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中考考前辅导
2017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
![2017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ad95b72d0d233d4b04e6942.png)
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一)一、复习课的特点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有三大特点:其一是复习课的教学任务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拓展学生知识面,落实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复习方法须有新颖性,不能老调重弹,把复习课上为重复课。
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标新立异,给学生施以新异刺激,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其三,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详略得当,讲清重点、难点和缺点,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研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以初中毕业达标指导为纲,使学生能自主完成目标测评为据。
在中学历史复习教学中,必须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要求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从历年中考历史试题谈历史复习从历年的中考历史试卷分析看,难度较大的题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并不大,试题一般为易、中、难的题目比例为4:5:1,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要只顾偏题怪题,容易好高骛远,考试时难题答不全,容易题失分率太高,中考历史试题逐渐从客观性试题向主观性试题转化,在搞好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只强调答案有几条,只要把要点答全即可,查阅近2~3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今年一般不再考,对此,教师要掌握近几年中考信息、试题题型,复习时对学生加以引导。
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二)四、历史复习过程中学科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它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熟悉和对历史知识的进一步记忆,考前复习的读,立足点要高,仔细全面。
读目录(章节目录),读子目,读关键词句、注释、插图、习题、大事年表。
读书过程中提出问题,对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做出标记,选读的内容是复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选读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有效措施。
2017年历史科中考辅导计划书
![2017年历史科中考辅导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4077e75a2b160b4e767fcf45.png)
2017年历史科中考辅导计划书一、补习理念:以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为指针,以历年中考历史试题为依据,以为学生获得好成绩为基本理念,以讲授为主,讲练结合知识与能力要点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理清基础知识,掌握主干知识,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同时拓宽学生视野关注时事热点资讯以便学生适应2017年中考。
二、补习学生学情分析:1、学生成绩在七十分以上的同学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能力欠缺,对于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2、学生成绩在45分—70分的同学大部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材料分析这个环节上,学生对于书写文字的组织非常混乱,导致不必要的失分的现象屡屡有之。
这两类学生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
这两类学生对于复习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
三、计划达到的目标:以大部学生达到A的成绩为理想状态,部分学生为B的成绩四、具体实施意见(一)系统复习,夯实基础为全面迎接2017年中考,打好2017年中考攻坚战,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7年寒假时期):“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历史考试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阶段(2017年开学—4月底):专题复习,经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
因此在复习的第二阶段,可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比较对照,形成知识网。
第三阶段(2017年5月初至中考前):综合复习,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b5ae617f12d2af90242e6bb.png)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资本主义时代一、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最大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目的:去东方寻找财富。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
4.意义: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以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3、开始:18世纪60年代,最早在英国从棉纺织业中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4、重要发明或成就:(1)棉纺织业中的纺纱、织布机器的发明:①凯伊发明了飞梭代替抛梭;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珍妮纺纱机”;③后来,又发明了“骡机”和水力织布机。
(2)蒸汽机的发明和影响:1769年英国的瓦特研制了改良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和最大的成就。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11e3084b35eefdc8d333e8.png)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九年级历史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复习内容较多,共涉及七八九年级六册教材内容,但课时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
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特制订如下复习计划:一、复习进度安排:计划三月中旬结束九年级下册新课内容的教学,然后进入考前综合复习阶段。
综合复习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梳理教材,细化知识点,夯实基础。
内容:1-----6册历史课本内容时间安排:3月18日---5月6日根据每一单元内容多少不同,预定一节课复习2-3个单元。
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历史作用和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制度政策等,对知识的把握不能仅仅停留在识记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强化训练、热点讲解时间安排:5月7日---6月3日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包罗万象,相互联系,千丝万缕。
作为历史教师要通过“专题”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成条理和体系,通过一系列“专题”引导学生将点点滴滴的零散知识变成了系统化、体系化。
专题的设计要灵巧、细小。
切记不能设计过大的专题,进行大的专题知识梳理;要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角度、重点问题的角度、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角度,设计一些轻巧灵便的小专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归纳和习题训练两部分,知识结构归纳使学生对本专题涉及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训练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
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同时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搞好热点问题的梳理,找准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切入点。
通过热点讲解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提高能力。
[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通用19
![[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通用19](https://img.taocdn.com/s3/m/047e374dc5da50e2524d7f7e.png)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科目历史年级初三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学目标识记: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教材分析理解:“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及历史影响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运用:无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考标解读1、理解:“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及历史影响。
