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选修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四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选修第三单元《荀子》选读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四十第1题【单选题】
下列划线词“度”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A、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B、一年一度秋风劲
C、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C、夫晋,何厌之有?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C、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自己并不像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
位名士。

C、他日趋庭,叨陪里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会;今天举起双
袖作揖谒见阎公,(受到阎公的接待)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D、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得意生不逢时,(只能)抚弄着司马相如的赋独自叹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面“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
⑤愿足下更虑之
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⑦公从之
A、①③④\\②⑥\\⑤⑦
B、①②\\③⑥\\④⑤⑦
C、①④\\②③⑥\\⑤⑦
D、①⑤⑦\\②⑥\\③④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麾下壮士骑从者百余人耳
B、洎牧以谗诛
C、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C、何陋之有?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悟言一室之内
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B、便可白公姥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偭规矩而改错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对下列文言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定语后置)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状语后置)
C、甚矣,汝之不惠!(定语后置)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②小学而大遗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⑤名之为独夫⑥屈贾谊于长沙
⑦常在于险远⑧襟三江而带五湖
A、①③/②⑦/④⑥/⑤/⑧
B、①⑤/②⑦/③/④⑧/⑥
C、①②/③⑦/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⑤/④⑧/⑥/③
【答案】:
【解析】:
第12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节选自《后汉本?宋弘传>)
下列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B、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C、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D、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
把文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答案】:
【解析】:
第13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梅执礼,字和胜。

大司成强渊明贤其人,为宰相言,相以未尝识面为慊。

执礼闻之曰:“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吾求在我者而已。

”卒不往谒。

历比部员外郎,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擢中书舍人、给事中。

孟昌龄居郓质人屋,当赎不肯与,而请中旨夺之;内侍张佑董葺太庙,僭求赏:皆驳奏弗行。

迁礼部侍郎。

素与王黼善,黼尝置酒其第,夸示园池妓妾之盛,有骄色。

执礼曰:“公为宰相,当与天下同忧乐。

今方腊流毒吴地,疮痍未息,是岂歌舞宴乐时乎?”退又戒之以诗。

黼愧怒。

明年,徙滁州,时赋盐亏额,滁亦苦抑配。

执礼曰:“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请于朝,诏损二十万,滁人德之。

钦宗立,改户部。

方军兴,调度不足,执礼请以禁内钱隶有司,凡六宫廪给,皆由度支乃得下。

尝有小黄门持中批诣部取钱,而封识不用玺,既悟其失,复取之。

执礼奏审,诏责典宝夫人而杖黄门。

金人围京都,执礼劝帝亲征,而请太上帝后、皇后、太子皆出避,用事者沮之。

洎失守,金人质天子,邀金帛以数百千万计,曰:“和议已定,但所需满数,则奉天子还阙。

”执礼与同列哀民力已困,相与谋曰:“金人所欲无艺极,虽铜铁亦不能给。

”而宦者挟宿怨语金帅曰:“城中七百万户,所取未百一,但许民持金银换粟麦,当有出者。

”已而果然。

酋怒,责之,对曰:“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顾比屋枵空,亡以塞命耳。

”酋益怒,取其副杖之百。

执礼犹为之请,俄遣还,将及门,呼下马挝杀之,而枭其首,时靖康二年二月也。

是日,天宇昼冥,士庶皆陨涕愤叹。

死时,年四十九。

高宗即位,诏赠通奉大夫、端明殿学士。

议者以为薄,复加资政殿学士。

(节选自《宋史?梅执礼传》,略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B、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C、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D、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户部,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土地、赋税及户籍等事宜。

B、禁内,即官禁。

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

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官禁。

C、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居住的寝官,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官代指皇后一样。

D、士庶,即士人和庶人,指社会下层人士。

古时对人的社会地位简单可分为四种:公、卿、士、庶。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执礼不媚权贵,守正不阿。

有人把他推荐给宰相,但他不以为意,在任中书舍人、给事中时,他驳回了孟昌龄、张佑等人的不合理请求。

B、梅执礼关心百姓,与天下同忧乐。

在王黼置酒夸示自己园池妓妾时,他认为国家有难,不应歌舞宴乐,他还减除滁州赋盐,滁人很感激他。

C、梅执礼忠于职守。

他主张宫内财务由相关部门管理,小黄门取钱的封识没有用玺,他奏明皇上,以刑杖责罚了主管夫人和黄门。

D、梅执礼不畏金人,舍身取义。

他劝帝亲征,帝都失守,金人以天子为人质勒索金帛,他为百姓考虑没有答应,最后被恼羞成怒的金人杀害。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
②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
【答案】:
【解析】:
第14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

