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质量通用检验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质量保证部技术文件
编号:IPQC-JYZD-4-2009 批准:宋宗强
焊接质量通用检验
作业指导书
2008年12月31日发布 2009年1月1日实施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质量保证部发布
前言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依据有关汽车标准及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技术文件制定。
是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质量保证部技术文件之一。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与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及相关技术文件相一致。
从实施之日起,原《IPQC-JYZD-4-2008焊接通用检验作业指导书》同时废止。
各相关部门检验焊接件质量时,都需要按本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执行。
本标准由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质量保证部起草。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起草人:林桂升
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审核人:石建通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做为焊接质量控制的通用性技术说明。
本指导书适用于青岛汽车厂零部件焊接生产的质量检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本检验作业指导书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AYBH-1-99 点焊质量及检验方法
Y15-001-1999 电弧焊质量及检验方法
CACBG-8-90 焊接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GB/T 19804-200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3 术语和定义
3.1 一级接头
承受很大的静载荷、动载荷或交变载荷,接头破坏会导致系统失效或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级接头、二级接头、三级接头仅指采用点焊的方法产生的接头。
我厂目前的点焊生产中没有一级接头。
3.2 二级接头
承受较大的静载荷、动载荷或交变载荷的焊件,接头破坏会降低系统的综合性能,但不会导致系统的失效和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我厂的点焊生产中,二级接头包括:
a) 前围内板横梁、前围内板与前纵梁加强板的焊接;
b) 中地板、左(右)地板与地板纵梁的焊接;
c) 后围内、外板与后横梁的焊接。
3.3 三级接头
承受小的静载荷或动载荷的一般性接头。
4 焊接质量检验
我厂现生产中的焊接方法主要为电弧焊及电阻焊。
电弧焊有:手工电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电阻焊有:点焊和凸焊。
焊接检验主要分两大类:电弧焊焊缝的质量检验及电阻焊焊缝的质量检验。
4.1 电弧焊焊缝的质量检验
对电弧焊焊缝的检验主要是对焊缝表面质量的检验。
4.1.1 外观检验:
a) 要求焊缝的焊波要均匀、光顺,焊道与焊道之间、焊道与母材应平缓地过渡,不得有截面的突然变化。
外露焊道应磨平,毛刺清理干净。
b) 焊缝的表面不允许存在焊丝头、焊瘤、气孔、弧坑、未填满、裂纹、表面夹渣,以及烧穿、根部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
c) 咬边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5%,咬边深度不大于料厚的20%。
d) 在任意一段长度为100mm的焊缝中,直径不大于2mm的气孔不得多于2个,直径大于2mm的气孔应清根后补焊。
有密封性能要求的焊缝不能有此缺陷。
e) 焊缝左右偏移量不大于3mm,断续焊焊缝间距允差±10mm。
4.1.2 焊缝的外形尺寸:
焊缝的外形尺寸要求满足下列要求:
a) 余高h: h一般为0~3.5mm,在25mm焊缝长度上,h
值之差应不超过2mm。
b) 焊缝宽度b:焊缝在接头每边的覆盖宽度不小于2~
4mm,在100mm焊段内,b值之差不超过5mm。
c) 侧面角Φ,通常Φ<90°。
d) 角焊缝焊脚大于等于工艺或设计规定的焊脚高度。
4.2 电阻焊焊缝的质量检验
4.2.1 点焊质量检验
