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家徐文兵《字里藏医》整理笔记(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大家徐文兵《字里藏医》整理笔记(2)
我们学习《字里藏医》,并不是去认几个字,去了解这些字与古代的医的关系,而是通过对这些字的理解,了解这些文字的由来。

中国文字的智慧,绝不仅仅是停留在象形、指事和会意上。

就像中医,它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有独到的思维方法。

文字也一样,我们要从文字中学习它们与中医的关系,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中医哲学思想。

继续课程,第一辑《从健康谈起》,第三部分:皮肤。

皮就是表皮,是覆盖身体表面、与外界直接接触的人体组织,同时也是毛发生长的地方。

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就是皮毛的关系。

“肤”的繁体字写作“膚”,是象形、会意字。

说白了就是皮下覆盖的组织,也就是皮下脂肪、津液毛囊、汗腺,也就是介于皮肉之间的组织。

“皮”与“肤”只是近义词。

例如人们常说的“肤浅”“切肤之痛”“体无完肤”,在这里“肤”就是表皮的意思。

而“肌肤之亲”,就是说比表皮的接触更深的关系。

不能因为“皮”“肤”经常连用,就说“肤”就是“皮”的意思。

《素问·五藏生成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意思是说,睡觉的时候出来,外感风寒邪气以后,血液循环不畅,凝滞在皮下也就是肤的部位,就会出现麻痹的症状,凝滞在血管里面就成了淤血,凝滞于下肢就会出现双脚冰凉。

这三种情况都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局部缺血,导致了麻木不仁和体温下降。

这里的肤也是在皮下,皮下出血导致瘀癍黑青,甚至局部麻痹。

按照中医理论,肺主皮毛。

肺与大肠相表里,表皮的问题应该从肺气、卫气着手解决,一般不涉及营血。

而肤的问题直接隶属于三焦、心包,肤在三焦中运行的体液有密切的关系。

有的人没有肤,但是有的人却浑身长满了脂肪瘤,疙疙瘩瘩的,虽然无痛苦,但是很硌、很硬。

我一般用化痰散结的方法治疗这种肤病,用皂刺、橘络、丝瓜络、南瓜子,效果很好。

其他常见的脂溢性脱发、青春痘,也是肤的问题,油脂代谢的问题,源于心包之火和三焦痰湿,非关肺事。

少女皮肤嫩滑水灵,吹弹得破;中年妇女面焦发堕,皱纹丛生,也是肤的问题,涉
及三焦和元气。

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医美容才会有理论基础,治疗才更有效果。

第一辑《从健康谈起》,第四部分:肌肉“肌”和“肉”是近义词,不是同义词。

简单地说,肌就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就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很多人由于长期、过度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柔软的肉先是成为绷紧的肌,久而僵硬,进而出现纤维化、条索状,严重的还会压迫神经、牵引关节。

这些人即便是在身体休息、睡眠的时候,肌肉也是僵硬紧绷的,难以放松,影响心理、情绪、精神,出现紧张、焦虑、失眠。

长期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的人,使胃平滑肌抽搐、痉挛,出现难以愈合的黏膜溃疡、萎缩,甚至生长息肉、癌瘤。

在球场上奔跑过度的人出现的抽筋,也就是肌肉挛缩。

服用春药壮阳,导致阴茎长久充血,阳强不倒。

这些都使本来柔软、温暖、生动活泼的肌肉,变成生冷坚硬的皮囊。

这就是有肌无肉,是肌肉不一的一种表现,古人称为肌痹或者死肌。

寒性凝滞,受寒以后的肌肉,会出现紧张、僵硬、疼痛,《伤寒论》专设了桂枝汤、葛根汤、芍药甘草汤、干姜甘草汤等'解肌'的方剂来治疗。

对于肌痹、死肌,一般采取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的方法治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很多'去死肌'的药物,比如白术、乌梅、蛇,等等。

针刺、艾灸、按摩的效果比内服中药效果更快一些,静坐站桩也是辅助缓解紧张的有效方法。

与此相反,那些过于安逸、缺乏锻炼运动的人会出现肌肉的松弛、无力甚至萎缩,尤其在一些瘫痪的病人身上比较常见,古人称之为肉痿,也就是有肉无肌,弛而不张。

阴茎不能勃起,或者举而不坚,坚而不久,被称为阳痿。

这就是有肉无肌,是肌肉不一的另外一种表现。

服用补益气血、升举阳气的中药,加强消化和吸收功能,是治疗萎废的主要手段。

配合现代医学的康复锻炼也是有效的方法。

中医的导气引气的方法,比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形意拳等,都有助于恢复元气,通调气血。

肌肉在放松的时候,经络通畅,气、意、神容易沟通,反应迅速,力由足起,气由脊发,指尖发梢,缠绵持久,旋转穿透,劲道极强,进可攻敌,驱疾治病,退可守身,化气避邪。

而在肌肉紧张的时候,气血郁闭,容易激发短暂暴力,伤人也伤自己,更谈不上用巧。

我们说的肌肉若一,其实就是肌肉张弛有度,刚柔相
济。

老子说过:“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说的就是这种状态。

得道的真人,藐姑射之山的神人,都能保持肌肉的放松与紧张的和谐统一,收放自如,故称肌肉若一。

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引用在此,全当“肌肉”的一个注脚。

以上为第二部分整理内容,如有侵权,请速告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