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

人殆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

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

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失污衾席,臭秽不可近。

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

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

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

”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

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书召其二子。

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

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馈以货,遣归。

……人用事多疑。

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

疑姁姁①愿士②,非有奇伟烈之姿也。

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选自《续藏书孝义名臣》)
【注释】①姁姁(xǔ xǔ):和悦貌。

②愿士:谨慎老实之人。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练药。

躬:亲自
B、旦暮置其手,问所苦。

置:放下,搁下
C、籍其数而封识之。

籍:登记入册
D、传其事以劝焉。

劝:劝告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我不幸被疾矣②妆成每被秋娘妒
B、①面发囊②面刺寡人者,受人赏
C、①籍其数而封识之②籍吏民,封府库
D、①举世混浊,清士乃见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
B、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C、人用是多疑
D、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
选出最切合本文写作主旨的一项是( )
A、希望社会上的人崇尚道义,患难相恤,不图回报
B、希望社会上的人以诚相待,助人为乐,继承古风
C、痛感世俗以貌取人,埋没清士,毒化社会风气
D、痛感世俗嗜利忘义,以李疑之事劝谕世人。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
②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答案】:
【解析】:
第15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韶,字元善。

韶五岁,能赋梅花。

嘉定四年,与其兄宁同举进士。

调南雄州教授。

校文广州,时有当国之亲故私报所业,韶却之。

调庆元。

丞相史弥远荐士竞学职,韶不与。

袁燮求学宫射圃益其居,亦不与,燮以此更敬韶。

以廉勤荐,迁太学博士。

上封事谏济王竑狱,且以书晓史弥远,言甚恳到。

又救太学生宁式,迕学官。

丐外,通判泉州。

郡守游九功素清严,独异顾韶。

改知道州。

葺周敦颐故居,录其子孙于学宫,且周其家。

入为国子监丞,改知泉州。

拜右正言。

奏乞以国事、边防二事专委丞相郑清之、乔行简各任责。

论汰兵、节财及襄、蜀边防。

又论史嵩之、王遂和战异议,迄无成功,请出遂于要藩,易嵩之于边面,使各尽其才。

吏宅之将守袁州,韶率同列一再劾之。

俱不报。

乞解言职,拜殿中侍御史,辞,不允。

劾女冠吴知古在宫掖招权纳贿,宜出之禁庭。

帝怒,韶还笏殿陛乞归。

权工部侍郎,迁起居舍人。

应诏上封事,几数千言。

帝谕左右曰:“李韶真有爱朕忧国之心。

”凡三辞不获,以生死祈哀去。

帝蹙额谓韶曰:“曲为朕留。

”退,复累疏乞补外,以集英殿修撰知漳州,号称廉平。

朝廷分遣使者诸路提官楮【注】,韶极言其弊。

时游似以人望用,然有牵制之者,韶奏云:“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

”擢翰林学士,不拜。

诏趣赴阙,辞,迁户部侍郎,再辞。

卒,年七十五。

韶忠厚纯实,不溺于声色货利,默坐一室,门无杂宾云。

(节选自《宋史?李韶传》,略有删改)
【注】楮(chǔ):纸币。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
B、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
C、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
D、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笏: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上面可以记事,后来只有大臣使用。

C、工部,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工程、赋税、军械等事务,长官为工部尚书。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赴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韶刚强不屈。

他刊校文章,有当权者的亲戚想作弊,被他拒绝;他敢于反对丞相的一些意见;他反对袁燮用学校的土地扩建居室,袁燮更敬重他。

B、李韶恪尽职守。

他上奏谏诤济王案件,又写信给史弥远,言辞恳切;他不怕得罪学官,营救学生;他极力反对朝廷派人到各地提取官府纸币的做法。

C、李韶关心国事。

他上奏建议由专人分管国事、边防;他评议裁军、节约等事务;他认为史嵩之、王遂意见不合,都没有才能,应调出朝廷。

D、李韶正直敢言。

他忠诚淳朴,不沉湎声色,不好热闹;他弹劾敢在宫廷受贿的吴知古,惹恼皇帝;他上奏几千字的文章,感动皇帝。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葺周敦颐故居,录其子孙于学宫,且周其家。

②凡三辞不获,以生死祈哀去。

帝蹙额谓韶曰:“曲为朕留。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