“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新航路开辟以后,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历史影响:①使非洲损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理解: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开展对东方的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对英国影响:①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侵略,掠夺了大量财富。
英国人将这些财富,转化为国内工业生产的资本。
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野蛮性与残酷性。
②提供海外市场:印度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巨大的商品市场,进一步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原因:①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上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极大飞跃,经济迅速增长。
③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3、识记: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
4、识记: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
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迹: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她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
二、命题规律1、考察数量以及题型未出现考题。
2、考察分值及考点未出现考题。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第十七课时)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第十七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a9ff464a26925c52cc5bf3c.png)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九年级下册)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第十七课时【授课时间】(5.18\5.19)*以学校安排中考复习时间为依据,每一课时用两节课复习。
【复习内容】世界现代史(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纲要求】(1)知道《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3)了解慕尼黑会议。
(4)知道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事件;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结合《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史实,认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作用。
【自主学习,完成练习】1、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为了缔结和平条约,建立战后的“新秩序”,召开了巴黎和会,操纵会议的是法国、英国、和美国。
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对德国作出了包括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在内的种种规定、这个条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成为中国“”的导火线。
2、《凡尔赛和约》以及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__、___、___统治的新秩序。
3、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确定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特别是日本和美国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
为此美、英、法、日、比、葡、中、意、荷九国代表召开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
操纵国是美、英、日。
4、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___、____的统治秩序。
5、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确立了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称之为“”。
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这场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这场危机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7、面对这场危机1933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了一场成功的改革史称,这场改革的特点是加强、这场改革的中心措施是对。
2017中考历史复习攻略 如何有效复习
![2017中考历史复习攻略 如何有效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92dc87a0b1c59eef8c7b41c.png)
2017中考历史复习攻略五大连池一中杨忠琴距离中考还有一百多天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既定目标,考出理想成绩,这一直是毕业班历史老师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有效复习提供几点参考,以求抛砖引玉。
一、调整心态不温不火。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面临中考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和压力,这里所说的调整心态首先是老师不要过于紧张,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最忌讳贪多求快,欲速则不达。
然后是调整学生的心态,现在的教育大气候对家长和学生的影响很大,大部分的家长对学生的中考比较重视,都想进重点高中重点班,所以家长就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导致睡眠不足,体力不支,精神过度紧张,浑浑噩噩,这样的状态怎么能有利中考呢?所以教师要利用时间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稳中求胜。
二、制定目标合情合理。
基于面临中考,目标也要明确,想要学生在考试中达到什么样的成绩,包括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
还有中考前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中考应试能力,从演绎推理到归纳总结,从综合分析到答题技巧,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本学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成绩才不会影响升学整体效果。
三、学情分析因班而宜。
我们历史学科老师所任课的班级一般都比较多,不同的班级整体状态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每个班级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有的班级两极分化严重,有的班级学困生较多,有的班级等靠思想严重不爱思考,有的班级中考气氛不正常,这些都需要了解并一一对症下药,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但不恐惧中考,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有效复习而不是单纯靠时间的无效劳动,在教学上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调,反复记忆及训练,在这个基础上对部分优生要进行有意识的拔高训练。
四、研究课标明细考点。
认真研读《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切实把握中考历史的方向,《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是供复习时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
2017年历史中考备考
![2017年历史中考备考](https://img.taocdn.com/s3/m/3710920f866fb84ae45c8d78.png)
第四步:形成答案。实际上最好在这个阶 段分两步走: 1、先打腹稿或叫草稿。 2、形成最终的答案。 答案要求:要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5)活动与探究题(约占17%) 是压轴题,分值较大,区分度也较高。 注重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注重 历史思维的延伸。在呈现方式上体现出 综合性、概括性、分析探究性等特点。 题型有:材料型、实践活动型、阐述见 解型、小论文型等。
(3)让学生做好复习笔记:重点知识要 有划痕;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历 史意义、评价等要在相应的位置有标注, 且层次分明。
●笔记的布局合理:主要指笔记做的位置 合适。每一课的笔记要记在该知识点的同 一页;单元笔记要记在单元的最前面或最 后面;整册书的综合性知识则宜记在整册 书的最前面或后面。
(4)、选做部分优秀试题:试题来源应该 是安徽省历年的中考试题或2014—2016 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历史试题(有的安 徽中考历史试题就是从其他省份的中考 通过做题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技 试题中进行改编而成的)。
