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烫熨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疗效方面:针刀治疗陈旧期骶髂关节损伤(错位症)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比针刺推拿疗效好,且痊愈率高。
01
讨论
针刀配合推拿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前下错位症40例临床疗效分析,2007年度重庆市针灸学会学术年会交流,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
02
针刀配合下肢皮牵引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后上错位症 28 例临床疗效分析,《中华临床医药月刊》,2007年第1期。荣获中国成都第三届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前下错位
1
体格检查:患侧髂后上棘内侧骶髂关节间隙弧形压痛或可伴痠胀感、疼痛感向大转子方向或大腿后侧传导,患侧髂后上棘向内下后移,髂前上棘与髂脊水平较健侧上升,患侧下肢相对变短0.5~2.0cm,患侧脚过度外旋呈“阳脚”。 骨盆分离试验或“4”字征或床边试验可疑或阴性。
后上错位
2
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的诊断
强调骶髂关节整复后运用卧位手法以恢复脊—盆—髋的力学平衡 。
强调绝对卧床, 以避免骶髂关节反弹错位。
பைடு நூலகம்
中药烫熨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讨论
本疗法:(1) 强调陈旧期针刀技术的运用。
护理方面:鲜有骶髂关节损伤的护理报道,本院系统总结了针刀治疗陈旧期骶髂关节损伤(错位症)的护理经验并发表在《中华临床医学》2006年第12期。
前下错位
X线摄片:骨盆正位片示双侧骶髂关节不对称,患侧髂骨横径变小、耻骨联合下移或前移,患侧闭孔变大;矢位片示耻骨支前移。 脊柱X线摄片可示脊柱侧弯、旋转及棘突偏歪,骨质增生等。
后上错位
X线摄片:骨盆正位片示双侧骶髂关节不对称,患侧髂骨横径变宽、耻骨联合上移或后移,患侧闭孔横径缩小;矢位片示耻骨支后移。 脊柱X线摄片可示脊柱侧弯、旋转及棘突偏歪,骨质增生等。
讨论
国内外对骶髂关节损伤多分为旋前、旋后型,或称为骨盆旋移综合症,分为骶髂关节前下错位、后上错位、腰骶关节错位。 本技术将骶髂关节损伤分为骶髂关节前下错位、后上错位、单纯旋前、单纯旋后四型。
讨论
治疗上虽方法众多,针灸、推拿、理疗、封闭、药物等治疗,但多未分期分型进行针对性处置。或认识准确而复位后未要求患者卧床休息一段时间,起坐后导致复位后的骶髂关节再次错位,多造成临床症状迁延不愈,待相关韧带、关节囊粘连、挛缩、瘢痕形成后手法整复却相当困难,明显影响疗效。
第三届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秘书长颁发优秀论文三等奖证书
首届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针刀方向)研究生课程班上与针刀创始人朱汉章教授的合影
谢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汇报人姓名
针刀治疗
定位:患者俯卧位,患侧髂后上棘内侧骶髂关节间隙有一段走形表现为以髂后上棘为圆心的弧,将通过圆心的水平线与关节间隙相交处定位为第一部位,弧形关节间隙上距该部位约1.0~1.5cm处定为第二、第三部位。常规消毒后,戴无菌手套,铺灭菌治疗巾。
前下错位型--治疗
操作:以I型3号针刀按针刀四步进针规程进针,刀口线重合于以髂后上棘为圆心的弧上该点之切线,垂直进针约0.5cm~1.5cm有突破感后,将针体向内侧(第一部位)或内上(第二部位)或内下(第三部位)沿垂直于切线的平面上倾斜约35。,沿骶髂关节间隙进针致产生明显痠胀感或胀窜感,再轻微纵横摆动2下,出针至皮下,针刀口外贴无菌敷料。
小针刀—卧式整脊—中药烫熨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
单击添加副标题
万飞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手机: 邮箱: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3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的诊断
前下错位 病史: 多由外伤所致,与职业、性别有关,尤女性与妊娠妇女。 多发生于伸髋位置上,如足球运动员铲球受阻时,股前肌群强烈收缩,牵拉髂骨向前运动,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后方旋转时,导致髂骨向前下错位;
