种严重的初始事件发⽣.因有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等安全设施的严密设防.未必会产⽣严重的后果。
但对那些后果较轻的事故,例如⼀回路管道⼩破⼝失⽔事故、核电⼚运⾏中发⽣的运⾏瞬变等未进⾏深⼊研究.在核电⼚运⾏管理和⼈员培训等⽅⾯也未予应有的重视。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们对过渡⼯况和⼩破⼝失⽔事故现象缺乏充分的了解囝,造成操作⼈员判断错误、操作失误,使原来并不严重的事故⼀再扩⼤,成为商⽤核电⼀次严重的堆芯损坏事故。
PsA分析⽅法选⽤初因事件作为分析对象,认为事故并不存在“可信”和“不可信”的截然界限,仅仅是事故发⽣的概率有⼤⼩之别。
已运⾏的核电⼚可能有成千上万种潜在事故,事故造成的社会危害理应⽤所有潜在事故后果的数学期望值来表⽰.这个数学期望值就是风险。
核电⼚风险研究中指出,堆芯熔化是导致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的主要因素,⽽⼩破VI失⽔事故和运⾏瞬变是引起堆芯熔化的主要原因。
美国三哩岛事故的教训说明.采⽤PSA分析⽅法是更为合理的。
2基本假设和分析程序
在确定论的安全评价⽅法中,⼈们利⽤机理性程序研究核电⼚在故障⼯况下的物理过程。
在作这种事故分析时,⼈们假定安全系统⾄多只会出现单⼀故障,⽽且在出现这种故障时。
系统不会丧失其功能,即满⾜所谓单⼀故障准则。
在确定论事故分析所考虑的故障⼯况。
或多或少有⼈为假设。
的因素。
并不考虑该故障发⽣的概率有多⼤,也不分析故障出现后操纵⼈员⼲预所造成的后果。
当然确定论的安全评价⽅法是迄今为⽌被⼴泛应⽤的⼀种成熟的评价⽅法。
也是深得各国核安全*批准的传统的安全评价⽅法。
这种⽅法较为简便,评价也很快速。
只是这种⽅法往往以多年实际应⽤的经验和⼀些保守的假设为基础。
⽽许多假设⼜不太符合客观实际。
因⽽得出的结果往往过于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