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冷剂与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制冷剂与环境保护
摘要: 臭氧层的不断破坏和气候的逐渐变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氟里昂制冷剂成了破坏臭氧层和造温室效应的因素之一。
本文从制冷剂发展史
及制冷剂种类开始着手,浅谈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环保、制冷剂、发展、种类、臭氧
跨入21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新水平,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更加懂得享受生活,在人们大力发展经济时期不息牺牲环境为代价,给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随之自然的报复,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谐发展,故此环保问题成了全球的瞩目热门话题,臭氧层的不断破坏和气候的逐渐变暖,是当今地球人类所面临的两大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近20年的研究发现氟里昂对全球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条件,这已引起了国际上的极大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冷技术中制冷剂面临的新的革新,本文从制冷技术制冷剂方面着手浅谈制冷技术与环境的关系。
一、制冷剂的发展史
制冷剂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发展。
制冷剂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30年到1930年,主要采用NH3、CO2、H2O等作为制冷剂,它们有的有毒,有的可燃,有的效率低,用了约100年的时间。
第二阶段,从1930年到1990年,主要采用CFCs和HCFCs制冷剂,无毒,无气味,不易燃烧,化学性质稳定,生产成本低,但CFCs会在大气中分裂并释放出破坏臭氧层的氯原子
第三阶段,随着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防止臭氧层破坏和减小温室效应呼声越来越高,制冷剂进入的更新替代的年代,从1990年至今,进入了以HFCs(含氟烃)为主的时期
二、制冷剂的种类
常用的制冷剂按化学组成可分四类,即无机化合物、氟利昂(卤代烃)、碳氢化合物(烃类)、混合制冷剂。
2.1、无机化合物
属于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有水、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其中氨是常用的一种制冷剂。
2.2、卤代烃
卤代烃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澳的衍生物的总称。
目前用作制冷剂的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和环丁烷系的衍生物。
.
2.3、碳氢化合物
这类制冷剂主要有饱和碳氢化合物和非饱和碳氢化合物。
a)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中甲烷、乙烷、丙烷的编号方法与卤代烃相同。
b)非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主要有乙烯、丙烯等烯烃。
2.4、混合制冷剂
这类制冷剂包括共沸制冷剂和非共沸制冷剂。
三、氟利昂制冷剂对臭氧的破坏
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的动态平衡是保证全球环境因素之一,假如遭到破坏将严重影响全球环境,主要表现为:
1.大气层紫外线穿透量增大,影响人类健康,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人类免疫反应系统性能,增加皮肤癌、眼白内障发病率。
2.影响植物和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
紫外线过量照射,不利于细胞的分裂和繁殖,减少鱼类产量。
3.腐蚀聚合物,加速聚合物的老化。
四、结束语
为了保护全球环境,应该控制CFC3 (氯氟烃)等物质的使用,所以在制冷空调行业中应积极采取对策,减少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1)积极研究开发无公害制冷剂来替代氯氟烃类、氢氯氟烃类和溴氟烷烃类制冷
剂。
这些替代制冷剂应具有对环境无公害,有良好的热力性能、易于大规模生产、安全无毒等特点。
2)强化行政手段,加强对氟利昂生产和使用的管理。
3)加快替代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像压缩空气制冷、吸收式制冷、半导体制冷等。
4)注意氯氟烃类、氢氯氟烃类和溴氟烷烃类制冷剂物质的回收和再生,减少随
意排放。
5)提高制冷循环效率,减少制冷剂用量。
五、参考文献
[1]郭庆堂等编.《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2]贺俊杰《《制冷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汪训昌.论HCFC制冷剂在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暖通空调,
20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