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精选》鼓吹曲辞选(佚名吴均李白李贺李爽萧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府诗集精选》鼓吹曲辞选(佚名吴均李白李贺李爽萧衍)
《乐府诗集》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

《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

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

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民歌《木兰诗》。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

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收集的。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于是乐府便由官府名称变成了诗体名称。

目录:
鼓吹曲辞
朱鹭(佚名)
战城南(佚名)
巫山高(佚名)
上陵(佚名)
有所思(佚名)
雉子班(佚名)
上邪(佚名)
临高台(佚名)
上之回(佚名)
战城南(吴均)
战城南(卢照邻)
战城南(李白)
将进酒(李白)
将进酒(李贺)
君马黄(李白)
芳树(李爽)
芳树(萧衍)
朱鹭
两汉:佚名
朱鹭,鱼以乌。

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

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

古代朝廷上树立一面大鼓,上面装饰有一只红色的鹭鸟。

这面鼓,就是面谏皇帝时用的。

朝臣向皇帝进谏时,就要先击鼓。

此诗假借咏鼓,以勉励进谏者要敢于向皇帝尽情吐露忠言。

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这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但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歌辞中死人居然说话了,这就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例证。

《战城南》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属《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者而作。

汉朝和匈奴曾长期爆发冲突,朝廷派兵长期戍守,不免使战士产生怨恨之情。

此诗即是戍边战士反战情绪的反映。

巫山高
两汉:佚名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

我欲东归,害梁不为?
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

临水远望,泣下沾衣。

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这是一首游子怀乡的诗。

怀乡而欲归不得,阻山隔水,于是感极下涕。

诗中有一个矛盾,就是将“巫山”和“淮水”同地并称。

闻一多《乐府诗笺》说:“《南部新书》庚:‘濠州西有高唐(原误塘,从《封氏闻见记》、《诗话总龟》改)馆,附近淮水。

’案此与夔蜀之高唐馆同名,以地名迁徙之例推之,疑濠西淮水附近之高唐馆,其所在之山亦名巫山。

此诗巫山淮水并称,即濠西之巫山也。

”也可以不必拘泥字面,泛指山高水长。

在汉乐府中,游子怀乡、欲归无因已成为一类歌辞的母题。

如《悲歌》中有四句作:“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又有一篇《古歌》说:“离家日以远,衣带日以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这些诗句,与此篇似乎有某种联系。

上陵
两汉:佚名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

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

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

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

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汉章帝元和中,有宗庙食举六曲,加《重来》、《上陵》二曲,为《上陵》食举。

这是汉宣帝时歌颂所谓祥瑞的诗。

“上陵”即登上汉朝诸帝的陵墓。

据史书记载,汉宣帝在即位前曾多次遨游诸陵间。

此诗写到了神仙的出现及各种祥瑞之物的到来。

有所思
两汉:佚名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这是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

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然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记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清人庄述祖云:“短箫铙歌之为军乐,特其声耳;其辞不必皆序战阵之事。

”(《汉铙歌句解》)本篇就是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情绪的。

铙歌即军中乐歌。

传说黄帝、岐伯所作。

汉乐府中属鼓吹曲。

马上奏,用以激励士气。

也用于大驾出行和宴享功臣以及奏凯班师。

铙歌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然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记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雉子班
两汉:佚名
雉子,班如此。

之于雉梁。

无以吾翁孺,雉子。

知得雉子高蜚止,黄鹄蜚,之以千里,王可思。

雄来蜚从雌,视子趋一雉。

雉子,车大驾马滕,被王送行所中。

尧羊蜚从王孙行。

这是一首寓言诗。

写老雉目睹幼雉被捕的生离死别之情。

《乐府解题》曰:“古词云:‘雉子高飞止,黄鹄飞之以千里,雄来飞,从雌视。

’若梁简文帝‘妒场时向陇’,但咏雉而已。


上邪
两汉:佚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敦煌曲子词中的《菩萨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明显地受到它的启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不仅对坚贞专一的爱情幸福的追求是如出一辙的,并且连续用多种不可能来说明一种不可能的艺术构思也是完全相同的。

《上邪》是《铙歌十八曲》之一,属于乐府《鼓吹曲辞》。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认为应该跟《有所思》合为一篇。

《有所思》是考虑决裂,《上邪》则是打定主意后做出更坚定的誓言。

《乐府诗鉴赏辞典》认为两者相互独立。

临高台
两汉:佚名
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

江有香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

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古词有言:“临高台,下见清水中有黄鹄飞翻,关弓射之,令我主万年。

