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丰县石头山一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民丰县石头山一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4T03:30:50.59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0期作者:谭渭源,何良武,肖东
[导读] 新疆民丰县石头山一带地处东昆仑山脉西段,为塔里木盆地与藏北高原西北部的过渡带
谭渭源,何良武,肖东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四大队,628017
摘要
新疆民丰县石头山一带地处东昆仑山脉西段,为塔里木盆地与藏北高原西北部的过渡带。
地球化学区带处于黄羊岭汞锑地球化学省东端,是新疆富集程度高、规模大、最引人注目的元素富集区域之一,也是新疆最大的锑汞元素富集区,已发现硝尔库勒、黄羊岭、盼水河、卧龙岗、长山沟等一批小-大型锑汞矿床,是新疆乃至全国的重要提供成矿区带。
应用1:5万化探成果对石头山一带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寻找大型锑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找矿潜力较大。
关键词
新疆;锑汞矿;地球化学特征;找矿前景
新疆民丰县石头山一带地处西藏—三江造山系,巴颜喀拉地块,可可西里—松潘前陆盆地,属于黄羊岭Sb-Hg-Au-Cu矿带。
通过1:5万化探成果分析,地球化学特征展示该区具有较大的锑矿找矿潜力。
1.地质概况
岩石地层区划隶属西藏三江地层大区,木孜塔格地层小区,出露二叠系黄羊岭组(Ph2),三叠系群鸭湖组(T1-2q)、云雾岭组(T3y)、巴颜喀拉山组(Tb),侏罗系杨叶组(J2y)、库孜贡苏组(J3k),新近系唢呐湖组(N1s2)和第四系。
区内岩浆岩活动较弱,仅出露一处花岗闪长玢岩,呈岩株状产出,岩体侵位受区域性大断裂控制。
区内构造作用复杂,具有多期次、长时间、继承性的特点。
断裂发育,主要断裂与主构造线一致,为近东西向的走滑断层,次级断裂多为北东向走滑断层。
在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地层普遍发生褶皱作用,轴线多呈近东西向。
2.元素富集特征
(1)元素丰度对比特征
与尼雅河上游地区对比,本区Hg(1.21)元素丰度值明显较高,Co(1.13)、Cu(1.11)、Ni(1.09)、Zn(1.07)等元素偏高,Ag (0.85)、Cr(0.83)、Sn(0.82)、W(0.87)等元素偏低,Sb(0.61)元素丰度值,经分析认为本区控制锑矿产出的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分布面积较小造成。
与昆仑—阿尔金地区对比,本区As(1.21)、Hg(1.52)、Mn(1.24)等元素明显偏高,Co(1.19)、Cu (1.19)、Ni(1.10)、Zn(1.10)等元素偏高,Ag(0.87)、Au(0.75)、Sb(0.82)、Bi(0.75)、Cr(0.83)、Mo(0.69)、Sn (0.77)、W(0.69)等元素偏低。
(2)元素富集与离散特征
从表1中看出,Hg元素数据离群明显,剔除点数最多,剔值前后变化系数差异很大,易于形成有规模异常;其次为Mn、Sb、Ag、Pb、Au,离群性较明显,剔值点数较多,剔值前后变化系数差异较大,易于形成较有规模异常,经异常查证发现汞矿、锑矿成矿事实;其他元素离群数据较少,剔值前后变化系数差异较小,形成异常规模不大,在地质背景较好地段不排除有成矿的可能。
备注:CV1为本区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变化系数,CV2为逐次剔除均值加减三倍离差后的变化系数。
3.主要异常特征
(1)HS23综合异常
HS23综合异常内主要为三叠系云雾岭组,北部和南部分别出露少量侏罗系库孜贡苏组和三叠系群鸭湖组。
褶皱和断层均十分发育,整体构造线呈近东西向展布。
综合异常面积约48.67平方千米,异常呈椭圆状,近东西向展布,由11种元素33个单元素异常组成,主元素为
Hg、Sb,组合元素为As、Ag、W、Cr、Mo、Au、Ni、Co、Bi。
主元素Hg异常点数146个,面积约36平方千米,由三个单元素异常组成,平均值1312ng/g,极大值为63800ng/g,平均衬值10.93,异常规模达393.49;主元素Sb异常点数50个,面积约11平方千米,由四个单元素异常组成,平均值3.61μg/g,极大值为35.2μg/g,平均衬值3.01,异常规模达32.89。
HS23综合异常中主元素Hg、Sb表现出强度高,浓集趋势明显,异常规模巨大;且异常组合元素相互间套合好,异常组合元素以中低温热液成矿元素为特征。
