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复习卷(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复习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
1.下列能级符号表示错误的是()
A. 2p
B. 3f
C. 4s
D. 5d
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
B. 原子半径大小:Al>P>N
C. 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 金属性强弱:Na>Mg>Al
3.某基态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则下列L层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列式错误的是()
A. Na+1s22s22p6
B. F¯1s22s22p6
C. N3+1s22s22p6
D. O2¯1s22s22p6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A. Mg2+的结构示意图:
B. CO2的电子式:
C. Na2S的电子式:
D.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6.通常状况下,NCl3 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与氨分子相似,下列对NCl3的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A. 分子中N−Cl键键长比CCl4分子中C−Cl键键长长
B. 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NCl3 分子是极性分子,NCl3的沸点低于NH3的沸点
D. NBr3比NCl3易挥发
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④>⑤>②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⑤>②
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⑥>⑤
D.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⑥
8.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符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14X可用与测定文物年代
B. Z的非金属性比T强
C. Y和T位于同一主族
D. X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很多
9.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化合物是()
A. CCl4和NH4Cl
B. CaCl2和Na2S
C. H2CO3和Na2O2
D. CO2和Na2O
10.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
A. HF、HCl、HBr、HI的热稳性依次减弱
B. 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
C. 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D. 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11.根据相关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M>R
B. 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M+>R2−
C. 若X是原子晶体,Y是分子晶体,则熔点:Y>X
D. 若A2+2D−→2A−+D2,则氧化性:D−>A−
12.有人设想将CO2液化后送入海底,以减少大气中的CO2的浓度.在CO2液化过程中,下列各项中
发生变化的是()
A. 分子体积的大小
B. 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
C. 分子质量的大小
D. 分子内共价键的长短
13.下列物质一定不属于配合物的是()
A. K3Fe(CN)6
B. Ag(NH3)2NO3
C. Al(NH4)(SO4)2
D. Zn(NH3)4SO4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非金属元素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 金属元素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对双原子分子来说,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D. 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的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15.有关甲醛(HCHO)、苯、二氧化碳及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B. 甲醛、苯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 苯、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水和甲醛是极性分子
D. 水的沸点比甲醛高得多,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甲醛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16.图为冰晶体的结构模型,大球代表O原子,小球代表H原子,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另外2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
B. 冰晶体具有空间网状结构,是原子晶体
C. 水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冰晶体
D. 冰晶体熔化时,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增大
1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硬度:白磷>冰>二氧化硅
B. 金属原子化热:Na>Mg>Al
C. 熔点:
D. 键的极性:N−H<O−H<F−H
18.下列对一些氢化物的沸点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 H2O>H2Te>H2Se>H2S
B. HF>HI>HBr>HCl
C. SbH3>NH3>AsH3>PH3
D. H2O>NH3>HF>CH4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0分)
19.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
(2)B、C、D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
(4)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
(5)下列选项中能作为判断B和D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有(填字母编号)______ .
a.B和D的单质的熔点高低
b.B和D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
c.B和D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难易
d.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20.ⅡB−ⅥA族半导体纳米材料(如CdTe,CdSe,ZnSe、ZnS等)在光电子器件,
太阳能电池以及生物探针等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1)基态晒(S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
(2)在周期表中,Se与As、Br同周期相邻,Se、Te同主族相邻,Te,As、Se、Br的第一电离
能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
(3)H2O2和H2S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常温下,H2O2呈液态,而H2S呈气态,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H2Se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______SeO3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4)用“>”<”或“=”填空
键角键能酸性电负性离子半径
H2O ______ NH3
H−O
______ H−Se
H2SO4
______ H2SeO4
O
______ S
Se2−
______ Br−
(5)晶体锌和镉都是体心立方结构,如图所示
①镉晶体的配位数为______
②已知锌晶体的密度为dg⋅cm−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锌晶体中锌离子之间最近的核
间距(D)=______nm。
21.a、b、c、d、e均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a原子核外电子分别占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
b基态原子的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少1
c在周期表所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
d位于周期表中第4纵行
e基态原子M层全充满,N层只有一个电子
(1)d属于______区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
(2)b与其同周期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c的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______种,任意画出一种______;
(4)a与其相邻同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低顺序为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若将a元素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对应的正盐酸根离子表示为A,则A的空间构型为______;A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填化学式);与A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填化学式)。
(5)e与Au的合金可形成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晶体,在晶胞中e原子处于面心,该晶体具有储氢
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由e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晶胞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为______,若该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密度为ag/cm,则晶胞的体积______(N A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2.钛及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卫星、舰艇、医疗以及石油
