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三中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新人教版
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嬉.戏(xī)济.南(jǐ)蜷.曲(quán)夸父逐.日(zhú)
B.粼.粼(líng)离谱.(pǔ)须臾.(yú)怒不可遏.(è)
C.锥.形(zhuī)笃.志(mǎ)唱和.(huò)尽态极妍.(yán)
D.屏.息(bǐng)绰.号(diào)竦峙.(zhì)长吁.短叹(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偶而阴蔽真谛得意扬扬
B.嫌恶匿笑惬意自做主张
C.虐杀菡萏娴熟翻来复去
D.攲斜瑟缩绽放苦心孤诣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妈妈陪我去广州比赛,我下定决心得第一,好让她含笑九泉
....。
D.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
....,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4.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B.老舍,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等,称为“人民艺术家”。
C.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是五四以来我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骆驼祥子》《绿》等。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通过这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露事故,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的隐患。
B.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至4000万千瓦以上。
D.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6.依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辞特点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4分)
希望是冷冷冰雪中灿然开放的梅花,让你在严冬中感觉到春的气息;
希望是,;
希望是,。
7.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携手参与“光盘行动”。
(6分)
今年1月16日,北京高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光盘行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时将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光盘”高开饭店,形成人人节约的好风气。
这一倡议通过腾讯微博平台发出后,立即引起关注。
(1)根据下图表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分)
(2)请你也发一条微博,发表你对“光盘行动”的看法。
(不少于40字)(3分)
二、古诗文积累及文言文阅读(20分)
(一)古诗文积累。
(5分)
8.默写填空。
(1)乱花渐欲迷人眼,。
(2)绿树村边合,。
(3),却话巴山夜雨时。
(4)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
,。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问题.(15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饭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温故.而知新(2)学而不思则罔.
(3)不亦说.乎
1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2分)
(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
12.下列句子朗读中,停顿处理不正确的项是()(2分)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思而/不学则殆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 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4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25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的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14.“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的听着我的动静。
”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15.本文开头极力描写“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其作用是什么?请你用简练的语文概括出“母亲”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
(4分)
16.文中有一句看似闲笔的话“母亲喜欢花,可自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请说说这句话有何作用。
(3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5分)
数学课堂里的作文竞赛
曾利华
那时的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每学期的学费都是父母东拼西凑才筹足的。
因为穷,他比常人更懂得珍惜与节省,虽然远在十里之外的小镇上学,但从未向父母开口索要过一分零花钱。
寄宿在校,他吃的是母亲腌制的咸菜。
夏天是酸豆角,冬天便是酸萝卜。
全班五十多个学生,只有他没有文具盒,更不用说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品。
唯一让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有一支英雄牌的自来水笔。
这在那个时候,的确算得上一件光鲜的事
情。
但事实上,这支自来水笔也是父亲多年前所用过的。
寒冬漫入校园的时候,就要学几何知识了。
新来的数学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备齐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和圆规这“四件套”,同时宣布,一周后将进行检查。
三天过去后,他就发现,不少同学都购买了各式各样的“四件套”。
看到一些同学们用“四件套”绘出的那些美丽而神奇的几何图案时,他的眼里闪过如流星一般的羡慕。
为了掩饰自己的感情,他很快转过头向窗外望去。
透过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黄的树叶从高高的树梢悄然飘落,在风中不停的打着旋儿。
他很想拥有自己的“四件套”,他渴望用“四件套”绘出自己心中美丽的图案。
但这种渴望对于他来说,却是奢侈的。
有时,他也曾萌生借用他的“四件套”的念头。
然而,因为自己心底那貌似自尊的自卑,他一次又一次放弃了这个念头。
上课的铃声响了,很快就到了数学老师检查同学们“四件套”的时间。
他把头深深地埋进书时,却一个字也未看进去。
他甚至希望数学老师不要靠近他的课桌。
但数学老师检查得相当仔细,似乎要做到一个不漏。
终于,数学老师稳健的步伐在他身旁停了下来。
数学老师弯下腰来,附在他耳旁,轻轻地询问:“你,忘了买吗?”
