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RTK在城市规划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摘要:本文通过介绍LNCORS网络RTK系统工作原理,并结合其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论证了LNCORS网络RTK相比单基站型RTK无需再架设基站、作业范围不受限制、测量精度更加精确等优势。

关键词:连续运行参考站;实时动态测量;实时差分定位;精度1引言随着GPS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辽宁省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LNCORS)已全面进入运行阶段,目前已被成功应用于本院的测绘生产中。

单基站型RTK的优势已被我们所熟悉,但它有着先天性的缺陷,随着流动站距离基准站越远,其电台信号减弱、卫星初始化变慢、精度下降,随着外挂电台老化,作业范围更小,这样在测区范围稍大的情况下不得不经常搬站,地形起伏较大时更需频繁换站,由此,其应用起来约束条件太多,不能满足城市工程测量工作日益追求效率、提高观测精度的要求。

LNCORS网络RTK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它的不足,同时还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实时性强、信号稳定、覆盖面广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其已在城市工程测量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LNCORS网络KRTK简介在介绍LNCORS网络RTK之前,我们先来说明下它发展的前身:实时动态测量系统(RTK),它是数据传输技术与GPS测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构成是: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在基准站上,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的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的发送给流动站,在流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设备接收来自基准站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并显示给用户测点的坐标直至满足用户要求。

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中文名称为连续运行参考站。

CORS可以定义为由若干个连续运行、固定的GNSS参考站,利用现代数据通信、计算机和互连网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需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经过检验的GNS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NSS服务项目的综合系统。

网络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网络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网络 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摘要:网络RTK技术是近年来用于城市工程测量的一项新兴技术,网络 RTK 是对传统和常规 RTK的拓展和延伸,相比于常规RTK来说,网络RTK借助于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具备更加明显的优势。

尤其是在城市工程测量领域,网络RTK 技术具有更为规范化的操作基准、更为高效的数据采集以及最小的误差积累,同时网络RTK的应用还能够减少工程测量中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为城市工程测量和国土资源项目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本文就主要围绕网络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点、应用领域以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展开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网络RTK技术;城市工程测量;运用网络RTK技术也可以被称为实时动态技术,其实网络RTK就是基准站RTK,是近年来在传统常规RTK和差分GPS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是GPS技术在勘测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目前该项技术尚处于起步和快速发展阶段。

网络RTK系统主要是由基准站、流动站、数据处理中心以及数据通信线路组成,具体的工作原理就是在进行城市工程测量的过程中,由基准站上的 GPS接收机将连续观测所获得的数据通过数据通信链实时的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传送到流动站接收机中,流动站接收机接收之后就启用数据处理中心来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1] GPS网络RTK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城市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及时性,同时提高工程勘测作业的工作效率,能够为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基本保障,当前网络RTK技术已经成为城市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

一、网络RTK技术的应用优点1、规范化测量网络RTK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设置多个基准站,构成一个基准站网,并且形成网状的覆盖,由这些基准站中的一个或者是多个为基准计算和发布GPS改正信息,数据处理中心可以根据流动站送来的近似坐标判断出该站位于由哪三个基准站所组成的三角形内,然后根据这三个基准站的观测资料,求出流动站所受到的系统误差,借鉴广域差分GPS和具有多个基准站的局域差分GPS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消除或者是消弱系统误差,获取更为精确的测量结果,[2]从而建立统一的标准的规则,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出现多个不相同坐标,导致数据采集基准和坐标系不一致的情况,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数据之间存在的误差,实现更为精准和规范化的工程测量。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分析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分析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分析1. 引言1.1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分析RTK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基站网络,RTK技术可以提供毫米级的定位精度,使其成为工程测量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工程测量中,RTK测量技术在地面控制点的建立和测量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控制点,工程测量人员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确保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RTK技术还可以用于土地勘测、道路建设、管道布置等工程项目中,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空间参考。

RTK测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测量、地质勘探和工程监测中。

在建筑测量中,RTK技术可以准确测量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和结构,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支持。

在地质勘探中,RTK技术可以帮助地质学家精确测量地表和地下构造,为矿产勘探和灾害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在工程监测中,RTK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RTK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支持。

2. 正文2.1 RTK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RTK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准站网络、移动站接收信号、数据处理和误差校正。

基准站网络是RTK测量技术运行的基础。

基准站通过GPS卫星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并将信号处理后上传至服务器,形成网络。

移动站通过接收多个基准站的信号,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减小误差。

移动站接收信号的过程是RTK测量技术的关键。

移动站通过接收来自不同基准站的信号,可以实现实时精密测量。

通过解算来自不同基准站的信号,可以获得移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精确位置。

数据处理是RTK测量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数据处理包括解算移动站和基准站的观测数据,并进行误差校正。

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精密的算法和计算能力,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09T02:54:18.491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2期(下)作者:韩何龙[导读] RTK测量技术基于GPS技术,GPS技术目前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首要技术韩何龙五莲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东日照 262300摘要:RTK测量技术基于GPS技术,GPS技术目前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首要技术。

作为美国研发的一种新型导航系统,GPS在现有基础上,自身衍生了多套高效系统,可广泛用于各领域内。

RTK测量技术可以实现两个测量站的有效观察,根据不同的测量点,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依次发送至用户接收端,随后进行结算,以分析其整体坐标。

作为常用的GPS测量方法,在静态动态测量中,可以获得精准较高的测量体系。

本文对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RTK技术;工程测量;应用引言RTK(RealTimeKinematic)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测量技术实时、准确、高效、操作简单等多重优点,其在测量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测绘、坐标点地定位和道路放线等测绘领域。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RTK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让测绘行业正面临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它的出现是测绘领域重大里程碑,也由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技术原理RTK为一种常见的GPS测量方法,其全称为RealTimeKinematic,即一种实时动态模式,可以完成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的测量,且可将基准站采集来的载波相位收集后,送至用户接受机接收。

传统的测量方式只能在解算后获得精确的精度,而GPS-RTK可完成厘米级别的定为精度。

GPS-RTK技术可提前在相应位置上构建基准站,基准站在识别接收卫星信号后,即可将所得到的信息直接通过通信网转发给各个用户,用户通过将接收到的接收机信息和基准站信息进行联合解算,可得到最终的基线向量。

整个过程只需不到1min的构建,同时信息的精度较高,可简单直接的将信息进行传递。

浅谈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

浅谈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

会产生累积误差 , 各点放样精度趋于一致 。不像常规放样那样 .
需要后视方向用解析法标定. 因而简捷易行。
21 控制 测量 .
控制测量是工程建设 、 管理和维护 的基础, 控制网 的网型和
23 变 形监 测 .
变形监测主要是监 测大型建筑物、 构筑物 的地基沉 降、 移 位 以及整体的倾斜等状况 , 形监测 网具有毫米级 的精度 , 变 比一般 工程 控制网高一个数量级。监测工作的特 点是被监测体的几何 尺寸 巨大。 监测环 境复杂, 监测技术要求 高。实践表 明, 如果用 较 长的观测 时间, 分几个 时段进 行观测 , 并采用强制对 中, 观测 时