a) 各焊点应呈圆形或椭圆形,焊点直径应在φ5~φ7之间;
b) 焊点表面无毛刺、击穿、裂纹、压痕过深等缺陷;
c) 焊点数目、点距及边距符合工艺要求。
焊点分布均匀平直,同一直线上的焊点其左右偏移量不大于3mm;焊点间距允差±5mm,各相关件的焊点数目应按工艺要求点焊,在多于20点时允许有5%的偏差;
d) 未熔合焊点不得超过焊点总数的3%。
在1m的范围内未熔合焊点不得超过2点,且不得有连续2个未熔合焊点。
查看焊点强度可将扁铲用手锤楔入焊接点夹缝,看是否有脱焊和虚焊现象;
e) 定期按4.2.2要求做焊点的焊接工艺试验。
4.2.2 焊点的焊接工艺试验
对于二级接头,生产车间每星期要用四组工艺试件进行一次焊接工艺试验。
采用现场焊接规范焊接工艺试件,这里指抗剪强度试件,并将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电极压力、电极直径等规范参数记录在《产品质量检验记录卡》上,先对试件的焊点外观质量进行评定,合格后,对其做拉剪试验。
4.2.2.1 点焊抗剪强度试件尺寸及焊接位置:
4.2.2.2工艺试件焊点质量的检验内容与判定:
a) 外观质量
焊点外观质量需符合4.2.1中a)~c)的要求。
b) 拉剪强度
对试件做拉剪试验,试件的拉剪强度值,要求不小于“室温单点拉剪力最小值”,见下表。
不同厚度的两板焊接,要求按薄板检验拉剪强度。
检验结果记录在《青岛汽车厂物理检验报告》上。
室温单点抗剪力最小值:
板厚(mm)0.7 0.9 1 1.2 1.4 1.8 2 2.3 3.2 单点抗剪
2838 4644 5246 6708 7998 10148 11180 15222 24510 力最小值
(N)
4.2.2 凸焊螺母质量检验
凸焊螺母焊后应无变形、扭曲现象,并保证具有良好的通过性;焊接牢固,具有足够的焊接强度,用扭力扳手检验,各种凸焊螺母焊接扭矩要求如下:
M5不小于24.5Nm
M6不小于34.3Nm
M8不小于44.1Nm
M10不小于58.8Nm
M12不小于78.4Nm
M14不小于160Nm
M16不小于240Nm
试验方法按Q364/Q365-2005执行。
5 焊接件尺寸的检验
焊接的定位尺寸检测按照图样标准执行。
对于受焊接工艺影响的未注公差尺寸,其极限偏差按如下控制:
5.1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照上图和下表执行。
基本尺寸L(mm) 极限偏差(mm)
大于至
切削加工的焊接结构件及
切削加工与冲压件混合焊接结构件
冲压件焊接结构件
10 18 ±0.6 ±0.9
18 30 ±0.7 ±1.1
30 50 ±0.8 ±1.3
50 80 ±1.0 ±1.5
80 120 ±1.1 ±1.8
120 180 ±1.3 ±2.0 180 250 ±1.5 ±2.3 250 315 ±1.6 ±2.6 315 400 ±1.8 ±2.8 400 500 ±2.0 ±3.2 500 630 ±2.2 ±3.5 630 800 ±2.5 ±4.0 800 1000 ±2.8 ±4.5 1000 1250 ±3.3 ±5.2 1250 1600 ±3.9 ±6.2 1600 2000 ±4.6 ±7.5 2000 2500 ±5.5 ±8.7 2500 3150 ±6.8 ±10.5
5.2 角度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角度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照上图和下表执行。
短边长度L(mm) ≤30 >30~120 >120~400 >400~1000 >1000 极限偏差±1°30′±1°±45′±30′±20′
6 质量记录
6.1 对于凸焊螺母的焊接质量,车间检查员应按控制计划要求的检验频次进行检验,对
同一台设备,当操作中螺母型号、板料厚度和材质等条件有变化时,必须进行检验;每天
对不少于三种以上总成的检验结果作书面记录,对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制件应进行记录。
尤其要注意对驾驶室上形成盒式件的凸焊螺母的检验与纪录。
6.2对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方法焊接的自制件总成,车间检查员应按控制计划要求的检
验频次对焊接质量进行检验;每天至少抽两个以上的品种对焊接质量及主要装配尺寸进行
检验,并按控制计划要求的频次形成质量记录,另外对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形成质
量记录。
7 相关记录及保存期
序号记录名称记录编号保存期保存地点保存形式
1 产品检验记录卡CAD31/V30-质保部-JL-005/0 二年车间/质保部书面
2 产品检验登记台帐CAD31/V30-质保部-JL-020/0 二年车间/质保部书面
3 质量信息反馈单CAD31/V30-质保部-JL-008/0 二年车间/质保部书面
4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报告CAD31/V30-质保部-JL-076/0二年车间/质保部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