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改革注重点刍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教学改革注重点刍议
摘要:文言文的特点和新时代教育要求,决定了文言文的教学,即是使学生受
到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能够借鉴民族文化的精旋,并学会评价文化的良芬。


言文的教学可以尝试启发创造原则,从而使文言文教学焕发生机。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言文;教学目的;三个环节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教改的研究十分乏力。

与现代文阅读、作文、现代
汉语基础知识的研究呈繁荣景象相比,文言文教学、教改更是需要增强它的广泛
研究的力度,以促进它的繁荣,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文言文教学目的的定位应
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熏陶的目的:通过文言文教学,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的悠
久历史,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认识我们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培
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第二,借鉴的目的:即古为今用。

在教学中学习古人的优良品质:如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精神,百折不挠、执着追
求的坚强意志,豁达宽容、襟怀坦白的人生态度等;以及学习古人的文章写作技巧
及推敲词语的技巧。

第三,评价的目的:它的实际意义是培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

评价本身并不是目的,而评价过程便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评价的结果
则利于我们客观正确地认识历史,认识世界。

在此教学目的基础上,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意三个环节:
一、把握好古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在引导和点拔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

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许多问题,为的是更多地鼓励学生。


而老师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原则。

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会被一些热
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

还有对学生
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

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或者
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引发一番,不得要领;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

以上这些情况,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
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放得开,又要收得紧。

要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就应当
好“舵手”的角色。

例如:在教《愚公移山》时,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
义所在”,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

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

对于
这些同学们的回答和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本文的学习目的,把同学们
讨论的共识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
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放回先秦时期去考察。

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二、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注意引导、督促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使他们
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

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让他们
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真的不太难。

1.注重方法,授人于漁。

巩固积累文言词语。

文言词语学习是文言学习的重
要组成部分,文言学习学习离不开文言词语。

学生不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阅读、翻译都无法顺利进行。

首先,笔者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识记一定文言词语,每学完
一单元后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文言词语汇总表,举行文言词语背写大赛,看谁能熟
练地写出这些文言词语意思,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发他们浓厚的学
习兴趣,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并自觉扩大自己的文言词语量。

这样长期坚持,所有学生的文言词语量都有了增加。

学习文言文,碰到最多的是实词。

其次,是
整理归类。

对每篇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都必须整理归纳,但对每课的整理
归纳不局限于本篇,既要结合以前学过的意义,又要随着新课的学习不断地丰富。

并要求学生运用表格的形式,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成语、名句及虚词等进行归纳整理。

我们要教给学生注意总结一词多义的规律,这样就记得牢,记的多,记得有意思。

2.善于引导学生“读”,培养语感。

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是非常重
要的。

主要有以下方式。

一是范读,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明确字音,把握节奏,
感悟文句之美和作者的情感。

二是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常用词语,体会妙处,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

三是品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意境和作者
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四是美读,引导学生了解文言的特点,提
高文学欣赏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一点也不假。

初中课
文所录的文言中大部分录妙语连珠,琅琅上口,易于成诵。

从学生心理角度观察,熟读成诵,是使记忆由识记至保持,并且能较长时间再认与重现的方法之一。

《论语十则》、《孟子二章》、《马说》等文章篇幅较短,语意明了,有很强的
韵律感,采用此法,学生成诵,其理自明。

类似《爱莲说》《陋室铭》等篇寓含
着深远的人生哲理,采用此法,让学生在记忆基础上不断的“反刍”。

俗语云:“书
读百遍,其义自见”新的收获在不断诵读中发掘出来,使学生不断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从而使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于中。

文言文教学有
其特殊性,通文意到推究文理,最后实现对意境的体会,“读”只是诸多方法中的
一类。

“发之于口,出之于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学习,提高表达水平,而
且还可能促进学生理解、想象和联想能力的提高。

三、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真懂
如果不懂,或是半懂,那么,只要一翻译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问题暴
露出来了,或是词义没弄清楚,或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

荀子:“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阻碍,遇到疑惑,经过思考,经过老师的指点,得到了解决,记忆也就更深了。

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还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
能力。

有些句子可能已经理解了它们的意思,但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出来,除了因
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清晰之外,现代汉语的语汇不够丰富、文字表
达能力不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可是,在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教学中,很多教师只要求学生写出句子的大意。

这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是口头翻译,也可以是笔译。

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都应该以准确、规范
为标准。

准确,指词语要翻译得准确,要字字落实;规范,指译文的句子要符合
现代汉语的规范。

译文要准确规范,对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


始训练时,总是不够准确、不够规范的。

但是,如果教师每次都指出那些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并予以改正,要求又很严格,那么,准确规范的翻译是能够逐步
做到的。

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知识能力的提高,不单单是靠每学期课本中的几篇文
言文的学习就能解决问题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
学习的浓厚兴趣与自学能力。

文言文因其年代距今相对久远,语法和语意情境,
文本生活情境,人物的情感情境等大大脱离当代中学生的语法习惯、生活习惯、
情感习惯、社会认知等,因此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还原作为激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会因此会意会神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