化工等领域。
(1)Ti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已知TiC在碳化物中硬度最大,工业上一般在真空和高温(>
1800℃)条件下用C还原TiO2制取TiC:TiO
2+3C−
1800℃
TiC+2CO↑.该反应中涉及的元素按电负
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根据所给信息,可知TiC是______晶体。
(3)钛的化合物TiCl4,熔点为−24℃,沸点为136.4℃,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可溶于甲苯和氯代烃。
①固态TiCl4属于______晶体,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则钛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②TiCl4遇水发生剧烈的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用锌还原TiCl4的盐酸溶液,经后续处理可制得绿色的配合物[TiCl(H2O)5]Cl2⋅H2O.该配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____。
(4)钛的一种氧化物是优良的颜料,该氧化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在晶胞中Ti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若晶胞边长为anm,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列式表示氧化钛晶体的密度:______g/cm3。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L能层是第二能层,含有2个能级,分别是2s、2p能级,含2P能级,故A不选;
B.M能层是第三能层,含有3个能级,分别是3s、3p、3d能级,无3f能级,故B选;
C.第四能层,含有4个能级,分别是4s、4p、4d、4f能级,4d能级属于第四能层,故C不选;
D.第五能层,含有4个能级,分别是5s、5p、5d、5f能级,5d能级属于第五能层,故D不选;
故选:B。
能层含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即第n能层含有n个能级,每一能层总是从s能级开始,同一能层中能级ns、np、nd、nf的能量依次增大,据此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明确能层和能级的关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之处,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A
解析:解:A.因非金属性Cl>Br>I,所以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故A错误;
B.同周期自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半径Al>P,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P>N,故B正确;
C.因金属性K>Na>Li,所以碱性强弱:KOH>NaOH>LiOH,故C正确;
D.同周期自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金属性Na>Mg>Al,故D正确;
故选A.
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B.根据同周期自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判断;
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D.同周期自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注意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3.答案:C
解析:解:由于K层容纳2个电子,则该原子的L层含有4个电子,L层有2s、2p能级,2p能级能量较高,2s能级有1个轨道,容纳2个电子,剩余2个电子填充2p能级,2p能级有3个轨道,电子
优先单独占有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该基态原子在L层分布图,
故选:C。
K层容纳2个电子,所以L层容纳4个电子,L层有2s、2p能级,2p能级能量较高,2s能级有1个轨道,容纳2个电子,2p能级有3个轨道,电子优先单独占有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据此判断该基态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图。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4.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N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应该是1s22s2,选项C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构造原理的熟悉、了解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A.镁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总数为10,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CO2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O=C=O,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有2对电子,其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Na2S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C正确;
D.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错误;
故选:C。
A.镁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2,不是10;
B.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碳氧双键;
C.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硫离子还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
D.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官能团结构。
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涉及结构简式、电子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结构,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规范答题能力。
解析:解:A.C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N原子的原子半径,所以C−Cl键键长大于N−Cl键键长,故A 错误;
B.NCl3中N、Cl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绝对值之和都为8,所以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B正确;
C.通常状况下,NCl3 是一种油状液体,氨气为气体,所以NCl3的沸点高于NH3的沸点,故C错误;
D.分子晶体中物质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所以NBr3比NCl3的熔沸点高,NCl3比NBr3易挥发,故D错误;
故选:B。
A.共价键键长为两成键原子核间距,结合C、N原子半径大小解答;
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8,该元素就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否则没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依据通常状况下,NCl3 是一种油状液体,氨气为气体判断其熔沸点;
D.物质的熔沸点越低越容易挥发。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结构组成与性质,明确共价键键长的概念,熟悉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⑥分别为N、O、F、Al、S、Cl,
A.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⑤>②>④,故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⑤<②,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⑥>
⑤,故C正确;
D.F无正价,Cl的最高正价为+7价,故D错误;
故选:C。
解析:解:A、 14C可用与测定文物年代,故A正确;
B、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所以Cl的非金属性比S强,故B正确;
C、N和S位于不同的主族,故C错误;
D、C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故D正确;
故选C.
T的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应为S元素;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因此X次外层为2个电子,最外层为4个电子,是C元素;Y单质是双原子分子,且其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可知Y是N元素;元素Z最高正价是+7价,因此Z是Cl,以此解答该题.
此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以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原子的结构特点.
9.答案:B
解析:解:l4中只含有共价键,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N与H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A错误;
B.CaCl2和Na2S均为离子化合物,且都只含离子键,所以化学键类型相完全相同,故B正确;
C.H2CO3中只存在共价键,Na2O2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C错误;
D.Na2O中只存在离子键,CO2中只存在共价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第IA、IIA族元素和第VIA、VIIA族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注意这几个概念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键能的大小比较及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晶体类型的判断以及影响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因素。
A.非金属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对应的氢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