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分析
作者:葛慧莲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11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深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
生存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
另外,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
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对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园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通过园林设计,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并在专业技术的应用下体现出空间范围内艺术
与自然的有效结合。
具体实践中,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有效强化园林设计美观
化和园林优质绿化的重要手段,在对这两者进行分析时,主要强调设计过程中所体现的艺术效
果及现实意义,然后顺应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具体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解
决对策,以确保园林设计的最优化。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为园林设计提供了
明确的方向,运用专业化的技术为人们创造优美、协调、舒适、良性的生态环境。
在具体的园
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造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合理的设计及配置过程中,能够使植物有不
同的呈现形态,展现不同的美,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且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融合。
另外,在现代化的园林设计中,从城市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园林绿化能够使植物发挥自身的功用,
吸收和净化有毒有害物质,在空气质量的维护方面发挥着有效作用。
并且根据植物的不同性能,进行合理的组合配置,不仅体现了自然植物的美丽,还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进一步为人们
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
1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分析
植物配置,主要是同具体区域内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对植物的色彩、种类等进行科学化地
选择和搭配,使最终的园林设计内容同具体的实际状况合理匹配,进而有效提升园林设计的整
体效果。
植物造景,是基于植物配置而开展的,具体分析设计区域内的山水地势、亭台楼阁等,使所选取的植物能够同其合理搭配,进而形成具有园林特点及植物自身特色的园林景观。
2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重要作用
2.1 美化环境
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具有中心化的特征,其设计的优劣同最终的园林设计质量评价有着
直接关系。
在自然景观中,植物具有标示性作用,并且是对自然景观类型进行反映的直接性元素,会随着季节和环节而有不同色泽与状态的呈现,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并且能够给人们带
来不同美感的享受。
2.2 利于人们陶冶情操
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的心态和行为表现会产生极大地影响,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在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同区域内的实际环境相
融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象。
在现代化的快节奏发展下,为人们创造一片平和安舒
的净土,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收获,在钢筋水泥的桎梏下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广博和其独有的
纯真之气。
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构建一个轻快安逸的环境,使人们产生倦鸟归巢之感,能够使人
们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进而归于安然平和的心态,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使其具有洗尽
铅华、返璞归真之感,在这喧嚣的城市中获得内心的安宁。
3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现状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需要从具备的地理环境出发,确保其能够发挥最大功用,而不会对
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破坏。
本文就位于兴安盟中西部的科尔沁右翼前旗的植物配置
与植物造景进行分析,因其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且兴安岭贯穿旗境西北部,呈现出明显“立
体气候”的特征,造成南北温差较大,所以,气候环境造成了其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相对单
一性,进而引发其它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
3.1 设计缺乏科学性
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过程中的科学性缺乏现象,主要体现在过于注重线条的搭配和色彩的
选择方面,太过于注重美感,而使得整体设计有华而不实之感,过于形式化,并且一定程度上
在设计过程中忽视了整体的实用性,难以充分发挥园林设计的作用。
其设计缺乏科学性具体表
现为:没有根据实际生存环境选择植物,导致设计过程中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
为枳”的不合理规划现象,具有一定的盲目选择性,并且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安全防护不到位的
现象,没有明显突出地域特色。
就现阶段兴安盟的植物群落分析来看,配置及造景过程中所选
用的乔木树种相对较多,但就整体化的园林设计来看,不同区域和环境对于设计及植物的要求
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信息含量较大,多样化指数高。
但乔木在配置过程中的可用树种过少,
难以充分体现生态效益和均匀分布的科学性。
3.2 植物配置结构单一
近年来,由于受到园林设计行业内的国际化思潮影响,成功的园林设计会被大范围地模仿,而不考虑区域环境特点,逐渐出现了模式化的现象,整体设计过于单一,难以突出自身特色。
另外,植物色彩和功能过于单一。
就园林设计而言,植物的色彩是重要的观赏对象,使植物能
够伴随着季节而发生变化,呈现出令人心醉的美景。
但从兴安盟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造景
来看,乡土植物紫丁香、水蜡出现频率较高,而其它引种而来的,如玫瑰、紫叶小檗、连翘、
小云杉、暴马丁香等在植物群落中的作用相对较低,致使园林植物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结构
极为单一。
4 解决对策
4.1 提高园林设计的科学性
设计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时,需要强化设计理念,对区域环境展开综合整体的分析,进而选择适宜的植物和结构配置。
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还要重视整体的协同性,结合园林
造景的光影、光线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植物颜色和种类。
在配置植物前,需要有明确的基本目
标和整体立意,然后结合地形特点,在园林的自然地貌和山石上布置植物,最大化地将植物的
功能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得到展示。
整个兴安盟的地势起伏过大,且多侵蚀沟和沙丘,所以,园林设计中需最大化保证整体结
构的科学简洁,可形成小乔木和乔木———灌木———地被的结构或乔木———灌木———地
被的3层结构类型。
此外,2层结构类型也同兴安盟的自然植被和整体环境相适应,层次简洁
清晰、过渡自然,比如,乔木———灌木、灌木———地被、地被———乔木的结构。
4.2 增加植物配置结构
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需要充分分析区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然后结合当
地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确保栽种而来的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有效发挥其在园林设计中的
作用。
另外,不盲目引进外来物种,而是从区域环境实际出发,注重本土植物的开发及利用,体现出园林设计的独特性。
整体而言,兴安盟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季相景观方面多以春景为主,植物品种色彩艳丽,冬季则有雪压青松的本土植物景观。
但是夏秋季节色彩过于单调,基于此,可以在配置及造景方面引入夏秋季节开花的植物,最大化弥补原有的色彩缺憾。
比如,夏季开花的玫瑰、珍珠梅、红瑞木等,适合秋季的有紫叶李、火炬树等。
另外,冬季色彩过于单调,亦可引入可观赏性的树种,如红瑞木、山桃等。
基于本地自然特征的前提下引入外来树种,使整体配置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发挥园林造景的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活动体现出了一定的创造性,这就需要设计者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够从区域环境的实际状况出发,实现完美景观的设计,综合性分析建筑、植物功能、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同元素,使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发挥出最大功用。
但就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现状来看,在具体活动中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因其在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缺乏科学性规划和结构设置单一的前提下,会对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这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发挥最大作用,优化园林质量,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满足现代化发展下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
(责任编辑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