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安站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4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无答案) 青岛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掌握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能运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3·学会用尺规作等腰三角形
重点: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用尺规作等腰三角形
学习过程:
一、情景思考:
用纸剪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将三角形对折,使它的两腰AB与AC重合,折痕与BC的交点为D,把纸展开后铺平.
(1)等腰三角形ABC是轴对称图形吗?
(2)∠BAD 与∠CAD相等吗?
(3)∠B 与∠C相等吗?
(4)折痕所在直线AD与底边BC有什么位置关系?
(5)线段BD与线段CD的长相等吗?
(6)你能总结一下折痕所在AD具有的性质吗?
二、新知探究: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重合(也称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__________相等.
1)
∵AB=AC,∠BAD=∠CAD
∴ =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2)
∵AB=AC,BD=CD
∴ =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
∵AB=AC,AD⊥BC
∴ =
=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4/画一个等边三角形ABC,画出它的所有对称轴(动手画)
概括: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___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_________
5、例1试说明“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600”.
6.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
已知线段a,h
求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AB=a , AB边上的高CD= h
作法:
(1)
(2)
(3)
a
h
三、巩固练习:
1.基础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700,求其它两个内角的度数.若有一个内角为1100,则其它两个内角的度数又是多少?
(2)如图已知房屋的顶角∠BAC=1000,过屋顶A的立柱AD⊥BC,垂足为D,屋椽AB=AC,求顶架上∠B ,∠ C ,∠BAD ∠CAD的度数
A
B D C
G
F
E
D
C
B
A
(3) △ ABC的周长为32cm,且AB=AC,AD⊥BC于D, △ABD的周长为24 cm,求AD的长.
2.拓展提高题
如图P,Q是△ ABC边BC上的两点,且BP=PQ=QC=PA=AQ,求∠BAC的度数
A
B P Q C
(2)如图:AD是△ ABC中∠BAC的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试说
明∠BAF=∠ACF A
E
B D
C F
四.自我小结:
学生交流,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当堂测试:
1、在△ ABC中, AB=AC,BD⊥AC,垂足为D, ∠A=400,则∠DBC=________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3、O是△ ABC中∠ABC, ∠ACB的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点D,
OE∥AC交BC于点E,若BC=10 cm ,则△ODE的周长是___________.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6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 。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cm,另一边长为9cm,则它的周长为
___________ 。

6、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则腰长为
___________
7、有一个角等于50°,另一个角等于___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8、如图,∠A=15°,AB=BC=CD=DE=EF,则∠GEF=___________
7、有一个内角为40°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为
___________ .若改有一个内角为140°的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内角的
度数为___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其顶角为___________
9、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整数且它的周长为10cm,那么它的三边长为___________
10、如图,把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C落在点A处,点D落在点G处,若∠CFE=60,且DE=1,则边BC的长为___________ .
六.课外作业:
A组:如图△ ABC是等边三角形,D点是AC的中点,延长BC到E,使CE=CD(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过D点作DM⊥BE,垂足是M(2)求证:BM=EM
A
D
B C E
B组:探索与创新题:在在△ ABC中,∠B=360,过顶点A作直线AD,把它分为两个等腰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不同形状的△ ABC共有几个?
五.自我评价
项目等级 A B C D
掌握知识的情况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给自己一句鼓励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