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合集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合集三篇)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此外,还有竞争、合作、寄生等等关系。
3、科学探究
①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组成:
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②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②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
成食物网。
③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生活着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P37图2-1)和使用方法(P38-P39)
2、从显微镜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移动标本时,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二、植物细胞
1、玻片标本(临时或永久):切片、涂片、装片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P45图2-2)
①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④细胞核:贮存遗传物质DNA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⑥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⑦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
三、动物细胞
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P.48图2-5)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动物和植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四、细胞的生活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无机物和无机物。
①无机物:水、氧和无机盐等简单的物质,特点是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
②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复杂的物质,特点是分子比较大,
一般含碳。
2、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4、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DNA上有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5、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2、细胞分裂的概念: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4、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
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5、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
6、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也就是说,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组织: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人体有八大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
6、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2、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等。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体
四、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眼虫等,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
2、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P.68 图2-20)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也有害
益处:①鱼的饵料;②净化污水(如草履虫吞食细菌)
害处:①引发疾病(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②形成赤潮,危害渔业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藻类植物
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②结构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
①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②结构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
①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
②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
—输导组织。
③繁殖: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④作用: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①菜豆种子(P81图3-10):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②玉米种子(P81图3-10):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
2、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裸子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裸露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
种子。
4、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84-P.85)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
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的方法。
二、植株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增生)、伸长区(伸长最快)、成熟区(外有根毛,内有导管)
2、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的芽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芽中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4、植株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有机物。
三、开花和结果
1、花的结构:(P.104)
2、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胚珠里有卵细胞。
3、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4、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5、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受精卵→胚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水分的吸收: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2、水分的运输:水分在茎内运输的结构是导管,除茎以外,根和叶脉中也有导管,这些导管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水分运输的管网。
3、导管的作用:导管既能运输水也能运输无机盐。
4、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5、叶片的结构:叶片由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6、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
7、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②能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P.117)
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4、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主要是有机物。
有机物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构成各种组织、器官,直至整个植物体。
5、绿色植物既给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也给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①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②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过程:(场所:主要在线粒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3、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①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可以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②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储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延长食物保存时间。
4、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5、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
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了重要的作用。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到下表对应的位置,每题1分,计20分)
1、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为了满足身体健康成长的需要,你认为青春期应养成的生活习惯中,不应包括下列哪项
A.保证全面合理营养
B.生活要有规律
C.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D.多吃、多睡、少运动
2、同学们能够从一个细胞发育成为“小帅哥”或“小靓妹”,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其中胎儿时期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A.腹腔
B.____
C.卵巢
D.输卵管
3、在生物体中,充当能量“贮存库”和“传递员”,能直接提供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能量的物质是
A.糖类
B.ATP
C.蛋白质
D.脂肪
4、下面是某同学在测肺活量时,记下的三次数值,分别是:3200mL、
3500mL、3800mL,则该同学的肺活量应为
A.3200 mL
B.3500 mL
C.3800 mL
D.10500 mL
