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总体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总体设计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存在的问题,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建立基于B/S结构的教师测评系统,并进行了总体设计,为系统实现奠定了基础,系统验证结果表明,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有助于改善教学质量。

标签:评价系统;B/S结构;总体设计
为解决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客观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开发了基于B/S结构教师教学质量测评系统,实现对评价指标的打分计算,保证了给出的评价更为真实有效,使其既能科学、准确、客观的体现出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够较为容易地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测评,以便根据测评结果加强教学管理,调整教学制度,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 系统总体设计概述
系统采取B/S结构,系统分为前端子系统和后台子系统。

对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系统部署的物理结构以及对系统功能的设计等内容。

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当前学校在校生有11000多人,全校教职员工共有600多人。

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在校人数逐年扩增,而且教师教学评价工作每学期集中在期末进行,因此系统的访问量非常大。

系统在开发前必须要做好体系结构、网络架构、可扩展性等方面的设计。

从校园网络环境看,学校组建了校园局域网并已接入Internet,为了方便学生、教师、专家使用系统,系统设计为B/S结构模式,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系统,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请求后对这些请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

本系统需要两个服务器,分别为web与数据库服务器。

综上所述,本系采用SSH框架的多层架构,主要分为:表现层、控制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

其中表现层为系统的用户界面,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和结果的显示;Struts2充当系统的控制层,用于拦截用户请求,并将用户请求指派给对应的业务处理逻辑;业务逻辑层负责系统业务逻辑的处理,即系统功能的实现;数据持久层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操作,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

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3 系统物理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的体系结构,整个系统需要部署到校园网环境下的服务器中。

对系统的物理结构设计包括了网络结构设计、Web服务器的选用及配置、数据库服务器的选购与配置、客户端组件的配置等内容。

系统物理架构图示从略。

整个系统部署在校园网络中,可以保障系统服务器的运行安全,客户端访问系统时需要先通过防火墙等相关技术的设计,这样能保障整个客户端操作的安全合理性。

4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系统功能主要有:用户登录、教师评价、基础数据管理与维护、评价结果统计、评价指标管理、查看评价结果。

系统运行流程为首先由管理员添加用户的基础信息,要做好不同群体的信息处理工作,具体由教务系统将这些信息导入,然后管理员通过指标管理功能添加评价指标,并设置权重系数,接着用户可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完成后通过评价结果统计功能进行综合统计,用户可查看評价结果。

为了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系统,系统必须提供用户权限控制功能,非法用户不能访问系统,保护系统的安全。

另外,登录成功后必须区分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操作权限,防止当前用户篡改其他用户的评价结果和用户信息。

根据功能需求分析的结果,有关系统结构功能具体如图2所示。

5 结语
通过对教师评价系统进行的总体设计,构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部署的物理结构以及系统的功能结构,为进一步系统的详细功能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整体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彭凯.论高职学院教学实时测评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11):9-10.
[2]胡梦园.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测评系统的设计[D].贵州师范大学,2016.
[3]周挺兴.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3):107-109.
2.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校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SWZL202001);
3.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校级教研重点项目(2020JY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