站 的控制点 ,可采用手簿提供 的交会法等 间接 的方法测量采用
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 以保证达 到毫米级精度 。与传统作业 可 相 比较 , 由于点与点之 间不需要通视. 可以敷设很长的 G S点构 P
随着我 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工程建设迎来前所末 有的
发展机遇, 这就对勘测设计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工程勘测设 计中, 建立勘测、 设计 、 工、 施 后期管理一体化 的数据链 , 实现“ 内
功, 从而减少冗 余观测量 , 缩短观测 时间 。
采用 R K技术进行放样。 T 只需将参数如放样起 点终 点坐标 、
曲线转角 、 半径 等输入 R K的外业控制 器, T 即可放样放样 方法 灵活 , 以按桩号也可以按坐标 放样 , 可 并能随时互换 。放样时屏
2 R K技术在工程测量 中的优势 T
精度要求与工程项 目的性质 、 规模密切相关 。 城市控制网具有面 积 大、 精度 高、 用频 繁等特点 , 使 城市 I、 Ⅲ级导线大多位于 Ⅱ、

RTK在工程测量中应用论文

RTK在工程测量中应用论文

浅谈RTK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摘要】gps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使得工程测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目前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工程测量的各个方面。

基于此,本文电子技术论文笔者将浅谈rtk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关键词】rtk技术;工程测量;应用1.rtk技术的基本原理rtk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的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统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rtk技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它在各种控制测量、地形测图、工程选线及工程放样中应用广泛,与常规仪器相比非常明显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度。

但在整个gps应用方面,测量行业始终是一个小分支,测量知识的流通面也非常有限,再加上普通测量员或非测量专业人员普遍对新技术理解不深,在进行gps测量时,往往会按照培训人员的要求机械化地去接受,这样时间一长就会对整个测量工作效率产生影响,gps的优越性也不能完全被发挥出来。

特别是在rtk即将普及的今天,熟练操作rtk在实际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2.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相关应用2.1 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整体控制测量和局部加密控制测量是常规测量中所要进行的两个步骤,在整体控制时就必须考虑到后面加密工作的开展。

常常因为要进行局部加密控制而要测量一级导线,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图根控制,这样就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采用gps-rtk 系统来进行控制测量,在首级控制测量时,无需考虑通视方向点,无需进行更多的加密控制,如测导线测图根点之类的工作,只需将移动站放在所需的控制点上平滑采集5s 即可得出坐标。

这就使得在首级控制选点位时,只需考虑其实用性及设基准站的安全性。

因此,gps-rtk 测量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控制测量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2.2 施工放样中的应用放样是测量的一个应用分支,在地籍测量中和工程施工中经常使用。

它要求通过一定方法采用一定仪器把人为设计好的点位在实地给标定出来。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摘要:RTK技术跟以前测量的方法比起来,真的容易操作,而且学习起来也快,更重要的是,它的测量结果效率可高了。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做工程测量的专家们喜欢用RTK技术的原因。

在开始施工之前,负责的单位通常会让专业的人去现场调查和测量一下,主要看看地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怎么样,也看看施工时有没有什么危险的地方。

然后再根据实际的项目和现场的情况来制定一个好的施工方案,这样就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了。

以前我们经常用人工测量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经常会出一些小错误,可能会对施工的安全有影响。

所以啊,现在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RTK技术也越来越受欢迎。

本文前言了RTK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前言了工程测量的实践。

关键词:RTK测量技术;GPS;工程测量;测量应用前言传统的测量和定位方法,需要来回移动棱镜,通常需要几个人协作才能完成工作。

在测量的过程中,要确保仪器和目标之间没有遮挡;但是遇到高差过大时,不能及时纠正距离因为投影变形而产生的影响,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此外,这种传统方式效率较低,容易受到地形环境的影响,如果距离目标较远或遮挡物较多,还会大大降低精度。

最近几十年来,GNS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测量工作更加精确和高效。

RTK技术操作简单方便,适应各种地形、天气和时间,效率高,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RTK技术的优势分析1.1RTK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RTK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其系统应用优势使得动态监控和数据测量更加准确可靠。

在现场测量中,RTK能够达到厘米级的精度,这无疑为测量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RTK的发明,使得测量领域自动化、数字化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RTK的工作效率极高,能够在勘测工作中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一般地形应用,RTK能够安装台站,在相关测量区域内完成测绘工作,并且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测绘过程。

RTK的应用,无疑为测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摘要:RTK 测量避免了静态测量繁琐的测量组织工作和长时间的数据采集和事后解算工作,可以实时获取流动站的坐标。

作为可以实时获取厘米级精度的测量方式,RTK技术在精确导航、测图、施工放样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具体的作业流程,探讨了 RTK 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GPS RTK技术已作为一种成熟的作业方法,以高效、便捷、精确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城市工程的公路测量、电力测量、园区测量等方面。

因此RTK测量技术作为一项我国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GPS;RTK;城市测量1引言国内GPS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不同领域均有扩展,人们对GPS技术在城市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视,常规的RTK技术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被推广,且随着实践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非常成熟,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但是随着实践的深入,技术应用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存在局限性。

因为常规RTK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误差的基本前提下,假定在短距离内基准站和流动站的电离层延迟,对流层的延迟过程与它的轨道偏差等多种偏差相同,因此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是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距离,两者只有相互靠近,才可以保证定位结果的精准性和正确性,保证实现“零误差”。

最近几年,国内信息技术不断进步,RTK技术也不断发展,数据通信电路、数据处理中心和参考站网络共同构成了网络RTK技术的关键,一个参考网站配置了双频全波长GPS接收机,而且这个接收机还能够同时进行观测,还要精确度高,这个参考站的坐标的确定是十分精准的,依照坐标轴,依照不同的时间长度,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法来进行确定。

在开展野外测量时,RTK技术可实时获取定位的精度以及结果,且支持全天候的观测工作,故在测绘领域中,RTK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城市工程测量因施工环境复杂,RTK技术的应用则更为广泛。

浅谈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浅谈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浅谈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RTK技术是近年来在测量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高精度定位技术,因其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在市政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从RTK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等方面来探讨其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一、RTK技术原理RTK技术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定位,并用基站接收器接收卫星信号,利用差分技术消除误差,实现对点位位置高精度定位。

1、城市地形测量在城市地形测量中,RTK技术可以较快地获取大量的测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为城市设计和规划提供依据。

2、地下管线测绘地下管线是市政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RTK技术可以采用精度高、效率高的方式来确定地下管道的精确位置和深度,保证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和正确性。

3、建筑物测量在建筑物测量中,RTK技术可以测量出建筑物的高度、体积、状态、角度等量值,为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依据。

