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国庆作业(二).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学号
化学·国庆作业(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 B.车胎爆炸 C.干冰升华 D.饭菜变馊
2.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O2验满 B.收集氧气 C.滴加液体 D.称量氯化钠固体
4.下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A.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B.先盖上玻璃片,再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正放 C.先固定发生装置,再点燃酒精灯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
5.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
....,其中不正确的是()A.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紫红色溶液 B.红热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C.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D.向酚酞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液体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C.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质量将增加 D.某个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7.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保护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C.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电光源
D.红磷燃烧生成固体物质,可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9.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10.以下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氮气 B.水银 C.氧气 D.过氧化氢
11.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或事实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远动
B 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不能分子的构成不同
C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
D 物体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可变大可变小
12.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本身变大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13.如下图所示,图中“○”和“
A B C D
14.已知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充分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氯酸钾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混合物的质量D.固体中MnO2的质量
二、非选择题
15.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收获很多。
收获一: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空气是制造氮肥、硝酸等的重要原料,是因为空气中有;
(2)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
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 CO2
B. NO2
C. SO2
D. 可吸入颗粒物
收获二:我们学会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世界。
试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
(1)“加压时,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
(2)电解水的反应表达式为H2O H2 + O2,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和。
有人说“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所以水具有氢气和氧气的性质”,你认为这个说法不正确的理由是。
(3)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
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③若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收获三:从不同角度对比各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如图所示硫粉、红磷、光亮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胡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
做完三个实验后,
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在能量变化方面,
三个实验都是 (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的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反应都 是 反应。
(2) 小张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
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
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
甲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该实验的现象是 。
(3) 小彭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的水,其中有一组实验中水的作用与其
余两组实验不同,该实验是 (填“甲、乙、丙”),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的目的是 。
三、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的特色,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剖析”你已学过的一些实验吧!
16.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杜和小毛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杜: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 (任写2点) 。
(3)小查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产白色沉淀。
于是他认为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也能成功,你认为小华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
小毛:采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
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
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假
设此实验能按照小毛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
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4)用小毛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
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 刻度处推至15mL 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 刻度处,则说明 。
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按小毛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符号表达式为,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该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该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4)某同学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填字母序号);采用此法收集,利用了氧气的性质。
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 (填字母序号)。
18.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图1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
A.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
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2)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符号表达式是。
(3)甲小组有如表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催化剂浓度
甲组实验Ⅰ探究对H
2
O2分
解速率的影响25℃MnO
2
10mL 2%H2O2
甲组实验Ⅱ25℃MnO
2
10mL 5%H2O2(4)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2数据。
①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H2O2在(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
初中化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