他的脸倏地红了,脱口而出,声音却细若蚊丝:“我没……,可是……”
他吞吞吐吐,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也不想告诉数学老师,因为近段时间母亲患了风寒,入院治疗都困难不已,自己根本就不曾向父母说过要购置学习用具的事情。
数学老师也不再深究原由,只是轻轻的“噢”了声,便径自离开了他的座位。
但他的心却无法平静下来,只有自己没有买几何学习用品,数学老师会在班上宣布吗?
出乎意料的是,检查过后,数学老师却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购置“四件套”的积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只字未提他的事。
这让忐忑不安的他放下了悬着的心,他翻开书,正要准备听课。
数学老师却宣布:“在学习圆的知识之前,我们搞一次‘绘图•作文’竞
赛活动,要求用自己的圆规绘一个圆,然后用词语描绘圆,优胜者可是有奖的呵!”
这是一道富有吸引力也颇有难度的作文题,因为圆的知识尚未学习,但却要用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词语来描绘圆。
同学们都用圆规画出了美丽的圆,然后开始绞尽脑汁作文。
没有圆规的他,悄悄地揭下墨水瓶盖,用笔沿着瓶盖边缘,画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圆,那线条如锯齿一般,凸凹不平。
看着这有点像齿轮的圆,他写下了:圆是开放在几何图形中最美的花朵,圆的世界是丰盈的,没有缺陷,但闭塞的圆,也是无奈和孤寂的!
他很快就忘了这次竞赛,令他不曾想到的是,仅仅几天时间,数学老师便公布了竞赛结果,而他居然获得了第二名。
更让他高兴的是,奖品也似乎专门为他而设计——那是他日夜渴望拥有的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和圆规这“四件套”。
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从数学老师手中接过奖品,然后握住数学老师伸过来的右手,他感到,数学老师那遒劲有力的大手是那样的温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炉火,瞬间温暖了他的全身……
那个学期,这“四件套”不但助他学好了几何知识,而且放飞了他心中的梦想。
后来,他上了一所大学,选择了美术系。
毕业后又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专门从事图案设计,并且成了著名的广告设计师。
此时的他,已经很少再用“四件套”,他的不少创意与设计,都是通过电脑直接完成的。
但那已经无比陈旧的“四件套”,他一直小心而完好地保存着,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年轻的数学老师曾经专门为他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竞赛。
17.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渴望用‘四件套’绘出自己心中美丽的图案”对“他”来说“是奢侈的”缘由。
(3分)
18.赏析下列句子。
(4分)
(1)透过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黄的树叶从高高的树梢悄然飘落,在风中不停的打着旋儿。
(2)终于,数学老师稳健的步伐在他身旁停了下来。
19.数学老师具有哪些品德?先概括,再举一例加以分析。
(4分)
20.简要阐述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
(4分)
四、作文(35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
最美,是美的升华。
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所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
.........
美”这个词语的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班级。
2013——2014学年(上)初2016级中期考试
语文答案
(一)古诗文积累(5分,每空1分)
8.略
(二)文言文阅读,回答9——13题。
(15分)
9.略
10.略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0分)
14.( A )(2分)
15. 表现“我”患病后的痛苦和绝望,反衬了母亲对待疾病的平和心理(2分)
母亲具有慈爱坚强的性格特征(2分)
16.写出母亲的伟大,儿子残疾后,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连自己喜欢的花都不去侍弄了。
(4分)
(二)(15分)
17. 家里本就很穷,最近母亲生病 (3分)
18.(1)这是环境描写,渲染了宁静优伤的后气氛,衬托出“他”失落、难过的心情(2分)
(2)“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表现了“他”内心躲避,担心与无奈, (2分)
19.关爱(理解、尊重)学生,机智(细心,有教学艺术)。
举例略 (4分) 20.在内容上说明了“数学课堂里的作文竞赛”得来的“四件套”对“他”后来职业选择有重大影响,也让他感念一辈子;在结构上照应文章的题目,总结全文。
(4分)
四、作文(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