护理
护理方面也有独特的要求,必须强调绝对卧床的意义在于确保复位后的骶髂关节不再反弹错位,进而为脊柱的正常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针刀治疗陈旧期骶髂关节损伤(错位症)时,需作好心理护理消除对针刀治疗的恐惧疑虑,需在术前进行床上大小便的锻炼等 。
讨论
由于对骶髂关节损伤的认识不够深入、统一,对其损伤(错位)导致的下腰臀骶部痛、坐骨结节附近疼痛,坐骨神经痛或腹股沟附近疼痛,盆腔脏器功能紊乱,颈肩背痛等症状,易误认为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综合征;尤其陈旧性骶髂关节错位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综合征、腰椎骨质增生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时易漏诊。
整复胸椎手法
整复颈椎手法
卧位颈椎成角定点复位法 :
中药烫熨治疗
选用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中药,以中药烫熨外治形式治疗风寒湿型颈腰膝关节骨质增生症既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肠肝肾的损害,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A
B
C
D
中药烫熨治疗
绝对卧床治疗
前下错位: 绝对卧床一周。
后上错位:绝对卧床三周,并配合患侧下肢持续皮牵引治疗。
01
相关论文
针刀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护理问题分析与对策,《中华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荣获该杂志优秀论文奖。
1
针刀配合推拿治疗陈旧性骶髂关节前下错位症50例临床疗效分析,《中华脊柱医学》 2007年第二期,荣获该杂志优秀论文一等奖。
2
相关论文
相关论文
“骶髂关节损伤(错位症)的分期分型诊疗技术”在2008年“重庆市针灸学会20周年庆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和学术交流大会”交流,且荣获重庆市江津区第五届科学技术优秀论文二等奖.
俯卧叠掌推按法:
(一) 体位: 患者俯卧位, 口鼻置于洞中, 以利呼吸。 胸下可垫薄枕, 两臂平放于身体两侧, 可使全身肌肉放松。 医者站于患者尾端一侧(逆式) 。
02
(二) 手法: 医者双掌重叠, 掌根置于胸椎棘突上, 与皮肤成60。角,先令患者吸气, 然后屏住气, 医者趁机短促用力, 顿挫地向前下方推按, 并沿脊柱有节奏地自下而上(逆式)地边推按边移动手掌。 对偏歪错位之椎体则应作重点按压。
前下错位:
1
伴髂前下棘与腰3横突及髂翼外侧压痛者,以针刀一并治之。
2
后上错位:
3
伴坐骨结节附近、髋关节外侧、L3横突尖压痛需针刀一同处理。
4
针刀治疗
首先整复骶髂关节
01
其次整复腰胸颈椎
02
强调绝对卧床
03
卧式整脊疗法
整复骶髂关节手法
整复腰椎手法
单人侧卧斜扳法 :以腰4棘突偏右为例。患者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放于右大腿内侧上,右手放于枕上,左手屈肘放于身旁,头略后仰。术者面对患者立于床边,左手伸直抓扶患者左肩锁骨部,右手拇指按于患者腰4棘突处,右肘稍屈按压于其左臀部,嘱其全身放松,术者双手同时轻松地将患者左肩、左臀部作前后扭转推摇2~3次,待感到已放松后,左手将其肩推向后固定,右肘用力将其臀部向前搬按至最大角度,术者紧收右肘,加上身按压的闪动力,常可听到腰后关节“咯得”响声或在右拇指触及其腰4后关节还纳时的弹跳感。先松动健侧,再复患侧。
急性期骶髂关节损伤的诊断
急性期骶髂关节损伤的诊断
排除骶髂关节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肿瘤等。
针刀治疗
原理:切断部分挛缩之骶髂骨间韧带、骶髂后长短韧带,破坏部分感觉神经纤维,阻断疼痛刺激,降低手法复位时之难度;通过针刀针刺样的刺激所产生的炎性反应与细胞免疫反应改善关节内微循环、促进损伤韧带与关节的新陈代谢、促进营养与能量的补充,解除局部症状,恢复关节功能。
后上错位 病史:多由外伤所致,与职业、性别有关,尤女性与妊娠妇女。 多发生于弯腰屈髋伸膝的位置上,如弯腰搬取重物,跨越壕沟时,股后侧的肌群强力收缩,牵拉髂骨向后运动,躯干、脊柱及骶骨向对侧前方旋转时,导致髂骨向后上错位。
1
2
3
4
5
6
陈旧性骶髂关节损伤的诊断
体格检查:患侧髂后上棘内侧骶髂关节间隙弧形压痛或可伴痠胀感、疼痛感向大腿内侧或下肢传导,患侧髂后上棘向前下外移,髂前上棘与髂脊水平较健侧降低,患侧下肢相对延长0.5~2.0cm,患侧脚过度内旋呈“阴脚”。 骨盆分离试验或“4”字征或床边试验可疑或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