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赋闲(fù xián)
B. 暂时(zàn shí)
C. 赋予(fù yǔ)
D. 赋值(fù zhí)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
B.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我对他的学习成绩感到非常满意。
D.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这本书就像一座宝库,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B. 那座山就像一位巨人,静静地矗立在远方。
C. 这座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河面上。
D. 这片森林就像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山丘。
4.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剧烈剧本剧痛剧场
B. 谦虚谦让谦卑谦逊
C. 机器机遇机密机智
D. 静静静谧静止静好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正确的一项是()
A. 翻译谈判汲取领略
B. 摧毁畅快悲伤振奋
C. 悲伤感慨沉默舒畅
D. 领略翻译感慨振奋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喜欢阅读,特别是小说。
”他笑着说。
B. 他喜欢吃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C. “你怎么了?”她关切地问。
D. 这本书很有趣,我一口气读完了。
7. 下列词语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满载而归振聋发聩持之以恒毕恭毕敬
B. 一举两得举世闻名胸有成竹气壮山河
C. 破釜沉舟胸无城府前仆后继振臂高呼
D. 胸有成竹一举两得振聋发聩破釜沉舟
8. 下列句子中,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之涣《登鹳雀楼》)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长寿的祝愿。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象。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解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立志攀登高峰的壮志。
9. 下列句子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历史小说。
B. 这场足球比赛非常精彩,双方球队都表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
C. 她的书法作品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她的字迹非常漂亮。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10. 下列句子中,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动人。
C. 那座山峰高耸入云,景色十分壮观。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 《匆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
12.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描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庄严、雄伟的场面。
13. 《古诗两首》中的《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
14. 《最后一课》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15.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通过描述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顽强。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请用“ ”画出文中描写时间的句子。
(2分)
(2)请用“ ”画出文中表现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的句子。
(2分)
(3)文章结尾,作者提出了一个疑问:“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一去不复返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分)
17.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开国大典》
刘少奇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典礼。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
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乘车前往天安门广场。
这时,天安门广场上已经聚集了30万余人。
广场上红旗招展,盛况空前。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陆续来到主席台。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这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毛泽东主席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广场上沸腾了。
人们用掌声、欢呼声表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悦。
(1)请用“ ”画出文中描写天安门广场的句子。
(2分)
(2)请用“ ”画出文中描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面的句子。
(2分)
(3)文章结尾,作者写道:“广场上沸腾了。
人们用掌声、欢呼声表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悦。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四、作文(50分)
18. 请以“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立意明确;②思路清晰,内容充实;③语言流畅,书写规范;
④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