(1)目录反映的“西方据优势地位”的原因 是什么?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6分) (2)以目录中某一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 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产生的影响。 (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4分) (3)该目录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 趋势是什么?(2分)
答题技巧: 第一步:先看问题。看题目的设问,明白 提问的角度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在看材 料时有目的性、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也节省了一些时间。 第二步: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阅读时要仔 细,不能遗漏,找到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 材料中归纳出一些观点等。
第三步:结合教材。一般来说,回答材料 题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也不是绝对的, 主要看题目的要求),借助教材,进一 步理解材料内容。
2017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2017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fa08221376baf1ffc4fad80.png)
2017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一、客观题复习考点:(特别说明:客观题的点,仅触及其本义,不涉及因果、影响等。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21个(即七年级部分,考7个)1、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农耕时代的黄河流域,生活着半坡原始居民,种植了世界上最早的粮食作物粟,住半地穴式房屋,能制造有刻画符号的彩陶。
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商朝人使用的文字是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4、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的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5、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教育家,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还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提出“温故而知新”。
记载孔子言论的书是《论语》。
他的学说后来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6、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不断起来反抗暴政。
7、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实现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8、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经常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交通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一带一路的目的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7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汇总
![2017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f94c731581b6bd97f19eab2.png)
[键入文字]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汇总
很多同学学习历史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中考历史科目的高分都是死记硬背出
来的。
其实历史学科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不是这样的。
而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这样才可以在考场上灵活的发挥。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历史的学习能力,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中考历史的辅导资料,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前来我站学习。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汇总 1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一
2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二
3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
三 4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四 5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五 6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六7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七8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八9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九10 2017 年中考历史辅导讲义十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打包31套)-通用2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打包31套)-通用2](https://img.taocdn.com/s3/m/4c1db6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a.png)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③法国: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
.①②.②③.③④.①③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迎战敌舰,不幸壮烈殉国。( )
三、命题规律
、考察数量以及题型
该单元每年都有题目涉及,年以改错题、材料题出现;年以选择题、材料题形式出现。年、年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年是选择题和探究题;年选择题、判断题。年材料题。年探究题。
、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虎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左宗棠举办洋务、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马关条约》①时间:年
②内容:、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亿两
、增辟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年)————完全沦为
年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利益,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帅领下,大举侵华。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017中考历史复习备考方案
![2017中考历史复习备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53b27758fafab069dc0263.png)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复习方案目前,历史中考备考已进入冲刺阶段,加之历史学科中考内容多,复习时间短的特点。
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
本人就新形势下做好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第一阶段(三月上旬到四月中旬)立足课本,纵向复习;紧扣考点,把握命题走向在这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和复习的习惯,按历史知识的特性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比如,可以按国别史、也可以按单元,进行归类复习,给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一阶段的教学流程:单元综述——对将要复习的单元进行概括性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一单元或这一专题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了解。
(3-5分钟)基础链接——主要是把课文构建成知识网络式的复习提纲,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以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10-15分钟)考题再现——呈现历年来的一些与本专题相关的中考题,让学生了解中考到底是怎么考、考什么(10-15分钟)。
考点演练——按《考试说明》要求分别以考点设计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以巩固知识、提高考试能力(5-10分钟)。
《中考历史说明》即将见面,《说明》是中考历史复习的考试大纲,是考点所在,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在复习中,依据中考说明上的目标要求,将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简述、理解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进行详细化编写成复习案和复习纲要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掌握内容,从而明确重点、难点和易混点,做到有的方矢。