4、路网测量RTK技术可以测量道路的长度、宽度、曲线半径、坡度等参数,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优点:1、精度高RTK技术采用差分技术消除误差,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2、效率高传统测量工作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而RTK技术却可以较快地获取测量数据,并快速处理分析数据。

3、操作简单RTK技术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基站接收器和移动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即可进行测量。

1、单次测量面积小RTK技术的单次测量面积相对来说较小,需要进行多次测量。

2、天气因素影响大天气因素会影响卫星信号的接收和跟踪,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四、结论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它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解决测量难题,促进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发展,预计在未来市政工程测量中应用的范围和领域会越来越广泛。

RTK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RTK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RTK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RTK 测量的原理和特点, 即GPSRTK 测量的误差、调整模糊值、数据链和坐标系统, 同时也是RTK 测量的四个重要元素, 是实际测量工作中必须注意的地方,笔者基于长期的工程经验,探讨了RTK 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 RTK;基准站;测区转换参数1 实时差分GPS 测量技术差分GPS 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实时动态测量技术,也称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 测量技术,它是GPS 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

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 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 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

在流动站上,GPS 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 实时地计算并显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系统的构成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卫星信号接收系统在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系统中。

应至少包含两台GPS 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准站和流动站上。

当基准站同时为多用户服务时,应采用双频GPS 接收机,其采样率与流动站采样率最高的相一致;(2)数据传输系统。

由基准站的数据发射装置与流动站数据接收装置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性设备。

其稳定性依赖于高频数据传输设备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性。

为了保证足够的数据传输距离及信号强度,一般在基准站还需要附加功率放大设备;(3)软件解算系统。

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的软件解算系统对于保障实时动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具体外业测量中,可以根据精度要求的不同,选用静态差分定位,快速静态差分定位,动态差分定位或实时动态差分等不同的作业模式。

①快速静态测量。

GPS 接收机在每一用户站上进行静止观测。

浅议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浅议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现场勾画草 图。外业结束后 , 再根据草图绘制地形图。由于采取勾绘
0 引言 草 图 与 清绘 为 同一 个 人 , 自己所 测 过 的点 都 十 分清 楚 , 容 易 把 一 对 很 全 球定 位 系统 ( S 自问世 以来 , 为 测量 定 位 新技 术 , 泛应 用 天 所 测 绘地 形 地 物进 行 成 图。 GP ) 作 广 于 陆海 空领 域 的导 航和 定位 测 量 , 大地 测 量 及 工程 测 量应 用 领域 中 在 32 R K用 于 控 制 测 量 由于 R K测 量在 2 k 内 点 位 平 面 标 . T T 0m 产生 前 所未 有 的影 响 。 随着 G S技 术 不断 发展 , 应 用 已遍及 各种 测 称 精 度 为 4 c ,根 据 控 制 测 量 规 范 要 求 l 导 线 点 的 点 位 误 差 P 其 - m 3 级 量领 域 , 别 是 G S 实时 动 态 差 分 R KR a Tme-Kn mai技 为 ±3 m,从理论上讲 R K测量完全可以满足 I 以下导线点的技 特 P T (e l i - ie t ) _ c c T 级
术 的迅 速发 展和 完 善在 常 规测 量领 域 里 越来 越得 到 广 泛 的应 用。 术规范要求。在某工程道路放桩 R K测量中 ,我们对距离基准 站 T 1 T R K的 工 作 原 理 1 m ̄ k 的一些四等 GP 6m k S控制点采用‘ 点法进行检核 比较 。结果 实时 动 态 差 分 R K测 量 系统 ,是 GP T S测 量技 术与 数 据 通 讯 传 表明平面坐标分量最 大差值为 3 m, 1 c 高程最大差值 为 49 m, .C 完全 输 技术 相 结 合 而 构 成 的 系 统 。 R K差 分 技 术 目前 有 3种 方 法 : 标 符 合 l 导 线 点 的规 范 精 度 要 求。 T 坐 级 差分、 伪距 差 分 及 载 波相 位 差 分 。 而采 用 载 波 相位 为基 本 观 测量 的差 在某 工程 110 :0 0数 字 地 形 图 测 绘 任 务 中 ,测 区长 约 7 m , k 宽 分定位 方法是 目前 GP S定位 中精度最高的一种 方法 , 其相对定位精 07 m, 积 约 5 。整 个 测 区采 用 A he hZ X双频 GP .k 面 k s tc — S接 收机 用 度 可达 1 ~I m 以上 。 0 p p 静态 法 共布 测 了 5个 四等 G P S点 , 1 一 级 G S点 , 位 均 匀分 2 个 P 点 R K系统 的最低配置可包括三部 分 : 基准 站接 收机 : T ① ②流动 布 , 弱 点点 位 中误 差 为( :. m , :.c , 联 测 了四等水 准 最 Mx 40c My39 m) 并 站接收机 , 包括支持 R K的软件 系统 : 数据链 , T ③ 包括基准站 的发射 高程 。 为 了进 一 步检 核 As tc Z ×双 频 GP he h 一 S系统 的测 量精 度 , 采 电台及流动站的接收 电台。R K的作用距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 用 GP T S控 制 点联 测 法均 匀地 检 测 了其 中 1 2个 GP S控 制 点 ,基准 站 链 , 般 可达 1 k ~ 0 m 左 右 , 一 Om 4 k 当使 用 G M 通 信 网络 作 为 数 据 设 在 测 区 中 间 。 其 X坐 标 中 误 差 为 ±31 m , 坐 标 中 误 差 为 士 S .c Y 链 时, 作用距离更长, 其 日前最 大 可 达 7 k 0 m。 23 m , 高 程 中误 差 为 -5 c 结 果 完 全 可 满 足 l 导 线 点 ( ” .c H I . m, -0 级 5 以 作业时基准站接收机设在有 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上 ,连续不断接 下) 的规范精度要求。尽管 GP S测量的标称精度及实测精度完全满足 收 GP S卫星信号 , 并将测站坐标 观测值( 伪距和相位的原始测量值) I 导线 点 5点 以下 的规 范精 度 要求 , 目前 的规范 对 利 用 G S测量 、 级 但 P 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等通过发射电台发送出去,流动站 进行 I 级导线甚至更高 的精度的控制测量 , 其采集数据 的方法 , 数量 在 跟 踪 GP S卫 星 信 号 的 同 时接 收 来 自基 准 站 的数 据 , 过 最 小 二 乘 等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 通 因此还需要用大量的实践来证实。实际测量 搜 索法 OT (n te f ) 求载 波 相 位 整 周模 糊 度 , 通 过 相 对 定 位 中还 必须 采 取足 够 的榆 核手 段 , 测 量 的确 性。 Fo h l解 y 再 确保 模 型获 取 所 在点 相 对 基 准 站 的坐 标 和 精 度 指 标 。 O F 法是 目前 仪 T 算 4 R K用 于城 乡测 量 工 程 中 的 实例 T 器 厂家 普 遍 采用 的技 术 , 它可 以使 得 R K的 初 始 化 在几 分钟 乃至 几 T 41 项 目概 况 在 某 镇 有两 个测 量 项 H,项 B A 是某 房产 公 司在 . 秒 钟 内完 成 , 无 需让 仪 器 进 行 以 往 的静 态 初 始 化 。 而 该镇建设占地面积 1 0 0 亩的拆迁安居小区, 原状地形、 杂草树木繁多 , 采用 O F算法技术的双频 载波相位 R K 经过几至十几秒钟 的 通视情况较差。该项 日要求: 据某市国土局提供 的控制点和界址 T T , ( OT F初 始 化 即可 达 到 厘 米 级 的测 量 精 度 。R K测定 点 位 坐标 的时 间 点坐 标成 果 《 方坐 标 系) 实地放 出了 6个 用 地界 址 点 , T 地 , 在 确定 用 地范 般 为 2 ~1 S 目前市面上仪器的测量标称精度 一般可达平面 1 围。 s 0, ②根据建筑 总平面设计 图资料和控制点成 果, 在实地放出 1 2个建 c -I m , 程 为 2 m 1 p m tp -p 高 c 4 p m。具 有 如下 测 量 功 能 : 测定 点位 的 筑 工 程 勘察 点 位 。项 日 B是位 - ① 坐标 , 并显 示坐标精度。 ②实时进行点 、 线的放样 , 结果及图形实时显 于 某 … 的 2 0亩 矿 … 复 垦 竣 5

