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草根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草根艺术的现状、特点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姓名________宋云秋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201116010320_______
年级________2011级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外国语学院________
专业_______英语(教育)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孙海平________
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七日
浅谈草根艺术的现状、特点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随着草根艺术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事物被标注上了“草根”这层新的含义。

面对草根艺术迅猛的影响力,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草根的基本含义,并对现在社会上充斥着的杂乱不齐的草根艺术加以区分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章试图通过草根艺术的特点、现状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草根艺术;大学生;影响
【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谓的高雅艺术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主要目标。

同时文化市场的繁荣导致了草根艺术的迅速发展,正在无时无刻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艺术是离不开民间,离不开生活的。

真正能被大众所接受的艺术是来自民间的,草根艺术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发展壮大,才能与大众的心灵产生共鸣,真正反映出大众心中的呐喊。

从2005年爆红的“超级女生”到旭日阳刚组合,农民工街舞团到周立波脱口秀,从2011 年春晚的西单女孩再到今年2012年的春晚的草根农民朱之文等一系列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掀起了草根艺术的狂潮。

1. 草根艺术的界定
草根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

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草根”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

草根艺术源于英文单词“grassroots”,指的是来源于社会基层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由人命大众而非专业人士创建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草根绘画、相声、摄影等方面的内容。

是相对于芭蕾、歌剧、交响乐等这些高雅艺术而言的。

草根艺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艺术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绝对是原生态艺术。

2. 草根艺术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经济、科学等领域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社会和谐稳定,安居乐业。

人们开始逐渐关注自身思想的表达,特别是对于自己情感的宣泄。

面对草根艺术影响力的日趋壮大,一些拥有较高文化的职业者也开始加入了这一行列,成为草根的拥护者和参与者。

无论是作家,学者,明星和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开始加入草根的队列中,草根群体已不再是底层民众的代名词,这使得草根艺术水平在整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令人遗憾的是,草根艺术中过多雷同的形式,苍白的和劣质的表演使观众无法不对其产生“审美疲劳”。

一些节目在选拔过程中选手和主持人丑态百出,有的节目的获胜者明显带有不健康的印记,不仅让观众腻烦,还对青少年有着不良的导向。

这种明显的低俗化倾向让很多人感到担忧。

很多人甚至用“恶俗”评价此类节目,认为其既宣
传了许多错误的价值观,更在审美导向上乏善可陈,有些节目和作品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含量微乎其微……会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造成颠覆性的破坏。

3. 草根艺术的特点
3.1. 复杂性
草根艺术由于草根群体的庞大而表现出复杂性,这其中不乏很多庸俗、落后的成分,它们有时甚至是贫困和颓废的代名词,但草根艺术中有着不可否认的优秀成分。

特别是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明汇集而成的一种反应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艺术,是民族艺术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在草根群体的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影响着人们的言行。

其所展现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和社会之间的和谐与宽容,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作为一种艺术来说,草根艺术不可避免的会展现出一些消极顽固的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草根艺术固有的精华。

草根艺术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立足点不同,形式多样、思想不受限制,并且没有受到高雅艺术的加工改造,拥有其原始的风貌。

这往往就导致了某些愚昧落后的思想掺杂在里面对大众产生冲击和腐蚀。

其具体表现在一味的模仿明星或一些通过自己努力而成功的人,希望也可以一夜成名或暴富;有些通过牺牲自己的形象来博取观众的眼球;还有些人认为中庸即是好,以群体性的做出一些坏事并没有任何关系就是所谓的法不责众等等都导致很多不良事件的产生的原因。

3.2. 无序性
“草根艺术”是无门槛的大众参与,这样就会使“草根艺术”显得无秩序性,多元化,各种思想和人生价值观都会有可能被搬上网络平台和剧院舞台,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这种形势下,俨然“草根”就成了盛放各类思想的杂物箱。

草根艺术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是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的,也没有经过高雅艺术的加工改造,它不仅充满着乡土气息,还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草根艺术作为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员,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