异常主体位于三叠系云雾岭组,近东西向断裂发育,从地质条件及异常展布空间位置判断,发育的断裂构造将成矿热液带至地表冷凝富集,三叠系上统云雾岭组为含矿热液提供容矿空间。
异常查证圈出矿化蚀变破碎带3条,圈定锑矿体4条,主矿体长1770米、厚0.95~9.60米,Sb品位0.76~14.63%,证实异常为矿致异常。
通过进一步勘查矿体规模有望达到大型,找矿前景广阔。
(2)HS11综合异常
异常区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黄羊岭组,南部出露少量三叠系、侏罗系。
异常区内构造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异常西部发育褶皱构造。
异常呈带状,北东东向展布,面积约38.62平方千米,主元素为Hg、Sb,组合元素为W、Co、Zn、Pb、Mo、Mn、Ni、As、Cu。
主元素Hg异常点共94个,由三个单元异常组成,面积约20.5平方千米,平均值378ng/g,极大值6180ng/g,平均衬值3.15,异常规模64.52;主元素Sb异常点共107个,由四个单元素异常组成,异常面积约23.03平方千米,平均值2.27μg/g,极大值11.0μg/g,平均衬值1.89,异常规模43.63。
该综合异常主元素Hg、Sb强度高,梯度变化大,浓集中心明显,异常规模巨大,组合元素相互间套合好。
异常主体位于二叠系中统黄羊岭组,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发育,具备形成低温热液矿产的有利地质条件。
异常查证圈出一条锑矿化构造破碎蚀变带,近东西走向,长约6.7公里,东段圈出一条锑矿体和一条汞矿体,锑矿体厚约2米,矿体呈脉状分布,锑矿品位15~31%,汞矿化体呈稀疏浸染状、星点状,汞矿品位0.15~0.3%。
(3)HS15综合异常异常区主体地层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组、侏罗系中统杨叶组,北东向、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成矿地质条件有利。
异常呈不规则状展布,向西未封闭,面积约25.17平方千米。
主元素为Hg,组合元素为Cu、Mn、Sb、Co、Cr、Mo、Bi、W、Ni。
主元素Hg异常点数共57个,由三个单元素异常组成,面积约12.64平方千米。
异常强度高,平均值为2341ng/g,极大值为91200ng/g,平均异常衬值为19.51,异常规模达246.67。
总体趋势来看异常北部大多数单元素异常呈近东西向、北东向展布,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出露地层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组地层,发育大量石英脉,推测异常北部与构造和三叠系地层关系密切;异常南部主要为侏罗系杨叶组地层,相对位置处于低洼地形,推测异常与断裂构造所引起的热液及北部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关系密切。
4.找矿前景分析
(1)石头山一带位于黄羊岭Sb-Hg-Au-Cu 多金属成矿带、黄羊岭汞锑地球化学省东端,该带是新疆Sb、Hg元素最富集的地区,1︰20万化探在区内圈出众多Sb、Hg为主的综合异常,经后期异常查证及勘查工作先后发现并评价了硝尔库勒、黄羊岭、卧龙岗、盼水河等一批中大型锑矿床,成矿背景较好。
(2)通过1:5万化探,石头山一带圈定多处以Hg、Sb为主的综合异常,特别是HS23、HS11、HS15综合异常内主元素Hg、Sb异常强度高,规模大,浓集趋势明显,浓度分带显著,异常主体位于三叠系或二叠系主要区域锑矿赋矿层位,异常区内近东西向断裂发育,具备形成低温热液矿产的有利地质条件。
(3)通过异常查证工作,在异常区内发现了较好的成矿事实,证实为矿致异常。
HS23异常区内圈出三条矿带,HS11圈出一条矿带,已发现的锑矿矿体规模大,品位高,远高于现行规范中锑矿的工业品位要求。
5.结论
石头山一带位于新疆锑汞富集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地区,该带已发现硝尔库勒、黄羊岭等大型锑矿床,化探异常规模大、浓集中心显著,成矿地质背景相似,具有寻找大型锑矿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胡建卫、张维洲、杨万志,新疆西昆仑尼雅河地区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资源调查与环境,2004年第25卷第1期:64-71
2.谢学锦等,走向21世纪矿产勘查地球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3.叶天竺等,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