RTK在城市工程测量中应用

RTK在城市工程测量中应用

RTK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浅析摘要: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技术也日益成熟。

该文介绍了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具体的作业流程,对rtk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应用上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rtk技术在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上具体明显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工程的公路测量、电力测量、园区测量等方面,但通过对其的作业流程进行介绍我们亦可发现其也受卫星信号、数据裢传输问题、多路径误差等因素限制,影响其测量成果的精度。

关键词:rtk;城市工程测量;控制测量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ps technology, rtk technology is increasingly ma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survey in city rt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specific work flow, in the city of rtk technology engineering survey, the limitation of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rtk technology in control survey and terrain on the obvious advantage of specific measure, is widely used in highway measurement, the city engineering electric power measurement, the measurement and so on, but through its work flow we can also find introduced by satellite signal, the data lian transmission problem, multipath error on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and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keywords: rtk; urba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controlmeasure中图分类号:o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导语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测绘方法正逐步被不断涌现的新现代测绘技术所取代,如gps的出现曾引起过测绘技术的革命,使得测量精度和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的运用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的运用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的运用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技术,它结合了实时测量和差分GPS技术,可以在城市测绘工程中提供高精度的位置数据。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这里我将详细介绍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三个主要应用方面:控制测量、实时定位和数据处理。

首先,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控制测量。

在城市测绘项目中,准确的控制测量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RTK技术可以提供以厘米级精度的实时位置数据,使得测绘人员可以更精确地确定控制点的位置。

传统的控制测量通常需要使用多个固定的测量点,并通过后续数据处理来计算实际位置。

而采用RTK技术,测绘人员只需在测量过程中设置一个移动接收器,该接收器会与基准站通讯并获取差分修正值,从而实时获得高精度的位置数据。

这种方法极大地简化了控制测量的过程,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其次,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还可以实现实时定位。

传统的GPS测量需要收集数据后离线处理,而RTK技术则可以实现实时定位,将测量结果即时反馈给测绘人员。

这对于需要大范围测量的城市工程非常有用。

测绘人员可以随时了解测量结果,及时调整测量策略和方法。

此外,实时定位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和工地的安全管理等重要任务。

利用RTK技术,可以对城市建筑物进行基于时间的变形分析,实时监测建筑物的结构变化情况。

对于工地的安全管理来说,实时定位可以实时掌握工人的位置,及时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

最后,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还可以用于数据处理。

RTK技术获取的位置数据可以直接导入到GIS软件或CAD软件中,用于生成高精度的地图和模型。

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和数据传输错误。

此外,RTK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测量设备(如激光扫描仪)进行集成,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生成更精确的城市地图和建筑模型。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分析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分析

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RTK测量技术已经成为工程测量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结合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在实时动态环境下进行高精度测量和定位。

在工程测量中,RTK测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还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程项目中。

本文将对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RTK测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RTK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接收来自地面基站的信号,结合卫星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实时高精度的位置定位。

RTK测量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高精度:RTK测量技术可以实现亚米级甚至毫米级的高精度测量,可以满足工程测量中对精度的要求。

2. 实时性:RTK测量技术可以在动态环境下实现实时测量,并且可以在移动状态下进行高精度定位。

3. 自动化:RTK测量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4. 多功能性:RTK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程项目中,包括土建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等。

1. 土建工程测量在土建工程测量中,RTK测量技术可以用于地形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建筑测量等各个方面。

通过RTK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形数据,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精准定位和控制。

在水利工程测量中,RTK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水文测量、水资源管理、水利设施安全监测等。

通过RTK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对水文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测和分析,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三、RTK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2. 挑战(1)成本问题:RTK测量技术的设备和技术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行专业的设备购买和技术培训。

(3)环境影响:RTK测量技术受到自然环境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RTK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RTK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浅析RTK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摘要:随着gps技术的开始发展和成熟运用,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也在城市测量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摘要介绍rtk技术的原理,结合实例说明rtk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rtk;gps;城市测量1、rtk技术概述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是gps技术的一种应用,是一种实时动态的测量方式。

rtk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软件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与流动站的接收电台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

软件系统具有能够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的功能。

rtk数据处理是将已知gps坐标和观测数据,在流动站上进行实时数据差分,得到流动站和基准站之间的坐标差,加上基准站的坐标就可得到流动站的各种坐标系下的坐标。

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

rtk 测量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特点,实现了越级布网的模式、缩短了外业观测时间、作业灵活、减少的作业员的劳动强度、数据采集精度高、误差分布均匀等特点,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工期。

rtk测量系统的开发成功,为gps 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这对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2.1工程控制测量方面的应用为满足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测绘的需要,城市控制网具有控制面积大、精度高、使用频繁等特点,城市ⅰ、ⅱ、ⅲ级导线大多位于地面,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这些点常被破坏,影响了工程测量的进度,如何快速精确地提供控制点,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

常规控制测量如导线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费工费时,且精度不均匀。

gps 静态测量,点间不需通视且精度高,但需事后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如内业发现精度不符合要求则必须返工。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对城市地理数据的获取和更新需求日益增加。

传统的测量方法虽然能够满足基本测绘需求,但由于其精度有限、耗时长、成本高等缺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城市测绘工程的要求。

RTK技术应运而生。

RTK技术是一种基于GPS卫星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实时性强等优点。

在城市测绘工程中,RTK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理数据,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持。