从数据结果分析占62%-73%的人认为草根艺术的影响因素利大于弊,是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值得认同。

从“草根艺术”的并存性来看,先进与落后、高尚与腐朽、有序与无序始终并存,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因此,草根艺术具有极强的无序性。

3.3. 两面性
民间艺术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艺术则是人的精神外化。

草根艺术因为真正根植于民间,作品就更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元素,并且赋予着民众精神,因而它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与老百姓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同时,作为民间的东西,往往蜕不去粗野、世俗、商业的落后因素,因此草根艺术就只会成为瞬间即逝的流星或有变成半艺术的危险。

基于大众的艺术趣味要求,草根艺术的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快乐原则,搞笑、逗乐、感官刺激,甚至成为草根艺术的一个主题。

如此的“草根艺术”就会显得有些哗众取宠,刻意去制造“眼球效应”,
这样的愚昧落后草根艺术就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传染。

3.4. 平民性
“草根艺术”可以给人们一种特殊的关切感,不断给人的心灵以滋润和慰藉,在文化心理上给人们以一种安定感和安全感。

“草根艺术家”身上无疑凝聚着非凡的独创性和启蒙性,在舞台上展现特殊的表演,来满足百姓追求欢乐,自我放松的心理需要。

2009年春晚,一夜走红的东北二人转演员小沈阳,他成了百姓舞台文化的缩影,颠覆了以往舞台艺术家出身高等艺术殿堂的传统,突破了演艺明星出名的界限,证明了艺术根源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才会使艺术表现更具吸引力的真理。

从民间走来的小沈阳带着朴素的草根艺术进入央视,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最后得到广大人们的青睐,这也体现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返璞归真的境界。

再从历届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来分析,都包括有赵本山的小品节目,他的表演无疑就是民间生活的反映,所以这从某种意义上讲,赵本山就是中国草根成为明星文化最早最成功的典型。

4.草根艺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动态的、可变的,并不存在永远的精英与草根,谁都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

近些年来,草根文化越来越流行,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草根艺术对于当代大学生既存在积极的影响,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草根艺术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
到自己属于草根阶层,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存的现实问题。

同时,草根明星的涌现,也使得很多大学生开始思考自我价值和实现。

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由于群体性较强并且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无法正确区分事情的情况,并且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没有界限,彰显了个性和叛逆的草根艺术就迎合了大学生的胃口。

他们大都希望通过模仿连带效应带来一定的关注度或借以表示对社会的不满,导致了大学生盲目屈从,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状。

同时,草根艺术的复杂性和两面性也决定了草根艺术的粗野、世俗,草根艺术也存在一些不好的价值观导向,因此,大学生容易受气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结束语】总之,草根艺术作为我国大众艺术衍生出来的一种艺术,有着极其复杂的发展渊源。

无论是其对优良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对于某些消极颓废思想的传递,我们都应该正确的对待,并积极地引导。

中国社会需要的主流艺术是具有广泛民众认同性、社会发展方向性、时代赋予先进性、健康向上教育性、价值趋向文明性的先进艺术,具有这些特点的任何艺术形式,包括草根艺术或高雅艺术,都可能成为一个时代主流艺术。

草根艺术对中国的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觑,但是想要发展成为主流文化,必须去其糟粕,发展升华。

【参考文献】
[1]韩浩月.郭德纲和宋祖德对骂是草根内部矛盾[j].上海国资,2009(04).
[2]祈京.根红苗正[j].甲壳虫,2006(02).
[3]汪为洪.草根艺术竞风采校园盛开特色花[j].学校管理,2011(02).
[5]张姣.草根艺术与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j].魅力中国,2009(12).
[6]张启胜.艺术鉴赏学[j].安徽,2005(01).
[7]李晓峰. 艺术导论[j].上海人民美术,2007(06).
[8]许筱言.《老男孩》:贴近真实的草根文化[j].神州,2011(01).
[9]王建君.由“草根文化”引发的思考[j].才智,200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