同时,仔细研读考试目标要求和样卷,从中了解考试形式,题型。
并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学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二、第二阶段(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分类、分模块复习,突出重点,热点,拓展深化历史中考命题不回避热点,这是中考历史命题的原则,目的是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注意结合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与历史教材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并提炼出来。
2017届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一)
![2017届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一)](https://img.taocdn.com/s3/m/a0f4b257fe4733687f21aa06.png)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考点1 北京人等早期原始人类文化遗存北京人1.地点:①____________。
2.年代:距今约②______________年。
3.活动情况: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保留了③______的某些特征,过着④________生活,会使用和保存天然火。
考点2 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已经使用 石器。
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 式房屋。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住半地穴式房屋。
考点3 炎帝、黄帝的传说1.时间:距今约①___________年。
2.地点:②___________流域。
3.华夏族形成过程:③_________部落和④_______部落联合打败东方⑤_______部落,后经长期发展,形成⑥________族。
4.评价:黄帝被誉为⑦“__________”。
5.原因: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其属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6.禅让制是原始社会一种⑧__________________首领的制度。
传说黄帝死后,尧、舜、禹依次采取⑨_____________首领的办法来更替部落联盟首领,人们把这种制度称为⑩“_________”制。
考点4 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1.目的:①___________统治。
2.内容(1)天子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
(2)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③_______;向天子交纳④_________;平时镇守⑤_________,战时⑥________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等。
3.作用:通过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巩固西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起了重要作用。
2017届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四)
![2017届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四)](https://img.taocdn.com/s3/m/d6a0819cb9d528ea80c77906.png)
第4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考点1 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明朝(1)政治上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废除______,撤销_______省,权分六部,直接对_______负责;在地方,废_______省,设_______,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设立特务机构________。
明成祖朱棣:迁都________(1421年);实行_______政策;增设特务机构_______。
(2)思想上:实行____________。
2.清朝(1)政治上:雍正帝设立__________以加强君主专制。
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________。
(2)思想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____________”。
考点2 郑和下西洋的史实1.背景及目的: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_________派遣郑和下西洋。
2.时间:1405—________年。
3.过程:郑和的船队从_________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沿岸和_______东海岸。
4.特点:时间早、次数多、规模大、航海技术先进,船上应用了指南针。
5.历史意义(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_________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__。
(2)增进中国对亚非人民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了解,丰富了海外地理知识,开阔了人们视野;促进了中国和________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
考点3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1.戚继光抗倭(1)________: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
(2)成效:戚继光组织“_________”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3)评价: 戚继光是___________。
2017年中考世界史复习
![2017年中考世界史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dc257352af90242a895e5e0.png)
(1)国别史的复习法。主要是英、法、美、德、 日、俄(苏)等国的历史。例如,美国的发展 史。 (2)国际关系史的复习法。如英法关系、英美 关系、德法关系、美日关系、一战、二战、巴 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都属于国际关系史,应 加强复习。 (3)中外史关系的复习法.如中日关系、中英 关系、中美关系、中俄(苏)关系、中法关系、 中德关系。 (4)中外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史,如美国的经 济发展、经济全球化、三次科技革命等。
三、专题复习过程中重点注重 国别史的纵向与横向的比较 (相同与不同),并且通过类 型题找规律
专题复习(基础)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英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的方式
2、法国
3、美国
方式一
资产阶级革命
4、俄国
5、日17年中考世界史复习
一、指导思想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 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 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 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终生 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遵循考试标准和 开放思维的规律,紧扣教材,精心安排复习 计划,科学组织复习。整合知识点,收集焦 点和热点,迁移训练。大容量快节奏,全面 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 的学习技能和思维水平,促进创新思维的形 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全力迎接 中考。
法国的《人权宣言》
颁布者 内容 资产阶级
1 .宣称人生来 自由 ,权利 2 . 私有财产 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 体现了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具有进步意义。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平等 。
2017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
![2017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冲刺](https://img.taocdn.com/s3/m/460698665acfa1c7aa00cc67.png)
1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
(9)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9、三次科技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2)第二次工业革命(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1)兴起时间:①20世纪四五十年代:②领域: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③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化社会。
2)特点:①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②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③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3)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①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②经济结构:引起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③经济格局:引起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对中国的影响:我国的科技得到较大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我国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科技成果硕果累累。