目前关于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

本文旨在通过对RTK技术的概述和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探讨RTK技术与传统测绘方法的比较,展望RTK 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为城市测绘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导论RTK技术可以提高城市测绘工程的精度和效率。

传统的测量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人力成本,而RTK技术可以通过实时差分GPS技术,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大大减少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绘的精度和效率。

RTK技术可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精准的地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而RTK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这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改善市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RTK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环境监测、城市交通管理、城市水资源管理等领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研究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城市测绘工程的精度和效率,还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2. 正文2.1 RTK技术概述RTK技术,全称为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一种利用GPS卫星信号进行高精度定位的技术。

浅析RTK在城镇测量中的应用

浅析RTK在城镇测量中的应用

要 】T R K技 术 , G S测 量技 术 中的 一 个 重 大 突破 。 本 文 阐 述 了 R K的 原 理 、 是 P T 系统 的 组 成 以 及应 用 范 围特 点 , 对 应 问题 分 析 。 并 【 关键词 】 P ; T 城镇测量 ; G S R K; 控制


引言
间 , 而 大 大提 高 了作 业 效 率 。 因
科 技 信 息
0科 教 前 凸0
S IN E&T C O O F MA I CE C E HN L GYI OR TON N
20 0 8年
第3 6期
浅析 R KΒιβλιοθήκη 城镇测量中的应用 T彭凤 珍 胡坤 峰
( 河南 省地 矿局 第三地 质调 查 队 河 南 信 阳
【 摘
440 ) 6 0 0
R K( e l i ie t ) 时动 态 测 量 系 统 , T R a meK n ma c 实 T i 是集 计 算 机 技 术 、
5城 镇建 筑 规划 红 线 放 样 .
数 字 通 讯 技 术 、 线 电技 术 和 GP 无 S测 量 定 位 技 术 为 一 体 的 组 合 系统 。
建 筑 物 规 划 放 线 , 线 点 既要 满 足 城 市 规 划 条 件 的 要 求 , 要 满 放 又 放 T 它是 G S测 量技 术 发 展 中 的一 个 新 突 破 。R K定 位 精 度 高 , 可 以 全 足 建 筑 物 本 身 的 几何 关 系 , 样 精 度 要 求 较 高 。使 用 R K 进 行建 筑 物 P T 它 对 其 天侯 作 业 , 个 点 的 误 差 均 为 不 累积 的 随机 偶 然 误 差 。 随着 全球 定 位 放 样 时 需 要 注 意 检 查 建 筑 物 本 身 的 几 何 关 系 , 于 短 边 , 相 对 关 系 每 系统 ( P ) 术 的快 速 发 展 , T G S技 R K测 量 技 术 也 日益 成 熟 . 步 在 测 绘 较 难 满 足 。 在 放 样 的 同时 , 要 注 意 的是 测 量 点 位 的 P P值 . 果 逐 需 DO 如 中得 到 应 用 。 T R K测 量 技 术 因 其 精度 高 、 时性 和 高 效 性 . 其 在 城 镇 P OP值 大 于 15的 情 况 下 , 制 测 量 则 有 可 能 带 来 较 大 的点 位 误 差 。 实 使 D . 强 在 P OP值 小 于 1 D . 况 下 .用 R K进 行 规 划 放 线 一 般 能满 足 要求 。 5情 T 测绘 中应 用 愈 来 愈 广 泛 。 必 要 时 , R K在 建 筑 周 围放 适 当 的控 制 点 , 用 T 配合 全 站仪 和 钢 尺 来 完 二、 RTK技 术原 理 R K测 量 技 术 是 以载 波 相 位 测 量 为 依 据 的 实 时差 分 G S测 量 技 成 T P 6城 镇 控 制 测 量 . 术 ,是 一 种 高 效 的 定 位 技 术 。 原 理 是 在 基 准 站 上 设 置 l台 GP s接 收 为 满 足 城 镇 建 成 区 和规 划 区测 绘 的需 要 , 镇 控 制 网 需 要控 制 面 城 机 , 所 有 可 见 GP 对 S卫 星 进 行 连 续 地 观 测 , 将 其 观 测 数 据 通 过 无 线 并 精 点 电 传 输设 备 , 时 地 发 送 给 用 户 观测 站 。 用 户 站 上 , P 实 在 G S接 收 机 在 接 积 大 、 度 高 、 位 多 。 城镇 中 的 等级 导 线 网控 制 点 大 多 设 立 于 地 面 . 这些 点 常被 破 坏 , 响 了 工 程 测 量 的 进 度 , 影 收 G S卫 星 信 号 的 同时 , 过 无 线 电 接 收设 备 , 收 基 准 站 传输 的 观 随着 城 镇 建 设 的不 断 发 展 , P 通 接 直 测 数 据 , 后 根 据 相 对 定 位 原 理 , 时地 解 算 整 周 模 糊 度 未 知 数 并 计 如何 快 速 精 确 地 提 供 控 制 点 . 接关 系 到 工 作 的 效 率 。常 规 控 制 测 量 然 实 要 大 费 算 显 示 用 户 站 的三 维 坐 标 及 其 精 度 。 通 过 实 时 计 算 的 定 位 结 果 , 可 如用 全 站仪 布 设 的导 线 测 量 , 求 点 与点 间 必 须 通 视 , 致 等 距 , 工 便 且 P 点 但 监 测 基 准 站 与 用户 站 观 测 成 果 的 质 量 和 解 算 结 果 的 收 敛 情 况 . 时 地 费 时 , 精 度 不 均 匀 。G S静 态 测 量 , 间 不 需 通 视 且 精 度 高 , 需 观 实 不 如 判 定 解 算 结 果 是 否成 功 , 而 减 少 冗 余 观 测 量 , 短观 测 时 间 。 T 从 缩 R K测 测 结 束 后 进 行 内业 数 据 处 理 , 能 实 时 知 道 定 位 结 果 , 内 业 发 现 精 T 还 量 系 统 由 以下 三 部 分 组 成 : S接 收 设 备 、 据 传 输 设 备 、 件 系 统 。 度不 符 合 要 求 则 必 须 重 测 。应 用 R K 技 术 无论 是 在作 业 精 度 , 是 作 GP 数 软 可 数 据 传 输 系 统 由基 准 站 的发 射 电 台 与 流 动 站 的 接 收 电 台 组 成 , 是 实 业 效率 上都 具 有 明显 的优 势 . 以随 时 知道 测 量成 果 是 否 符 合 要 求 。 它 现 实 时 动 态 测 量 的关 键 设 备 。 软件 系 统 具 有 能 够 实 时 解算 出 流动 站 的 三 维 坐 标 的 功 能 。 T 测 量 技 术 除 具 有 G S测 量 的 优 点 外 , 时具 有 RK P 同 7其 它方 面 的应 用 更 加 广 泛 . R K技 术 还 可 用 于 大 比例 尺 地 形 测 量 、 域测 量 、 镇 管 线 测 量 、 T 水 城