”这首诗化用其诗句,写登高台所见之景,以抒发作者的豪迈情怀及其渴望长生的心愿。

上之回
唐代:李白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但慕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上之回》是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

这首诗借美人的失宠表达了对唐明皇巡幸游仙,不关心国家之事,不重用人才的愤懑之情,以及诗人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建功立业的情怀和功成身退的思想。

战城南
南北朝:吴均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战城南》,六朝文人常用汉乐府旧题写作诗歌,往往和原作的情调不同。

吴均这首诗写得较为悲壮,抒发了自己期望建功立业、立功边塞的壮志豪情。

战城南
唐代:卢照邻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这是一首拟古诗,通过描写汉初与匈奴的边境战争,歌颂了当时边防将士浴血奋战,保卫疆土的功绩,反映了唐初对外战争的某些现实。

唐高宗时代,李治当局对突厥、高丽、百济、吐蕃等外族边境发动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汉军将士英勇顽强反击匈奴,卢照邻有感于将士们的这种精神,从而写下此篇。

战城南
唐代: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这首诗用的是汉代乐府诗的题目,有意学习乐府诗的传统,但比汉代那首《战城南》写得更形象,更深刻。

这首诗是抨击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

“桑干”、“葱河”、“条支”、“天山”都是边疆地名。

整首诗大体可分为三段和一个结语。

此诗当作于唐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

根据新旧唐书记载,天宝年间,唐玄宗轻动干戈,逞威边远,而又几经失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一宗宗严酷的事实,汇聚到诗人胸中,同他忧国悯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矛盾。

他沉思,悲愤,内心的呼喊倾泻而出,铸成这一名篇。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

黄锡珪编的《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记录为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

一般认为这是天宝(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间李白离开京城后,周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

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他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热情豪放,“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李白咏酒的诗歌非常能体现他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

《将进酒》即为代其表作。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这首诗意在表达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

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腾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

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

“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

表达
了诗人旷达的胸怀。

“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将进酒
唐代: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这首诗将一个宴饮歌舞的场面写的缤纷绚烂,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兴会淋漓,并且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这首诗的前五句描写一幅奇丽熏人的酒宴图,场面绚丽斑斓,有声有色,给读者极强烈的感官刺激。

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目不暇接:“琉璃钟”、“琥珀浓”、“真珠红”、“烹龙炮风”、“罗帏绣幕”,作者用这样密集的华丽字眼描绘了一场华贵丰盛的筵宴。

其物象之华美,色泽之瑰丽,简直无以复加。

诸物象之间没有动词连接,就像一组蒙太奇镜头,将画面与画面按照内在逻辑顺序一一呈现出来。

杯、酒、滴酒的槽床……这些具体意象的相继出现,给读者酒宴进行着的意念。

这种省略叙写语言的手法,不但大大增加了形象的密度,同时也能启迪读者活跃的联想,使之主动地去填补、丰富那物象之间的空白。

此诗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时行乐的情景,作者似乎不遗余力地搬出华艳词藻、精美名物。

这是一首讽喻诗,既形象夸张地反映了统治者的豪华奢侈,又从跳跃的蒙太奇镜头中开拓了读者的联想,并写出了自己对生活“死既可悲,生也无聊”的苦闷心理。

君马黄
唐代:李白
君马黄,我马白。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

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

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汉乐府鼓吹歌十八曲之《君马黄》歌辞为:“君马黄,臣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

易之有騩蔡有赭。

美人归以南,驾车驰马,美人伤我心;佳人归以北,驾车驰马,佳人安终极。

”按明人胡震亨解释,这是一首隐言交友不终,各奔东西的诗歌。

但“后人拟者,但咏马而已”,似未解其意。

诗人李白不但深得其解,而且加以发明之,借以歌颂朋友相知相救的生死友谊。

此诗为拟古辞而作。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学术界迄无定论。

一说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是年李白由南阳北上洛阳,返梁园,经邺中游河东及关内道,徘徊于邠州、坊州之间;一说大约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是年李璘兵败,李白坐罪下狱寻阳,正处于危难之时。

芳树
南北朝:李爽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

这首诗是借季节的变迁而抒发自己久居在外、无法归乡的苦闷之情。

芳树
南北朝:萧衍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

一叶度春风,芳芳自相接。

色杂乱参差,众花纷重叠。

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此乐府诗为萧衍感物兴怀之作。

与其他诗人多怜花惜人不同,萧衍之怜花则重在对芳树的赏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