在经济全球化7)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西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高峰。
农业:秧马、占城稻(引进)火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
宋元时期,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
由此带来的影响是:丰富人们的生活;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提供了重要武器;有利于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隋唐时期,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并广泛应用。
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元代,农学家王桢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拣字省时省力,更加方便。
产生的影响: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指南仪器。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bb8b57852458fb770b568d.png)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魁圩初中闭兰兰第一阶段:系统知识复习(4月底前完成)。
复习思路:逐节、逐章、逐册依次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必须死记,还得记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步复习的时候学生能够得心应手,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应对中考。
一、以课为单位的复习方法:1、教师提出本课线索,理清思路,对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问题进行解释,加深理解和认识。
2、组织学生看书。
重点看正文、插图、资料。
抓线索、抓知识网络、抓重点。
对课文的重点知识要加强记忆。
3、配习题,每讲一练,以基础知识为主(复习专用资料)。
二、以单元为单位的复习方法: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每一单元都是一个小专题。
1、认识本单元所体现的主题,梳理章节的内在线索,指出每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列举对比等方式,比较和归纳相同或相近的知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3、精选习题,其难度要超过基础训练。
三、以一册书为单位的复习方法:我们的每一册书所记载的都是一段分期历史。
如第九册上为世界近代史,每一历史分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又有自己的特点。
所以,复习时要对历史分期从宏观上个准确的把握和认识,并把这种宏观的认识传递给学生。
四、复习方法按如下进行:1、认识整册书涵盖的章节,认识各章节所阐发问题的角度。
如有的章节讲政治,有的讲经济,有的讲外交等。
2、树立一段历史时期的线索,实现重点知识再现。
3、精选习题,综合性强、有跨度,能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的问题一定要有所反应,实现小范围综合能力的提升。
4、自己组织综合测试。
第二阶段:结合时政热点进行专题复习(6月2日前完成)。
专题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培养能力。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比较零碎、孤立和繁杂,没有从客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
在这一阶段,教师将前面所学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界限,进行比较对照、求同找异、纵横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2017中考历史复习计划
![2017中考历史复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64fccd84028915f804dc295.png)
2017中学历史教研计划如何才能做好中考考前复习,从容迎接2017年的中考,下面我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及想法.一、要理清线索,找出各个事件的联系点。
历史知识是一个知识网络,孤立地掌握零碎的知识,难记也难以理解,所以要找出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的联系线索,例如复习世界近代史的内容时,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进行:一是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这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第二条线是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这就构成近代工运和国际工运的第二条线。
第三条是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把这些连点成线,又构成了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再例如复习中国近代史时,要抓住三条主线索: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及每次战争造成的严重危害,即构成第一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
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不断反抗,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又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二条线索即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着改变中国任人宰割、屈辱落后的状况,例如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撰写《海国图志》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开始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开始。
满清封建官僚在与侵略者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落后,他们实践了林魏的主张,开展了学习西方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为改变中国被瓜分豆刨的命运、救亡图存,开展了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想通过温和的改革手段把垂死的清王朝改造成一个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孙中山先生忧国忧民,百折不挠地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并领导了辛亥革命,在文化领域,李大钊、陈独秀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倡导了新文化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获得胜利之后,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毛泽东又走上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迎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2017中考历史备考宝典
![2017中考历史备考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29e3c99c48d7c1c709a14584.png)
中考历史备考宝典:答题技巧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
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
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
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每点一分。
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
“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
4.试题全部答完后一定要检查。
所有考生在时间允许时都要检查。
检查选择题主要是做个确认,特别不自信的答案必须要翻书证实,做到心中有数,非选择题部分则按上述答题原则中的“三化”,逐条对照答案,查看有没有漏答项,如果有,及时解决。
另外,认识、把握各种题型的功能、特点、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历史中考成绩是很有必要并大有帮助的。
中考历史备考宝典:选择题备考方法1、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
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2、选择题解答常用方法(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的选项为止。
(3)重点突破法:在审题中确定关键词后,如果对关键词相关的史实了解清楚,那么可不用逐一考虑各选项,而是直接确定正确选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时政热点
• 心态:一切时政材料的引用,都是为了结 合考点考察,不要被不所知、不熟悉的时 政材料吓到。 • 方法:直接看“问题”,或“选项”,再 回过头看材料,要坚信,考察的本质是考 点,非时事。
关于其它没见过的材料引用
1. 古文: 选择题——看选项了解大致,再认真在材料 里找关键词,排除迷惑项。 材料题——看文章的出处 2.一个历史时期的现象描述,警惕迷惑项 3.不管怎样,沉着,冷静,细致认真,对比、 分析、排除、检查
超越自我 成就自我 祝同学们 中考成功!