浅析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及成果控制

浅析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及成果控制
科 技 应 用
浅析 R T K 技术在城市测量巾的应甩及威累控制
罗朋 飞 金 鑫 (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河南郑州
4 5 0 0 0 0 )
摘 要:目 前全球定位系统( G P S ) 技术快速发展, 实时动态( 盯K ) 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运用 R T K技术测量时无需进行布网施测不要求点间通视, 误差不传播、不累积, 并且在外业测量中, 能实时得知定位结果和定位精度,而且 R T K可以 全天候地连续观测, 与传统测量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 这使其在测绘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但是 R T K技术也因为卫星信号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障碍物、多路径误差电波干扰、信号反射等因素的限制, 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甚至产生假值。由于R T K测量缺少自身检核条件,使得这些假值不易发现。该文提出R T K测量成果控制的基本内容以 及影响测 量成果的 主要因素,分析了R T K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G P S — R T K; 城市测量; 成果控制 1 .G P S — R T K基本原理 标及相应精度。 在正确设置基准站和流动站后, 影响R T K测量 G P S — R T K 实时动态定位系统, 是集计算机技术、 3 R T K的应用 精度的 主要因素有: 数字通讯技术、 无线电技术和G P S 测 量定位技术为 3 . 1 R T K 在城市测量中 应用 1 )坐标转换参数精度。坐标转换是区域性的, 体的组合系统,它能够实时获得测站点在指定坐 随着城市建设的 发展,一些位于地面的测量控 受已 知点分布和精度、数学模型的精度及基准系统 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R T K实时动态定位系统 制点常因 遭到破坏而影响工程测量的正常进行,如 本身精度的影响。 转换参数的精度将直接影响 R T K 主要包括3个部分: 基准站, 流动站,电台。基 何快速精确地提供控制点直接关系着测量工作的 进 测量成果的精度。 准站接收机设在具有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位上,连续 度和效率。常规控制测量如导线测量,要求点间 通 2 )基准站的坐标精度与信号质量。 R T K工作 模 接收所有可视 G P S卫星信号, 并将测站坐标、观 视,费工费时,且精度不均匀。 G P S静态测量,点 式是基准站接收机借助电台将观测到的三维坐标发 测值、 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等通过电台 间不需通视且精度高, 但需事后进行数据处理, 不 送给流动站接收机, 流动站接收机通过数据链接收 发送出 去, 流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 P S卫星信号的同 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 如内业发现精度不符合要求 基准站的数据,同时采集G P S数据,并在系统内 组 时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通过实时差分处理求算 则必须返工。应用R T K 技术则能实时知道外业定位 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求得流动站三维坐标。 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 结果与定位精度,在作业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基准站的坐标精度和信号质量直接影响流动站 标及其精度。 在精度上也可以通过试验来 验证。 的精度。 2 G P S — R T K野外作业步骤 3 环境对 R T K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2 . 1收集资料 现在的 地形测量普遍使用全站仪,但是全站仪 地形、 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障碍物、 多路 径误差、 外业踏勘收集测区的资料, 对测区的控制点、 测量作业时需要布网控制且点间要求通视,遇到视 电波干扰、 信号反射等,因此选择已知点架设基准 测 区 的范 围 和 周 围的 环境 进行 勘 察, 找 到 适合 架 设 线 遮挡 使 得 个别 点 数 据 需 要多 次 搬 站 才能 采 集, 劳 站 及 布 设 控制 点 时, 应 考虑 到 上 述因 素, 远 离电 视 基准站的 控制点。 动强度大,作 业效率低, 且由于多次搬站误差累积 发射塔、 微波中转站、 变电站、 高压输电 线、高大 2 . 2基准站的架设与 基准点的的 选择 使得精度难以保证。 R T K技术测量时无需进行布网 楼房, 卫星高度角应大于l 0 , 避开大面积水面和大 基准站的架设是实 施R T K 的关键程序之一。 它 施测,不要求点间通视, 误差不传播、不累积, 并 幅金属面场馆及成片的障碍物, 防止电 磁干扰、多 的安置应满足下列条件: 且在外业测量中, 能实时知道定位结 果和定位精度, 路径效应及G P S信号被遮挡和反射。 1 )在 1 0 。截止高 度角以 上的空间不应有障碍 而且R T K可以 全天候地连续观测。 但是用R T K 采集 4 )观测时段。 R T K 测量受接收卫星的数量状态 物。 数据,受卫星状况、 天空及周边环境、数据链传输 及卫星的分布状况影响。因此观测前应查看卫星星 2 )邻近不应有强电磁辐射源, 比 如电视发射塔、 等影响, 许多地方数据难以采集。如果用 R T K与 历预报图。 雷达电视, 手机信号发射天线等, 以 免对R T K 电信 全站仪联合测图,全站仪和 R T K 就可以 实现优势互 5 )流动站与基准站两点之间的距离。 由于电台 号 造成干扰, 其距离不得小于 2 0 0 m,周围不应有 补,即在进行地形测量时,空旷地区的 地形、地物 功率以 及数据链传输质量的原因, 限制 R T K作业 G P S信号反射物,如大面积水面、 大幅的金属面场 用R T K 测之; 村庄、 城区内的建筑物、 构筑物用R T K 的有效距离,控制好流动站与基准站两点之间的 距 馆和广告牌等,以减少多 路径误差。 实时给出图根点的三维坐标,然后用全站仪测之。 离,可提高 R T K的 测量精度。 根据经验值,R T K 作 3 )基准站最好选在地势相对高的地方。 这样可以 大大加快测量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而它 用距离与基准站架设的高度的关系。 4 )基准点应有正确的己 知坐标,且地面稳固, 的精度在上述控制测量中已 经证明。 可以预见, R T K 4 . 2 R T K测量精度的质量控制 便于仪器的 稳定。 与全站仪联合测绘地形图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 在野外施工中, 卫星状态、多路径效应、电磁 2 . 3坐标转换 3 . 2 R T K 在城市测量应用的局限 性 波干扰、对流层或电 离层折射等方面的因素, 影响 G P S 的坐标系为W G S 一 8 4 ,而在测量工作中常用 目 前,R T K技术对城市测量来说,也存在一定 着R T K 测量的 精度, 甚至导致R T K 测量假值的出现, 的是北京 5 4坐标系或者一些地方坐 标系, 所R T K 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导致测量成果不可靠, 但是由 于R T K测量缺少检核 的外业测量工作首先需要进行坐标转换,也就是平 1 )卫星信号问 题。 R T K初始化时需要5 颗以上 条件,使得 R T K假值不容易 被发现, 这就需 要测 常 所说的点校正。 坐标转化的常用方法 是 7参数法 卫星,在城市高 楼密布区或其他卫星接收不好的地 量时对测量成果进行质量控制。 或4 参数法,参数的求取一般通过现场采集一定数 方, 有无法初始化的情况, 或得不出固定解。 参考文献: 量 控 制点 的W G S 8 4 坐 标 , 然 后输 人 这 些 点的 地 方 坐 2 ) 数 据链 传 输问 题。 在 城市 地区 , 由 于 高 楼大 【 1 】 康红 星 . G P S - R T K技 术 在 城市 控制 测 量中 的 标, 通过 点 的 校正 自 动 获 得 转 换参 数 。 厦的 遮挡 或 其 他 各种 高 频 信号 源 的 干 扰, 数 据 链 传 应用f J 】 . 工 程设 计 与 建 设. 2 0 0 4 . 3 6 ( 1 ) : 3 3 — 3 6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运用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运用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运用摘要:在GPS 进行测量的实践中,RTK 系统这一新兴测量方法受到广泛关注,RTK 测量别称實时动态差分法,在城市测绘中已经投入使用,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较,RTK 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作业过程通过建立的信息交流基站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与卫星进行交流,载波电位数据的实时差分由流动站点完成。

