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材尽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材尽用
湖湘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课题讨论心得
方克
上周日,我作为特邀嘉宾与几位长沙HR界同仁一道分享湖湘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课题,在受宠若惊的同时也诚惶诚恐,说老实话,湖湘文化博大精深,人资管理浩如烟海,岂是我一个半路出家的山寨HR能悟得到讲得清的?但一则组织者盛情难却,二则效仿古贤常建,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师的注意,从而为广大湖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谋来有指导意义的佳作。
前几天,一个挺有意思的笔友给我发了这么一段微信叫板:“老方,你得瑟个啥,要不是那不争气的南宋小王朝,湖南只怕还是蛮荒之地,亏你们还好意思自吹自擂什么惟楚有材!”没错,又是一个对岳麓书院那名联耿耿于怀的读书人。
乘着自己正在兴头上,我运指如飞:呵呵,你说得太对了,湖湘文化的崛起从某种角度讲确实是历史的选择,南宋时期,经济文化处于中华民族历史鼎盛时期,但赵家小王朝偏安江左,衡山作为南宋半壁江山唯一可以举行祭告之礼的地方,成为当时全国归仰的国家火德兴隆之地和国脉存亡象征,而建在衡岳余脉北宋即为全国四大书院之冠的岳麓书院自然而然成为了当时的文化圣地, 但湖湘文化能茁壮成长、传承千年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其根在湖湘这片热土,虽经蒙满肆虐却愈挫愈勇,在近现代越发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清末以来衡麓学风之盛,领袖一时,造就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历史格局,以曾、毛为代表的伟人、名家、仁人、志士灿若星河、光耀神州,至今文化湘军仍以其“敢为人先”的精神独树一帜,电广传媒第一股被湖南抢得头筹,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同样花落潇湘。
回复完后禁不住哑然失笑,看来自己就是典
型的湖南人,一把年纪了还是改不了火辣辣的性子。
《道德经》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湖南人却跟老子叫上了劲,总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为己任,在国难当头之际喊出“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担当,从抗战历史看,还真不是吹牛皮,湖南境内的所有会战都打得慷慨悲壮,一寸山河一寸血,最终将小鬼子拖死在雪峰山。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湖南人这独特的性格也许与独有的地貌有关系,中国地貌普遍西北高东南低,因此大江大河通常不是东流就是南下,但湖南偏不信这个邪,湘江往北汇入洞庭,有“独立寒秋、湘江北上”为证,也因此诞生“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样豪气冲天的名联,另一条因先秦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闻名遐迩的汨罗江则由东往西注入洞庭,敢与老天叫板的母亲河养育出一大帮“蛮”、“倔”、“辣”的湖南人,狭路相逢往往能以其“要死卵朝天,不死变神仙”的悍勇不可思议地赢得胜利,《史记》称“十分骠悍”,《隋书》谓“劲悍决裂”,但湖南人做事也不是一味蛮干,很讲究谋略,喜欢运筹帷幄,却疏于细节。
这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是西方人力资源理论所最不愿管理的对象,你讲执行他偏不信邪,你讲细节他偏爱谈战略,于是乎一个个博学多才、理论丰富的HR精英空降湘企后灰头土脸,落荒而逃,究其原因,主要应属水土不服。
作为一个HR管理者,尤其是一个空降兵,如何在有浓郁湖湘文化氛围的湖南企业中左右逢源,让楚材尽为所用呢?也许下面的案例可为各位同道提供一些参考。
南先生是我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此前一直在培训咨询业,精通人资管理理论,尤善培训开发模块,在圈里小有名气,但他始终觉得湖南培训业重理论轻实践,不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竞争趋于同质化,多数决胜在价格,并无高附加值,为更好地了解企业,沉淀自己,提升竞争力,他在去年7月加盟了湖南一家中等规模的民营企,尽管以他的才华和经历完全可以谋得总监乃至更高的职位,但深谙湖湘文化的南先生却选择了一个低位的职务-培训主管,需向人力资源经理负责,以南先生的话来说,此时他选择的是“潜龙勿用”,他把自己潜下来,沉下心来了解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流程、战略、文化等,3个月以后,他对整个企业有了个初步的了解,这时他认为不能老潜下去了,得出点成绩,不然自己会埋没在人海中,于是他选择了“见龙在田”,在公司周年庆系列活动中果断出手,显示出卓越的才华,一下子吸引住老板的眼球,很快获得了提升,被任命为战略部经理,同时主持企业大学工作,正是“枪打出头鸟”,周围不友好的目光和言论迅速包围了他,新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难度,他赶紧放低姿态,“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充分尊重几乎所有人,每次有什么计划总要先征求各平行部门的意见,给足大家面子,初期貌似效率很低,但他提的每一个方案都能顺利的一次性通过,比起那些很快出方案却不停被否决的同事效率不知高了多少,而在一些比较敏感的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不与上争权、不与下争利的原则”,以“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为圭臬,低调做人扎实做事,赢得上上下下一致认可,在
年终评优时,入职只有半年的他破天荒高票拿走最大的奖项“杰出管理奖”,春节后更是兼管战略、人力资源、产品开发等三个核心部门,一切水到渠成,他开始“飞龙在天”,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老板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在春风得意时,他没忘记“亢龙有悔”,“日三省吾身”,终为企业打造出完善的人力资源和培训体系,自己理论和实践水平都获得飞跃,之后志不在此的他功成弗居,全身而退,创办了一家教育咨询机构,重新走上创业之路。
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南先生目标远大,胸襟开阔,能克服湖南人最大的毛病—爱面子,从高处着眼,从低位出发,精心布局,处众人之所恶(职位低),善利万物而不争(建好培训体系,为各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却一不争权二不争利),夫唯不争故无尤,作为一个空降兵,在一个典型的湖湘企业里赢得几乎所有桀骜不顺的湖南人的支持,楚材尽为所用,最终帮助自己实现了目标。
面对火性的湖南人,他选择用水德来滋润,以至柔化至刚,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假如他一上来就争得高位(以他的能力绝对没问题),然后以法家的“法、术、器、势”(我一直认为韩非子的理念与西方人力资源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猛冲猛打,估计早就与不信邪的下属闹得鸡飞狗跳,最终结果将难以乐观。
(本文作者为湖南天鸿投资集团行政人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