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东光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素质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沧州市东光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素质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12分)
1. (2分) (2017八下·广州期中) 童鸽同学发表了一篇“QQ说说”:
今天看到一句话,很受感动。

“某些昆虫有许多小眼组成的复眼,但只能看到几步之内的东西;人虽然只有两只眼睛,却能够凭高望远、瞻望未来。

”同学们,我们一起共勉!
奕辉同学回复道:
嗯,正如“”,我们一起努力吧!
奕辉同学回复的空白处,与童鸽同学所引用句子内涵最接近的是()
A .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最怕的是看不见事情的真相。

B . 鸟有翅膀能飞上天,人没有翅膀却能凭着智慧飞得更高。

C . 人类总能把每一桩不幸化为一次机会
D . 飞翔在天空中的老鹰不如握在手中的麻雀。

2. (2分) (2017七上·宣州开学考)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语重心长专心致志养尊处优座无虚席
B . 数以千计功无不克行善积德哄堂大笑
C . 蜂拥而至肃然起敬和睦相处死的其所
D . 轻于鸿毛五湖四海精兵简政千均一发
3. (8分) (2017七上·宣州开学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谁会说詹天佑不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和“谁都会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
(2)“竭泽而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应该从长计议,合理规划。

()
(3)小英从“轻诺必寡信”这句话中明白了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是很少讲信用的人。

()
(4)“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是正确的。

()
二、书写 (共1题;共5分)
4. (5分) (2017七下·民勤期末) 将句子工整地写在米子格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62分)
5. (5分)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吞下肚了。

②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6. (2分) (2019八下·白城期中) 结合语言环境,在画线处补写句子或词语,使语意连贯。

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易逝,生命有限。

这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正是你的岁月;这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________。

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才会________你的今天。

7. (17分) (2017七上·宣州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

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

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就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本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浇一定的量”,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3)读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这个句子中的“不确定”是指什么?
②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这一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
8. (15分) (2017七上·宣州开学考) 阅读
中华第一龙
在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

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然而却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

它是从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龙”。

“中华第一龙”说明中华民族在形成初期,就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

图腾,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

古时候,各个民族都会选取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作为图腾,以它作为自己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

比如,群山连绵,惊涛骇浪,
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

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因此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渐渐形成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

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至今,不少建筑物和生活用品,都以龙作为装饰,人们把它雕在房椽上、桥梁上、舟船上,刻在胡琴上、拐杖上、刀剑上。

节日里或庆典上,舞龙是最隆重的活动。

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也被称作“望子成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带有“龙”字的词语,都表示赞颂或祝福。

歌词“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抒发了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

“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1)把课文中带“龙”字的四字词语抄下来,再写4个带“龙”的四字词语。

(2)“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哪些特点?
(3)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
9. (23分) (2017七上·宣州开学考) 阅读理解
陌生的红苹果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我躺在铺位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

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夜深人静,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

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我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

女孩子出门在外多加一个心眼是好的,不怪你。

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

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像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像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根据文意,在文中(a)(b)两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A. 呼唤
B. 呼喊
C. 道歉
D. 道谢
(2)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中“警惕”的意思是()。

A . 犹豫不决
B . 高兴、愉快
C . 小心谨慎
D . 觉察
(3)“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原因是什么?()
A . 作者并不喜欢吃苹果。

B . 作者怀疑妇女的用意,不敢吃。

C . 作者接受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苹果,觉得不好意思。

(4)“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除了这个“苹果”,“我”还得到了什么呢?()
A . “我”还得到了很多红苹果。

B . “我”还得到了那位妇女给“我”的纸条。

C . “我”还得到了那位妇女对“我”的慈爱。

(5)作者“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你读过这个童话吗?能不能再提供一点有关这个童话的信息?如果你没有读过,那你简单介绍一下你读过的一个童话?
(6)文章中的“我”以及那位陌生妇女,哪一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请选择其中一位,谈一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7)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陌生人?为什么?
四、默写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2016·徐闻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①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②________?________。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③__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扑朔迷离的情况。

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 , ________。

”就包含这一哲理。

⑤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九上·松桃月考) 品美食,穿靓装,赏美景……无疑是一种享受。

但生活并不全是这些惬意和美好,也会有狂风暴雨、荆棘泥泞、险滩激流……这些不仅让我们经受了痛苦与磨难,也会让我们收获坚强、勇气与激情,享受到了多味人生。

请以“_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字数在600字以上,书写工整,作文卷面干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12分)
1-1、
2-1、
3-1、
3-2、
3-3、
3-4、
二、书写 (共1题;共5分)
4-1、
三、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62分)
5-1、
6-1、
7-1、
7-2、
7-3、
7-4、
8-1、
8-2、
8-3、
9-1、
9-2、
9-3、
9-4、
9-5、
9-6、
9-7、
四、默写 (共1题;共10分)
10-1、
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