RTK 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野外作业时定位精确度也提高到了厘米级,其优势目前已在城市测绘工程的实际应用中显露出来。

关键词:RTK技术;城市测绘;工程;运用1 RTK 系统RTK 系统主要以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进行数据测量,为城市工程建设提供数据保障。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应用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基准站进行载波相位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信息传输到用户借手机上进行数据分析。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主要是利用基准站与流动站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其中基准站主要利用数据链进行观测站坐标信息与观测值的传输,流动站可以进行观测数据采集,通过RTK系统进行差分处理。

传统的测绘技术在进行动态测量、静态测量或者快速静态测量时,必须经过数据采集结束后才能进行数据分析。

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则可以在野外进行数据测量,其在地形测图和工程放样方面的测量控制比较显著,能够有效提升野外操作能力。

在进行全球定位系统的高精度测量时,应该采用载波相位差分系统进行动态定位测量,掌握测站点的动态三维定位结果。

因为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与可靠性能,且覆盖面积比较广泛,所以该测绘技术在城市测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测绘工程在基础工程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城市测绘工程主要是进行地理信息的采集和数据更新工作,为城市工程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城市测绘工程应用包括房产测绘、地籍测绘和城市基础地形测绘等,测绘步骤有变形测量、地形图测绘和控制网建设等。

以工程控制网建设为例,工程测量网的建设能够为工程建设坐标统一提供便利,从而降低测绘误差。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论述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论述

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论述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城市工程建设的测绘工程工作方式正在发生根本的转变,各种高新技术应用到测绘工程中,RTK技术就是广泛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对RTK技术在城市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以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RTK技术;城市测绘工程;应用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测绘工程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测绘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采集和处理城市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传统测绘方式不管是在测量效率和测绘准确性上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要。

我国在GPSRTK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不足之处,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1.RTK技术概述1.1RTK技术原理RTK(Real-timekinematic)是一种新型常用的GPS测量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采用的是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的方法,在应用RTK技术时需要将一台GPS设备作为基准站,其余设备则要充当移动站,由此可见在RTK技术中至少运用到两台以上的GPS设备,并且在RTK的系统当中,基准站的GPS设备和移动站的GPS设备都要随着多种卫星进行定位。

在跟踪卫星的过程中,基准站会将观测到的卫星数据进行收集,然后通过电台等设备传递给移动站,移动站就会对基准站观测的差分观测值进行处理,最后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1.2GPS-RTK技术优势RTK技术抗干扰能力强,在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时,使用传统的测绘方式不仅测绘效率低下,还会严重影响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测绘工作的作用。

通过使用RTK技术可以利用卫星接收器完成测绘工作,有效消除了环境对测绘工作的影响,可以随时随地按照工程需要完成测绘工作。

RTK技术定位准确。

在正常的作业条件下,RTK技术测量数据更加精确,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GPS-RTK技术原理比较简单,测量数据的精确度更高,使得定位信息更加准确,提高测量人员的工作质量。

传统的测量技术对光学突视的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RTK在城市规划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成都市新都城建勘察测绘有限公司2009-11-7刘玺成都市新都城建勘察测绘有限公司2009-11-8序言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测绘生产部门的应用前几年主要集中在控制测量上。

作为测绘行业的一次技术革命,GPS不仅显著地提高了控制测量生产的效率,而且还从根本上改变了控制测量的作业模式和流程,使控制测量全流程自动化。

GPS定位技术近几年的进展主要集中在实时动态测量上。

这项关键技术在于OTF在航解求整周模糊度,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熟。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使测绘科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RTK 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规划测量等诸多方面。

本文从RTK技术系统组成入手,简介了RTK系统的基本构成、测量的基本原理、定位精度、RTK测量成果质量控制以及相对传统全站仪测量优缺点对比,进而论述了RTK技术在现代城市规划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字:GPS、RTK、城市规划测量目录第一章RTK简介 (1)1.1 RTK基本原理 (1)1.2 RTK基本构成 (1)1.3 RTK作用范围及测量精度 (1)1.4 RTK作业流程 (2)1.4.1 基站的选定和建立 (2)1.4.2 测量参数设置 (3)1.4.3 求取坐标转换参数 (3)1.4.4 RTK外业施测 (3)第二章RTK在城市规划测量中的应用 (3)2.1 控制测量 (3)2.2 碎部测量 (5)2.3 道路及管线测量 (5)2.3.1中线测设 (5)2.3.2 纵、横断面测量 (6)2.4 村界土地面积测量 (6)第三章RTK测量成果质量控制 (6)3.1 影响RTK定位精度的误差源 (7)3.2 RTK质量控制 (8)3.2.1 如何判断观测质量 (8)3.2.2 质量控制 (8)第四章RTK技术的优缺点 (9)4.1 RTK技术的优点 (9)4.2 RTK技术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10)总结 (11)参考文献: (11)第一章RTK简介1.1 RTK基本原理RTK 技术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建立在实时处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的。

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在基准站上设置一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 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相位观测值及坐标信息,通过无线电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

用户站上的GPS 接收机,在同步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及坐标信息,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提供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其精度能达到厘米级。

1.2 RTK基本构成RTK系统的最低配置可包括以下三部分,(1) 基准站接收机;(2) 流动站接收机,包括支持RTK 的软件系统; (3) 数据链,包括基准站的发射电台及流动站的接收电台。

1.3 RTK作用范围及测量精度RTK的作用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链,一般可达10~40km 左右,当使用GSM 通信网络作为数据链时,其作用距离更长,目前最大可达70km。

作业时基准站接收机设在有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上,连续不断接收GPS卫星信号,并将测站坐标、观测值(伪距和相位的原始测量值) 、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等信息通过发射电台发送出去,流动站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 通过最小二乘搜索法OTF(On The Fly)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再通过相对定位模型获取所在点相对基准站的坐标和精度指标。