5、下列对于右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6、在试管内加入2ml的食用油,再加入新配制的“X消化液”1mL,充分振荡后,置于37℃的温水中5min,发现油消失了。
则“X消化液”成分最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胃液、胰液
7、某人因外伤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紧急的抢救措施是
A.赶紧送往医院
B.用指压法将远心端压住
C.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D.用止血带把近心端捆住
8、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
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____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9、人体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A.听觉感受器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听神经
10、新陈代谢过程的代谢终产物有
A.水、无机盐、尿素
B.粪便、水、无机盐、尿素
C.二氧化碳、无机盐、水、尿素
D.葡萄糖、尿素、无机盐、水
11、右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B.若c处氧含量降低,则b为____内的毛细血管
C.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
D.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
12、小明的爷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
A.肾小球
B.膀胱
C.肾小管
D.肾盂
13、下列哪项不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A.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看书
B.躺着看书
C.看书时间过长
D.看书时书和眼的距离过近
14、右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
青少年不注意用眼卫生,会造成图中凸度增大的结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下列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活动是
①主人唤狗,狗跑向主人②看到酸梅二字,分泌唾液③鹦鹉学舌
④谈虎变色⑤马戏团的"小狗做算数⑥看到酸梅分泌唾液
A.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
D.②③④
16、女孩小彩旗在2023年春晚上进行了4小时的自转表演而不倒,这说明她具有发达的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7、我们的大脑中有很多如下图所示的细胞。
以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这种细胞叫神经元
B.这种细胞没有细胞核
C.这种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D.这种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18、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脑神经
19、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__衡,避免鼓膜受伤
B.减缓紧张情绪
C.避免呕吐
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20、若把地球比作“太空船”,人类就是其中的乘客,关于这个比喻,下列哪种说法合理
A.船内有空气净化系统:绿色植物,我们不需要担心空气污染
B.船的主宰者是人类,应无条件的保证人类的生存与繁殖
C.船内过度燃烧化石燃料己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等问题,可以考虑弃船
D.保护船上的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二、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计10分)
21、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
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
① 1000 mL池塘水 1000mL 自来水
② 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③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
④ 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
⑤ 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
第①步,应该 ;
第②步,应该。
(2)、在A缸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内不加,其目的是了。
(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A缸中的蝌蚪比B 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
该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
22、下图是狗对铃声建立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A中,狗一边进食,一边出现流唾液、口动等活动,这属于反射。
(2)、图D中,只响铃不给食物也能引起狗出现流唾流、口动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属于____________反射。
(3)、图示表明,图A反射方式与图D反射方式的关系是。
(4)、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响铃不给食物,图中的条件反射会。
(5)、吃过话梅的人看到话梅即能分泌唾液,这种反射方式与图所示的反射方式是相同的。
初一生物上册考试试题及答案3篇(扩展2)
——初一生物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3篇
初一生物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类是由距今1200万年前的哪一种动物进化而来的 ( )
A、森林古猿
B、类人猿
C、古代猴子
D、大猩猩
2、人体产生卵细胞、形成____卵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
A、卵巢、输卵管、____
B、卵巢、____、____
C、输卵管、____、卵巢
D、卵巢、____、____
3、青春期主要是指(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B、内脏器官的各项功能健全。
C、第二性征的出现。
D、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4、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5、小宜同学坚持每天刷三次牙,可最近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多吃( )
A、肉类和蛋
B、奶类和蔬菜
C、蔬菜和水果
D、豆类和水果
6、下列物质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一组是( )
A、水、葡萄糖、氨基酸
B、脂肪、蛋白质、淀粉
C、葡萄糖、麦芽糖、淀粉
D、氨基酸、水、淀粉酶
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鼻腔和肺
B、气管和肺
C、呼吸道和肺
D、呼吸道和气管
8、人在患重感冒时,早上起来感到嗓子发干,这说明( )
A、鼻腔有清洁空气的作用
B、口腔被感冒病毒感染发炎了
C、口腔没有湿润空气的作用 C、空气中的水分子被口腔吸收了
9、声音产生的部位是( )
A、鼻
B、咽
C、肺
D、喉
10、通过______的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A、二氧化碳下降、氧上升
B、二氧化碳下降、氧下降
C、二氧化碳上升、氧下降
D、二氧化碳上升、氧上升
11、下列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的结构是(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血浆
12、器官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静脉能把血液从身体各部运回心脏,其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A、官腔大
B、管壁薄
C、官腔小
D、有静脉瓣
13、血液与____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14、人体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输尿管
B、膀胱
C、肾脏
D、尿道
15、输血过程中如遇到输血者血型和受血者血型不合时,输血的结果是( )
A、贫血
B、血液凝固
C、红细胞凝固
D、发炎
16、健康人排出的尿液一般不含有( )
A、水
B、尿素
C、葡萄糖
D、无机盐
17、外界物体在眼球中成像的部位是( )
A、巩膜
B、脉络膜
C、视网膜
D、虹膜
18、下列活动不属于反射的是( )
A、眼睛突然遇到强光会闭上
B、听到玲声吃食物
C、婴儿出生便会吃奶
D、受伤流血时,血液凝固
19、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人体内某种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
尿病,该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20、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中某结构凸度增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这一结构是( )
A、角膜
B、虹膜
C、晶状体
D、睫状体
21、当你的手不小心碰到燃烧的蜡烛,会先迅速缩回,然后感觉到痛,与此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脊髓
B、脊髓、大脑
C、脊髓、小脑
D、大脑、小脑
22、为了儿童健康成长,一位家长对其孩子提出了合理膳食的要求,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少吃油炸的食物
B、多吃蔬菜和水果
C、每天早上喝一袋牛奶
D、多____制面粉和大米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吃水果不用洗,简单擦擦就可以
B、把发芽的马铃薯的芽炒着吃
C、吃用瘦肉精喂养大的猪肉
D、吃蔬菜要充分浸泡,去掉上面的农药
24、酸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大,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形成的主要原
因是( )
A、火山爆发
B、农药污染
C、大气中二氧化硫过多
D、二氧化碳污染
25、下列事例中,哪一项会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变化( )
A、酸雨
B、汞、镉在生物体内的积累、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层空洞
26、交通法规定驾驶摩托车必须配戴头盔,主要是为了保护“管理着人的心跳、血液循环和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中枢,该中枢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27、当突然遇到危机情况时,心脏会怦怦乱跳,是因为( )
A、大脑皮层被抑制
B、肾上腺素增加
C、血压突降
D、肾上腺素减少
28、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 )
A、树突→细胞体→轴突
B、细胞体→轴突→树突
C、轴突→细胞体→树突
D、树突→轴突→细胞体
29下列废物排出人体外的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
B、尿素
C、多余的水
D、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