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1-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1-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
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
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与怀念,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课文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
学生对于这一人文内涵的领悟,必须要与工具性相统一,在识记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加以实现。
为此,教学中设计的生字学习、初读感悟、理清脉络、研读细节、资源拓展等,都意在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爱的熏染,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3.“憔悴”的母亲面对“瘫痪”的儿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请学生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概括。
(四)借助表格,理清文路。
师生共同完成如下表格: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五)研读文本,感受形象。
1.结合表格捕捉人物形象:看到了怎样的儿子,怎样的母亲?
2.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暴怒无常”“砸”“摔”“捶”等体会史铁生的痛苦与绝望;指导朗读,体会史铁生的内心。
3.研读关于母亲的描写,从“躲”“忍”“挡”等细节描写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深沉;指导朗读,进一步感受母亲的平凡、坚强、宽容和无私。
(六)升华情感,感悟人生。
1.母亲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带儿子去看菊花?引发学生对“好好儿活”的思考。
2.“好好儿活”是怎样的活?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深刻领悟。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3. 引进“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组委会”为史铁生撰写的颁奖词,深化对“好好儿活”的理解。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秋天的怀念》(作业与板书)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内容:描写双腿瘫痪的儿子在母爱的精神感召下,终于从消沉绝望中重新振作起来。
(2)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2、第①段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是根据哪些语句知道的?
季节:春天根据:北归的雁阵;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3、第①段的“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的“无常”是什么意思?本段中最能表现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我”“无常”的两个词是什么? 3、无常:变化不定。
照应的词语:突然;猛地。
二、通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问题。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
2.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勾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
)
明确:“我活着有什么劲”(绝望)“要好好儿活”(再生)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师):是谁促使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巨大的转变,并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
明确:母亲结尾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3.通过读课文,你能填写出:
“母亲爱____花__________,更爱__双腿瘫痪的儿子__”吗?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她更爱儿子?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待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
”“央求……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板书:
秋天的怀念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季节:春天根据:北归的雁阵;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内容:描写双腿瘫痪的儿子在母爱的精神感召下,终于从消沉绝望中重新振作起来,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