年度热点: 热点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国共关系 相关热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工农红军创立90周年 1.192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在 遭受重大挫折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 命道路。 热点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日关系 相关热点: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大屠杀80(周 年) 1.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 热点五:新中国在曲折中前进 相关热点:“一五”计划完成60周年 1.苏联二三十年代开始推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迅速实现了工 业化。美国和中国在特定时期也一度模仿,之后又立足国情走 出了不同的精彩。
专题三:对外关系
封闭导致落后, 开放促进发展,国力强盛
专题四:中外改革
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所以要敢于改革、创新。
专题五:中外经济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所 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提高综合国力
专题六:中外科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重视人才,鼓励创新
传统热点: 主题一:中国梦专题(对外交往和对外关系,一带一 路战略)“一带一路”也是本年度大热点 主题二:历史人物专题 主题三 古代中国文明成就 主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主题五 改革与制度创新 主题六:资本主义发展(萌芽、发展、确立、巩固、 调整)专题 主题七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主题八 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 进步。 主题九:科学技术(三次工业革命)与全球化
超越自我 成就自我 祝考试成功
2017历史中考 考前考法指导
考前五件事
1.过考点:对应《考试说明》上的考点,回顾 主干知识,对知识查漏补缺; 2.过错题:把自己近几次考试及近期模拟题中 做错的题回顾一遍,巩固相关考点知识; 3.过答题技巧: 详见课件“历史答题技巧考前辅导” 牢记以下几点:划关键词、答题条理化 看到题目马上联系考点,千万不要望题生义、 最重要的是下面的难,所以我们 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专题八: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要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专题九:中共党史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党执政理念:以民为本
专题十:多极化和全球化
考前五件事
1.过考点:对应《考试说明》上的考点,回 顾主干知识,对知识查漏补缺; 2.过错题:把自己近几次考试中做错的题回 顾一遍,巩固相关考点知识; 3.过答题技巧: 4.过专题: 5.过热点:你使用的2017中考复习资料中的 热点材料题
年度热点: 热点一:改革开放的成就 相关热点: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25周年 香港回归20周年 热点二:近代的侵略抗争与探索 相关热点: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75周年) 1862年,在北京洋务派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155周年) 1912年,推翻清朝统治,中国结束两千年封建帝制,中华民 国成立(105周年)。 1.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觉醒的中国 人为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折不挠 的斗争和艰苦卓绝的探索。 2.教育引领人寻访灵魂和生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和进步。
考前五件事
1.过考点:对应《考试说明》上的考点,回 顾主干知识,对知识查漏补缺; 2.过错题:把自己近几次考试中做错的题回 顾一遍,巩固相关考点知识; 3.过答题技巧: 4.过专题:详见课件“2017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一:中外政治 政治发展趋势:专制——民主
专题二:中外思想文化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年度热点: 热点六: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相关热点: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出台70周年 热点七: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 1.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完成 了从建国到强盛的华丽转变,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热点八:大国兴衰——美国、前苏联 相关热点:美国制订1787年宪法230周年 俄国十月革命100 周年 1.年轻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2.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