OTF 算法是目前仪器厂家普遍采用的技术,它可以使得RTK的初始化在几分钟乃至几秒钟内完成,而无需让仪器进行以往的静态初始化。

采用OTF算法技术的双频载波相位RTK,经过几秒至十几秒钟的OTF初始化即可达到厘米级的测量精度。

RTK测定点位坐标的时间一般为2~10s ,目前市面上仪器的测量标称精度一般可达平面1cm + l ppm ,高程为2cm + lppm。

1.4 RTK作业流程1.4.1 基站的选定和建立基准站设置除满足GPS 静态观测的条件外,还应设在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的位置,便于电台的发射。

可设在具有WGS84和北京54坐标(或地方独立网格坐标) 的已知点上,也可在未知点设站。

基准站的安置是顺利进行RTK 测量的关键, 基准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基准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所以在选点时应注意: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 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

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2)基准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3)基准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 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 米外。

4)RTK 作业期间,基准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1.4.2 测量参数设置测量参数包括参考椭球系、投影参数、四参数、七参数、高程拟合参数、校正参数。

根据作业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参数, 提高施测数据点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1.4.3 求取坐标转换参数城市测量是在地方独立坐标系进行的,合理选择控制网中已知的WGS84 和北京54坐标(或地方独立网格坐标)以及高程的公共点,求解转换参数,为RTK动态测量做好准备。

选择转换参数时要注意: ○1要选测区四周及中心的控制点,均匀分布。

○2为提高转化精度,最好选3 个以上的点,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转换参数。

○3高程尽量采用平面拟合或曲面拟合,提高碎部点高程精度。

1.4.4 RTK外业施测以上步骤完成后,便可进行工程作业。

RTK作业相对比较简单,当HRMS≤0.02,VRMS≤0.03及数据链交互频率为1-2S时便符合碎部点采集要求。

第二章RTK在城市规划测量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测量设计到的项目很多,包括城市控制网布设、建筑施工放样、红线拨地、竣工测量、道路管线定线及竣工测量、变形观测等。

下面就简单介绍下RTK在各项工程中的应用。

2.1 控制测量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用三角网、导线网等方法来施测,不仅费工费时,要求点与点之间通视,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且在外业不知精度如何。

采用常规的GPS进行静态测量、快速静态等方法,在外业施测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测设完成后,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符合要求,还必须进行数据分析,及时返测。

而采用RTK 来控制测量,在RTK手簿中选择已测控制点,就能够实时知道该控制点坐标(成图软件CASS的控制点数据格式:点名、属性、X坐标、Y坐标、Z高程,测量控制成果文件格式3.dat) 及点位精度,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而且知道观测质量情况,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作业效率。

在一些高精度控制测量中,依然使用高精度GPS静态测量方法,但在一些图根控制和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控制测量中,应用RTK技术只需要作业人员在点位上测量几秒钟,就可以实时得到定位结果。

但是用RTK作测区控制,由于缺少检查条件,为了保证作业精度,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解决:(1)用同一个基准站把所有点位测量两次,比较两次的差值;(2)用两个不同的基准站将所有的点位分别测量一次,比较两次的差值。

用两个不同基准站进行RTK测量时,如果基准站的坐标精度不是很高,比较的差值可能比较大,而且会体现出一种系统性。

因为基准站的已知点误差在RTK 测量中不能消除,并且会作为固定误差存在下来,这样比较的差值里面就包括已知点误差和测量误差两部分。

而用同测站测量两次,只含有测量误差,比较的差值就很小。

2.2 碎部测量如果直接用RTK测图,可以不布设控制点,改变了传统的“先控制、再测图”的做法。

RTK仅需一定数量的基准点,就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地形点、地物点的三维坐标。

全站仪测量要求测站与测站之间通视,至少需要2 ~3人操作,而采用RTK技术,仅需要1人持仪器在测区内采集数据,并同时输入点号和三维坐标,应用数字化软件可以生成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大大提高了测图的效率和精度。

2.3 道路及管线测量在城市规划测量中,道路和管线定线以及断面测量是重头戏,包括前期道路中桩定线,边桩放样,道路纵横断面测量,道路高程TP点控制,后期道路竣工测量以及与其相辅相成的给水,电信,电力,燃气管道的定线,竣工测量。

由于其线性特征,使用传统的全站仪测量先控制后测量不仅拖用周期长而且需要不少的人力资源。

2.3.1中线测设设计人员在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上定线后,需将道路或管线在地面标定出来。

采用RTK测量,只需将中线柱点的坐标输入手簿中,系统就会定出放样的点位。

由于每个点位的测量都是独立的完成的,不会产生累积误差,各点放样精度趋于一致。

我们知道,道路路线主要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构成。

放样时,我们只要先输入各主控点桩号,然后输入起终点的方位角,直线段距离,缓和曲线距离,圆曲线半径,这样就可以很轻松放样了,而且一切工作均由GPS手簿来完成。

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比起传统的弦线拨角法要快速得多。

另外,如果需要在各直线段和曲线段间加桩,只需输入加桩点的桩号就行了,剩下工作由GPS 来完成。

2.3.2 纵、横断面测量公路中线确定后,利用中线桩点坐标,通过绘图软件,即可给出路线纵断面和各桩点的横断面。

由于所用数据都是测绘地形图时采集来的,因此不需要再到现场进行纵、横断面测量。

从而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

如果需要进行现场断面测量时,也可采用实时GPS测量。

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精度、经济、实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2.4 村界土地面积测量城市规划常常设计到土地征用,从而村界土地面积占用赔偿问题需要测量人员来测量与公正。

在以往的村界土地面积测量中,面积小的使用全站仪自由网支点测量,尽管省去了控制,但是在田野里绕来绕去的支点架站,无论从观测人员还是从测量速度来看都是吃不消的。

遇到大面积的测量更是头疼,以前2个平方公里需要测量一个月,现在使用RTK不到一周就测完了,而且精度高,省时省事省人。

第三章RTK测量成果质量控制RTK确定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较高, 可达到95%以上, RTK与静态GPS相比较,易出现一些误差因素,如数据链传输误差等。

因此,和GPS静态测量相比,RTK测量更容易出错,必须进行质量控制。

3.1 影响RTK定位精度的误差源影响GPS - RTK 定位精度的因素按误差源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外业测量有关的测量误差;一是与数据处理有关的处理误差。

与外业测量有关的误差源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 RTK接收机误差源。

内容如表1 所示表1 RTK定位测量的主要误差(2) RTK 流动站的误差源。

①基准站点位的精度影响; ②天线对中等人为产生的误差;③外界环境干扰影响; ④流动站天线姿态误差。

与数据处理有关的处理误差可以分为如下几类:①坐标参数转化误差; ②数据计算的数学模型误差; ③拟合内插误差; ④模糊度解算误差; ⑤动态基线解算误差; ⑥差分信号调制解调误差;⑦流动站内存软件模型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